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乐文摘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惘然.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巧姐的情节安排及其他

(2006-12-28 05:24:09) 下一个
雪纷纷
fbeijing12345@sohu.com


由于《红楼梦》没有全部完成,故而留下诸多疑问,尤其是书中主要人物――十二钗的结局更是令人扑朔迷离。通常人们对黛玉、宝钗和湘云等人物的结局争议较多,而对迎春、惜春和巧姐等人物的争议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后几位人物的结局在书中前80回里已有明显的指向,如迎春被恶丈夫折磨致死、惜春出家、巧姐嫁与板儿成为一个村妇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于他们的结局不存在争议,其中巧姐身上仍留有一些疑点,本文将主要根据前80回的故事情节对巧姐以后的大致经历给予推测。
(一)巧姐的判词及前80回巧姐的主要出场
人们一直疑惑为什么要在前80回里将一个几乎没有什么“戏”的幼女――巧姐列为正册十二钗之一,她的列入究竟是在表达曹雪芹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在第5回里,有关巧姐命运的画面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的曲子是《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巧姐的画、判词和判曲告诉我们巧姐的概要经历和结局,即在贾家势败时,巧姐的亲戚将她卖掉,幸亏凤姐偶然救济过非亲的刘姥姥,巧姐最后遇到刘姥姥并被刘姥姥收留,成为靠纺布为生的一个村妇。
我们再看前80回里巧姐的出场。在前80回里,巧姐仅有的几次出场几乎就是一个普通小孩子、最多是富贵人家孩子的通常表现,比如出水痘(见第21回),再者娇生惯养易生病,如仅仅因为对风吃了块糕点就发热了,后来大夫说不过饿两顿就好了(见第42回)。这些描写充其量展示了富贵家庭子女过于娇惯的一面,当然也是为了与巧姐后半生生活穷困相对比,以形成人物命运的前后极大反差。
如果说前80回里有有关巧姐的主要情节的话,那也无法与其他十二钗出场的份量相比。用来暗示巧姐后来命运的情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巧姐与板儿互换玩物,人们一致认为这是巧姐后来嫁与板儿为妻的伏线,“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见第41回)
另一个是刘姥姥给巧姐取名字以及取名字的缘由(见第42回)。“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刘姥姥起名字的缘由透露出巧姐长大后曾有“一时的不遂心的事”,可是巧姐后来能够“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上来。这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巧姐后来摆脱困境是“诸多的巧合或恰巧”的结果,而不是巧姐被刘姥姥“有意”搭救的结果,或许刘姥姥不顾一切拼了老命也要搭救巧姐,可是事与愿违,均以失败告终,因而,人们通常认为刘姥姥“主动”找到巧姐并搭救巧姐(为巧姐赎身)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巧姐曾经的落难始作俑者是“狠舅奸兄”,那么谁是狠舅奸兄?
(二)狠舅奸兄是谁?
卖巧姐的是她的狠舅奸兄。可是人们一直在猜测谁是她的狠舅奸兄。对于“狠舅”是谁,人们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即指王仁(谐音为忘仁,意为忘恩负义之人),书中交待了巧姐有个舅舅,叫王仁(第49回交待凤姐之兄王仁进京)。对于奸兄,人们一直莫衷一是,因为书中巧姐有很多堂兄。本文认为真正的奸兄是巧姐的堂兄贾芹(谐音为家禽,意为衣冠禽兽之人或家贼)。为什么呢?
贾芹在前80回里出场也为数不多,也主要有两回文字在说他。一次是说贾芹母亲求凤姐给贾芹一个差事,好让他有个生计,凤姐是看在他母亲的为人上,当然更多是看在他母亲的贿银上(凤姐一向是不拿银子不办事的人),给他一个管理家庙的差事,应该说这是一个可有可无、恨不得是专门给贾芹设的“肥差”。第23回说在贾元春探完亲后,贾政本来要打发二十多个和尚道士到各庙去分住。“不想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可巧听见这件事出来,便坐轿子来求凤姐。凤姐因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凤姐为此还“想了几句话回王夫人说:‘这些小和尚道士万不可打发到别处去,一时娘娘出来就要承应。倘或散了,若再用时,可是又费事。依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竟送到咱们家庙里铁槛寺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完了。说声用,走去叫来,一点儿不费事呢。’”王夫人对贾政说了,贾政认为可以,就唤贾琏来。而凤姐由于事先知道是为此事叫贾琏,因而特意嘱咐贾琏几句话,“你且站住,听我说话。若是别的事我不管,若是为小和尚们的事,好歹依我这么着。”后来贾政果然依此办理。“贾琏回到房中告诉凤姐儿,凤姐即命人去告诉了周氏。贾芹便来见贾琏夫妻两个,感谢不尽。风姐又作情央贾琏先支三个月的,叫他写了领字,贾琏批票画了押,登时发了对牌出去。银库上按数发出三个月的供给来,白花花二三百两。贾芹随手拈一块,撂予掌平的人,叫他们吃茶罢。于是命小厮拿回家,与母亲商议。登时雇了大叫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至荣国府角门,唤出二十四个人来,坐上车,一径往城外铁槛寺去了。”以上看来,贾芹是受凤姐很大恩惠的,因为这是件无中生有的差事,而凤姐急急的为贾芹办事,又是嘱咐贾琏、又是立即命人告诉贾芹的母亲、又是作情央求贾琏先支三个月的供银,相比之下,后来贾芸同样欲谋差事,却费了很大周折,才得了一个种树的短期差事,可见凤姐受了贾芹之母多少的贿银。而凤姐万没想到就这点贿赂却害了自己女儿的前半生。那么我们再看凤姐给贾芹的这个恩惠到底有多大以及贾芹的为人如何,这里是由贾珍说出来的。
在第53回里,说荣宁二府过春节发年货的事。贾珍将年货分派好后叫族中的子侄唤来与他们。为了写贾芹是个贪婪之辈,还特地安排了由贾珍专门赋闲看各子弟们来领取年物的情节。“因见贾芹亦来领物,贾珍叫他过来,说道:‘你作什么也来了?谁叫你来的’,贾芹垂手回说:‘听见大爷这里叫我们领东西,我没等人去就来了。’贾珍道:‘我这东西,原是给你那些闲着无事的无进益的小叔叔兄弟们的。那二年你闲着,我也给过你的。你如今在那府里管事,家庙里管和尚道士们,一月又有你的分例外,这些和尚的分例银子都从你手里过,你还来取这个,太也贪了!你自己瞧瞧,你穿的象个手里使钱办事的?先前说你没进益,如今又怎么了?比先倒不象了。’贾芹道:‘我家里原人口多,费用大。’贾珍冷笑道:‘你还支吾我。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你到了那里自然是爷了,没人敢违拗你。你手里又有了钱,离着我们又远,你就为王称霸起来,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这会子花的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领不成东西,领一顿驮水棍去才罢。等过了年,我必和你琏二叔说,换回你来。’贾芹红了脸,不敢答应。”这一段话说了好几层意思。先是将贾芹与其他没有“进益”的对比,说明贾芹不是缺钱花的人,却仍来领年货,可见是个贪得无厌之辈,而且还是“没等人去”叫,就来了,其贪心之急;他还是个有心计的人物,他住在家庙里,这边刚说叫人领年货,他就来了,估计是事先就想到,而且连日子都没错过。且贾芹坏事没少干,贾珍都说他“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可见是个品质低下、敢做坏事的人物。再一层是说他钱花光了,穿得也不像样,故而现在很缺钱,连年货也好意思来领,因为他知道年货只给没有进益的族里人的,按理没他的份。以上看来,贾芹本身是个人品很坏、且心计多、敢做、又缺钱花的人,这几条足以构成他后来出计卖巧姐的内在因素。为什么他会有机会卖巧姐?按道理他们不大可能在一起。
(三)家庙的作用
曹雪芹曾经几次提到过家庙的作用。在第13回里,秦可卿临终托梦凤姐时就说道到与家庙有关的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在这段话里,可卿说了要多在祖莹附近置田产,为的是将来家族败落时也有充足的祭祀和家塾的供给,以及给子孙回乡读书务农留个退步,而且这些田产不会被私自典卖,也不会被入官,说明祖莹附近住着是安全的。
在第15回里,还特意介绍了荣宁二府的家庙――铁槛寺。“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为送灵人口寄居。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便住在这里了;有那尚排场有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注意这里说的是只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才在家庙附近住下,而有钱财的是不屑于住这里的。
那么在凤姐失势,且预感到贾府末日来临之际(或许已经有不好的预兆),为避免巧姐遭殃,凤姐不能不为自己的女儿着想,事先做了一些安排,这是凤姐的聪明处。凤姐就委托其兄王仁带巧姐离家去家庙暂时躲避,一来家庙是安全所在,因家庙不会入官,也可以在贾家被抄、人口被卖时,巧姐不至于也落个被卖的结局;二来有贾芹在那管家庙,凤姐认为自己曾有恩于贾芹,那么贾芹再坏,也不会对巧姐怎么样;三来当时凤姐已经无可寄托巧姐之地,娘家王府已经坏事,其兄王仁也是到贾府暂时躲避;四来王仁的寄居不能不给凤姐添加口舌,尤其是凤姐不再管事后,肯定是受尽婆婆邢夫人的气,邢夫人连自己的兄弟都嫌弃,何况他人的兄弟,因而凤姐也想给王仁找个安身立命之处。凤姐认为巧姐寄住在家庙那里再安全不过。可是凤姐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这个被凤姐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却拉开了巧姐悲剧的序幕,这个不能被买卖甚至不能被典当的处所却成了巧姐被卖的地方,这里有受凤姐恩惠的人却恩将仇报,卖了巧姐(凤姐也同样是有恩于王家的,赵姨娘在第25回说“提起这个主儿,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这里是“家人”或“族人”的安身所、避风港,却成了巧姐的遭难处。天理不公!
(四)巧姐――云儿、抽柴女、二丫头
巧姐以后的经历大致是这样的:王仁带着巧姐在家庙住了一段时日,某日贾芹看见王仁唉声叹气,便问其故,王仁说住在这里终非长久之计,可是又无钱做事。贾芹趁机对王仁说不如卖了巧姐换些银两,好作打算。王仁一听先是摇头,怕凤姐不饶过他,后贾芹说了凤姐夫妇已经被关押某处候审,自己都顾不了自己了的话,王仁被说动,便狠心答应卖巧姐,并让贾芹找人家(一次“家亡莫论亲”)。贾芹在家庙无恶不作,自然认识不少人贩子或与妓院有关的人物。贾芹轻松卖了巧姐,自己也趁机捞了一笔钱财。有人认为黛玉的家财被贾琏密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贾芹卖她的女儿也只是步其后尘了(在关系上贾琏与黛玉、贾芹与巧姐都属兄妹关系)。再看书中“舅舅”的形象也不怎么样。黛玉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两个舅舅竟连面都不见,视女儿之轻若此,而贾政还急忙见了没什么亲属关系的贾雨村,因此王仁下狠心卖外甥女也不是没有来头的。这样巧姐便被卖入了烟花巷,正应了《好了歌》中的一句话: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狠舅”说的是王仁做决策,“奸兄”说的是贾芹出坏主意,两人在卖巧姐的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因而被贴的标签也不一样,一个是“狠”,一个是“奸”,二者缺一不可。
凤姐知道信后,必定悲、气、急、悔、恨交加。恰好刘姥姥第三次来探望凤姐,因而凤姐拜托刘姥姥无论如何要搭救巧姐,刘姥姥答应了。可是刘姥姥无论如何找寻,也不能知道一点信,因为贾芹卖巧姐事先作好了保密工作,以遮人耳目。
本来有一段时日,即巧姐被卖入烟花巷不久,尚未接客时还是有救的。大致的情节是刘姥姥有一次打听到巧姐的下落,此时的巧姐尚未接客,还在学习吹拉弹唱,即“住了箫管弄弦索”的时候,此时巧姐若能得救,也不至于沦为真正的妓女。为赎买巧姐,刘姥姥变卖了当年妙玉的成窑钟,因为刘姥姥自己住在“荒村野店”里,即使卖家产也不值几个钱,不够赎买巧姐的钱,何况一家老小还要生活。成窑钟肯定值钱,也绝对够赎回巧姐的,这在第47回说妙玉请大家吃茶时的茶具都是贵重的东西,妙玉还说“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这虽然不是指成窑钟,但是妙玉所有之物如此贵重,那成窑钟也不可能不值钱。但是在卖成窑钟时,刘姥姥没有得到足够的银两。原因可能有:刘姥姥不识货,贱卖了此钟,这就不够赎巧姐的钱了;或识货,欲卖好价钱时,说不定还吃了官司而被强夺,就如石呆子被夺古扇一样,更有可能的是成窑钟的出世却将妙玉拖累其中,最终导致妙玉也流落在烟花巷,不但没救成一个烟花巷里的人,反而还搭进去一个。
由于缺少赎金,刘姥姥不得不去求李纨。当时贾府唯有李纨不曾因贾府祸事受到牵连,仍有些钱财,至少这笔钱可以赎买巧姐。怎奈李纨过于顾及自己,不愿出资相助,或只给了一点点余资。巧姐判曲上有一句话是“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这里虽然说出了卖巧姐的人,可是却又将矛头指向了他人,意思是劝告“某个人”不要像她的狠舅奸兄那样爱钱,不救人于水火之中。而李纨的判曲上也有这样一句话,“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综合起来,这明指李纨怕老来贫而没有搭救巧姐。巧姐的狠舅奸兄卖了巧姐固然可恨,但此时的巧姐还可救得,然而李纨的无情、李纨的不救才是真正让这个侯门千金最终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势败休云贵”)的杀手。巧姐第二次被亲人所抛弃,而且这次给她带来的伤害更彻底、更痛苦,让她再次感受了“家亡莫论亲”的滋味。当然曹雪芹不会饶过任何一个有罪孽的人,李纨最终也尝到了自己酿下的苦果,即一生的辛苦换得的荣华富贵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却不能享受了,也应了巧姐的判曲中的末一句,“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在《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中有两句对仗的话,“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也指向巧姐和李纨。可见李纨和巧姐在后文中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极大的可能是巧姐能否被赎出烟花巷全凭李纨一句话。
刘姥姥最后没能搭救巧姐,不仅失之交臂,而且烟花巷的人也因此知道了巧姐的来历(毕竟是罪家之女),将巧姐再度转卖,如同香菱幼时被转卖一样。以后刘姥姥是无论如何再也找不到巧姐了,何况找到又怎样?再后来刘姥姥年事已高(在第39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已经75岁了),无力找寻,或者只能托人打听。
巧姐流落在妓院后,其后的生活如云儿说的“女儿令”一样。云儿是《红楼梦》前80回里唯一出现的一个妓女。曹雪芹写她是在写日后被卖到烟花巷里生活的巧姐。在第28回里,宝玉说吃酒无聊,须说点什么,“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轮到云儿时,她说道:
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
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
女儿喜,情郎不舍还家里。
女儿乐,住了箫管弄弦索。
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
通过云儿说的我们知道当时做妓女的凄惨境遇,也就是巧姐在烟花巷里的遭遇:妈妈不时打骂;所遇非人,都是遇到薛蟠似的人物,在云儿说令时,薛蟠不停地干扰插嘴,这暗示了来烟花巷里的嫖客都如薛蟠一样,让巧姐终身依靠何人,这也成了巧姐一定要离开妓院这个非人地方的最主要因素,且在以后嫁与板儿时也非常的自愿,实际上是认为唯有板儿才是可依靠的人。至于女儿喜与女儿乐,是反写。巧姐有何喜有何乐,是那些薛蟠似的人物的“喜”和“乐”,为什么?因为云儿唱的曲子是关于正在怒放的桃花,暗喻了巧姐也是烟花巷里一株妁妁其华的桃花。那些薛蟠似的人物自然贪恋气质高贵、美貌非凡的巧姐,他们不停地让巧姐吹拉弹唱,而所唱的曲子又是如此的淫秽不堪,简直是对巧姐莫大的侮辱。然而这一切没有几年就结束了。
在云儿唱完之后却说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成语:“桃之夭夭”,那也就是“逃之夭夭”。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是巧姐自己最后从烟花巷逃出来的,而且逃的不露痕迹,让烟花巷的人找都找不到她。早在第5回《红楼梦》收尾曲中也同样暗示巧姐的这次逃脱是死里逃生,是很惊险的,即“有恩的,死里逃生”。可是巧姐却顺利逃脱了,是应了当日刘姥姥所说的“巧”字,也就是多个巧合合在一起令巧姐永远地远离了那个龌龊之地——烟花巷。
冬日某日深夜或近凌晨时,也就是凤姐在《红楼梦》中唯一做的一副对联的上半联即“一夜北风紧”时,这时天将降一场大雪,而且是非常大的雪。巧姐逃跑时或者已经开始飘雪花了。按道理,巧姐是绝不可能逃离烟花巷的,因为烟花巷的防备是非常严格的。可是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巧姐巧妙地利用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趁人不备,出了妓院,且慌不择路,跑到城门时,刚好城门打开,于是巧姐赶紧出城。出了城后,巧姐并没有沿着大路继续跑下去,而是顺着一条乡下的岔路跑下去,就如同在第15回可卿出殡时,凤姐因短暂休息,也是岔出一条路来到一处村庄一样。通常情况下,巧姐不可能跑很远,就有可能被抓回来,可是那天夜里刚好下的雪非常大,以至于“开门雪尚飘”,这就掩盖了巧姐的逃跑线路(雪中脚印),妓院发现巧姐不见时已经无从找到她。巧姐在逃出城后并没有去找李纨(当时李纨也是住在郊外某处村庄中,前80回有多处暗示),而是在大雪纷飞的严冬里,如惊慌失措的小兔子漫无目的地地飞奔着,当然一方面是为了摆脱后面可能有的追兵——烟花巷的人,另一方面巧姐举目无亲(有亲胜似无亲,还不如无亲,自己也不会被卖),何处是家?巧姐跑了几天,来到一处偏僻的“荒村野店”,见一户人家便躲了进去,一为歇脚,也为避寒,因逃跑时机会难得,是不可能作好事先准备的,也就没有穿厚衣服,因而在柴房抽柴御寒。
接下来的情节,便是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时给大家讲的抽柴女的事。第39回写道:“那刘姥姥……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
从刘姥姥口中可知,当时接连下了几天雪,积有三四尺深,这暗示巧姐可以逃得无影无踪,让烟花巷的人抓寻不着,雪大如此,烟花巷的人即使想骑快马追赶巧姐也不可能,而且如此大雪的天气,路上可能除了巧姐,再无他人,让烟花巷的人向谁问路?刘姥姥离城里较远,每次来贾府都是雇马车来,巧姐只凭双脚,至少也得走几天才能到刘姥姥的这个“荒村野店”,而且这几天雪就没停,雪越下得不停,巧姐也就越安全。刘姥姥点明抽柴的人有三个特点:不是村里的人;是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除了从烟花巷里逃出来的巧姐外,还有谁会十七八岁、极标致、穿得这样俗、这样寒冷的天却穿得这样少,一切只能说明巧姐当时是从烟花巷里逃出来的,而且逃离时非常的紧张,非常的偶然。刘姥姥刚说到穿着时曹雪芹不让她再说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再写下去,怕暴露的痕迹过于明显,再讲下去也没有必要,因为在这之前,巧姐和板儿已经互换了信物,结局已经了然。
可能巧姐自己都没想到会跑到了刘姥姥家里,遇着刘姥姥,这一切是多么的巧合。首先巧姐巧妙地利用机会逃脱烟花巷,恰巧又是刚开始下雪时,等到巧姐逃出城后随便选择了一条路,而这条路又恰好通向刘姥姥所住的“荒村野店”,而难得有连续几日都在下的大雪不仅刚好掩盖了巧姐的踪迹,也给烟花巷的人抓回巧姐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等于是无处可寻,而这个 “荒村野店”又几乎是烟花巷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来的地方,这样巧姐能够一辈子隐居下来,从此永绝烟花巷。在这个“荒村野店”里,幸运之神再此光顾巧姐,让她遇到了重义气、知恩必报的刘姥姥。在巧姐的判词和判曲中都提到了“遇”字,判词是“巧得遇恩人”,判曲是“忽遇恩人”,这明确说出不是刘姥姥找到了巧姐,而是巧姐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抓住机会,逃离烟花巷,再遇到刘姥姥,惟其如此,才不枉负了巧姐的出身、巧姐的才智、巧姐的命运多艰与幸运,正与前80回中的判词相一致。当祖孙相认时,巧姐的一声“姥姥”,该催下多少人的眼泪!
(五)宝玉的“见证”
宝玉是书中所有女孩子命运的见证人,第一回里说的明白(“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但是在家遭难之际,宝玉是不可能见证贾府所有主要女子结局的,尤其是巧姐。故而在前80回里,曹雪芹让宝玉和刘姥姥合作说出了巧姐80回后的文字。在第15回宝玉在秦可卿出殡的路上,曹雪芹故意安排了宝玉到农庄一节,尤其是二丫头还告诉宝玉如何纺线一节,这也是告诉宝玉,巧姐后来的生活跟二丫头一致,也与巧姐的判画相一致。在第28回里,宝玉还同妓女云儿一起饮酒,道出女儿令来,使得宝玉得知巧姐日后在烟花巷里的生活,而且点出巧姐是自己逃出烟花巷的。
在巧姐被卖以后,宝玉也曾经找过巧姐,怎奈没有找到。在第39回里,宝玉在听完刘姥姥说抽柴女的事后,情绪就一直不高,该回里用闷闷的三个字来说当时宝玉已无暇他顾,一个抽柴女竟让他连诗社都置于下雪后再说,以至于林黛玉还用话来打趣他。后来宝玉又背地里拉住刘姥姥问抽柴女的事,刘姥姥此时只能以瞎话告之。“宝玉信以为真,回至房中,盘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出来给了茗烟几百钱,按着刘姥姥说的方向地名,着茗烟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做主意。那茗烟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见茗烟兴兴头头的回来。宝玉忙道:‘可有庙了?’茗烟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座落不似爷说的一样,所以找了一日,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宝玉听说,喜的眉开眼笑,忙说道:‘刘姥姥有年纪的人,一时错记了也是有的。你且说你见的。’茗烟道:‘那庙门却倒是朝南开,也是稀破的。我找的正没好气,一见这个,我说‘可好了’,连忙进去。一看泥胎,唬的我跑出来了,活似真的一般。宝玉喜的笑道:‘他能变化人了,自然有些生气。’茗烟拍手道: ‘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宝玉听了,啐了一口,骂道:‘真是一个无用的杀才!这点子事也干不来。’茗烟道:‘二爷又不知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混话,信真了,把这件没头脑的事派我去碰头,怎么说我没用呢?’宝玉见他急了,忙抚慰他。”这一段话说了宝玉日后找过巧姐,不但没找到,而且处处碰灰。这是因为烟花巷就是座“破庙”,管烟花巷的人——老鸨如同瘟神爷一样可怕,正如骂茗烟一样,宝玉一见着这么可怕的女人,唬的就跑出来了,骂自己“真是一个无用的杀才,一点子事也干不来”,而且“庙门却倒是朝南开”,那也意味着“有理无钱莫进来”,想日后穷困潦倒的宝玉即使找到巧姐又能怎样?
通过时空变换的手法,宝玉对巧姐80回后的生活有了大概的了解,因而宝玉也就不必亲自见证巧姐日后的经历,而且也不可能,这也是曹雪芹创作思路的巧妙之处。
(六)巧姐为何被列位为金陵十二钗之一?
曹雪芹写巧姐立意是多方面的,先写尽了人世冷暖:亲人落井下石如狠舅奸兄,或无动于衷如李纨,旁人却能尽力相助如刘姥姥。
巧姐的结局也寄托了曹雪芹自己一部分理想,不可能人人出家为僧如宝玉,为尼如惜春,大观园里的人该怎样寻找一条出路,或许归隐田园是一个好的终结。曹雪芹曾表达了自己对农家的向往,如宝玉识农具一节,还有在第17回借助贾政的话“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但是曹雪芹极度厌恶假的田园生活。在17回里,在贾政表达对稻香村的喜爱同时,宝玉却认为稻香春不伦不类,不是真正的农家,是一种矫情。“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宝玉认为真正的村落应当是二丫头或巧姐日后生活的村落那样,虽贫苦却乐于其中,那是一种自然之美。
虽然曹雪芹让贾家最后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这场大雪却惠及巧姐无数:雪伴随着巧姐的逃跑是越下越大,不仅掩盖其足迹,也让烟花巷的人最终难以找着巧姐;大雪还让巧姐渴了吃它、饿了吃它,为巧姐提供一路上的充饮之食;漫山遍野的几尺厚的大雪犹如宽宽的银河永远地隔绝了巧姐与烟花巷的关系。这是多么解人事的大雪呀!它为巧姐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此时的巧姐带着干干净净的身躯和心灵投奔到虽贫苦却有人间真情的“荒村野店”。被一场大雪洗尽铅华的巧姐也从此跟着板儿过上了虽贫苦却真正幸福的生活。这也是许多读过《红楼梦》的人认为巧姐是正册十二钗中结局最好的主要缘由。
在前80回中,如果说秦可卿的结局是虽写而实未写,那么巧姐的结局则是未写而实已写。可卿的结局可以说是曹雪芹不关心的,因为它没有太实际的价值,除了警告后人不要有贪欲外,还有其他什么价值吗?巧姐的结局则不然,它是要告诉读者我们的出路、我们的真情、我们的希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