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日本经济的一些读书笔记

(2018-03-24 06:28:48) 下一个

德川统一日本以前,日本是个穷得要死的地方,连饭都吃不饱。不是老百姓,天皇都吃不饱,当然他可以用精神上的说法来掩盖这种饥饿,为之合理化。忽然之间,天降白银。短短百年,几千吨白银外流,一说8千吨流入中国,这又不白给,得拿东西换。一时间造就了江户200年的繁荣。日本人说起自己的历史就是羡慕2个时代,一个是江户,一个就是战后的昭和。幕府的锁国是个假锁国,不然几千吨白银,不知多少万吨的铜,还有黄金是怎么流出来的?但是他的确锁住了出口,就是说江户200年,日本有进无出呀,或者进多出少。逆差了200年,用贵金属平衡掉了。上帝的选民呐,银矿如蘑菇般的长,到1900年还在出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苦哇,我们唯一的银矿就是自己的一双手! 

所以说不要抱怨人家明治维新怎么怎么,你没有人家那个基础对不对?1880年,日本政府发钞1.6亿日元,发债1.6亿日元,基本没有外债,3.2个亿全靠国内。我们1925年北洋政府的国债余额才1.7亿银元,相当1.87亿日元。怎么比?没法比,一句话,人家有米。 

说起来,真正的米,日本倒是不多。1880年,整个日本的耕地面积大约5千万亩,稻米种植面积大概3千万亩,稻米产量4千万石。人口3800万。平均亩产1.4石。人均占粮1石/年。说明二点,1。日本受制于气候,这么勤劳的人民,也只能做到1.4石亩产,我们江南是2石,因为可以插种冬小麦。2,日本人仍旧吃不饱,一般人一年粮食消费3石(450斤)是起码的。日本人靠种地不行,既然银钱遍地,势必出门找生路,3000万人口,居然出了个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不是偶然的。这个和英国很像。中世纪保留的英国农业资料显示英国农业的亩产在30-40斤(我的换算)而且是大麦,燕麦类,不到海上去赌一把,还怎么活?! 

东西二个资本主义的源头都不是古文明中心,都是人口一增长就闹饥荒的地方,也不是偶然的。上帝驾着云头往下一看,这二个岛,孤零零的,人都饿得眼冒金星,得,就他们俩吧。
 
日本明治维新从1868年可以到1886年结束,历时18年。其间日本动员了国内至少5亿日元的资本,当时的价值就是1亿英镑,完成了一个初步的工业化体系。为了建立这个体系,日本也是历尽辛苦的。不但经历了二场战争,还饿着肚皮出口粮食。1880年那会儿真是撑不下去了,所以大隈重信要借外债,当时算好5000万日元就可以过关。后来日本上下一齐反对作罢,大隈也因此下台。松方正义上台实行紧缩。这个紧缩要打引号,本来日本人都 已经紧缩了10年,不是说过了10年的好日子才进入紧缩的。所以松方的这个紧缩是个熬骨头渣的紧缩,当时是准备好人民造反,打第三场战争的。这个紧缩到了1885年,一共为日本缩进了4500万元左右的入超,就是说大卫算好的那5000万,不从外国人头上出,从日本人民的骨头里再榨取三两出来。日本人的忍耐力可见一斑。 


1886年是关键年,日本现代工业体系开始正常运转了。当年出口上升31%,入超达1671万元,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总算熬过来了。嘿嘿,我估计英国人在傍边儿看着直乐。你的路还长着呢。当时日本人的理解富国强兵就是要入超真金白银,而为追求入超,就必须建立一个工业体系,大进大出,二头在外,理论上进口原料,出口成品,你怎么能不入超呢?实际上日本的这个体系运转了4年就出了问题。1886-1889年出口增长年均17%,进口增长年均24%,你一旦开始工业化,就踏上了和外部世界融合的道路,你以为进口替代后就没外国什么事了?越是工业化,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看看现在中日二个工业化大国的贸易状况就知道了。可是当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1886-1889年一共入超2900万日元,似乎证明了日本这么千辛万苦总算走对了路。但是1890年就不对了,当年进口还是上升23.5%, 出口下降了20%,出超2500万日元,一把抹平啊。1891年日本政府紧急调整,当年进口下降23%,出口上升40%, 1891-1892二年入超共3638万日元,但是你这么用手随便拨拉经济也不是长久之计对吧?1894年出口虽然上升了26%, 进口竟升了33% ,当年出超424万。 

现在日本人陷入了长考,要么承认迅速工业化这条路走错了,这么多人力,物力,鲜血和眼泪都付之东流,要么再咬咬牙,冲出国门赌一把。那年甲午。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的路和中国差不多。但是差别还是存在的,同样是不能理解贸易,特别是外贸兴起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同样是假锁国,中国和日本的方向正好相反。中国开口子放物资出去,日本开口子放物资进来,当然先决条件是日本有大量贵金属。这个进出口的不同,造就了后面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国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关掉这个口子,从而引发贸易战争,日本政府根本不可能关掉这个口子,所以攘夷说在日本只是在野的叫嚣,一旦当了朝就销声匿迹了。而在中国则无时无刻不印在政府的心里,即便不能攘你,随时随地给你下个绊子总是可以的。 

这个从攘夷到西化在日本是一转之间的事,在中国则徘徊了150年,到今天都没彻底完成。这才是中日间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光是经济利益,心理因素也很重要。日本人天生不敢和大势抗衡,一小撮西南武士看清了大势,攫取了政权,全日本就跟着转,一个都不敢拉下。中国完全不一样,什么大势,我就是大势,或者虽千万人吾往矣。或者历经150年的风云变幻,居然到今天都看不清大势也是世界一大奇观。 

但是日本这种全盘西化快速工业化的目的是不纯的。它的目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这个恰恰和工业化的世界主义背道而驰。它用世界主义的工具来执行民族主义的目的,它完全弄拧了。它除了一开始的奇效外其实走不了多远。倒是中国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上去,进二步退一步的,却一直走在正道上。因为满清自己有原罪,是不能特别强调民族主义的。对外开放的理由只能强调民生,普天之下,俱为朝廷赤子,一种具体而形微的世界主义。所以中国社会较之日本对外部世界更包容。你看外资就明白了。中国的工业化初期外资起了绝大的作用,而日本基本没有外资。 

而且在日本从来就没有过自由经济的概念,完全是政府操控,或者退一步,政府+财阀。在中国,国民党之前政府完全不管经济,放任自由。晚清70年+北洋17年,87年里中国的经济自由运转,自由到什么程度?实际进口税3.5%, 国内商业税2.5%, 没有所得税,没有印花税,没有企业登记制度,没有任何进出口限制(鸦片要走私),没有外资歧视。世界经济史上有任何一个时期是可以和晚清70年的经济自由相匹配的吗?(美国初创时期的无政府状态除外)。这样自由的经济好处是能够大规模地有效地利用外资,外资中相当一大块还是来自日本的。而中国恰恰是个资金极度缺乏的国家。当然外资都集中在轻工业,所以打仗我们是打不过日本的,但是民生上比日本好得多。 


学习日本历史容易在容积单位“石”上发生困惑。下面说说我的学习体会。 


古代容积,基本单位是“升”,往上走,100升一石,往下走10合一升。中国明情时升的真实容积,1915年北洋政府已经界定清楚了,合1.03几几公升。就是说中国升和一公升相差无几。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古人使用升这个容积概念的目的有关。古时的升,第一个用处就是舀粮食,一般都是分配口粮的时候用,这个比用重量方便。那么自然而然的事,升的溶积,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都逐渐 被规定为一个青壮男人一天的口粮。中国明清时的军粮,民工口粮都是以一天一升计算的。日本战国时期的军粮也是一人一天一升,现实中日本当时可能做不到这个标准,但是道理他是懂得,一个大男人要打仗,一天怎么地也要一升口粮。到了明治维新,日本工厂里男女工人的口粮还是这个标准,男一天八,九合到一升,女五,六合,最惨的4.5合。说明升这个概念在日本从战国到明治没怎么变过。 


问题发生在宽文九年,当时的幕府政府重新规定了日本的容积标准。如今有新京升实物在,其容积为1.56公升,又规定180升等于一石。那么宽文以后的日本石就大大地扩大了,他变成了180x1.56=280.8公升。它和中国石的比例关系成了2.726中国石=1日本石。这个给初学日本史的朋友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惑。有的简单地认为1日本石=1.8中国石,有的知识面宽点的则用2.726这个系数。这样的系数用下去,日本历史就全变样了。按中国的经验,一升白米,大概是1.2-1.4斤, 那么一日本升就是3.2-3.8斤,即使用1.8那个系数,一日本升也要达到2.1-2.5斤。哇,不得了,日本江户时代的农业生产效率就大大高于中国,日本人均吃粮多过中国,日本人的生活好过中国,你看,日本“乳柴棒”一天也有1.5斤白米吃。总之,日本人种优秀论又多了无数的新证据。 

但是疑惑并没有到此为止呀。日本明治时期进入了资本主义大生产,其文学上,左翼相应产生,这些左翼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阶级斗争来看待当时的日本社会,所以才有了类似“女工哀史“这样的社会调查,所以才有了工人的口粮清单,人家是作为阶级压迫和剥削的证据提出来的。一天吃一斤到一斤五,还阶级压迫个屁呀!再说你看看现在的日本人的饭量,像几百年来一天2.5-3斤吃下来的样子。这里面一定是哪里出了错。 


我的看法,不管宽文九年政府怎么规定的,日本民间始终在用旧制,没有变过,一日本石就等于一中国石,明治时期的工人口粮可以做证。因此所有日本史上石的数据就按一比一算成中国石,不必乘上系数。达到这样的认识, 关键是要理解宽文九年,幕府为什么要改制。 


日本进入江湖时代后,大米开始作为货币流通,政府的财政都用石这个单位计算,拨付。很清楚,宽文改的那个石不是个容积单位,是个财政单位。这个单位只在民间缴税是发生作用,日常里仍然是旧制,政府不以为意。那么为什么必须将旧石放大到原来的2.726倍?因为既然是货币,自然要求它尽可能保持其价值,而稻谷较之大米能更好地保鲜。所以日本政府的这个财政单位石对应的实物是稻谷而不是白米。稻谷和白米的比例按我们江南的经验是2担谷1石米,日本米精制,日本人做事又认真, 50%的出米率恐怕不行,就算40%吧,280.8公升稻谷,实际出米112.3公升,那么它和旧制相差无几,如果出米率为35%的话,98.28公升,就是说新制一石,其价值就是旧制一石白米,人家宽文一点都没有搞错,人家是按一石白米的价值规定了自己的财政单位。 


结论,你要是算产量,一日本石=一中国石。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金融

日本战国时期出了银矿,这个银除了出口,就是自用,当作货币。当其时正是万历年间,受中日贸易的影响,日本的银钱制度跟中国学。计重货币,一钱白银的重量也是一钱。只是日本不用“钱”这个单位,用“目”,写作“匁”。不知怎么读,我反正读作目,目是最小单位,之下我们中国还有分,厘,忽,日本没有这些。似乎一开始日本的人均白银拥有量就高于中国,不然何以没有再细分。目之上也没有“两”这个单位,而是1000目一个单位,叫做“贯”或者“贯目”。那么一贯目就是中国的100两。 

日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关西,后来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下降,向东移动。关东老是战胜关西。关西不服,就努力恪守传统以示区别。坚持用银,就是一端。大阪是白银的天下,江户只好用金。德川幕府的基本财政单位有二个,一个是稻谷“石”,一个是黄金“两”。农民收稻谷,商人收金两,商人在哪里?在大阪!而大阪的商人是用银的。那么金银必然要大量地,经常地发生兑换,其汇率是1比5,6,就是说1金两等于50匁到60匁白银。这个最 misleading,连日本研究经济史的学者也不自觉的犯错。为什么呢? 因为江户的这个金币不是重量货币,是计数货币,“两”在日本都是指金两,它的重量只有17.85克,相当于中国的半两。而且它因为是计数的,日本人对数它的数目的兴趣超过辨别它的成分,这就为幕府改铸,减少里面的黄金比例提供了可能。从这一点上说,日本江户时代的金币制度是相当超前的,有近代货币制度的影子。发展到后来一块金币里面的黄金成分只有20%,大部分是银,简直就是银币,但是当金币用。此时的这个“银币”就升华为token了,它代表黄金,这个几乎就是后来的“金本位”的理念。不容易呀,日本这么个小地方,2000多万人口,饭都吃不饱,居然摸索出了这么先进的一个货币制度。所以后来明治,大正,昭和日本人摆弄货币一套一套的,其理论源头固然来自西洋,其理解之快捷,运用之流畅,不可以说没有江户时代的影响。 

好,再回到汇率,17.85克的一两金等于6两37.5克的银,那么日本实际金银比率就是1比10到12之间,这个和中国一样。想一想怎么可能不一样呢? 真是1比6啊,那还不被中国商人套利套死?我以前以为日本可以维持这样金贱银贵的汇率,全靠锁国。现在想想可笑,什么样的锁国能锁住商人谋取100%利润的决心?何况当时日本白银流出太多,幕府不干了,要求中国商人收黄金,商人不要,黄金没有白银来的更吸引人,这个事例也说明了当时中日之间的金银比例差不多,否则还用的着幕府号召中国商人收取黄金?所以没有1比6这码事,日本的金银比率是正常的国际汇率,当然这个国际在1853年日本开港之前就是东亚汇率。 

再回到大阪,大阪的商人是坚持用银的。这个坚持慢慢地坚持不下去了,因为白银正在减少,不然幕府怎么会要求向中国商人支付黄金?这个白银一方面是对外支付出去了,另一方面是被幕府掺杂到了它的金币里去了。等到幕末,满天下都用金币,大阪何以能独用银币?它也必定是用金币的。但是大阪人坚持住了底线,支付可以用金币,记账必须是白银,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江户时代的大阪商务往来账目上都是匁,物价也是匁就以为他们是在用银币支付,错!至少到了幕末,都是金币,但是大阪经济在白银的名目上运行,金币只是支付手段。那好,汇率是多少?60匁一两,200年不变。啊,1比6真实存在的啊!是啊,这只是大阪记账货币和支付货币之间的汇率,无关金银兑换什么事。反正60匁一枚金币,你政府只要保证金币的供应畅通,我就是这个汇率,这个供应幕府当然能够保证的罗,一枚金币的含金量从100%跌倒20%,这还不够保证供应?如果1比6的确是金银比率的话,你幕府的金币一直在贬值,我白银和你的比率倒是一直不变?凭什么?你能砍人头?那你也挡不住黑市呀!一般来说1两=60匁这个比率,大阪商人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你也不能说它一定是政府规定,它有一定的市场价成分。这个也是以后日本经济的重要特点,政府统制和市场运作能够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直到今天它都是这样。有日本学者说了,日本从来没有实行过真正的资本主义制度。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二个字—自由。 

日本幕府时代的金融是中央和地方分账的。全国石高3000万石,幕府拿800万石,其余2200万石归大概300家左右的藩属。幕府还专营铸币。地方收入只有贡米一项,支出无穷无尽,钱从何来?兴商!就像宋的繁荣追根于唐的藩镇一样。日本江户时期的繁荣,藩国起了很大作用。他的产业政策,他的金融政策直接地为明治维新做了启示,理论准备,人才培养都来自藩国。金融上最主要的就是藩札。这是种不可兑换的纸币,以幕府正币做发行准备金,然后怎么发,怎么收回,怎么保持比例,怎么内外有别,都有上百年的实践经验。明治时期的日元就是这样玩的,日本在中国发行的这么多货币也是这么玩的。日本近代化的人才尽在各藩呢。幕府并不是因循守旧的,开港后幕府的种种变革措施,放到中国简直就是维新派。但是幕府没人才呀,最终顺应潮流让了位。 

到了幕末,日本货币总流通量大概在1.5亿金量。折合中国纹银1.5亿两。我是这么算的。1金两=5两纹银,这是古制。幕末时的金才20%, 那么此时的1金两就等于1两中国纹银,粗算就是这样。验证呢,来自银元。银元在中国合纹银0.72两,在日本合0.75金两,这样0.72纹银=0.75金两,大致是1金两=1两纹银。就是说日本幕末的金属货币的价值大概1.5亿纹银两,人均货币拥有量5纹银两,中国当时人均才1两,比较充裕的货币供应为明治政府疾风暴雨式的动员社会财富提供了可能性,中日之间起跑线是不同的。这个不同还表现在中日二国的税收效率上。日本幕末财政税收3300万金两,其中幕府500万两,各藩2800万两。日本的金两后来贬值了1/3等于于1银元,从中诞生了日元的概念,1金两=1银元=1日元。1875年明治政府的财税规模不过5000万日元。这样的大规模的中央集权,种种近代化的改革,不过多了1700万日元的税收。说明之前的幕府,它的财政效率其实并不差。人均可以达到一金两。日本税负的确重,人家日本也这样过来了。除了吃得差,其他不必中国差,西洋人到日本常常惊叹呼于日本的干净,衣着,建筑整齐清爽,绝无中国的破破烂烂。那么你再来看看中国的财政规模4亿人口,5,6千万两纹银的样子,人均1钱5左右。当初可都是农业社会啊。当然不能光看名义金额,还要看购买力,就算中国1纹银两的购买力是日本的三倍吧,最多不过5钱,不及日本的一半。就是说即使拿封建社会对比,日本社会的资源动员能力也高过中国起码一倍。 

1.株式会社这个词出自明治初期,合股公司无疑,到底是不是有限,不清楚。但是到了20年代株式会社就是指由县股份公司。其法律意义应该和西方一样吧, 公司法都是朝西方的嘛。无限公司一般指小公司,家庭公司,这个占日本注册公司总数的大多数,当然资本占少数。有大的私人公司,我也糊涂了,私人公司可以是有限的嘛?anyway, 在日本企业金字塔的顶端,高高矗着四大财阀的控股公司,这四家都是私人公司,大概是无限的吧,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吉田?) 


2.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嘛,在明治初期,他们就是一伙人办的,他们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窜进窜出。有个叫涩谷的,日本企业之父,看看他的事迹就明白当时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了。说穿了,就是西南藩那批人嘛。到了20年代,变了。经济危机,萧条,社会上仇视财阀,社会主义思潮浓厚,工商省(战后的通产省)的官僚开始把持权力。组建了大量的卡特尔,价格同盟。这就是日本统制经济的开始。但是日本的通知经济从来没有抛弃过市场,市场还在只是被扭曲了。比如钢材的价格,以国际进口到岸价为准,高了,大家增产,低了大家限产。这样日本刚才的价格就始终在国际价格的上下浮动,市场失去了价格发现这个主要功能,生产要素的流动就不合理了,于是工商省再用合理化的名义干预要素分配,这帮人很聪明的,钱权交易?没听说过。至少20,30年代没有。 


3.日本有国企,明治初到处都是国企,后来卖了,重要的留了下来,比如日本铁路公司,什么制铁所,那个怪怪的日本名,都是。但是日本的国企从来都没有垄断行业过。这和日本的政体有关,日本从来是一伙人统治,很少有一个人统治的时期,所以日本从来没有独裁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我大嘴巴了吗?)政府是大家的政府(对这伙人来说)生意是大家的生意,没有哪个有力量说要垄断,不许别人做。所以日本的国企要出售也是很容易的,就卖给同行了。 


4.企业家的出身: 

老老钱:三井,鸿池,几百年下来的。 

老钱:金禄公债养起来的那批,华族,武士。 

新钱:技术骨干。这批人的话语权后来越来越大,20年代以后有些技术人员甚至控制了财阀的大公司,有些自我创业的搞得很大,叫做新财阀,日产,日氮,森。从明治以来,日本的技术人员就有自我创业的传统,现在构成日本工业脊梁的那些家族型小配套公司就是这样不断下来的。这些人出身寒微,在向上爬的道路上似乎没有遇到旧势力的阻碍。日本这个社会有技术崇拜症,技术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地位多高,工程师在这呢,you shut up . 都说日本是个等级社会,技术好像例外,是个直通车。是日本社会保持活力的地方。 


官商地主三位一体? 

怎么说呢,就是老钱那批人是吧,那是那批人败得很快,20,30年代就没剩下几个了,主要还是老老钱和新钱。日本社会似乎自身有淘汰弱者的机制,哪怕你在权力之中,这是日本厉害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7)
评论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土豆:19世纪下半叶,中日遇到的挑战是一样的,刺激之下的反映也差不多,伊藤和李鸿章之间没有原则冲突,区别是日本大变革,中国小变革,期间原因自然很多,我发现当时中日二国的人均货币拥有量,和政府财政效率差很多,因此就猜想这个可能是原因之一。比较中日是很有意思的,日本失之过快,中国又太慢,不过有一点中日是一样的,就是不能真正理解西方文明到来的历史意义,日本至少在战前是这样,战后是心甘情愿地服帖了,还是做勾践之隐忍,还要再看看,不过从利益上分析,遵从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符合日本的利益。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我的两个问题的设计还是有问题的,或者可有各种转换模式。对于第二个问题,你文中第二段第一句“所以说不要抱怨人家明治维新怎么怎么,你没有人家那个基础对不对?”,我是对这句话有感而发。最终脑子里还是会出现“人种”与“智慧”这类脑子里有观点,但用嘴巴辨不清的问题。
谢谢你每次都这么认真地回答问题。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土豆:你的第二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一方面没钱的确办不了事,另一方面改革维新都是没钱逼的。辩论二方,一方说,我们没钱了,不改革死路一条,另一方说,你不没钱了吗,没钱干什么你都是死路一条。呵呵,所以改革维新,第一要务就是找钱,成败与否在于一开始就能找到钱,有了钱才有第二步,第三步。你的问题似乎应该改成这样“改革维新成败机会是否取决于当时当地的经济基础?” 那我可以回答,应该是吧!社会上有钱,但是旧机制无法动员这些钱,只好改个方法把这些钱弄出来,弄出来后再想第二步。要是社会上本来就没钱,怎么折腾都是死路一条。不过大多数情况,都有钱,怎么会没钱,人力资源就是钱。这个社会不可能连人力资源都没有。所以改革维新就是一句话,如何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这是最基本的,完了之后才能玩复杂的。这样一说,我又觉得可以回答你原先的问题,改革维新并不一定需要经济基础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才能开始,它随时就可以开始,只要旧体制无路可走了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回答,写的很明白。
一直看到很多很多人对“假设理论以及数据”随手一用,连锁产生全民一窝蜂地相信一个理论的危险结果。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ping' 的评论 : 我先认定你最后的那个问号不是typo,是嘲讽。果真如此的话,你是第二个向我发出如此嘲讽的人,之前那个语气语句跟你一摸一样。你们这些人真有意思,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一个思维,同一个腔调,同一个梦想。对了,上次我把日本纺织女工口粮数据和日本军队口粮数据发给他以后,这家伙居然王顾左右了,让我瞧不起,那人平常还算个能思考的人。

如果是typo,那你就当我瞎说吧,谢谢来访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o' 的评论 : 不客气,谢谢来访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日本好后山' 的评论 : 谢谢来访,日本好,你也好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回土豆:gdp是战后的算法,新事物,战前都是算国民收入,至于将这个算法无限向过去推演,把人类社会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段的经济状况都用gdp或国民收入表达,主要是麦迪逊他们的工作成就,公开数据都在网上。我是到荷兰莱顿大学的网站上找到这些数据的。这些数据是否准确?那肯定是不准确的。其实就算问今年各国gdp是否准确,也没有人敢保证的,但是它至少提供了研究比较的量化标准,不太较真的话,大体可以一用。用来了解当时的经济规模,比如宋朝,规模第一,可能的。so? 我不看麦迪逊那张表也知道他规模不小,人口数目在那里把着嘛!这张表的方便之处是可以在不同空间,时间之间进行比较,只不过这是学者的游戏。一般人最好别用。这个让我想到了文科类数据的意义,文科类数据构成时都有各种假设,各种条件,使用者要先搞清楚了才能用,如今因为互联网,知识普及,这些数据被到处引用,这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引用数据之前必须理解数据,可惜的是随手一用的太多,太多了。
我不知道说了这些,是否回答了你的问题
gping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民生上比日本好得多 - 一百多年前? 长知识了?
lio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
日本好后山 回复 悄悄话 日本好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可能是题外话,想问两个问题:
1,你是否认同宋朝GDP世界第一这个说法,以及对几百年前的王朝/国家进行GDP换算这种做法;
2,你是否认为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进行维新/变法/改革?

豆腐干 回复 悄悄话 to: ou of africa, 谢谢来访。
to: 山人,不必客气,术业有专攻。中国文人一般习惯宏大叙事,我以前也是。近年来才逐渐认为历史真相,历史启示须在细小处寻找,学人应该向小处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人一辈子能弄懂一个小问题就算成功了。
to: 大蚂蚁,凡事都有个线头,白银就是我的线头,从这里开始,我认识到贸易平衡和国际支付平衡的重要性,我的所有经济观点都是从这二个平衡出发思考的。谢谢来访
to: wangtora, 恕我不明白你这个议论从何而来?谢谢来访。
wangtora 回复 悄悄话 所以中国的出路在于捧到天皇再立宪?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有新意但是夸张了。银子不是关键,只是流通媒介。关键是中国的大一统,强干弱枝,抑制工商,导致流通性很差,人均生产力很差,组织水平很差。
越吃越蒙山人 回复 悄悄话 这个看社会演变的角度,挺独特,豆腐干了解得很细。我这方面知识很欠缺。学习了。
OutOf_Africa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学习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