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血壮山河》之3089 台儿庄真相 70

(2016-09-30 07:02:58) 下一个

    3089 第三部 徐州会战 第六章 台儿庄真相 70

   第七十节

李长官编故事的本领大家都已经领教不少了,日常的训话,还有就是大到“拯救民族英雄张自忠”,小到“蒋委员长讨厌放鞭炮庆祝‘台儿庄大捷’”,不一而足、林林总总吧。曹雪芹写到自己是“满纸荒唐言”看来是很不够格的,就《红楼梦》这本种田文就是再荒唐也荒唐不到哪儿去,反倒是回忆录这类东西倒是最荒唐的。当然,其中翘楚自然是《李长官回忆录》。

李长官编故事的胆气就是“肥大”,蒋介石也得当配角。前一阵子已经当过一次了,这次再当一次。配角自然不成器,就像陈佩斯演小品里的配角一样,怎么着也是“烂泥也扶不上墙”!“让俺撤退?!休想!”李长官吐了一口唾沫,“但是我却大不以为然。”理由很简单!

因此时敌人南北两战场的重心,正集中对付第5战区,且敌我的态势也已为我军形成了天造地设的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为争取空间和时间起见,徐州的保卫战必须不惜任何牺牲,以期粉碎敌人速战速决的野心。然后才可达成掩护武汉,使其有充分时间部署保卫战的重大任务。

这都是废话!当时赋予第5战区的任务就是如此。李长官的本领再一次显现,把你交给俺的任务当成俺自己的觉悟反击回去,爽不爽耶?

再者,徐州铁路四达,尤为电话、电报网的中心。长官部一旦迁往亳县或归德,一切命令与情报全须凭借无线电。而无线电每日拍发电报有一定时间,如此司令长官真等于耳目失聪,如何能指挥作战,更谈不到赴前方督战,鼓舞军心了。况司令长官部的迁移,必然影响民心与士气。重心一失,全盘松动,将不可收拾了。

这更是废话,就你“李猛仔”能看出来?“中央统帅部”这帮高学历高智商的参谋精英就看不出来?谁也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李猛仔”的话毫无道理啊。

毫无道理就毫无道理,李长官从来不管“道理”为何物,自然全不放在心上,接着编故事,“但是军令部既有此建议,徐州各中央机关都人心思迁,即长官部若干职员也作同样的主张。

众怒难犯啊,除了李长官一个人之外,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人都想着逃跑了,真的如同当初张自忠在南京全政府机构的人都认为张自忠是汉奸的时候啊,只有慧眼才能识英雄!当时李长官就有一双5.0的眼睛,把这个民族英雄都给“捞”了出来,摆弄你们这些“放屁都不带响”的参谋算个甚事情?

我也未便公开反对,自想唯有拖延的一法。乃令成立“设营小组”,前往察看归德与亳县的形势,以及长官部和各机关驻地如何分配等情,嘱其详细具报。如是,往返费时半月,台儿庄的局面已紧张万分,值此背城借一之时,长官部自然更不能迁移了。

李长官的把戏日本人是不会上当的,自己人到是会上当,这样才有了“台儿庄大捷”的第3个条件,“这一点实在是台儿庄之战的最大关键。当时我如遵从中央命令将长官部迁出徐州,则此后战局便面目全非了。

大家读书一定要小心,无论是李长官的书还是鲁迅的书,非得字字句句都要看透才行。“台儿庄大捷”的第一块砖头是桂系31军和第7军的功劳,第二块砖头是自己捏合张自忠和庞炳勋的功劳。李长官很厚道,不会完全淹没各位拼死战斗的英雄们的,但是要说“最大关键”,对不起,各位真的排不上号,“是俺的”——虽然这个“最大关键”是编出来的。

打仗嘛,“知己知彼”是一定要搞一搞的,李长官也把日本人拿出来分析一下,“台儿庄大捷”的第四块砖头就有了着落。

第四,便是敌人本身战略的错误。日军在南北两战场将我百余万抗战主力扫荡之后,骄狂无比。我五战区内区区十余万残兵败将,根本不在敌军指挥官的眼里。南北两路主将都以为攻打徐州也不过是旅次行军。到了南北两路同时受挫,敌人仍不觉悟,满以为只要认真作战,仍可一举攻下徐州。南北诸将,彼此贪功,不待各路配合便冒险前进,以“先入关者为王”的心情向徐州单独进攻,这样便坠入我所预设的陷阱,被各个击破。

咱们已经分析过多次了,现在日本人绝没有搞徐州的念头,南北两路都是“扫荡”之类的小行动,也没有同时进攻自然也没有配合。李长官和医院的大夫一样,不把病情说重点怎么能显出本领骗出钱来?李长官神机妙算,“先入关者为王”的小鬼子就“坠入我所预设的陷阱,被各个击破”了,至于一开始就急着打电报要汤恩伯出兵的事儿就别再提了好不好?

和所有的总结报告一样,所有的“牛”都分项吹完了再做一个最后的整体吹牛。    

“总之,敌人此来,是以‘利人土地财宝’的贪兵来向我进攻,犯下了‘骄兵必败’的大忌。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人多打架赢了不算啥,以少胜多才是军事家的门槛,李长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此次台儿庄之战,日军兵力是两个加强旅团不到两万人、己方兵力十万出头,要是这样写兵书的话,赢了也不好意思当军事家哈?为了能爬到军事家的门槛上,那就让统计局改一改数字——“我军人数虽少”。

人少还能打赢,这里边的窍门只能是军事家才知道的——

“量力而用”——桂系人马闪一边、非桂系人马顶上去;

“上下一心”——张自忠、庞炳勋的故事编的肿么样?

“对敌情判断正确”——前文咱们说过这个事情了,此次作战李长官非常难得,一次也没有判断对过;

“击其所短”——日军此次作战的唯一短处就是兵力太少,国军在鲁南未能形成包围恰恰是放过了日军这一短处;

“知己知彼”——这一条请参见“对敌情判断正确”吧。

不管啦么多了,写完窍门然后再上升高度,这是盖棺定论的棺材钉,“综观台儿庄一役的战史,固知制胜之道,初未可幸致也。

明白了吧?“初未可幸致也”!打仗可不是打彩碰运气,这里边有“制胜之道”啊,得找好几块砖头垫脚才行。另外李长官这个“初未可幸致也”的“初未可”如何理解呢?俺想了半天又半天,“未可”倒是能理解,不过加上的这个“”字又是何解呢?难道是初中的“”? 李长官的“腹案”实在是高深莫测。唉——各位书友要是知道告俺一声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