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血壮山河》之3095 六路合围 3

(2016-10-07 06:05:05) 下一个

    3095 第三部 徐州会战 第八章 六路合围 3

   第三节

白崇禧是李长官的亲密战友,两人长期共穿一条裤子,等到1949年才扔掉裤子穿着裤衩各奔东西。在《李长官回忆录》这部大戏里白崇禧有很重戏份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这个桥段也是现在电视剧里常见的打电话场景,通话的只有俩个人——李、白。上次二人通话是关于川军第22集团军“草人”问题的,这次是关于60万国军精锐的;使用的是有线电话;地点,李长官在徐州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白崇禧在武汉军令部。

上次时间大概是1月份,也许是去年12月,白崇禧是在武汉军令部,可是现在,4月底5月上,白崇禧就在徐州!很遗憾,李长官忘了,他在徐州往武汉挂这个长途电话找白崇禧的时候,白副总参谋长正在他旁边的卧室里休息呢。

很明显,李长官费尽心机编造这个生动桥段就要把徐州战败的责任一股脑倒在委员长的头上,然后自己挽狂澜于即倒,把委员长推进日军包围圈里的60万大军再一个一个拉出火坑。

紧接上一句,李长官接着写道,“统帅部也深知此役关系重大,不久,白副总参谋长即率统帅部参谋团的刘斐、林蔚等到徐州筹划防御战。

这个“关系重大”的时刻是哪天呢?李长官没说,白崇禧也没说,林蔚说没说不知道,俺是没找到,可是有个人,刘斐说了,《徐州会战概述》,“……这时,蒋介石对于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在作战指导上和统帅部之间的分歧很担心。大约是5月11或12日下午,蒋突然给我一个电话,要我立即赴飞机场同他飞郑州一行。当我到达机场时,知道还有军令部次长林蔚同去。

李长官所说的“白副总参谋长即率统帅部参谋团的刘斐、林蔚等到徐州筹划防御战”就是这次,只不过他记错了,这次只有刘斐和林蔚,并没有白崇禧,因为白崇禧就在徐州,没办法让他出门转一圈再来一次。蒋介石本来也要亲来,被刘斐、林蔚二人在郑州劝阻了。

统帅部在3月底就组成了参谋团帮助第5战区谋划,主要成员就是白崇禧和刘斐,不过二人好像不是一块儿来的。刘斐回忆,“……以上部署确定后,蒋介石认为这个计划出自我的建议,为了使战区更好地贯彻统帅部的企图,要我赴前方协助李宗仁知道这次会战。当我到达前方时,因情况变化很快,滕县已经失守,汤恩伯军团来不及在临城东西之线迎击敌人……

滕县失守是3月18日,刘斐再晚也差不多是在19、20号来到徐州的。而白崇禧是在3月24日和委员长一起坐两架飞机到开封再坐火车来到徐州的,关于这次坐飞机还有一个“集火射击准备干掉自己委员长”故事,咱们前文说过了。白崇禧这次到了徐州就没有再跟着委员长回去,留在了第5战区协同李宗仁指挥作战。这也是来之前的预案,因为在走之前,周总理和徐帅跑到白崇禧家给他上了一堂家教课,而且叮嘱他要把搞“台儿庄大捷”的家庭作业转告李宗仁。

一直到4月8日,李长官、白崇禧、刘斐等人视察台儿庄火车站,李长官留影纪念,刘斐应该是陪同后两天来到徐州视察的军令部次长林蔚一同回武汉的,白崇禧还是留在徐州,接着还参加了广西省政府慰问团的宴会,酒兴发言“这次总攻,要把敌人赶到东海去……”4月13日还和李长官一同联名给委员长打了电报胡说“战法原则”啥的。

卢汉,《第60军赴徐州参战记》,“……我于(4月)21日上午先部队到达徐州,即往见李宗仁,适付参谋总长白崇禧亦在徐州襄赞指挥军事。……白崇禧插话说,台儿庄情况前几天很紧,目前已趋缓和,60军最好在24日以前集结完毕。……”卢汉就是因为听了白崇禧的这个命令,24日前集结完毕,没想到60军在22日前往阵地行军途中遭遇日军突袭,惨不堪言,这个亏吃的,卢汉肯定是打死也不会记错的。

樊崧甫,时任第46军军长,《徐州会战片段》,“4月21日蒋电令:‘着樊崧甫所编野战兵团开赴徐州,归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参加鲁南会战,限于23日前到达’。我即率第46军军部由潼关东开。车道徐州,往见李宗仁、白崇禧。白在地图上指示作战情况,并说拨给刚到的第95师黄国梁部由我指挥。4月26日晚第46军军部到达侯家集站。竪晨,我于炮车车站看到黄国梁师长,并和旅、团长一一见面,简单的一谈。午后接到白崇禧的电话:……”4月27日午后,白崇禧还是在徐州。

这两支部队都是今后十几天的主要作战部队,他们来到徐州都是白崇禧亲自布置的作战任务。可以明确的是白崇禧一直在徐州、肿么还会再跑回武汉、再给李宗仁打电话“还高兴地对我说,委员长还在续调大军向我增援”?

李长官的这本神书确实让人看的一阵阵出汗。太神了!太强了!强大的神啊!

唱戏的每次开场都一样,锣鼓喧天,李编剧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上次李长官是“立空前之大功”,这次是准备“在此一举”结束抗日战争。上次没搞成“立空前之大功”但总算搞出来一个“台儿庄大捷”交差。而这次,准备了这些部队来“在此一举”但结果只有溃逃,只好把自己的请求增援说成蒋介石自己愿意干的,“俺是不同意的,可是拦也拦不住啊”。

无奈台儿庄之捷鼓起了我方统帅部的勇气,居然也调到大批援军,想在徐州附近和敌人一决雌雄。

不过呢,部队多了总是好事儿不是?就是韩信将兵还“多多益善”呢,更何况俺“李猛仔”乎?当然是“多多益善的兵再加上一个韩信”都来才够意思。问题是韩信打胜了、李长官败逃了,这可怎么解释尼?唉!让咱们好好地、好好地替李长官想上一想吧,替他找个理由才好。

没想出来吧?骄傲了吧?大家以为学了这么长时间就行了?差远了!以后谦虚点儿,好好学学——

因此当大军云集之时,我深感责任的重大和内线作战无能为力之苦。

咦?“内线作战”?好眼熟耶!对了!李长官刚刚搞完的“台儿庄大捷”就是这样搞的啊!

……敌不得已又将主力南撤,与我军胶着于津浦沿线,减少我军在淮河一线的威胁,使我可以抽调原来南下赴援于学忠的张自忠部,转头北上,向临沂增援,充分发挥内线作战的优越条件。

因此时敌人南北两战场的重心,正集中对付第五战区,且敌我的态势也已为我军形成了天造地设的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

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综观台儿庄一役的战史,固知制胜之道,初未可幸致也。

隆地乖乖!“台儿庄大捷”从一开始到最后,全是“内线作战”!“内线作战的优越条件”、“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没有这个“内线作战”的法宝,看来李长官还真搞不成“台儿庄大捷”了。

可现在也是这个“内线作战”啊?咋就不到1个月,好端端的胜利甜果果咋就变成苦味儿了——“内线作战无能为力之苦”?难道这个“内线作战”也和牛奶一样有保质期不成?

保质期过了也得打,因为说好要“在此一举”的了。自己“在此一举”电报刚发出去,日军的六路合围就开始发动,是不是有点儿太不给面子了?这次李长官可没有“台儿庄大捷”的“腹案”了,肚子里全是“内线作战无能为力之苦”的苦水了。

其实怨不得满肚子苦水,这就是不读书的结果了。别看李长官一口一个“内线作战”,其实“李猛仔”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内线作战”的法宝是咋回事儿,还是匝瑜俺翻出武林秘籍给李长官说说吧。

所谓“内线作战”就是指敌人兵分几路向我进攻,整个态势是分进合击、包围歼灭。而我方万万不可采取守势,因为要是一气守到最后,敌人几路必然合围,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讲,“内线作战”必须采取攻势,而且要采取最强烈的攻势。怪杰努尔哈赤说过,“任尔几路来,我只管一路去”,确实是“内线作战”的不二法则!集中优势兵力突出去寻找一路敌军坚决打歼灭战,而且要快打快胜,然后立刻采取同样方法寻找击破第二路敌军的战机,同样必须坚决,快打快胜,接着第三路等等。所以要求指挥官和部队必须最坚决、最坚定,最不怕牺牲,攻击最旺盛才行。

反观咱们这个“台儿庄大捷”,哪里有一点点所谓“内线作战”的影子?以为敌军进攻、咱们防守就是“内线作战”啦?笑话!如果像“台儿庄大捷”一样,攻坚攻不动,阻击拦不住,拉拉杂杂十几天,才把人家击退,要是真正的“内线作战”,那早完蛋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倘若“内线作战”第一击扑空,那就基本上败局已定,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搞第二路、第三路了,就等着合围吧。特别是当今,日军的机械化能力很强,无论援兵还是侧后抄击,来的是非常快的。

就现在这个情况,不说军事指挥水平,单说部队作战能力,国军与日军差距巨大,有个所谓的比方,日军1个大队的战力相当于国军1个师,1000对6000,1比6。这种情况下就是围住了日军也很难在短时间里解决掉,如果短时间里不能解决掉,那么这种鲁南平原上的阻击也肯定挡不住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冲击。现在这个情况,“内线作战”真的搞不了。

   徐州会战,未开战其实已经败了!徐州必定要失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