个人资料
正文

3. 珠穆朗玛: 真实的人生故事比电影更精彩 动机

(2016-01-06 20:25:36) 下一个

(三) 1996年,还有几个特别的队伍。

一支五个人的台湾登山队,领队是Makalu Gau高铭和。最后其实只剩高一个人了,三人退出,5/9 日那天一个队员在三号营地坠亡。高铭和47岁,已经登山近20年。Makalu是他曾经征服过的世界第五大高峰,被他用来作为英文名字。在这之前,台湾已经有几个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他的动机不是挑战台湾登山第一人的名头,而是挑战自己登山生涯的顶峰。 Jon在书里指责这支台湾队伍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衣着奇怪,动作笨拙缓慢,拖累大家;高冷酷无情,对于队友死亡无动于衷;最主要的是Jon指责他们不守信誉,在架设三号和四号营地路线中台湾没有出人,大家一致开会决定台湾队伍在5/11 号登顶,以避免山顶人太多,他最后还是毁约抢在5/10 跟Rob和Scott 同一天登顶。 高铭和后来在台湾出了书“九死一生”,对于西方的话语权却有些无力。对于Jon指责的解释,甚至他的登山背景,在西方鲜有见到。珠峰的大本营,主要是欧美人的天下。他们在这里同吃同住同训练,共同经历生死考验,打成一片。一个老式的台湾人英语一般,不能加入这个阵营,被隔绝,而不被理解也是可以想象的。

高铭和后来给Jon写信解释,未见Jon有回应。比起另一个俄国人出书反击,两个人展开常年的骂战,台湾人抗议的声音是如此微不足道。 他也上过纪录片Storm Over Everest 1996,解释当时别人通知他队员死亡,他反应冷淡,是根本不相信;至于5/11 日登山的安排,他声称没有出席会议。

另外有一个六人的南非队伍,肩负头一支非洲队伍攀登珠峰的重任。 Ian Woodall领导这支队伍,临行前受到总统曼德拉的接见,另外得到纽约时报的赞助和支持,一时风光无限。 到达喜马拉雅后,这支队伍却丑闻频频,最资深的三位登山者与Ian不合退出队伍。有两位女士都到了大本营参加登山,Ian却说要在两位女士中挑选一位,最后Cathy 胜出。Ian随后和随队的纽约日报记者发生冲突,最后纽约时报中断了援助,把原来计划留给攀登珠峰的版面改为对Ian的攻击。 Into thin air也大力抨击Ian的人品,列举事实包括Ian伪造简历,从来没有爬过8000 米高峰;大家后来发现他本身实际不是南非人,而是英国人--队伍里面已经爆发过队员双重国籍的争论,他其实不具备领导南非队伍的资格。另外他傲慢自大要求其余登顶队伍为他让路,犯了众怒。 这支南非队伍也被定在5/11日登山, 5/10 的晚上他们就在四号营地。 他们的动机是个人和国家的荣誉。

IMAX筹划了一年要拍一部关于珠峰的大屏幕电影。1996 年他们在珠峰大本营,却为了格外拥挤的人潮而有些忧虑,担心不能拍到壮阔的山峰。最后登山者开会决定,5/9 日IMAX队伍先行,这样他们就有一整天时间独自拥有珠峰。 这支队伍基本都是登山健将,David Breashears是电影导演,而Ed Viesturs 专门负责登山事宜。他是Rob和 Scott两人的好友。 5/8 日那天,他和导演同时觉得山上气候看起来不好。对于已经筹划了一年的电影,他们不介意再等待一下,攀登珠峰的窗口只有五月的两个星期,他们希望能拍到最好的时候。5/8 日队伍下撤到二号营地,跟上山的Rob和Scott交错而过。Ed后来说,听说他们下撤,Rob 和Scott惊讶的神情让他几乎质疑自己的决定。

国家地理也有一只队伍在三号营地。 这样几支队伍各自怀着不同的动机,5/10 那天凌晨当四号营地30 多人发起登顶 (包括夏尔巴人),还有一些人在四号营地等待,惨剧将要发生,所有人对此都一无所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