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读李师师 (3)

(2015-10-22 15:13:11) 下一个

北宋国都东京汴梁城有一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矾楼(也叫樊楼),里面吃喝玩乐种类繁多,各种娱乐设施齐全,是当时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富户,土豪乡绅,乃至绿林好汉时常光顾的去处,当然也是京城名妓云集之所,就连皇帝宋徽宗也很有可能微服私访过这座堪称当世极品的豪华名楼。秦观既是那时风流名士,闲暇之余少不得涉足秦楼楚馆,当然也会去矾楼赏花会友,从而激发香词艳赋的创作灵感,传说有一次艳遇李师师,秦观为她绝色美貌和绝妙的才艺所倾倒,一时间诗兴大发,当即挥毫写下一首赞美李师师的诗词【生查子】: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字词解释:远山,浅淡,黛,青黑色,凤城,北宋都城汴梁,颍川,洛阳东南,黄河,淮河流域之间,花,美女。前面几句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颍川所有美女,无一比得上师师。

但也有人说这首诗是北宋末年著名词人晏几道写的,诗中的师师也未见得就是李师师,因为那时取名师师的女子不少,说不定是张师师,陈师师,或王师师,等等。笔者倾向于此诗乃是晏几道所作,因为这首诗被收录在他的诗集中,而且他也确在颍川地区为官和居住过。从他的生卒年代上看,秦观和晏几道可以说是同龄人,晏几道当然也一定慕名拜访过汴京名妓李师师。退一步说,即便诗中师师不是描写李师师,但确是汴京某师师,如果真是这样,不难想象,那时节李师师既然已是公认的汴京青楼花魁,容貌和才情应该绝不会逊于某师师,某师师已是如此美艳,那么李师师的色艺只有比她更高一筹,甚至几筹。

秦观另有一首思念师师的诗词【一丛花】: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假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字词解释:酒红滋,酒后红晕滋润。微灯,灯光昏暗。华,花。簪髻,头饰。参差,不确定。相应,之时。嗟咨,叹息。

诗词没有描写师师样貌,只回忆了去年与她相见时情景和分别后情思。如果诗中师师就是李师师,她当时的年纪应该还很年轻,估计不过十六七岁,却已是颇有名气。到了后来,她被皇上宠幸,还有谁敢去亲近她呢?这不是找死吗?但历代都有色胆包天之人,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时人周邦彦便是这样人,据说他的经典诗作【少年游】说的就是与李师师幽会之时,皇上突然驾临,情急之下躲藏到床下,偷听偷看到的情景。下面就来欣赏这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字词解释:并刀,并州出产的刀子。吴盐,吴地出产的盐。胜雪,比雪白。兽烟,兽形香炉冒出香烟。

周邦彦不愧是才华横溢的偷情高手,短短几句诗,便将当时男女情态极其生动地刻画出来。一开始,镜头特写,一双比雪还白的纤纤玉手,拿着一把光亮似水的并州刀子,将一只新鲜橙子切开。锦绣帷帐刚好温暖,兽形香炉香烟缭绕,男女面对面坐着,调弄手中管乐器。女子轻声问道:去哪里安歇?城楼上已敲响三更。路上结霜马蹄打滑,行人寥寥,还是不要走了。

后人评论此诗:这种写生技巧,用于散文已是不易着笔,用于诗词就更不容易。单从技巧看,周邦彦实乃此中高手。一语一试探,一句一转折,语气上一松一紧,一擒一纵,仿佛看见她每说一句话同时都侦伺着对方神情和反应。作者把这种身分,这种环境中的女子所显现的机灵、狡猾,以及合乎她身分、性格的思想活动,都逼真地摹画出来了。

联想到周邦彦当时龟缩在床下忍辱偷生狼狈相,以及难以言状复杂心情,诗词字里行间应该是充满了无奈的妒恨和醋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