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愚医

若愚,胸无大志,童心龟欲
个人资料
北美愚医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异病同治:中西医的思维模式学习

(2017-12-19 08:43:02) 下一个

Image result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自从专科于血液和肿瘤后,我逐渐觉得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专科的研究发展的越来越细,越来越深,越来越尖端,分枝越来越小,但不同专科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远。就象一颗树,树枝很多,很多人去剪枝,梳理枝头,修得很漂亮,但这棵树的最重要的部分:树干和树根,以及树干/根和树枝之间,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关系,被乏略了。难免会造成头痛管头,脚痛管脚的结果。病人到A科去看A病,然后又去B科去看B病。每到一个科都拿各自的药物,一盆散沙。个体的疾病管理得肢离破碎。

出于这种思路,加上没法解释清楚的"那一根筋",我开始学习中医。我学的很表浅,却很认真。

我从中医的一剂"归脾汤"里,悟到了一些关于"异病同治"的中医"整体观"。厚着脸皮提出来讨论。

大家知道,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器官,是两个完全不同十的概念。归脾汤主治心和脾两脏的气血两虚所致的症状(下面会谈到)。中医说"心主神明"(这仅仅是心的多个功能之一)。我们的精神状态(饱满或疲惫),思维状态(敏捷或迟钝),内心的稳定状态(平稳或心悸),都由心所管理。脾主运化(把水谷精微消化,滋润到全身,脾虚则厌食,腹胀等等),脾还主四肢和肌肉(脾虚则体倦乏力,四肢沉重),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脾不统血,则会导致出血)。中医还认为,脏腑还管情志的变化(西医则认为只有脑神经有这种功能),过度思虑会伤心和伤脾。

好,现在我们可以勾划出"心脾气血两虚"的图画了:一个经常思虑的人(大概是知识分子,伤了心脾),患有心慌心悸,忧虑,失眠健忘,神疲乏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月经过多或经血不调,还有众多与上述症状连在一起的出血证(心不主血,脾不统血)。

 

明白了上面的分析,你就会领会下面的中医叙述:"在主治方面,归脾汤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等。一个主方的加减,循中医的思维,治一串不同的症状。

 

换了西医,医生就会对以上复杂的症状分割到不同的科室管理:心理科给抗忧郁药,和镇静药(治失眠,至于健忘?没听说有西药可治),心理治疗,内分泌科给甲状腺药(如果查出甲低所致的疲倦无力),消化科给抗胃酸药,消化酶或止泻药(消化不良),心脏科给调血压和调心率的药(心悸),血液科给止血药(出血),妇产科给调月经的药……我现在似乎知道,为什么人一有身体不舒服就成了药罐子的原因了(见博文:药鑵子和耐药性)。

 

我不是中医师,不知道归脾汤对这一复杂症候群的疗效如何。但是,中医的整体思维,是丝丝入扣的(追求从现象看本质,尽管这个"本质"不太被现代科学接受),不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所谓玄无根据的民间祖传秘方。起码,这种辨证哲学值得我们敞开心扉去探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readsome 回复 悄悄话 同意,所以说好的中医会开适合的中药,针对性强,治病强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