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一尘的博客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个人资料
正文

奇迹课程补编词汇教师手册

(2019-11-08 15:09:38) 下一个


奇迹课程

教师指南

心灵平安基金会

导 言

1. 教与学的角色在俗世的观念中,实已被颠倒了。2这种颠倒颇具代表性。3教师与学徒好似各自独立,教师所教的东西是给学徒的,而不是给他自己的。4而且,教学的行动被视为某种特殊活动,只占了一个人一小部分的时间。 5相反地,本课程强调:教就是学,如此,教师与学徒成了同一人。6它同时强调:教学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甚至延续到睡梦中的念头。

2. 教学乃是以身作则。2世上只存在两种思想体系,你则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示范你相信两者中哪一种才是真的。3别人会从你的表范中学习,你也不例外。4问题不在于你愿不愿意教人,而是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5这课程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你提供一种方法,让你本着自己所愿意学的,来选定自己所愿教的。6除了你自己以外,你无法给任何人东西,你会在教的过程中学到这一事实。7教学只是召请你为自己的信念作证。8它是一种悔改的方式。9不是光靠口说就成的。10每一种境遇都是你教人的机会,你藉此告诉别人你的真相,以及他在你心中的真相。11仅此而已,不多也不少。

3. 因此,你所设定的课程表,完全取决于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以及你相信别人与你的关系对你究竟算什么而定。2在正式的教学场合中,这些问题也许与你正在传授的东西完全风马牛不相及。3然而,你真正传授出的和真正学习到的,不可能不借用某种具体情境。4为此,你教人时口说的那一部分反而无关紧要了。 5两者也许刚好吻合,也许并不一致。6你所学到的正是你话中所传递出来的讯息。 7教人只会增强你对自己所持的信念。8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减少你对自己的疑虑。9这并不表示你设法保护的那个自我是真实的。10而是意味着,你所教人的,正是你视为真实的那个自我。

4. 这是必然的事。2你无法幸免。3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可能?4生在此世的人,除非彻底革心,否则只能遵循世俗的课程表去教,目的不外是说服自己否定自己的真实身分。5世界的目的即在于此。6此外,它还会有什么其它的课程?7它所教的不外是绝望与死亡,于是上主派遣了祂的教师进入这无望且封闭的学习环境中。8上主之师就在传授祂的喜乐与希望的课程之际,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习历程。

5. 若非上主之师的出现,救恩的希望极其渺茫,因为罪的世界会永远显得十分真实。2自我欺骗的人,不得不欺骗下去,因为他们必然教人欺骗。3这不是地狱,还会是什么?4这个指南是为上主之师而作的。 5他们并非十全十美,否则他们就不会在此出现了。 6然而,他们的使命是要在此世变得完美,因此他们会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教人完美之道,直到自己学会为止。7然后他们就会消失踪影,而他们的想法却永远成为力量与真理的泉源。8他们是谁?9他们是怎么选出来的?10他们作些什么事?11他们如何完成自己与世界的救恩?12这个指南就是为了答复这些问题而作的。

一.谁是上主之师?

1. 任何人只要决心成为上主之师,他就是。2他只需具备这一点资格:他在某时某地,以某种方式刻意地作了一个决定,视自己与别人休戚相关。3一旦作此决定,他的道路就已确立,他的前程万无一失。4一道光明射入了黑暗。5虽只是一道光明,却已绰绰有余。6他业已同上主签了一个协议,即使他仍然不信上主。7他业已成为传递救恩的使者。8成了上主之师。

2.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2来自各种不同的宗教背景,甚至毫无宗教背景。3他们就是那些答复召叫的人。4上主的召叫是普世性的。5随时随地都在进行。6它召请上主之师成为它的代言人,来救赎世界。7闻其声者颇众,答复者却几希。 8然而,这是迟早的问题。9每个人最后都会答复的, 只是这个结局可能要等很久很久。 10正因如此,才制定了上主之师的计划。11他们的任务只是为了节省时间。 12每个人开始时都只如一道光明;惟因它以上主的感召为核心,其光明不可限量。13若以世界的衡量方式而言,每道光明都能省下千年的光阴。14对那召叫本身而言,时间则毫无意义。

3. 每个上主之师都有他的课程。2课程的形式会有很大的出入。 3所使用的教材也各具特色。 4但课程的内涵从不变更。5它的中心主题始终是:"上主之子是清白的,他纯洁无罪的本性便是他的救恩。" 6教的方式不拘,可以用行动或思想;亦可有声或无声;可用某种语言,或不用语言;可在任何时刻地点或用任何方式进行。7这位教师在听到这召请之前究竟是怎样的人,也无关紧要。8只要他答复召唤,就成了人间的救主。9他已开始待人如己。10由此而寻获自己以及世界的救恩。11世界就在他的重生中获得了新生。

4. 这是一部很具体的教学指南,是为参与普世课程中某一具体模式的教师而编制的。2世上还有上千种其它的课程,终将殊途同归。3课程不过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已。4只有时间还欲振乏力地在那儿迂回着,如今,世界早已疲累不堪了。5它老迈衰颓,毫无指望。6问题不在于最后的结局,因为有什么改变得了上主的旨意?7但时间领域内生死无常的幻相,却把世界及其间的万物逐渐磨损殆尽。 8然而,时间必有尽头,上主之师就是为此而受命的。9时间就在他们的手中。10这是他们的抉择,也是他们的天命。

二.谁是他们的学生?

1. 上主为祂每一位教师都指定了某些学生,只要他一答复上主的召请,学生就会开始寻找他。2他们是为他而拣选出来的,因为他教普世性课程的方式最适合他们的了解程度。3他的学生一直在等待,因他一定会现身的。4这又是迟早的问题。5他一旦决心履行他的任务,他们便也准备好去尽自己的任务。6时间等候着他的决定,却非等候他所要服务的学生。7只要准备好去学,执教的机会自会出现。

2. 若要了解教与学的救恩计划,必须先掌握课程所揭橥的时间概念。2救赎所修正的是幻相,而非真理。3因此,它只是修正本来就从未存在过的东西罢了。4再者,这个修正计划早在制定之际即已完成,因为上主的旨意与时间完全无关。5所有的实相都是如此,因它属于上主的层次。6当分裂的观念一进入上主之子心内,就在这一刻,上主的答复已赐下了。7在时间领域内,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8在实相内,却从未发生过。

3. 时间领域就是幻相领域。2很久以前所发生的事,如今好似仍在继续进行。3好久以前所作的抉择,好像还有选择的余地,等你另行决定。4你好久以前学会、了解,而且早已消逝的事情,如今在你眼中成了一个新思维、新观念、一个截然不同的途径。5由于你有自由意志,你能随时按照自己的决定去接受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唯有如此,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它一直都在那儿。 6正如本课程所强调的,你没有选择课程的自由,甚至包括你该学习的方式。7然而,你有决定自己何时想学的自由。8你一旦接受了,表示你已经学到了。

4. 因此,时间实际上是回溯至极古老的一刻,超越所有的记忆之外,根本无从忆起。2然而,由于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活出那一刻,使它显得好像就在当下。3于是,学徒与教师才会状似会晤于当下的一刻,寻到了对方,彼此好似素昧平生。 4学生会在适当的时刻,出现于适当的地方。5这是注定的,因为他现在不过是活出他在远古那一刻所作的决定罢了。6教师也一样,在古老的过去作了这注定性的选择。7上主对万物的旨意,在表面上好像需要时间去履行。8其实,有什么能耽搁得了永恒的力量?

5. 学生与教师会晤之后,教与学的场景就拉开了。2真正在教的,并非那个教师。3只要任何两个人针对同一目标齐心学习,那位无上导师必会向他们发言。4他们的关系因着那目标而变得神圣,上主也已承诺过,派遣祂的圣灵进入所有的神圣关系。 5在教与学的场合下,双方都学到了,施与受原是同一回事。6他们在彼此的角色、心灵、身体、需要、兴趣,以及他们认为促使彼此分裂的一切因素之间所划的界限,开始模糊、淡化,终至消失。7凡是有意学习同一课程的人,便共具同一意向与目标。8于是,原为学徒的,摇身一变,成了上主之师,只因他所下的那个决心先为他引来了教师。9他已经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了与他自己相同的意向。

三.教学的次第

1. 上主之师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次第。2每个教与学的场合,开始的时候都会牵涉到一个不同的人际关系,虽然最终的目标都不外乎将人际关系转变为神圣关系,使双方都能看出上主之子无罪。3没有一个人,上主之师不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因此也没有一个人是他无法教导的。4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他无法会见所有的人,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找到他头上来。5因此,这计划会为每位上主之师设定某种特殊际遇。6救恩中没有偶然的事。7注定要相遇的,就会相遇,因为他们的会晤,具有建立神圣关系的潜能。8他们彼此间已为双方准备就绪了。

2. 教学的最初次第看起来相当肤浅。2其间的邂逅好似十分漫不经心,只是两个状似素昧平生的人在电梯"不期而遇";一个东张西望的小孩"正巧"撞上了一个大人;或两个学生"正好"一起走回家去。3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巧遇。4每一个相遇都有变成教学场合的潜能。5外表上素昧平生的人在电梯里,也许会相视一笑;那个大人也许不会责斥撞到他的小孩;那两个学生也许会变成朋友。6即使是最不经意的相遇,都可能使两人忘却他们不同的意向,即使是片刻也好。7片刻就够了。8救恩已经来临了。

3. 传授普世性课程的教学次第这个概念,就如时间概念一样,在实相中毫无意义,这一点很难理解。2对其中一个的幻觉会引发对另一个的幻觉。3在时间中,上主之师似乎是在一念之间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然后一边教人,一边慢慢体会这个新方向的意义。4我们已经讨论过时间的幻相,可是教学次第的幻相则好似另一回事。5要证明这些次第根本就不存在,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指出:教学场合中的每一次第都是上主救赎计划中的一部分,祂的计划既然只是反映祂的旨意,便不可能有次第。6救恩早已就绪,一直都在那儿。7上主之师虽各自在不同次第中进行工作,结果都是殊途而同归。

4. 每个教学场合都是一种高峰,因为涉足其间的人,都会在那段时间内从对方学到最多的东西。2我们所讨论的教学次第的问题,只限于从这层意义去了解。3在这前提下,我们可以说,教学的第二次第属于比较持久性的关系,双方会在某一段时间内进入比较紧密的教学场合中,然后,又状似分开了。4就像在第一次第一样,这些会

晤绝非偶然,外表上似已结束的关系,其实并未真正结束。5每一个人都会在那段时间内达到学习的高峰。6凡是相遇过的人,终有重逢的一日,因为所有的人际关系注定要变成神圣关系。7上主不会错认自己的圣子的。

5. 第三种教学次第是发生于一旦建立就持续终生的关系上。2在这种教与学的场合中,每一方都会得到一个指定的学习伴侣,提供他不可限量的学习机会。3这些关系一般来讲比较少,因为它们的存在本身即暗示了双方在教与学上已同时臻至全然均衡的关系。4这并不表示他们必定体会得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们通常都不会。5他们可能彼此怀恨好一阵子,甚至一辈子。6然而,只要他们决心去学,那完美而且也是他们所能胜任的课程就近在眼前。7他们一旦决心去学这一课程,就足以拯救其它那些摇摆不定甚至好似一败涂地的教师们。8上主之师不可能得不到所需的救援。

四.上主之师有哪些特质?

1. 上主之师的外在特征极其不同。2在肉眼之下,他们长相不同,背景殊异,尘世经验也迥然不同,表面的"个性"差异至为分明。3在担任上主之师的初期,他们尚未具备足以彰显其真实身分的特质。4上主会赐予祂所有的教师种种特殊恩赐,因为他们在救赎计划中担负特殊的角色。5他们的特殊性当然只是暂时的,处于时间领域之内,充当引人出离时间的工具。6这些特殊的恩赐,乃是源自教学场合所致力的神圣关系,为所有学习优异的上主之师的共同特质。7在这角度下,他们全都彼此肖似。

2. 上主儿女彼此间的差异只是暂时的。2然而,在时间领域中,资深的上主之师仍可说具有下列的特质:

(一) 信赖

1. 这是他们得以完成任务的基础所在。2知见是学习的成果。3知见,实际上就是学习本身,因为因与果是不可分的。4上主之师信赖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明白,世界不受制于它自订的法则。5而是受制于在他们内却不属于他们的至高能力。6就是这个大能在保障万物的安全。7上主之师就是透过这个大能,看到了一个已被宽恕的世界。

2. 人一旦经验到这股大能,就再也不会信赖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力量了。2上天既已赋予了他老鹰般的雄风,他难道还会借用麻雀的翅膀飞翔?3上主的恩赐就摆在他面前,他难道还会信赖小我微薄的献礼?4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转变的?

甲. 信任的形成

3. 第一,我们必须经历一段所谓的"化解"阶段。2这未必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但通常会给人这种感受。3表面上好似失落了什么,但很少人一开始即能看清,那是因为自己认出那些失落之物毫无价值。4若非某个处境必会使人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情,否则他怎么看得出失落之物并无价值?5他还没有达到脱胎换骨的境地。6因此,这计划有时会由看似外在的环境着手,促成一些改变。7这些改变对

人常有帮助。 8上主之师若已做到了这一切,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

4. 第二,上主之师必须经历"厘清"的阶段。2这通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既已明白,生活上的改变一向有所帮助,就必须根据事情的帮助或妨碍程度而重新评估一切。3他会发现,以前所重视的许多东西(即使不是绝大多数),只会妨碍他将所学的一切应用在眼前的新环境中。4由于他一直重视毫无价值之物,势必会因害怕失落及牺牲而不把这个课程广泛地应用出来。5人需要很深的学习经验,才能了解所有的东西、事件、际遇,以及环境,原本就是一种助缘。6这虚幻世界中的事事物物能算得上几分真实性,全看它们助益的程度而定。7"价值"这字眼只能用在这一点上。

5. 上主之师必须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舍弃"。2如果这字解释为放弃可欲之物,必会激起很大的冲突。3很少上主之师能够完全避过这一难关。4但除非跨出这显然可见的一步,否则,实在没有必要去厘清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价值的。 5因此,在这相互重迭的阶段,上主之师难免会感到自己被迫为真理而牺牲自己的最大利益,6他尚不明白这种强求根本不可能存在。7只有等到他确实放弃那些无价值之物,才会明白这一点。8他会由此学到,在他预料会受苦的地方,竟找到了幸福安逸,在他以为必须付出代价的地方,竟发现了天赐之礼。

6. 现在,终于到了"安顿"的阶段。2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上主之师得以相当平安地稍歇一会儿。3这是他巩固自己所学一切的时刻。4如今,他开始看出自己所学的一切具有多大的引用价值。5它的潜能实在令人惊异,如今,上主之师终于进步到某个程度,能在其中看出自己的整个出路。6"舍弃你不想要的,保存你想要的。"7多么直截了当!8又多么轻而易举! 9上主之师需要这段时间休养生息。10他所臻至的境界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高。 11然而,他已经整装待发了,许多强而有力的道友与他同行。12如今他休养生息了一番,便招兵买马,继续前进。13此后,他再也不会独自前行了。

7. 下一个是名符其实的"动荡"阶段。2此刻,上主之师必然明白了,他过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3到目前为止,他真正学到的只是自己不想要无价值之物,只想要有价值之物。4然而,他自己的分辨方式并不可能教他看出其中的不同。5牺

牲的观念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关键,已使他无法作真实的判断。6他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什么是愿心,如今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那个愿心为何而发。7现在他不得不追求那花很长很长的时间都未必能够达到的境界。8他必须学习放下所有的判断,在一切境遇中,只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9这一路行来,若非每一步都稳扎稳打,确实不容易。

8. 最后更是"完成"的阶段。2学习到了这一阶段才告坚实。3以往视为阴影的,此刻变成了地道的利益,不论在"紧急关头"或宁静时分,都靠得住。4其实宁静便是它们所带来的效果,也是诚心学习、思想一贯以及普遍应用的结果。5这一阶段具有真正的平安,因它彻底反映出天堂的境界。6此后,天堂之路变得宽敞平坦。7实际上,天堂就在这儿。8平安的心境既已圆满了,还有谁会想"去"其它地方?9还有谁会去找更想要的东西,以换取这种平安宁静?10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值得追求的?

(二). 真诚

1. 上主之师所有的其它特质都建立在信赖的基础上。2信赖之心一旦确立,其余的特质必会相继出现。 3唯有能够信赖的人才可能真诚,因为唯有他们才看得出其价值。 4真诚不只是指你所说的话而已。5这个字实际上意指表里如一、前后一致。6你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与你所思所行互相矛盾,没有一个想法会与其它的想法冲突,言行绝没有不符的现象,没有一句话会与其它的话相抵触。7如此,才堪称为真诚。8他们没有一个层面自相矛盾。9因此,也不可能与其它的人或事产生矛盾冲突。

2. 资深的上主之师, 其平安感受绝大部分是基于他们的彻底真诚。2只有存心欺骗才会引发争斗。3冲突对自身相当一致的人简直不可思议。4冲突是自欺的必然结果,而自欺就是不诚。5对上主之师而言,并没有什么挑战。 6挑战意味着怀疑;上主之师坚定的信赖,使怀疑无立足之地。7因此他们必会成功。8在这事上,正如在一切事上一样,他们是真诚的。9他们必会成功无疑,因为他们绝不是单独行使自己的意志。10他们是为全人类、全世界及世上万物而作此抉择的, 也是为了那超越表相、永不变易且不可能变易的境

界,同时也为了上主之子及其造物主。11他们怎么可能失败?12他们的抉择出自彻底的真诚,对自己的抉择就像对自身一般肯定。

(三)包容

1. 上主之师从不批判。2批判别人就等于不诚,因为批判时,你篡夺了那不属于你的地位。3没有一个批判不含有自欺的成分。4批判意味着你对弟兄已经有所蒙蔽。5那么你怎么可能不对自己有所蒙蔽?6批判表示缺乏信赖,信赖则是上主之师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7一失去这一基础,所有的学习便功亏一篑。8没有批判,才能对万物一视同仁,有谁能作出与此相反的判断?9停止批判,所有的人便都成了弟兄,因为谁还能置身于外?10批判破坏真诚,也粉碎了信赖之心。11没有一位上主之师能够一边批判、一边还希望学到任何东西。

(四)温和

1. 上主之师是不可能伤害别人的。2他们既不会伤害别人,也不可能受到伤害。 3伤害出自批判。 4是由不诚的想法而形成的不诚行为。 5它判决弟兄有罪,也同样裁判了自己。 6所有的平安到此结束,学习机会也在此遭到否定。7它证明上主的课程已不存在,而代之以神智不清之境。 8每位上主之师在训练初期就该明了,伤害别人只会使他彻底忘却自己的任务。 9他将因而陷于迷惑、恐惧、愤怒、猜忌中。10无从学到圣灵的教诲。11也无从令人信服,除非有人已明白批判实际上伤害不了人。12对人一点好处也没有。

2. 因此,上主之师极其温和。2他们需要温和的力量,唯有如此,救恩的使命才会变得轻松自然。 3对有意伤害别人的人,则毫不轻松。4对于视伤害他人为毫无意义的人,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5对神智清明的人而言,除却这个,还有什么有意义的选择。6人若看到了天堂之路,谁还会想到地狱?7谁会选择那必然发自害人之心的软弱,以取代那出自温柔,却所向无敌、无所不包而且无量无边的力量?8上主之师的大能就在于他们的温和,因他们已经了解,自己的邪念既不是来自上主之子,也不出自其造物主。9这样,他们的念头就融入了他们的终极源头内。10他们那一向等同于上主旨意的意愿,也就自由地呈现了。

(五)喜乐

1. 喜乐是温和必然的结果。2温和表示此刻恐惧已无立足之地,还有什么妨碍得了喜悦之心?3温和所敞开的双手常是丰盈的。4温和的人没有痛苦。 5他们不可能受苦。 6他们怎么可能不喜悦?7他们十分肯定自己是被爱的,因此必然安全无虞。8喜乐必会尾随温和而来,就如攻击必会跟踪烦恼而至。9上主之师全心信赖上主。10他们很确定那位无上导师就在前面引导着他们,保证他们不受任何伤害。11他们怀着祂的种种恩赐,追随祂的道路,因圣灵之声会在一切事上随时指引迷津。 12喜乐成了他们的感恩之歌。 13基督也同样怀着感激之情俯视着他们。14祂对他们的需要,和他们对祂的需要一般强烈。15共享救恩的目标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

(六)不设防

1. 上主之师学会了如何活得单纯。2他们不再去作那些需要抵制真理的梦境。3他们也无意营造自己。4他们的喜乐是基于他们已了解谁创造了他们。5上主所创造的岂需要防御保护?6防御措施只是保护疯狂幻相的一种愚昧手段而已,唯有彻底了解这一点的人,才堪称为上主的资深教师。7梦境愈是怪异,它的防御措施愈显得强大而凶猛。8当上主之师最后同意予以漠视时,就会发现它的虚无不实。9开始的时候,他只能慢慢地不受其骗。10但随着信赖的增长,他的学习速度也愈来愈快。11当人放下了防御措施,随之而来的,不是危险。12而是安全。13是平安。14是喜乐。15是上主。

(七)慷慨

1. 慷慨这一词对上主之师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2与它的通俗意义截然不同;事实上,这意义不只有待学习,而且得十分留意地学才行。3这个特质一如上主之师的其它特质,最终仍是建立于信赖的基础上,因缺乏了信任,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地慷慨。4在这世上,慷慨意味着"施舍出去",充满了放弃的意味。5对上主之师而言,它意味着为了保有而施舍出去。6在正文及练习手册中,这一点已再三强调过了,然而,与本课程的其它概念相较之下,慷慨或可算是最令世界感到陌生的想法了。7它之所以显得特别怪异,只因它显然与世界的想法背道而驰。8以最清晰而且简单的方式来讲,这字对上主之师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

2. 上主之师的慷慨实际上是为了自性的益处。2但这绝不是指世界所讲的自我。3上主之师不会稀罕无法分施之物,因为他明白,那东西对他而言必然原就毫无价值。4他要那东西干嘛?5它只会使他蒙受损失。6得不到任何好处。7因此他不会追求只有自己才能享用之物,因那一定保不住的。 8他不愿受苦。9何苦自作孽?10他只愿拥有属于上主的一切,不只是为他自己,也为了祂的圣子。11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他的东西。12也只有这个,他才能真正慷慨地给出去,同时永远为自己保全这一切。

(八)耐心

1. 凡是对结局肯定不疑的人,才会毫不焦虑地耐心等候。2耐心对上主之师是最自然的德行。3他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即使他也有不知不觉的时刻,却不致怀疑。4适当的答案会在适当的时机到来。5不论现在或未来的一切事,都是如此。6过去也一样不带错误,每件在他看来似乎发生过的事,无不是为了使世界也使他自己获益。7当时或许难以了解这一点。8纵然如此,上主之师仍愿重新反省过去的一切决定,看看是否带给任何人痛苦。 9能够信赖的人,自然会有耐心。10他既肯定了时间内的一切事件之终极意义,再也没有一个可见的或尚未来临的后果可能激起他的恐惧。

(九)忠信

1. 上主之师的忠信程度,即是衡量他在此课程中进步情形的依据。2他的学习范围是否仍囿限于生活的某一部分,而不去碰其它部分? 3果真如此,他的进步则是有限的,他的依赖之心尚未巩固。

4忠信是指上主之师信赖上主圣言会适当地处理所有的事情;不是某些事情,而是所有的事。5一般来讲,他的忠信开始时只着眼于某些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小心翼翼地划定界限。 6把所有的问题都托给那唯一的终极答复,等于彻底扭转世俗的观念。7也唯有那样的交托才算忠信。8只有那样才配挂上忠信之名。9然而,任何一点进步,不论多少,都值得努力。10正文中已提过,准备就绪并不表示已驾轻就熟。

2. 然而,真实的忠信不会偏离正轨。2它既始终如一,所以彻底真诚。3既不偏不离,所以充满信赖。4既无畏无惧,所以安详温和。 5既肯定不疑,所以喜乐非常。6既充满自信,故有容忍的雅量。7忠信,就这样与上主之师其余的特质联在一起了。8它意味着,上主之师已经接纳了上主圣言及其对圣子的定义。9忠信的真谛所指的正是这两者。10它望着祂们,寻找祂们,直到找到为止。 11不设防的心自会随侍左右,喜乐则是它的必然心境。12一旦寻获,它只会宁静而肯定地安息其上,因祂们理当承受所有的忠信。

(十)开放的心

1. 开放的心也许是上主之师必备的最后一个特质,只要认清它与宽恕的关系,就不难了解它的关键性。2开放是伴随不批判的心而来的。3批判封闭了心灵,排斥了那位无上导师,而开放的心则向祂敞开欢迎之门。4定罪之心把上主之子列为邪恶,开放的心则让圣灵之声根据祂的立场来判断上主之子。5投射在他身上的罪咎巴不得把他打入地狱,开放的心则让基督的形相延伸到他身上。6只有开放的人才能享有平安,因为只有他们才会看到其中的原由。

2. 心灵开放的人如何宽恕?2他们已经舍弃了妨碍宽恕的一切障碍。3他们已在真理内舍弃了世界,使它欣然以崭新的面目复现其光辉灿烂的神采,这种改变在过去对他们简直不可思议。4如今,一切都不再如往昔一般。5以前看来死气沉沉的,如今都闪烁发光。6尤有甚者,万物都伸出欢迎的臂膀,因为威胁已不复存在。7再也没有乌云遮住基督的圣容。8如今目标已经达成了。9宽恕乃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10它是为那超越学习之境预备道路。 11本课程绝无僭越其份内目标的用意。12宽恕是它的唯一目标,所有的学习经验最后

都汇集在这一点上。13它确实绰绰有余。

3. 你也许已经察觉,上主之师的特质清单上,没有把上主之子的天赋属性包括在内。2例如爱、无罪、完美、真知以及永恒的真理,都没有出现于文中。3这些特质在此显得格格不入。4上主的恩赐,远超乎本课程的范围,它一出现,学习就只有遁形一途。5然而,当它的存在变得模糊不清时,就应把焦点放在这个课程上。6上主之师的任务,便是教世界如何真正地学习。7更确切地说,他们所传授的乃是化解之道,那才是世上"真正的学习"。8上主之师受命把全面而彻底的宽恕喜讯带给世界。9他们真是有福之人,因为他们是传递救恩的使者。

五.如何完成治愈?

1. 想要获得治愈,必须先了解疾病这幻相的用意所在。2没有这层了解,是不可能治愈的。

(一)疾病在人心目中的目的

1. 当受苦的人再也看不出痛苦的价值,他就已获得了治愈。2除非有人以为痛苦能带给他某些东西,某些十分有价值的东西,否则谁会甘心受苦?3他一定认为这小小代价能换取更有价值之物。4因生病是出自一种选择,一种决定。5这是因他误信软弱就是力量而作的选择。6一旦发生这种情形,真正的力量便会被视为威胁,健康当成危险。7疾病乃是人在疯狂中想出的方法,想把上主之子放在天父的宝座上。8把上主视为身外的一种存在,凶狠而且强大无比,一心只想垄断一切。9上主之子必须置祂于死地,才能将祂制服。

2. 在这神智不清的信念下,治愈又代表了什么?2它象征着上主之子的挫败以及天父的大获全胜。3它代表迎面而来的终极挑战,迫使上主之子无法回避而不得不认出它来。 4它代表着他为了苟全"性命"而避之犹恐不及的一切。5他若得到了治愈,就得为自己的念头负责。6他若为自己的念头负责,就必须以死来证明自己是多么脆弱可怜。7但他若置自己于死地,他的脆弱便成了力量。8如今,他已把上主可能会赐他之物先给了自己,就这样全面篡夺了造物主的宝座。

(二)知见的转变

1. 对疾病的无价值有多深的体认,就会得到多深的治愈。2人只需要说,"这件事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他就痊愈了。3但人必须先体认出某些事实,才可能说得出这一番话。4第一,决定分明是出自心灵,而非身体。5如果疾病只是一种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它亦是一种决定。6既是一种决定,必然出自心灵而非身体的妄作。 7这种体认会遭受极大的抗拒,因为你心目中整个世界的存在,都是建筑在身体才是决定的主脑这个基础上。8像"本能"、"反射作用"这类词汇,在在显示出,人有意赋予身体一种不属于心灵层次的推动主体。9事实上,这些词汇只道出或描述出问题本身。10它们并未答复问题。

2. 治愈的基础,在于接受这一事实:疾病系出自心灵,是心灵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利用身体所作出的决定。2所有的治愈现象都是如此。 3只要病患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就会恢复健康。 4他若抵制痊愈,他就不会得到治愈。5谁是医生? 6就是病患自己的心灵。7他决定什么,就会获得什么结果。8表面上好似有某种特殊的助缘,其实那些助缘只是为他自己的抉择提供某种形式罢了。9他选择那些助缘,也只是为了以可感受到的形式来显示自己的愿望。10它们的作用仅此而已。11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12病患能够不借助于它们就站起身来说:"这对我一点用都没有。"13所有的疾病都会当下治愈。

3. 知见上的这一转变所需的唯一条件是什么?2就是体认出疾病乃出自心灵,与身体毫无瓜葛。3这种体认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4其代价就是你所见到的整个世界,因世界再也无法装成心灵的统治者了。5有了这份体认,责任便落回它应在之处;不在世上,而在于那看不出世界真相的人身上。6他决心看什么,就会看到什么。7不多也不少。8世界从未对他做出任何事情。9他却认定世界对他动了手脚。10他对世界也一无所作,因为他根本把世界的真相搞错了。 11这就是人由罪咎与疾病中一并解脱之道,因两者原是同一回事。 12然而,若要解脱,必须先接受身体无足轻重的观念。

4. 有了这个观念,痛苦便一逝不返。2有了这个观念,对于造化的所有误解也都随之消失。3这岂非必然的结果?4根据一个统合的观点,把因果关系调回它们真正的本末次序后,这种学习经验就能普遍运用于世,而改造了世界。5一个真实观念,其放诸天下皆准的价值是不可限量、亦无止境的。 6这个课程的最终成就,即是忆起上主。7如今,罪咎、疾病、痛苦、灾祸以及种种苦难还有什么意义?8它们既无目的,只好遁形而去。9状似由它们引发的种种后果也随之消失。10因与果的关系只是模拟造化之则。11因果关系只要着眼的观点正确,不加以扭曲,也不怀恐惧,便足以重建天堂了。

(三)上主之师的任务

1. 如果病患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心灵,才能获得治愈,那么上主之师还能作什么? 2他能替病患改变其心灵吗?3当然不能。4凡是已经愿意改变心灵的人,上主之师的唯一任务便是与他们一起欢乐庆祝,因为他们已和他一起跻身于上主之师的行列了。5然而,对于那些尚不明了治愈真谛的人,他们则负有相当具体的任务。6这些病患尚未认清,是他们自己选择了疾病。7相反的,他们却相信,是疾病找上门来。 8此刻,他们的心灵尚未开放。 9身体告诉他们该怎么作,他们便言听计从。10丝毫不察这种观念的疯狂愚昧。 11只要他们对这观念稍起疑心, 就会得到治愈。 12然而,他们一点都不怀疑。13分裂之境对他们而言,相当真实。

2. 上主之师就是为他们而来的,代表那已遭他们遗忘的另一种可能。2上主之师的临在本身,只是一种提醒。3针对病患一向信以为真的现实,他的想法要求提出反问的权利。4身为上主的信使,上主之师乃是救恩的象征。5他们要求病患因上主之子的圣名而宽恕上主之子。6他们代表另一种神圣的可能性。7他们心中怀着上主圣言的祝福前来,不是为了治愈患者,只是提醒他们上主早已赐给他们的药方。8不是他们的手在治愈。9也不是他们讲论上主圣言的声音。10他们所给的东西,其实上主早就赐给那些人了。 11他们极其温和地呼唤弟兄远离死亡之途:"身为上主之子的你,看看永恒生命所赐你的一切吧。12你难道会舍弃这个而宁可选择疾病?"

3. 上主的资深教师从不注意弟兄们信以为真的疾病外形。2一这样做,就等于忘却了所有的疾病都是为了同一目的,因此它们实际上并无不同。3在那自欺到相信上主之子竟可能受苦的弟兄身上,上主之师设法寻求上主的声音。4他们会提醒他,他不是自己造出来的,绝对还是上主当初创造他的样子。5他们已经认清,幻觉起不了任何作用。 6他们心内的真理会伸向弟兄心内的真理,使得幻觉无以坐大。7就这样,幻觉被带到真理中,而不是将真理带入幻觉内。8与自身合一的唯一至高旨意,而非其它任何意愿, 就这样驱除了幻觉。9上主之师的任务即在于此:不把任何意愿视为有别于自己的意愿,也不把自己的意愿视为有别于上主的旨意。

六.一定会治愈吗?

1. 治愈必会发生的。2幻觉一旦带到真理前,就没有立足之地。 3真理证明了幻觉毫无价值。4上主之师已经在病患的心中看到了自己的错误的修正机会,认清了错误的真相。5当他亲自领受了救赎,便已同时为那病患领受了合一境界。6如果病患把生病当成生存之道,认定治愈才是死路一条,那又怎么办?7在这情形下,立即治愈可能会使他陷入深度的忧郁,如此深的失落感,很可能会使病患萌生自我毁灭之念。8他一旦失去生存的目的,很可能寻死。9为了保护他,应该延缓治愈。

2. 治愈若被人视为一种威胁,则会静待一旁。2但若一受到欢迎,便立即出现。 3不论治愈降临何处,都不会落空。 4在上主的恩赐前,时间又算什么?5我们已在正文中多次提过那个宝库,上主恩赐给施者与受者的礼物,堆得一般高。6一个都不会失落,只会愈来愈多。7当上主之师带给人治愈,却好似不被领情时,不该感到失望。8他无从判断别人什么时候应该领受。9愿他肯定不疑对方已经接下了此礼,并相信只要对方体认出那礼物是个祝福,而非诅咒,必会纳为己有。

3. 上主之师没有义务去评估他们的赠礼所带来的效益。2他们的任务只是施予。3只要他们尽了那任务,就已经带来了效益,因为那属于赠礼的一部分。4如果他老是操心施予的后果,就无法施予了。 5那等于是在施予上设限,于是施者或受者都无法获得此礼。6信赖乃是施予的一个关键因素;实际上,就是这个因素才有与人共享的可能,也是这个因素确保施者只会获益,而不致受损。7谁会给出礼物后还抓着不放,非要确定对方会按照他认为何适的方式使用不可?8那样不能算是给予,而是束缚。

4. 唯有消除内心对这赠礼的一切操心挂虑,才算是真正的施予。 2就是这份信赖之心,才使人能够真正地给予。3治愈就是心灵的转变,病患心中的圣灵正在为他找寻这个治愈。 4而将这礼物送给他的,正是施者心中的圣灵。5因此,这礼物怎么可能失落?6怎么可能失效?7怎么可能受人糟蹋?8上主的宝库永远不空。 9只要失落一样礼物,就不算满盈。 10然而,上主确保它永远满盈。 11那么,上主之师对自己赠礼的效益还有什么好担心的?12其实这是上主对上主的赐予,在这神圣的交易里,有谁会收到逊于一切万有的礼物?

七.需要再三治愈吗?

1. 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自己作答了。2治愈是不可能重复的。3病患若已痊愈,还有什么需要治愈?4我们已经说过,治愈既是必然之事,还有什么好重复的?5上主之师若老是操心治愈的效益,就等于把治愈限制住了。6此刻上主之师的心态本身有待治愈。7这就是他必须帮的忙。8此刻他成了病患,他必须如此看待自己。9他既犯了错误,必须甘心把自己的心态改正过来。10他缺了真正的施予所不可缺的信赖之心,因此,他尚未由自己的礼物中获益。

2. 只要上主之师有意充当治愈的管道,他就已经成功了。2他若开始对此产生疑虑,就不可重复先前所作的事。3那事已经发挥了它的极致,因为圣灵已经如此接纳了,也如此发挥了作用。4此刻,上主之师只有一条路可走。5他必须运用理智告诉自己,他已经把问题交托给永不致失败的那位圣者,他必须认清,他自己的彷徨不定并非爱,而是恐惧,故也是恨。6他的立场因而摇摇欲坠,因为他正把恨加诸他先前要爱的人身上。7这是不可能的。8他既然已付出了爱,对方只可能接受到爱。

3. 上主之师必须信赖的就是这一点。2所谓施展奇迹之人的唯一责任就是亲自接受救赎,其真正意义即在于此。3上主之师乃是施展奇迹者,因为他所施予的,正是自己收到的礼物。4但他必须先接纳才行。5此外,他无须作任何事情,也作不出更多的事情。6唯有先接纳治愈,他才能把治愈分施他人。7如果他对这一点还有所怀疑,愿他记得真正给这个礼物的事谁,而真正收到这礼物的又是谁。8他的疑心就这样得到了修正。9他原以为上主可能会收回祂的恩赐。10那是错误的,根本不值得追究。11因此,上主之师所能作的,只是认清它的真相,让它接受修正。

4. 人们最难认清的诱惑就是:因着表面征候不断重现而怀疑治愈的功效,这是缺乏信赖的一种错误表现。 2如此,它便成了一种攻击。3通常它表面会装得恰如其反。4不断操心挂虑乃是一种攻击,这种说法乍听之下确实不合情理。5它具有爱的一切表相。6然而,没有信赖,爱便无法存在,而怀疑与信赖是不可能并存的。7恨,不论化身为何种形式,都是爱的反面。8不怀疑这礼物,就不可能怀疑它的效益。9就是这种肯定不疑,赋予上主之师施行奇迹的能力,因

他们对祂充满信赖。

5. 若上主之师对自己受命解决的任何问题之成效有所怀疑,真正的原因常是出于自我怀疑。2那必定意味着他的信赖之心已经误放在虚幻的自我上,只有这种自我才可能受到怀疑。3这个幻觉会化身为许多不同的形式。4也许是对脆弱与受伤害的畏惧。5也许是畏惧因自卑而引起的失败与羞愧。6也许是出自假谦虚的一种自渐形秽。 7错误的外形并不重要。8重要的是认清错误就是错误。

6. 这错误常常表达出人们为了顾及自己,不惜罔顾患者。2这是认不出对方亦是自性得一部分,因此这代表了身分认同上得一种迷惑。 3心中若对自己的真相起了矛盾,你对自己的认识就会受到蒙蔽。4你之所以受到蒙蔽,是因为你已否定了你的创造之终极源头。5你若只带给人治愈,就不会怀疑。6你若真心想要解决问题,就不会怀疑。7你若能肯定问题之所在,就不会怀疑。8怀疑出自相互矛盾的愿望。9确定一下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怀疑就无由生起。

八.如何避免难易有别的观念?

1. 相信世事难易有别,乃是世俗知见的基础。2它就是奠基在这差别性上,例如不平等的出生背景,变化莫测的前程远景,参差不齐的高度和尺寸,各种明暗程度,以及成千上万的对比, 在对比之下,每一物看来都在与他物竞争比较,以博得他人的注意。3较大的东西会把较小的比下去。4较亮的会把眼光从较不起眼的东西那儿吸走。5按世俗标准看来,比较具威胁性的观念,或是比较吸引人的观念,都会全面搅乱心灵的平衡。6肉眼所见的一切,只会是冲突。 7别想从它们那儿寻求平安及了解。

2. 幻觉所显示的不外是差异性。2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可能?3幻觉,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企图想把自己认为重要但又明知虚幻的东西弄假成真。4心灵因此本着想要拥有的强烈欲望,设法将此物变成真的。 5幻觉只是创造拙劣的仿制品,企图把真理带入谎言内。6心灵一旦发现真理难以接受,便会起而推翻真理,给予自己一个胜利的假相。7心灵若发现健康是种负担,便会藏身于狂乱的梦。8心灵在这些梦是分裂的,彼此相异,各有不同的利害关系,并会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 这一切差别性源自何处?2无疑的,它们彷佛来自外在的世界。 3但判断肉眼之所见的,必是心灵无疑。4诠释肉眼所获的讯息,并赋予"意义"的,也是心灵无疑。5因此这个意义绝对不存在于外在世界。6肉眼所看见的"现实"都是心灵想要看到的。7它会把自己的价值层次投射到世界,然后再派肉眼把它找出来。8肉眼必须透过外表的差异才能看见东西。9然而,知见不是靠肉眼所带来的信息而形成的。10评估那些信息的,全赖心灵,因此,心灵才需要对自己的所见负责。11唯有它能决定所见之物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是自己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会带给人快慰的还是痛苦的。

4. 错误的知见就是透过心灵分门别类的作用而潜入的。2这也正是有待修正之处。3心灵是靠它先入为主的价值观来识别肉眼所带的讯息,决定感官所搜集来的每个信息应置于何处。4有什么能比这种立论基础犯下更严重的错误?5它毫不自觉,这些与它设定的范畴相得益彰的东西,都是它自己求来的。6这样一来,它便能断言自己所定的范畴必是真的。7它对一切差异性的判断都是奠基于此,因为整个

世界的判断都是奠基于此。 8这种混乱而荒谬的"推理"怎么靠得住?

5. 治愈,没有难易之分,只因一切疾病全是幻觉。2当你驱逐疯子的错觉时,难道小错觉会比大错觉更难驱除?3难道他耳中响亮的幻音,会比轻细的幻音更容易使他听信?4难道轻声命他杀人的幻音,会比大吼的幻音更容易听若罔闻?5难道魔鬼手中持有几把耙子,会改变魔鬼在他观念中的可信度?6他的心灵既已把它们一并列入真实的一类,它们对他而言便全都变成真的了。7他一但明白那一切全是幻觉,它们就会消失无踪。8治愈也是如此。9幻觉的种种属性虽使幻觉看起来很不一样,其实根本无关紧要,因那些属性和幻觉本身一样都是虚幻的。

6. 肉眼仍会继续去看事物的差异。2可是,已经接受治愈的心灵不会再加以认可。 3虽然有些人看起来像"病得比较严重",肉眼也会据实报导他们外在的变化。4但已获治愈的心灵会把他们全放在同一范畴中:全都虚幻不实。 5这便是无上导师对他的恩赐:让他了解,心灵由外在的表相世界所接收的讯息,实际上只能归纳为两大类。6其中只有一类是真的。7既然实相是全然的真实,与大小、形状、时间及空间都无关系(因为差异性无法立足其间),同理,幻觉之间也没有分别。8治愈乃是种种疾病的唯一答复。9真理也是所有幻觉的唯一答复。

九.上主之师需要改变生活环境吗?

1. 上主之师需要改变的是心。2外在环境也许会随之改变,但也未必。3不要忘了,没有一个人是意外出现在他所在之处的,在上主的计划里,没有偶然这一回事。4在上主训练新进教师的课程里,通常都由改变态度开始的。5然而,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因为训练方式一向是完全依照个人情况而定的。6有些人几乎立刻就被敦促改变生活环境,但这通常属于特别的案例。7大部分的人接受的训练课程,都是逐步推进的,尽可能把过去的种种错误一一修正过来。8尤其是人际关系,必须有确切的认知,所有未经宽恕的死角都该清理干净。9否则的话,就给了旧有的思想体系一个复萌的基础。

2. 上主之师在受训中愈进步,他对每一课程的了解就愈深刻。2他自己不作决定,而向他的无上导师祈求答案,那才是他所遵循的行动指标。3这事会变得愈来愈容易,因上主之师正逐步练习放下自己的判断。4放下自己的判断,显然是听见上主声音的先决条件,这一过程通常进展得相当缓慢,不是因为它的困难,而是因为这通常都被视为有辱个人的尊严。5世俗的训练目标,正好与我们的课程背道而驰。6世俗是训练人信赖自己的判断,并以此作为衡量成熟与坚强的标准。7我们的课程训练则把放弃判断当作得救的必备条件。

十.如何才能放下判断?

1. 判断,就像维系虚幻世界的其它伎俩一般,都被世界彻底误解了。2它甚至与智慧混为一谈,取代了真理的地位。3根据世俗的用法:一个人能够作出"好"的与"坏"的判断,教育的目标即是强化好的而减少坏的。4然而,一般人对好坏两类的认识相当混淆。 5对某个人是"好"的判断,对另一个人却是"坏"的判断。6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种行为,在某一时刻可能算是"好"的判断,在其它的时刻则成了"坏"的判断。7没有人能真正学到评定好坏类别的一贯标准。8学生随时可能无法苟同他的"准"老师对好坏的评论,而老师自身的理念也可能前后不一致。9因此,"好"的判断这种说法实际上并无太大意义。10"坏"的判断也是如此。

2. 上主之师必须明白,不是他不该判断,而是他无法判断。2放弃判断,他只不过是放弃自己所没有的能力。3他放弃一个幻觉,或者更好说,他有个放弃了的幻觉。4实际上他只是变得更诚实罢了。 5认清自己根本无法判断, 他就不会心存这种企图了。 6这不是牺牲。7相反地,他将自己置身于某种处境,使得判断得以借着他而形成,而不是出于他。 8这个判断无所谓"好"或"坏"。 9那是唯一的判断,也只有这一个判断:"上主之子是清白的,罪根本就不存在。"

3. 我们的课程异于世俗的学习目标,它要人认情,一般所谓的判断根本不可能存在。2这不是一种观点而已,而是事实。3若要正确地判断任何事物,人必须全面意识到过去,现在及未来无穷无尽的事物。4他还需要事先认清自己的判断对所牵涉到的人或物所可能产生的一切影响。5他必须确定自己的观点没有任何偏曲,他的判断不论是现在或是未来的,对所判断的对象都是全然彻底的公平。6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7除了有浮夸妄想症的人以外,有谁敢下此狂言?

4. 只要记得,有多少次你认为自己知道判断所需要得一切"事实",结果却错得离谱!2有谁没有这种经验?3你可知道,有多少次你只是以为自己是对的,毫不明白自己根本错了?4你为何选择这样武断的基础作为你决定的凭据?5智慧不是判断,而是消除判断。6那么,重新做个判断吧!7就是:与你同在的那位圣者,祂的判断才是完美无缺的。8祂知道现在、过去及未来的一切事实真相。9祂

知道祂的判断对每一个人或物所可能产生的影响。10祂对每一个人都是彻底公平的,因为祂的观点没有任何偏曲。

5. 因此,放下判断吧,没有遗憾,却有着如释重负的感激。2如今你总算摆脱了那压得你寸步难行的沉重负担。3那全是幻觉。4如此而已。5如今,上主之师得以挺起身来,了无牵挂地踏着轻盈的脚步前进。6他所获得的益处不止于此。7他的操心挂虑也烟消云散,因他没有任何可牵挂之事了。 8他已经把它连同判断都一起交托出去。9他也把自己交托给了祂,下定决心只信赖祂的判断,而非自己的。 10如今,他再也不会犯错。11他的内在向导是万无一失的。 12以前遭他判断的,如今开始蒙他祝福。 13以前他感到哀痛的,如今却破涕为笑。

6. 消除判断并不困难。2想要维持自己的判断才真难。3上主之师只要一认清判断所付的代价,必会欣然舍弃判断。4他在自己周遭所看到的一切丑陋,都是它的遗害。5他所看到的一切痛苦,也全是它导致的后果。6所有孤独即失落感,所有失去的光阴及愈陷愈深的绝望,所有令人一蹶不振的消沉,及对死亡的恐惧,这一切全是源于判断。 7如今,他知道这一切实在毫无必要。 8它们没有一个是真的。9他既已放弃了它们的肇因,它们便由他身边销声匿迹了;而这一切从未真正存在过, 只是他错误抉择的后遗症罢了。 10上主之师,这一步必会带给你平安。11只有这一个愿望,又会有多难呢?

十一.平安岂能存于此世?

1. 这是每个人必然都会提出的问题。2显然,平安好像不可能存于此世。3然而,上主圣言还许诺过其它状似不可能的事情,就像这个一样。4祂的圣言已许下了平安。5祂还许诺过,死亡不复存在,复活是必然的事,重生乃是人的天赋产业。6你所见到的世界绝不会是上主所爱的世界,然而,祂的圣言依旧向我们保证, 祂爱这个世界。7上主圣言也曾许诺过,平安可能存于此世,祂所许诺的,没有不成的事。 8但你若想接纳祂的礼物,必须以不同的眼光来看此世界,而这也是真的。9世界的本貌,乃是一个事实。10它该成什么样子,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11但你愿如何去看待它,则在于你的选择。12真的,你必须做此选择。

2. 我们又回到了判断的问题。2这回,你扪心自问一下,你的判断或是上主圣言的判断,哪一个比较可能是真实的。3两者对世界的看法既然截然不同,实在不必枉费心机去加以协调。4上主带给世界救恩;你的判断却加以诅咒。5上主说,死亡不存在;你的判断却把死亡看成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结。6上主圣言向你保证,祂爱此世界;你的判断却说它不值得一爱。 7谁是对的?8两者之中必有一个是错的。9必然如此。

3. 正文中解释过,圣灵才是你所营造的一切问题的终极答复。2这些问题并非真的存在,但对相信它们的人而言,这话毫无意义。3每个人都会相信自己所造的东西,因为那正是因着他如此相信才营造出来的。 4为了答复你的问题,上主派遣了祂的审判来到这怪异矛盾、了无意义、毫无道理,却又彷佛没有其它出路的处境。5祂的审判安详地取代了你的判断。6经过这番取代,所有不可能理解的都变得可理解了。7平安岂能存于此世?8根据你的判断,那是不可能的,永远也不可能。 9但在上主的审判下,此地反映出来的,唯平安而已。

4. 对那些老是着眼于战争的人,平安不可能存在。2然而,对于那些带来平安的人,平安却是必然的事。3由此可见,摆脱你的世界观绝非难事!4不是世界使得平安不可能存在。5而是你所看见的世界不可能存在。6受尽扭曲的世界就是靠着上主这一审判而得救的,得以安心地接受平安。 7平安便会以喜悦的答复翩然降临于世。 8如

今,平安在此找到了归宿,因为上主的圣念已经进入了世界。9除了上主的圣念以外,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仅凭自己的真相就把地狱转变为天堂?10大地在此圣念仁慈而神圣的临在之下俯首,它亦俯身作答,再度扶持起大地。11如今,问题改变了。12不再是"平安怎么可能存于此世?",而是"平安怎么可能不存于此世?"

十二.拯救世界需要多少位上主之师?

1. 答案是一位。2只需一位完美无缺的上主之师完成所有的课程就够了。3这已被祝圣及救赎的一位,变成了自性本身,也就是上主之子。4始终都是圆满之灵的他,如今不再视自己为一具身体,亦不自视为活在身体内。5于是,他成了无限的存在。6身为无限的存在,他的意念便永永远远地与上主的圣念结合为一。7他对自己的认知都是奠基于上主的审判,而非自己的判断。8如此,他分享了上主的旨意,藉祂的圣念来平息所有的妄心。9他永远都是一体的,因为他仍是上主当初创造的模样。10他既接纳了基督,便已得救了。

2. 人子就这样变成了上主之子。2实际上这并不能算是一种变化,只是心灵上的转变。3外在没有任何改变,然而,内在的一切如今只会反映出上主之爱。4上主不再是可畏的,因心灵看不出任何惩罚的理由。5上主之师看起来好像很多位,其实那是基于世界的需要。6他们既结合在那与上主共享的同一目的之下,怎么可能还有彼此之分?7那么他们虽然化身为不同的形式,又有何妨?8只要同具一心,他们的结合便是全面而完整的。9此际,上主正透过他们而工作,视他们为一体,因那正是他们的存在真相。

3. 为什么还需要多位教师这类幻相?2因为神智错乱的人根本无法了解实相。3只有极少数的人听得到上主的声音,而连他们也都无法直接传递祂透过圣灵所赐下的信息。4他们需要一个中介,才可能与那些尚未认清自己是灵的人交流。5一具人们看得见的身体。6一种他们听得懂的声音,能让他们不怕真理在他们内相会。7不要忘了,真理只会在人们一无所惧地展臂欢迎之际来临。8因此,上主之师需要一具身体,因为一般人无从直接认出他们的一体性。

4. 造就上主之师,其道在于认清身体的正确目的。2当他们对自己的职务愈加熟练,就愈发肯定,身体的作用只是让上主的声音传入人类的耳朵。3这些耳朵再向听者心内传递超乎此世的信息,心灵会了解这些信息的,因为它来自终极的根源。4这个了解会帮上主的新教师体认出身体的真实目的,它唯一的真正用途。5这一课便足以带来一体的意念,让人认清一体的就是一体的。6上主之师表面上同样地活在分裂幻相内,这是因为他们使用身体的缘故,然而,他们并不相信幻觉的种种表相。

5. 最主要的课题不外是:你把身体作何用途,身体对你就成了什么。2用它来犯罪,或攻击(两者都与罪无异),你就会视它为有罪的。 3因为有罪,它便软弱无能;因着软弱无能,它就会受苦、死亡。4若用身体把上主圣言传给尚未领受的人,身体就成了神圣的。5它既是神圣的,便不可能生病,更不可能死亡。 6当它的用途已尽,就可予以舍弃,如此而已。7作此决定的是心灵,所有支配身体状况的决定都出自于它。8然而,上主之师从不独自作此决定。9否则的话,就等于在使身体神圣的那个目的之外,有赋予身体另一个目的。10当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告诉他任务所在的上主之声,自然会如此告诉他。 11不论他或去或留,都不会受苦。12如今疾病再也不可能侵扰他了。

6. 一体性与疾病不可能并存。2上主之师自愿着眼于梦境一阵子。3这是有意识的抉择。4因为他们已明白,所有的抉择都是出自有意识的决定,十分清楚它的后果。5梦则有另一番说词,但人若已认清梦的真相,谁还会去相信那一套?6上主之师的真正使命,便是认清自己在作梦。7他们看着梦中的角色来来去去,瞬息变化,受苦,然后死亡。8却不致被这些景象所蒙蔽。9他们已经认清,不论把梦中人看成分裂且有病的,或把他看成健康而美丽的,都同样虚幻。 10唯有一体性不属于梦中之物。 11上主之师在梦境背后所认出的,就是这个一体性,它超越一切表相, 却又确实含蕴于一切表相之中。

十三.牺牲的真谛是什么?

1. 牺牲这名词在真理内虽然毫无意义,在这世界中却颇具意义。2就像世上一切事物一样,它的意义是暂时性的;当它的功能用罄,其意义终将消失于它所来自的虚无。3此际,它的真正意义成了一门课程。4它就像所有的课程一样,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在实相内,没有什么好学的。5然而,这个幻觉必须以一个修正性措施加以取代;也就是以另一个幻觉来取代前一个幻觉,俾使两者最后得以一并消逝。6放弃世上的一切,乃是一种牺牲,这是第一个幻觉,这幻觉必须先行剔除,另一种思想体系才得以生根。7这种想法不是幻觉,还会是什么?这个世界本身也不过是个幻觉而已。

2. 人需要相当的修持,才能明白并接受"世界不能给人任何东西"这一事实。2牺牲虚无,究竟有何意义?3它不可能意味你会因此而拥有更少。4按照世俗的观念,牺牲一定与身体相关。5你不妨思考一下,世俗所谓的牺牲究竟是什么? 6权力、名位、金钱、生理快感,这一切都归于哪一位"英雄好汉"?7除了对身体以外,它们有何意义? 8然而,身体本身没有评估的能力。 9心灵为了追求这一切,不惜与身体沆瀣一气,混淆了自己的身分,看不清它的真相。

3. 这种混乱一旦形成,心灵就再也无法认清世上所有的"快感"根本不算什么。2这其间伴随了多大的牺牲!而那确实是个牺牲。 3如今,心灵已诅咒自己求而不得、永远得不到安心满足,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找的究竟是什么。4谁能逃脱得了这种自我诅咒? 5唯有靠上主圣言,才有此可能。6自我诅咒乃是对自己身分的一种判定,而没有一个人会怀疑自己所认定得自己。7他可能怀疑其它的一切,但绝不会怀疑这一点。

4. 上主之师能舍弃世上的欲乐而无所遗憾。2舍弃痛苦岂能算是一种牺牲?3成人岂会因为放弃童玩而恼怒不已?4已透过慧眼而瞥见基督圣容的人,岂会回顾那座屠宰场而恋恋不舍?5凡是已由世界及其一切病态脱身的人,绝不会回头去诅咒世界。6但他必会庆幸自己摆脱了世俗价值向他索求的一切牺牲。7为了那些价值,他牺牲了所有的平安。8为了它们,他牺牲了所有的自由。9为了拥有它们,他必须牺牲天堂的希望以及对天父之爱的记忆。 10凡是神智清明的人,有谁会选择虚无来取代一切? 5. 究竟什么才是牺牲的真义?2就是相信幻觉而付出的代价。3也是否定真理必付的代价。4世上没有一种欲乐不要求这种代价的,否则的话,欲乐就会被视为痛苦了;人只要认出那是痛苦,就不会自找苦吃。5正是这牺牲的观念使他盲目。6他看不清自己究竟在求什么。7因此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千方百计地去找;每当他认定就在那儿,到头来,都是一场空。8"寻而不得",成了这世界注定的无情命运;凡是追求世俗目标的人,别无其它出路。

6. 你也许相信,这个课程会要求你牺牲最珍爱的一切。2从某种角度来讲,可说是真的,因为你所珍爱的,正是钉死上主之子之物,而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释放他。3但不要就此误解了牺牲的意义。 4牺牲不外乎是指舍弃你想要的东西。5上主之师啊!你究竟想要什么呢?6上主一直召请着你,而你也已答复了。7如今,你难道愿牺牲这个召请吗?8到目前为止,听到这召请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人只能转求于你。9在整个世界中,你是他们唯一信赖的希望。 10你是世上唯一能响应上主的声音。11你若牺牲真理,他们全会沦入地狱。12他们一旦陷身,你也会与他们一起沉沦。

7. 不要忘了,牺牲是全面的。2没有半吊子的牺牲。3你不可能只放弃天堂的一部分。4你也不可能只陷入地狱一点点。5上主圣言一视同仁,没有例外的。6使它圣洁并超越世界的,正是这个。7是它的圣洁,直指上主。 8是它的圣洁,使你安全无虞。 9不论任何原因,只要你一攻击弟兄,它就被否决掉了。10因为与上主的决裂就是这样形成的。 11那分裂既不可能存在。 12也不可能发生。13但你却必然会相信这个分裂,因为你先造出了一个不可能的境遇。14在这境遇中,不可能的事好似都可能发生了。15而且发生时,彷佛都以真理为"牺牲品"。

8. 上主之师,不要忘了牺牲的意义,并且记住,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必然意味着某种代价。2只要选择上主,则一切都成了对你的白白赐予。3决心违背上主,就等于选择虚无,失去了对一切万有的觉识。4你愿传授哪一种?5你只需记住自己想学什么,就够了。6这才是你该操心的事。7救赎是为你而设的。8你透过学习而领受它,也透过学习而将它分施于人。9世界容纳不下它。10只要学习这个课程,救赎便非你莫属。11上主把祂的圣言交付给你,因为祂需要上主之师。12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拯救祂的圣子?

十四.这世界会如何结束?

1. 无始之物岂能真正地结束?2世界会像其肇始一样,在幻觉中结束。3然而,它的结束会是一种仁慈的幻相。4完全而彻底、无所不包、无限温和的宽恕幻相会笼罩着它,遮蔽所有的邪恶,隐匿所有的罪过,而一切的罪咎就此结束。 5罪咎所造成的世界也跟着结束了,因它如今已无存在的目的,只好一逝不返。6相信幻觉具有某种目的,能满足某种需要,这种信念即是一切幻觉之父。7只要认出幻觉毫无目的可言,就再也不会看到它们了。 8只要认清它们一无所用,它们便会销声匿迹。 9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结束一切幻觉?10它们已被带到真理前,真理根本看不到它们。 11它对无意义之物只会视而无睹。

2. 在宽恕彻底完成以前,世界确实仍有存在的目的。2它变成了宽恕的摇篮,在那儿成长,茁壮,愈来愈能包容一切。3它在这儿得到滋长,因为这儿需要它。4慈祥的救主就诞生在酝酿罪恶且使罪咎显得极其真切之处。5这儿是祂的家,因为这儿真正需要祂。6世界因着祂的到来而进入了尾声。7上主之师所答复的正是祂的召请,默默地转向祂,接受祂的圣言。 8当世上的一切都受到了祂公正的审判时,世界遂结束了。9世界会在神圣的祝祷中结束。10当一个罪的念头都不复存在时,世界就过去了。11它不会遭到毁灭或攻击,连一根毛发都不会受到伤害。12它只是失去了那似是而非的存在。

3. 当然,这似乎仍遥不可及。 2 "当一个罪的念头都不复存在时",确实像是一个远程目标。3但是时间会静止下来,供上主之师完成目标。4他们中只要有一个人亲自接受了救赎,那一刻,所有罪的念头都不复存在了。5宽恕一个罪,并不比宽恕所有的罪更容易一些。6有难易之别的幻觉,乃是上主之师必须学会突破及超越的一个障碍。7只要有一位上主之师能彻底地宽恕一个罪过,救恩就已圆满完成。8你能了解这一点吗? 9不能,这对世上的人毫无意义。10然而,一体之境得靠这最后一课才能恢复。11它与世俗的一切想法都背道而驰,天堂亦然。

4. 世俗的思想体系一旦彻底扭转过来,世界就此结束了。2在那以前,它东一点西一片的想法还会显得振振有辞。3凡是还不打算离开世界、超越其狭隘领域的人,无法真正明了这将结束世界的最后一

课。4那么,在这结束的一课中,上主之师负有什么使命?5他只需学习接近它,心甘情愿地迈向它。6如果上主的天音告诉他,他能够学会这一课,他只需要信赖这话就能学会。 7他不去判断此课的难易。8只要有那无上导师的指点,他便信赖祂会为他指出学习之道。

5. 世界必会在喜乐中结束,因为这儿是哀伤之地。 2喜乐一旦来临,世界就失去了存在的目的。3世界会在平安中结束,因为这儿是烽火战场。4平安若已来临,世界还有什么存在的目的?5世界会在欢笑中结束,因为这儿只是涕泣之谷。6欢笑者所到之处,还有谁会哭泣?7唯有全面宽恕,方能为世界带来这一切的祝福。8它是在祝福中离去的,它绝不会像它肇始的方式结束。9上主之师的任务便是化地狱为天堂,因为他们所传授的,都是些反映天堂的课程。10现在,怀着真诚的谦逊之心坐下,领会这一事实:凡是上主愿你去做的,都是你能做到的。11不要傲慢地说,你不可能学会祂所订的课程。12祂的圣言另有一番说词。 13愿祂的旨意成就。 14此外别无可能。15你该为这一事实感激不已。

十五.每个人最后都会受到审判吗?

1. 当然是的。2没有人躲得了上主的最后审判。3谁能永远逃避真理?4但最后的审判会等到人们对它不再怀有恐惧时才会来临。5等到有一天每个人都伸出欢迎之手,最后的审判就会在那一天降临。6他会听见颂扬他无罪的声音回旋荡漾在整个世界;当世界接受上主对他的审判时,便重获自由了。7救恩就在这个审判之中。8使他重获自由的正是这个审判。9万物在此审判内与他一起重获自由。10永恒一临近,时间就静止下来了,整个世界顿时一片肃穆,于是每个人都能听见这个对上主之子的审判:

11你是圣洁、永恒、自由而且圆满的,永远安息于上主的心中。12如今还有什么世界,有什么哀伤?

2. 上主之师啊!这岂是你对自己的判断?2你可相信它的真实不虚?3没有,你还没有。4但这仍是你的目标,也是你还在此地的原因。 5你的任务就是培养自己得以听见这个审判,并认清它的真实性。6你只要彻底相信这一点,即使是短短的一刻也好,就能超越信念而臻至终极的千古不易之境。 7只需片刻出离时间,时间就结束了。8不要判断,因那无异于判断自己,且会耽搁最后的审判。9上主之师啊!你对世界作何判断?10难道你还未学会退到一边去,聆听自己心内的神圣审判之音?11或者你还存心想要篡夺祂的角色?12学习安静下来吧,因为只有在宁静中才会听到祂的声音。13祂的审判会降在所有退到一旁、静静聆听,并等待着祂来临的人。

3. 你有时后悲哀,有时后愤怒,有时后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的待遇,你尽了全力,不仅未得到别人的欣赏肯定,还受到藐视;放下这些愚蠢的念头吧!2这些微不足道的念头,连一刻都不配盘据在你圣洁的心内。3上主的审判正等着机会好释放你。4任何你真正想要的礼物,不论你对其评价如何,岂是这世界所能给的?5你会受到审判,公平而且坦诚的审判。6上主内没有欺瞒。7祂的许诺万无一失。8你只需记得这一点。9祂的许诺已经保证了,人们最后只会受到祂的审判。10你的使命就是让那末日快一点来临。 11你的使命就是把这审判妥藏心中,并带给全世界,它方能安全无虞。

十六.上主之师该怎样度日?

1. 对上主的资深教师而言,这问题问得没有什么意义。2由于课程每天都在变,没有固定的程序可循。3然而,上主之师可以肯定一件事,即:那些变化绝不是偶然的机遇。4看出这一点,并了解其真实不虚,他就能够活得心安理得。5自会有人告诉他,这一天以及每一天他该扮演什么角色。6有意与他共襄盛举的人,自会找到他,他们并能一起学习当天的课。7他所需要的人,绝不会缺席;而所有参与其事的人,必有一个既定的学习目标,那就是他当天该学的课。8因此对资深的上主之师而言,这问题问得多余。 9这问题不只已经提过,且已得到了答复, 他与那终极答复之间还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10他胸有成竹,前面的路在他眼中平稳而确定地铺展开来。

2. 至于那些内心还未坚定不移的人,该怎么办?2他们仍未达到随心所欲而不踰矩的地步。 3他们该怎样做才能学会如何把一天交托给上主?4他们可以引用一些一般性的规则,只是当事人必须尽一己之力,按自己的方式将那些规则发挥大用。5视为例行公事这种心态十分危险,因为它们很容易摇身一变为偶像神明,而伤及原先设定的目标。 6泛论之,可以这么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7然而,如果一开始就犯了错,仍然可以随时重新开始。8当然,从节省时间的角度来讲:早点儿开始总是好的。

3. 在一天之始,想一想时间的问题,倒是明智之举。2当然,这不是终极的评断标准,但在着手之初,它可能是最容易观察的对象。3节省时间在初期是个关键性的重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愈到后来会变得愈不重要。4刚开始时,我们可以保险地说,为了正确地展开一天的生活所花的时间,实际上是在节省时间。 5那么该花多少时间呢?6这完全随上主之师的个人需要而定。7既然我们只能在这课程的架构中学习,他必须学完整个练习手册,才能赢得上主之师的头衔。8等到学完了练习手册中较有规划的练习阶段,个人的需要才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

4. 这个课程一向很具体。2上主之师的处境,在初醒之际也许不易酝酿出宁静得意念。3在这清况下,他只需记住尽快找出与上主共处的时间即可,他可以这样做。4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5一个人能够很轻易地闭着眼睛静静坐一个钟头,却毫无收获。6一个人也能够同

样轻松地腾出片刻的光阴,并在那一刻中与上主圆满地结合。7也许我们可以订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醒来之后,愈早进入宁静时刻愈好;当你开始感到困难时,不妨再撑一两分钟。8你也许会发现,那个困难顿时消失了踪影。9若不然,就该到此为止。

5. 晚上也该遵循同一的程序。2如果睡前一刻对你不太方便,你的宁静时刻也许该安排在傍晚时分。 3躺着做,是不智的。 4最好坐着,挑个你最自在的姿势。5做完一遍练习手册后,你对此多少已有些腹稿了。6然而,如果可能,临睡前是献给上主的最好时刻。7它让你的心灵进入一种安息状态,引导你出离恐惧。8若为了权宜之计而把这段时间提早,至少不让自己忘了腾出短短的时间,即使片刻也好,闭起眼睛,想一想上主。

6. 这一整天都该特别牢记一个念头。2那就是纯粹的喜乐、平安、无尽的解脱;它所以无尽,是因万事万物都在其中重获自由。3你以为已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安全保垒。4你以为自己发明了一种能力,足以将你由梦里所见的可怕魅影中拯救出来。5事实不然。6那不是你的保障。7你舍弃的不过是一个有意保护幻觉的幻觉而已。8这才是你害怕的,你怕的只是这个。9害怕虚无是多么愚蠢的事。10那儿什么都没有。 11你的防护措施毫无作用,因为你并不在险境之中。 12你根本不需要防护。13认清这一点,那些措施就会消失踪影。14唯有如此,你才会接受自己的真正保障。

7. 接受上主保护的上主之师,会发现时间何其轻松自在地滑过。2他以前为了安全而做的一切,如今再也引不起他的兴趣了。3因为他是安全的,并且深知这一事实。4他的神圣向导绝不会辜负他的。5他无需把眼中所有的问题分门别类,因为他已将所有问题交托给那神圣的一位,在祂眼中,问题的解决办法并无难易之分。6他现在是安全的,一如他让幻觉进据心中以前那么安全,亦如他放下所有幻觉之后那么安全。7他的处境并不会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因为对上主而言,它们全是同一回事。8这就是他的保障所在。9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需要。

8. 在这旅程中,上主之师一路上都会遇到诱惑,从早到晚,他必须自我提醒,什么才是自己的护身符。2他怎么做得到这一点?尤其是当他的心思充满了外在的事物时。3他只须尽力,只要他有必成的信念,他就会成功的。4他必须搞清楚,成功不是来自他,但不论何

时何地或任何境遇,只要他要求,就会得到。5当然,有些时候,他免不了三心二意,一旦如此,他又会面对先前的诱惑,企图只凭自己的能耐。6不要忘了,这就是怪力乱神,与真实的援助相形之下,实是一种可悲的替代品。7它配不上上主之师,因为它配不上上主之子。

9. 远离怪力乱神,就等于远离诱惑。2所有的诱惑,说穿了,不过是想用另一种意愿来取代上主旨意的企图。3这种企图也许显得十分吓人,其实极其可怜。4发生不了任何作用,也说不上是好或坏,既不奖励也不要求牺牲,既不救治也不破坏,既不安抚人心也不会激起恐惧。5只要识破一切怪力乱神不过是虚无而已,上主之师就已抵达了最高境界。 6这是所有中阶课程的宗旨所在,让人愈来愈认清这一目标。 7任何怪力乱神,不论何种形式,完全发生不了任何作用。8正因它一无所能,才能那么容易予以摆脱。9发生不了任何作用的东西,怎么吓得倒人?

10. 上主旨意是不可取代的。2简言之,上主之师整日都在致力于这一事实。3任何替代品,他若弄假成真地接受下来,只会使他更受蒙蔽。4但只要他决心不受蒙蔽,就能不受任何蒙蔽。5也许他需要记住这句话:"上主与我同在,6我不可能受到蒙蔽。"7也许他宁取其它的句子,或是仅仅一个字,也许一个字都不需要。8但他必须舍得下把怪力乱神当真的每一个冲动,并认清那不是因为它可怕,或是它罪过,也不是因为它危险,只因它毫无意义。9它植根于牺牲及分裂之中,这两者只是同一错误的两面而已,而他也只是决心舍弃自己从未拥有的一切罢了。10作此"牺牲"后,天堂就会重现于他的觉识中了。

11.这种交易不正是你想要的吗?2世界若知道有此可能,必会乐意从事这个交易的。 3上主之师必须告诉世人,他们可以作此交易。 4他们的使命就是确保自己已经学到这一点。5你一整天都不会遇到任何风险的,除非你信赖怪力乱神,只有那样才会带来苦难。6"除了上主旨意以外,没有其它的意愿存在。" 7上主之师深知这一事实,并且明白此外的一切都属于怪力乱神。8所有怪力乱神的信念,都是靠头脑简单地相信它灵验这个幻觉所支撑的。9上主之师必须利用每天、每时,甚至每分每秒的训练,来学习认清怪力乱神的种种形态,并看出它们了无意义。10只要不再畏惧,它们就消失了。

11于是,天堂之门重新开启,它的光明再度照耀在平静无波的心灵上。

十七.上主之师该怎样面对怪力乱神之念?

1. 这对上主之师及学生双方都是个关键问题。2这个问题若处置不当,上主之师不只是伤害了自己,也侵犯了他的学生。3这问题会加深人的恐惧,使怪力乱神对双方都显得相当真实。4因此,如何面对怪力乱神,成了上主之师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5在此,他的第一个义务,即是不去攻击。 6只要怪力乱神之念激起任何愤怒之情,有一点是肯定的,上主之师正在强化自己对罪的信念,且定了自己的罪。7还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正为自己招来烦恼、痛苦、恐惧以及灾祸。8愿他记得,这并不是他愿传授别人的,因为这不是他想学的。

2. 然而,人常会情不自禁地以某种方式响应怪力乱神,结果反而助长了它的气焰。2这种情形通常是隐晦不明的。3实际上,它很容易隐藏于助人的意愿之下。4就是这双重的意愿,使得这个帮助不但毫无价值,反而还会导致非己所愿的后果。5也不该放了,那些结果会对师生双方产生同等的影响。6我们强调过多少次了,你只能给予你自己。7这句话很清楚地应验在上主之师所提供给有待他援助的学生之种种协助中。8这例子充分显示出他的礼物其实是给他自己的。9因他只会给予他为自己所选之物。10而这礼物成了他对神圣的上主之子的审判。

3. 如果错误极其明显,很容易由其后果指认出来,这种错误最容易修正。2只要是切切实实传授的一课,就会使怀着同一意向的师生获得解脱。3唯有含着分歧目标的知见侵入时,攻击才可能形成。 4如果传授的结果未曾激起任何喜悦之情,必然属于上述的情形。 5目的专一的教师,会将学生的分歧目标归并于同一个方向,也就是使他的求助变成他唯一的祈求。6于是,这一祈求必会得到单一的答复,而这答复势必进入上主之师的心中。7它会由那儿照入学生的心灵,使师生两人同心一意。

4. 没有人会对一个事实发怒,若能记得这一点,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2负面的情绪,不论是为了什么状似事实的情况而显得多么理直气壮,都是针对某种诠释而发的。3不论所发的怒气强度如何,也都一样。4或许只是轻微的不悦,也许轻微得难以辨识。5或许爆发为强烈的怒火,进发出凶狠的念头,不论是仅止于幻想,或已付诸行动。 6都不重要。7这一切反应全是同一回事。8它们隐晦了真理,而这绝不是程度的问题。9真理若非显然可见,就是隐晦不明。10人不可能只认出部分的真理。11凡是意识不到真理的人,必会着眼于幻相。

5. 因自己所察觉的怪力乱神之念而激起的愤怒,是恐惧的基本肇因。2只要想一想这个反应的意义为何,它在世俗思想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也就不说自明了。3怪力乱神的意念,光就它存在这件事来看,就等于是认可与上主分裂。4它以最清晰的形式声明,凡相信它的心灵,都拥有一个与上主旨意对立的个别意愿,并且还相信它有成功的可能。5显然的,这不可能是一个事实。6但也同样显然的,它有可能会被当成一个事实。7就这样,它成了罪咎的温床。8于是,篡夺上主之位而拥为己有的人,如今有了一位致命的"敌人"。9他必须孤独地奋力自卫,为自己建立安全措施,以抵制那难以抚平的义怒,以及永不厌足的天谴。

6. 这实力悬殊的战争该如何解决?2结局早已注定,因为后果毕竟是死路一条。3那么还有谁会信任自己的防护措施?4于是只好借助于怪力乱神了。5干脆忘掉这场战争。6先承认这个事实,然后忘掉它。 7不要记得你不可能赢的赌注。 8不要记得那抗拒不了的"敌人",更不要去想自己相形见绌的赢弱。9接受你的分裂处境,但不要记得它是怎么形成的。 10相信自己已经赢了, 不要对你的头号"对手"的究竟真相,留下一丝记忆。11再把你的"健忘"投射到祂身上,好像祂也忘了这一回事似的。

7. 然而,此际,你对所有怪力乱神之念会作何反应?2它们只会再次唤醒沉睡的罪咎而已,而那是你一直隐藏不舍的。3每个念头都清晰地向你受惊的心灵说:"你已篡夺了上主之位,4不要以为祂会就此罢休。"5这是对上主的恐惧最冷酷的写照。6因为就在那个念头中,罪咎让疯狂登上了上主的宝座。7如今,希望已经破灭。8只有谋害一途了。9如今,这成了救恩。10愤怒的父亲向他有罪的儿子算账。11在此只有一个选择,痛下杀手,或是束手待毙。 12此外别无选择,因为已经作了的事,有如覆水难收。13斑斑血迹永远清洗不了,凡是沾到那血迹的人,必须以死偿还。

8. 上主派遣祂的教师来到这绝望之境。2他们从上主那儿带来希望的光明。 3为人指出了一条生路。 4而这是可以学会也能用以教人

的,但需要耐心与充分的愿心。5具备了这些条件后,这课程的单纯性就凸显出来了,像一道耀眼的白光划过黑暗的长空,因为事实正是如此。 6如果愤怒是起因于诠释,而无关于事实,则根本站不住脚。7只要稍微想通了这一点,就会出现一线生机。8此时才可能踏出下一步。9这个诠释终于可以改掉了。10怪力乱神之念未必导向灭亡,因它们并没有真正激发罪咎的能力。11因此,不妨漠视它们的存在,这才是遗忘的真谛。

1. 疯狂只是状似恐怖。2事实上,它一无所能。3它就像供它使唤的怪力乱神一般,既无攻击,亦无保护的能力。4去注视、去指认它的思想体系,就等于着眼于虚无。5而虚无岂能激起愤怒?6这简直说不通。7那么,上主之师,记住这一点:愤怒所认出的现实并不存在;然而,就是这个愤怒,反而确切地证明了你的确相信那现实是真的。8你一旦能看出自己的反应只是针对你投射到外在世界的诠释而发的,自此,你脱身有望了。9此刻,放下你无情的剑吧。10死亡并不存在。11这剑也不存在。 12对上主的恐惧是无因无由的。 13然而,祂的圣爱却是一切的终极之因,超越所有的恐惧,因此永远存在,永远真实。

十八.如何修正?

1. 只有等到上主之师不再把诠释与事实,或幻觉与真理混为一谈时,才可能做出恒久性的修正,而也唯有这种修正才是真实的。2他若与学生为了一个怪力乱神之念起了争执,予以抨击,设法找出它的错误,证明其谬误,反而是在为它的真实性作证。3这么一来,他必然会十分沮丧,因他不只向学生,同时也向自己"证明"了他们有义务摆脱那真实存在之物。4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5实相是不会改变的。6怪力乱神之念则纯属幻觉。7否则,救恩不过是那场同样古老、同样不可能实现的梦境,只是换了形式而已。8然而,救恩之梦具有崭新的内容。9其间的不同,绝不只是外在形式而已。

2. 上主之师的主要课程就是学习如何不愠不怒地去应对那些怪力乱神之念。2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宣告自己的真相。3圣灵也才能透过他们讲论上主之子的真相。 4如今,祂能以无罪的境界来提醒世界,那是一个不曾变过、也无从改变的境界, 犹如上主的一切造化。5如今,祂能够向聆听的耳朵宣讲上主的圣言,将基督的慧见带给开启的眼睛。 6如今,祂能随意向所有心灵讲解他们的真相,使他们欣然回归于祂。7如今,在祂的眼中及上主的圣言内,罪咎已蒙宽恕,并被彻底漠视了。

3. 愤怒只会尖叫:"罪咎真的存在!"2当这神智不清的信念取代了上主的圣言时,实相就被抹杀了。3如今,只有肉眼能"看",只有耳朵能"听"。 4那小小的空间与短促的呼吸成了衡量实相的标准。5真理变得渺小而无谓。6对这一切,以及奠基其上的世界,修正只有一个答复:

7你只是误把诠释当成真理。8你错了。9但是错误并非罪,你的错误也篡夺不了实相的御座。10上主永远统御一切,唯有祂的法律普施于你及世界之上。11祂的圣爱才是唯一的实存。12恐惧只是幻觉,因为你肖似于祂。

1. 为了救治别人,上主之师首要之务就是修正自己的一切错误。2他若觉察到自己对任何人的反应,即便含有极细微的怨满,愿他即刻明白,自己正在做个不实的诠释。3也愿他随即转向自己的永恒向导,让祂来决定应当如何回应才是。4这样,他就被治愈了,他的学生也会与他一起治愈。5上主之师的唯一责任就是自己先接受救赎。6救赎即是修正, 或化解所有的错误。 7当上主之师完成了这一境界,就成了名实相符的施展奇迹之人。8他的罪既已得到宽恕,他便不再定自己的罪。9那么他岂会定他人的罪?10还有什么人是他的宽恕无法治愈的?

十九.何谓正义?

1. 正义乃是对不义的一种神圣修正。2不义乃是世上一切判断的基础。3正义会修正那孳生不义的种种诠释,将它们一笔勾消。4天堂里没有正义或不义这一回事,因那儿没有犯错的可能,修正便无存在的意义。5然而,在这世界上,宽恕有赖于正义,因为所有的攻击均是不义的。6正义乃是圣灵对世界的判决。7只有在祂的审判下,正义才有存在的可能,因为世上没有人能够只作正义的诠释,而把所有的不义搁置一旁。8上主之子若能得到公正的判决,就不需要救恩了。9分裂的念头也永远变得不可思议。

2. 正义,一如不义,只是一种诠释。2不过它却是导向真理的那种诠释。3这事之所以变得可能,是因为它本身虽非真实的存在,却不含任何与真理相违之物。4在正义与真理之间没有先天的矛盾,前者只是迈向后者的小小一步罢了。5人一旦踏出这一步,这条路会愈走愈不一样。6一路上将会遇到的壮丽景致和广袤的视野,是无法于起步之初所预见的。7随着人的前进,这番景致虽美得难以言喻,但与走到这路的尽头,时间顿止时的奇绝景致相比, 是无法相提并论的。8不过,人不能没有一个起点。9这个起点就是正义。

3. 一切有关于你自己以及弟兄的观念,一切对未来的忧惧及对过去的挂虑,都源自于不义。2这就是心灵所造出来而且视为珍宝的镜片,挂在肉眼之前,扭曲了知见,又把这扭曲世界的种种见证,再带回心灵这儿来。3世上的每一种观念都是经由这种方式武断地拣择而成。4 "罪"经过小心的拣择,才会被人察觉,而且视为合情合理,于是有关完整性的所有想法必然因此而失落了。5宽恕在这个计谋内无立足之地,因每一个"罪"永远都会显得真实无比。

4. 救恩是上主的正义。2它让你重新认清那些碎片的完整性,虽然它们在你眼中分崩离析,各自为政。 3克服死亡恐惧的正是这个意识。 4因为分崩离析的碎片必会腐朽灭亡,但完整性却是永恒不朽的。5它永永远远肖似自己的造物主,与祂一体不分。6上主的审判就是祂的正义。7你把自己的不义投射在那丝毫不含任何诅咒的审判、全然出自于爱的评估上,为上主戴上你那歪曲知见的镜片。8于是,它变成祂的了,而不再是你的。9你开始害怕祂,丝毫看不出自己又怕又恨的敌人乃是你的自性。

5. 祈求上主的正义来临吧!不要把祂的仁慈与你的神智不清之境混为一谈。 2知见能够造出心灵渴望看见的任何景象。 3记住这一点。4天堂或是地狱的抉择,全系于此。5上主的正义指向天堂,只因它是全然公正不偏的。6它接受呈现于前的一切证据,不剔除任何东西,也不把任何东西看成与整体分裂的个别存在。7它只从这个立场去判断,唯此而已。 8在这儿,所有的攻击与诅咒都变得毫无意义,没有申辩的余地。 9知见息止下来了,心灵趋于宁静,光明再现。 10如今慧眼亦恢复了。 11曾经失落的,如今都已寻回。12上主的平安降于整个世界,而且我们都能看见。13我们都能看见了。

二十.何谓上主的平安?

1. 福音曾提过,有一种平安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2如何才认得出它来?3如何才找得到它?4找到它后,又怎样加以固守? 5让我们分别反省一下这些问题,因为每一个问题都反映出这条路上各个不同阶段。

2. 首先,怎样认出上主的平安?2要认出上主的平安,必须先认出:它与你以前所经验到的一切全然不同。3它唤出心灵从未有过的经验。4它与过去的一切毫无关联。 5它完全是个新的东西。6这东西与过去的一切之间确实蔚成鲜明的对比。7奇怪的是,这对比并未彰显出什么真正的差异。8过去只是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只是永恒的宁静。9如此而已。10最初所看到的对比就这样消失了。11宁静渐渐笼罩了一切。

3. 如何才找到这宁静?2只要找出宁静的存在条件,就一定找得到它。3愤怒所在之处,上主的平安绝对无法降临,因愤怒必然否定平安的存在。4不论在什么环境下,或以什么方式,认为有理由发怒的人,就等于是宣称平安是无意义的,也必会相信它不可能存在。5没有人能在这种状态下觅得平安。6因此,宽恕是找到上主平安的必备条件。7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宽恕,那儿必有平安。8除了攻击以外,还有什么能够导致战争?9除了和平以外,战争还有什么其它的对头? 10最初的对比在此显得格外清晰。11但是,一旦寻获和平,战争就变得毫无意义。12此时,被视为虚幻而不存在的,反而是冲突。

4. 一旦找到了上主的平安,又该如何固守它?2只要愤怒再度出现,不论以何种形式,都会再度拉上沉重的帷幕,认为平安不可能存在的信念必会复萌。3于是,战争又再度被视为唯一的现实。4这时,你必须再度放下手中的剑,纵使你并未认清自己已再度拾起了它。5然而,只要此刻你还依稀记得自己手中无剑时的快乐时光,你就会明白,自己必然又重拾此剑自我防卫了。6现在,静止片刻,想一想:冲突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还是上主的平安才是更佳的选择?7哪一个使你获益更大? 8平静的心不是一份小礼。 9你难道宁愿选择死亡,而不愿存活下去?

5. 活着是种喜悦,死亡只会哭泣。2你认为死亡能够帮你逃避自作孽的后果。3你却看不见这一点:死亡是你自己营造出来的,它只是给你一种结束的幻觉。4死亡不可能是种出路,因为它不是生命,而问题是出在生命那儿。5生命没有对立,因为它是上主。6由于你决定以死亡来结束生命,生命与死亡才会对立起来。7宽恕世界吧!你就会了解,上主所创造的,是不会结束的,而祂未造之物,都不是真实的存在。8这一句话足以阐释出我们的课程。9这一句话给了我们一个修持的方向。 10这一句话把圣灵的整个课程表达得淋漓尽致。

6. 上主的平安是什么?2它只是明白了,上主的旨意是浑然一体,了无对立的,如此而已。3任何与其旨意相冲突的念头,均不可能是真的。 4祂的旨意与你的意愿之间的对比,只不过看起来像真实得很。5然而,真理内没有冲突,因为祂的旨意就是你的。6如今,上主将祂的伟大旨意送给了你。7祂无意将它私藏起来。8你为什么还设法将你那微不足道的幻相隐瞒着祂?9上主的旨意是唯一,也是一切。 10这是你的产业。11凌驾日月星辰之上的宇宙,以及你可能想出来的所有意念,全都属你所有。12上主的平安是得知祂旨意的必备条件。13只要一得到祂的平安,你就会记起祂来了。

二十一.言词在救治中扮演什么角色?

1. 严格地说,言词在救治中毫不重要。2它的动力是祈祷,或是要求。3你要求什么,就会得到什么。4这儿指的是发自内心的祈祷,而非祈祷中所用的言词。5有时候,言词与祈祷相互矛盾,有时则心口一致。6这都无所谓。7言词是分裂的心灵为了存留在分裂的幻觉中而造出来的,上主不了解言词这玩意儿。8言词对初学者特别有帮助,有助于他的专心,帮他排除或至少管住无谓的杂念。9然而,不要忘了, 言词只是象征的象征。 10因此,它离实相更是双重的距离。

2. 身为象征的言词,具有相当具体的指标作用。2即使它有时显得极其抽象,但心灵所接收到的却是一张极为具体的图像。3除非一句话能使心灵衔接上某个具体而相关之物,否则这话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无助于救治的过程。4发自内心的祈祷并不真的要求什么具体之物。5它所要求的不外乎某种经验,它之所以提出这具体的要求,只因当事人认为那东西能带来他所渴望的经验。6于是,言词成了所求之物的象征,然而,那东西本身却代表着他所期待的经验。

3. 祈求世俗之物,就会带来世俗的经验。2如果心祷祈求的是这个,就会得到这个,因为他只会接收到这个。3在祈求者得心目中,心祷是不可能不获应允的。4如果他要求不可能的事,如果他心中想要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或是存心追求幻觉,这一切也都会成为他的。 5他的抉择具有满愿圆梦的能力。6地狱与天堂即在于此。7上主之子虽在沉睡中,仍不失此能力。8这就够了。9他的言词无关紧要。10只有上主的圣言才具意义,因为它所象征之物,在人间是没有任何象征的。11只有圣灵了解这个圣言所代表的意义。 12而这也就足够了。

4. 那么,上主之师教导他人时,是否该避而不用言词?2绝非如此! 3有许多人还无法在静默中聆听,非要靠言词才能交流。 4然而,上主之师必须学习新的遣词用字之道。5慢慢的,他学会不再自行决定说什么,而让圣灵为他选择适当的言词。 6这一过程正是练习手册所谓的"我要退下来,让祂指引前程"的一个特殊案例。7上主之师接受天赐的言词,他所给的也正是他所领受的。8他不控制自己的言说的指向。9他聆听而且听见了,才开口发言。

5. 上主之师在这类学习上的最大障碍,就是担心自己所听到的话是否靠得住。2他所听到的很可能令他相当吃惊。3也许与他所认定的当前问题显得毫不相干,事实上,还可能让教师陷于十分尴尬的处境。4这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判断而已。5都是他自己的判断,出自于连他自己都弃之犹恐不及的自惭形秽心理。6不要判断那临之于你的言词,而应满怀信心将它分施出去。7它远比你自己的言词明智多了。8上主之师的那些象征有上主圣言撑腰。9祂会亲自赋予他们的言词圣灵的大能,将它们由无意义的象征提升为天堂的召唤。

二十二.救治与救赎有何关系?

1. 救治与救赎之间并非相关,而是同一回事。2奇迹之所以没有难易之分,是因为救赎没有程度之别。3它是世上唯一可能存在的完整观念,因为全然一统的知见源自于它。 4片面的救赎这观念毫无意义,就好比说天堂中专辟一隅作为地狱那般荒谬。5只要接受救赎,你就获得了治愈。6救赎即是上主圣言。7一旦领受了祂的圣言,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孳生疾病?8一旦领受了祂的圣言,就等于完成了所有的奇迹。9宽恕即是救治。10上主之师已经把接受救赎当成自己的为一任务。11那么,还有什么是他无法救治的?12还有什么奇迹是他无法施展的?

2. 上主之师的进步情形可能有快有慢,全看他是否认得出救赎的无所不容性,还是有时会把某个问题摒除于外。2有的人能突然撤悟出救赎的课程可以完美地应用于一切境遇,但这种情形相当少见。3上主之师也许远在他还未完全明了他的接纳所带来的整个内涵以前,早已接纳这使命了。4只有结局是肯定不移的。5一路上,他随时随地都可能萌生那种对救赎无所不容的本质所应有的领悟。6此路若显得漫长,愿他放心。7他已经决定了自己要走的方向。8此外对他别无所求。9他既已完成了必备条件,其余的上主岂会吝惜不给?

3. 上主之师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了解,宽恕就是救治。2身体可能生病,乃是小我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观念。3这个想法赋予了身体自主性,由心灵分立出去,使攻击的观念变得不可侵犯。4身体若能生病,救赎便不可能存在。5能够随意对心灵颐指气使的身体,只能僭取上主的地位,证明救恩不可能存在。6果真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救治的?7身体已成了心灵的主人。8除非把身体除掉,否则心灵如何回归圣灵?9谁愿为了救恩付出这样的代价?

4. 无可讳言的,生病一点都不像是一种抉择。2也不会有人真的相信是自己故意要生病的。3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或许还能接受,但若普遍应用在一切形形色色的疾病上,那就很难接受了;不论在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或是对其他人的认知中,都是如此。4上主之师祈求的治愈奇迹,并不在这一层面上。5他不再着眼于心灵与身体,只看见基督的圣容在他面前闪耀着光辉,修正了所有的错误,救治了所有的知见。6上主之师一旦认清需要救治的是谁,这番体认便能导致救治之效。7这种体认并不限于某个固定对象。8也同样适用于上主的一切造化。9所有的幻觉都因这体认而获得了救治。

5. 上主之师若无法救治他人,那是因为他忘了自己的神圣自性。2于是,他人的疾病遂成了他自己的病。3他一定已经与他人的小我认同,把他误认为是一具身体,才可能发生此事。4如此一来,他已为自己拒绝了救赎,再也不可能以基督之名带给弟兄救赎。 5事实上,他连自己的弟兄都认不出来,由于天父从未创造过身体,因此他在弟兄身上所看到的只是虚假不实的一面。6错误无法修正错误,扭曲的知见亦无救治之效。7上主之师啊!快退下来吧!8你已经错了。 9不要再带头领路了,你已经迷途了。10立刻转向你的无上导师,让自己获得救治吧。

6. 救赎的恩赐是普世性的。2同等适用于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的境遇。3它亦有治愈所有人所有疾病的能力。4不相信这一点,就是对上主不公,亦是对祂不忠。5生病的人视自己为与上主分裂的个体。6你会把他视为与你自己分裂的个体吗?7你的任务就是救治那导致他生病的分裂意识。8你的使命就是帮他体认出,他对自己的所有理念都不是真的。9你的宽恕必须向他显示出这一事实。10救治本身非常简单。11救赎是供人接纳与布施的。12若已接纳,就必已领受了。13救治便发生在这接受之中。 14其余的一切,必会随这唯一目标而来。

7. 有谁能限制上主的大能?2有谁敢说,哪种人该得到哪种救治,什么是连上主的大能都无法宽恕的? 3这种想法简直是神智不清。 4上主之师没有资格为祂设限,因为他没有判断上主之子的资格。 5判断祂的圣子,就等于限制他的天父。 6两者都是同等的荒谬无谓。 7然而,上主之师必须先认清这两者其实是同一错误,才可能了解这一点。8如此,他就等于接受了救赎,因他已经撤回了自己对上主之子的判断,接纳上主创造他本来的面目。9他再也不会与上主对立,自行决定什么地方需要救治,什么地方应该暂缓一缓。10如今,他能与上主一起说:"这是我的钟爱之子,永永远远都是圆满的受造。"

二十三.耶稣在救治的过程中有无特殊的地位?

1. 很少人能直接领受上主的恩赐。2即使是最资深的教师,在世上也会禁不住向诱惑低头。3他们的学生如果为了这个缘故而不得救治,这岂算是公平的?4圣经上说:"因耶稣基督之名而求"。 5这岂是对怪力乱神的诉求?6名字没有救治的能力,呼求任何特殊能力的咒语亦无此能。7那么,呼求耶稣基督之名又有何意义?8呼求他的圣名又会带来什么结果?9为什么呼求他成了救治的必经过程?

2. 我们已经多次重申,唯有自己已彻底接受救赎的人,才能救治世界。2真的,他已经做到了。3他人可能还会继续受到诱惑,但绝非这位圣者。4他已是上主的复活之子。5他战胜了死亡,因为他已接受永恒的生命。6他已认清了上主创造他的本来面目,由此而认出所有的有情生命原是他的一部分。7如今,他的能力没有任何限制,因为那是上主的大能。8他的名字也成了上主的圣名,因他再也不把自己当成与祂分裂的独立个体。

3. 这对你有何意义?2这表示,记起了耶稣,就等于记起上主。3圣子对天父的整个关系都系于他内。4他在上主儿女之奥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你的角色,他圆满的成就乃是你成功的必然保证。5他的救援是否仍然一蹴可及?6他对此曾说过什么?7记住他的许诺,不妨诚实地扪心自问,他岂有自食其言的可能?8上主岂会辜负其圣子的期待?9与上主一体的人怎能不肖似祂?10凡是超越身体者,就已超越了限制。11世界最伟大的这位老师岂会掩面不顾追随他的门徒?

4. 耶稣基督之名本身只是一个象征。2但它所代表的乃是超乎世界之爱。3你可以安心地用此象征来取代你呼求的所有神只之名。4每当这圣名在心中响起,它成了上主圣言的光明象征,如此近似它所代表的意义,两者几乎融合无间了。5记得耶稣基督的圣名,就等于感谢上主对你的一切恩赐。6对祂的感恩,便成了忆起祂的途径,因为爱不可能离开感恩之心念太远的。7上主能够轻易地进来,因为这种心念正是你返回家园的真正条件。

5. 耶稣一直在前引导着路。2你为何对他毫不感恩?3他之所以要求爱,只是为了能够把爱赐给你。4你并不爱自己。5但在他的眼

中,你的可爱是如此完美无瑕,他才能从中看到天父的肖像。6你成了他的天父在世的具体象征。7他在你身上寻找希望,因为他在你内看到你的圆满,既无限制,亦无瑕疵。8基督的慧见在他的眼里恒久不灭地闪烁着光辉。9他一直留在你的身边。10你难道不想由他的经验中学习救恩的课程?11他既已为你走了这段旅程,你为什么还要从头开始?

6. 世上没有人真正掌握得了天堂的真相,也不会明白它的唯一造物主究竟何所指。2然而,我们有许多见证。3智慧会吸引他们。4有一些人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所能学到的境界。5我们也不会把加在自己身上的限制交给别人。6凡是已经真正献身于上主的教师,是不可能忘怀自己弟兄的。7然而,他所能献给弟兄什么,受制于他自己学到什么。 8那么,何不转向那已放下所有限制且超越了学习极限的那一位。9他会携你同行,因他从不独行。10那时你就已经与他同行了,就像现在一样。

7. 这个课程就是来自于他,因为他的话已经以你能懂得以及喜爱的语言传给你了。2可不可能还有其它的老师前来引领使用其它语言且偏好其它象征的人? 3当然有。4上主岂会令任何人滞留于困境中,而不及时伸出援手,并派遣一位足以象征祂的人间救主?5我们确实需要一种多面性的课程,不是因为内容有所不同,而是因为象征必需就实际需要而有所改变。 6耶稣已经前来答复你的需要了。 7你会在他内找到上主的答复。8那么就与他一起去教人吧!因为他与你同在,他一直都在。

二十四.真有轮回吗?

1. 终极来讲,轮回是不可能的事。2既没有过去或未来,那么不论投胎一次也好,多次也好,这种观念实在没有什么意义。3因此,真正地讲,轮回不可能是真的。4我们只该这样问:"这种观念有没有任何益处?"5这当然要看你怎么应用而定。6如果用它来加深人们对生命永恒本质的认识,当然有所帮助。7是否还有其它相关的问题真正有助于照亮人们的道路?8它就像其它种种的信念一样,很可能被人妄加滥用。9最低限度,这种误用会让人老想着过去,甚至引以为傲。10最严重时,它会造成当前的无力感。11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什么愚昧的想法都可能出现。

2. 不论在什么境遇下,轮回都不是现在所能处理的问题。2即使是它构成了某人当前的困境,这人所能做的仍然只是趁现在从中脱身。3即使他是在为未来的日子铺路,也只能趁当前一刻去成就自己的救恩。4对某些人而言,轮回观念或能带来宽慰,只要它有激励人心的作用,其价值便不说自明了。5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相信轮回或不相信轮回都可能找到救恩之道。6因此,不能把这观念视为本课程的关键。7从过去的角度来看现在,多少带些风险。8然而,任何想法只要能巩固"生命与身体是两回事"这观念,多少会有些益处的。

3. 若由我们的目标着眼,在轮回上采取某种固定立场,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2上主之师对相信或不信轮回的人都应有所帮助才对。 3若硬要他采取某种固定立场,只会限制他对别人的帮助,也限制了他本人所作的决定。4本课程无意去强调任何人--不论他过去相信什么--所难以接受的任何观念。5他的小我已经够他手忙脚乱了,再用宗派之间的歧论加重他的负担,实在是不智之举。6如果只因本课程契合他相信有年的理念,而促使他不成熟地接受本课程,这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4. 本课程的目的乃是彻底扭转人的想法,这不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2当此目标终于达成时,轮回的可信性这类问题就变得毫无意义了。3而在目标达成以前,这类问题只会引起争端而已。4因此,上主之师应明智地避开所有这类的问题,毕竟,除此之外还有够多的问题有待他去传授与学习。5他应该明白,也教导别人明白,这些理论性的问题只是浪费时间,使其偏离原定的目标。6如果任何概念或信念中含有有益的观点,圣灵一定会告诉他的。7还会告诉他如何发挥其用。8此外,他还需要知道什么?

5. 这是否意味着教师本人不该相信轮回这一回事,或是不该与相信轮回的人讨论这类问题? 2答案是:绝非如此! 3如果他相信轮回,就不该放弃这个信念,除非他内在的导师如此劝诫。4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5只有当他误用这信念,妨碍了学生或自己的进步时,导师才会如此劝诫。6也才会建议他重新加以诠释,因为有此需要。7然而,真正需要认清的只有一点,诞生不是生命的起点,死亡也非终点。8不过对初学者而言,连这一点都还不需要。9他只需要接受一个观点,就是,他所知道的未必就是有待学习的一切。10如此,他的旅程便已开始了!

6. 本课程的重点始终未变:圆满的救恩已在此刻为你赐下,你亦能够在此刻予以接纳。2这仍是你的一个责任。3救赎可以等视为:彻底解脱过去,彻底罔顾未来。4天堂就在这儿。5此外并无他处。 6天堂就在当下此刻。7此外并无任何其它的时间。 8凡是不以此为鹄的之课程,上主之师概无兴趣。 9一切信念,倘若予以适当的诠释,就能指向这个鹄的。10在这层意义上,它们的真实性可以说全凭它们的用处而定。11只要能帮人进步的信念,就值得推崇。12这是本课程所持的唯一评论标准。13除此之外,别无其它需要。

二十五."通灵能力"值得追求吗?

1. 这问题的答复与前一个问题极其近似。 2根本没有什么"超自然"的能力可言, 那显然是人因为渴望怪力乱神而捏造出来的能力,其实根本就不存在。3然而,每个人都有许多自己尚未觉察到的能力,这也是显然的。4当他的觉识逐渐增长,便会发展出某些连自己都感到惊讶的能力来。5然而,他所有的能力,比起当他记起自己的神圣性时的粲然惊喜,简直不堪一提。6愿他所有的学习与所有的功夫都指向这一个伟大的终极惊喜,他不会甘心地让途中遇到的零星惊喜而耽搁前程的。

2. 当然也有不少"通灵"能力与本课程的精神相符。2交流管道本来就不限于这个世界所懂的狭隘范围。3若受此限,就没有必要去传授救恩了。4因为那根本无从传授。5世界对此交流所设的限制,正是阻挠人直接体验圣灵的主要障碍;祂的临在始终未变,只要有心聆听的人,便能听见祂的声音。 6这些限制都是基于恐惧之心而设的,没有它们,将世界隔得四分五裂的围墙便会应圣灵之声而坍塌下来。7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超越这些限制,都只是变得更自然而已。8他并未作出任何特殊的事情,他的成就亦毫无神奇之处。

3. 一路上可能获得的种种状似新颖的能力,可能非常有用。2若能献给圣灵,按照祂的指示而用,它们确是珍贵的教学用具。3就这一点来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并无关紧要。4唯一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其用。 5若把这些能力本身当成目的,则不论怎么做,都会有碍进步。 6它们的价值也不在于证明任何事情,不论是过去的成就,对"未见之事"有非凡的感应能力,或是拥有上主的某些"特恩",概无例外。 7上主是从不施特恩的,任何人所有的能力,别人也都具备。8只有透过怪力乱神一类的把戏,才会"显现"特殊能力来。

4. 没有一样真实而纯正的东西会沦为诳骗的伎俩。2圣灵是不可能诳骗的,祂只能应用真实而纯正的能力。3怪力乱神的伎俩,对祂一无所用。4而祂所用的道具,也不可能用在怪力乱神方面。5然而,不寻常的能力确实具有某种特别诱人的魅力。6这种力量正是圣灵所要而且所需的。7小我却把这类力量视为自我炫耀的机会。8于是,力量转成了弱点,真是悲哀。9凡是未交托给圣灵的,就一定会转变成弱点,因为凡是不给爱的,就等于给了恐惧,其后果必然令人生

畏。

5. 即使是已经舍得下物质世界的人,仍会被"通灵"能力所蒙蔽。 2当小我的焦点由物质世界中撤出以后,它的存在岌岌可危。 3它可能仍有能力在这新诱惑下重振旗鼓,用计赢回旧有的势力。 4尽管小我在此处的防护措施相当显眼,许多人仍然未能一眼看穿。5只要还有一点宁愿被蒙蔽的心愿存在, 就很容易受到蒙蔽。 6于是,这"能力"不再是一种真实而纯正的能力了,它的用途也不再那么可靠。7除非当事人对这能力的目的改变观点,否则,他只好不断欺骗下去,为那吉凶难卜的"能力"撑腰。

6. 每个人所发展出来的每一种能力,都有为善的潜能。2这一点绝无例外。3能力愈不寻常,愈是出人意料,其潜藏的用处愈大。4救恩需要所有的能力,因为世界有意破坏的,正是圣灵所要重建的。5"通灵"之力一直被人用来呼求邪魔,那只表示助长小我的气焰而已。6然而,它也可能成为圣灵大业中通传希望与救治的伟大管道。7那些已经发展出"通灵"能力的人,只不过是撤去了他们为自己的心灵所设定的种种限制罢了。8如果他们把日益强大的这种自由用来加深人的束缚,通灵能力反会成为他们加在自己身上的重重枷锁。9圣灵需要这份献礼,凡是能将它独独献给圣灵的人,心中必会怀着基督的感恩之情前进,祂那神圣眼界也已近在咫尺了。

二十六.人能够直接契入上主吗?

1. 确实能够直接契入上主,因为祂与圣子之间,没有任何隔阂。2祂的觉识就在每一个人的记忆里,祂的圣言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上。3然而,唯有真理道上的所有障碍都已清除净尽,这种觉识及记忆才可能进入人的认知领域。4这类案例有多少?5这就是上主之师的职责所在。6他们本身尚未获得这不可或缺的领悟,但他们已经与其它人结合在一起了。7就是这一点将他们与世界分隔开来。8也就是这一点使得别人能够与他们一起脱离世界。9单独一人时,他们发生不了任何作用。10一旦联合起来,就成了上主的大能。

2. 已直接契入上主的人,丝毫不受世界的限制,也清楚记得自己的终极身份。2他们可以称为众师之师,因为他们虽已无形可见,我们仍能向他们的形相呼求。3他们会在最有益的时刻及场合中出现。4如果现形会吓倒某些人,他们就只传递他们的观念。5凡是呼求他们的人,都不会落空。6也没有一个人会被他们遗忘。7他们深知人的一切需要,也清楚所有的错误,却能视而不见。8这一点终将为人所理解。9同时,他们会将自己所有的恩赐都转赠给唯独呼求他们的圣名,祈求一切援助的上主之师。

3. 有时,上主之师也会有与上主直接结合的短暂经验。2这种经验在世上是不可能持久的。3也许历经极深的奉献赤诚之后,可能赢得这类经验,然后在世上维持相当久的时间。 4不过这种情形少之又少,不该把它当成一个实际的目标。5如果真的发生了,就随缘吧!6如果没有发生,也一样随缘。 7世上所有的境界必是虚幻的。8一个人若在觉识中持久而直接地契入上主之境,他的身体必然难以久存。9有些人不惜舍下自己的身体,只为了使自己的援助得以普及世人,不过这种人少之又少。10他们需要一些仍在束缚与昏睡中的人充当助手,如此世人才能透过他们的觉醒而听见上主的声音。

4. 因此,不要因着种种限制而感到沮丧。2你的任务是摆脱它们的束缚,而非免除它们。3你必须使用他们的语言,才能让受苦的人听到你的声音。4你必须了解需要摆脱的究竟是什么,才能成为一位人间救主。5救恩不是一番理论。6看准问题,要求答复,然后在它来临之际,予以接纳。7它的来临绝对不会遥遥无期的。8只要是你能领受的任何援助,上天自会提供,你没有一个需求会落空的。 9因此,不要为你还达不到的目标操太多的心。10上主会在你所在之处接纳你,欢迎你。11这原是你所需的一切,你还会渴望什么?

二十七.何谓死亡?

1. 所有的幻觉都出自死亡这主要的梦境。2把生命视为生老病死的过程,这种想法不是很疯狂吗?3我们以前提过这个问题,现在不妨再深入反省一下。4万物的出生,只是为了死亡,这是世界牢不可破且一成不变的信念。5它被视为"自然之道",不容质疑,只能接受它为生命的"自然"法则。6那种循环,变迁,不定,不可靠,不稳固,按照某种途径,循着某种方式盈亏盛衰,这一切都被视为上主的旨意。7没有人去反问,一位慈悲的造物主岂会有这种意愿。

2. 如果把这样一个宇宙看成是上主造的,自然不可能认为祂是慈爱的。2毕竟,一个命万物消逝,归于尘土,归于失望与绝望的造物主宰,谁不畏惧?3他把你的小命系在他手中的一条在线,随时--也许就在今天---都可能弄断它,他却毫不在意,毫无遗憾。4也许他会暂缓执行,但最后仍是劫数难逃。5谁会去爱这种不知慈悲的神明?因为是他否定了生命的真实性。 6死亡于是成了生命的象徽。 7他手创的世界如今成了战场,充斥着冲突与对立,以致烽火不断。8凡是死亡所在之处,平安不可能存在。

3. 死亡是畏惧上主的象徽。2这个观念一笔抹杀了他的圣爱,不让人意识到它,好似面对太阳,架起一块遮阳板似的。3这个象徽的狰狞面目足以显示它无法与上主并存。4它所持有的上主之子的形相,就是他终将"安息"在荒凉的废墟中,久侯的虫蚁纷纷前来致意,不费多时就毁尸灭迹了。5就连虫蚁最后也难逃毁灭的定数。6因此一切有情生命只为了死亡而苟延残喘。7吞噬生命乃是自然的"生命法则"。 8上主实在疯狂愚昧至极,只有恐惧变得真实无比。

4. 相信可朽之物中有一部分可能将离开会死的那一部分而继续生存下去,这个奇怪的信念未必承认一个慈爱的上主,也不会为人重建信心。2如果死亡是真实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3死亡否定了生命。4然而,生命若是真实的,死亡就被否定掉了。5其间毫无妥协的可能。6不是可怕的神明,就是慈爱的上主。7这世界尝试过上千种妥协方式,而且还会继续这样妥协下去。8上主之师无法接受任何一个,因为上主不会接受任何一个的。9祂从未造过死亡,因为祂没有造过恐惧。10对祂而言,两者同样毫无意义。

5. 死亡的"真实性"深深扎根于上主之子是一具身体这个信念中。2如果上主真的创造了身体,死亡就一定是真的了。3而上主便不可能是慈爱的。4真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两种知见之间的对比,在这一点上显示得再清楚不过了。5如果上主是爱,死亡遂真的宣告了上主的死亡。 6如今祂的造化只有在祂面前战栗不已。 7祂不再是天父,而是毁灭者。8祂不再是造物主,而是复仇者。9祂的圣念多么可怕,祂的形相多么可畏。10俯视自己的造化,等于置之于死地。

6. "最后所要毁灭的仇敌便是死亡。"2当然!3没有死亡的观念,世界便无由而生。4所有的梦境都会跟着这个梦一并结束。5救恩的最终目标即在于此:结束一切幻觉。 6而一切幻觉都是由死亡而生的。7出自死亡之物,怎么可能会有生命?8出自上主之物,怎么可能会死?9世界徒然地恋守者死亡,却又认为爱是真实的,为此而酝酿出的种种矛盾,妥协及仪式,无非是"非心灵"层次的怪力乱神之念,既无作用也无意义。10上主恒在,在祂之内的受造也必是永恒的。11你难道看不出,若非如此,祂就有了对立,而恐惧就会变得像爱一般真实。

7. 上主之师,你奉派的唯一任务可以终归一句:不要接受任何有死亡在其中作崇的妥协。2不要信任残酷,也不要让攻击蒙蔽了你的真理。3凡状似会死之物,都是出自妄见,且导入幻相。4此际,你的任务就是把幻觉带到真理之内。5在这事上你该坚定不移,不要被任何变化无常的"现实"所诳骗。6真理既不会移位,也不会动摇,更不会沉入死亡而溶解。7死亡的之后是什么?8不过就是:悟出上主之子永远不变的清白本质。9唯此而已。10然而,千万不要忘掉这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十八.何谓复活?

1. 简单得很,复活就是克服或超越死亡。2是再度觉醒,或是重生,是心灵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3如此便是接受圣灵所诠释的世界之目的,亦是亲自接受了救赎。4也是苦难之梦的结束,欣然觉醒于圣灵的最后一梦。5是认清了上主的种种恩赐。6这仍是一个梦,身体在此梦中完美地运作,除交流之外别无其它的任务。7就是这一课结束了整个学习历程,因为随着复活的一课,整个课程功德圆满,而且被超越了。8复活就是向上主发出邀请,请祂迈出最后的一步。9它废除了其余的目的,其余的宗旨,其余的愿望,其余的顾虑。 10它是上主之子对天父的唯一渴望。

2. 复活便是否定死亡,拥护生命。2世上所有的想法就这样全面扭转过来了。 3如今生命被奉为救恩,痛苦及所有的厄运都被视为地狱。4爱不再令人害怕,反而令人欣然迎去。5偶像也已销声匿迹,忆起上主的光芒无碍地遍照世界。6基督透过一切有情生命显示其圣容,没有一物会困守黑暗而遗落在宽恕之光以外。7世上再也没有哀伤。8天堂的喜乐已经降临大地了。

3. 课程到此结束。2从此以后,不再需要任何指示了。3眼界已得到了全面的修正,所有的错误均己化解。4攻击成了无谓之举,和平已经来临。5本课程的目标已经达成了。6所有意念已远离地狱而回归天堂。7所有的渴望都得到了满足,还有什么尚未得到答复或满全的呢? 8最后的这个幻觉传遍了世界,宽恕了万物,取代了一切攻击。9世界终于全面地扭转过来了。 10没有一样东西会与上主圣言相矛盾。11没有什么能与真理作对。12如今,真理终于得以来临。 13只要有心要它前来笼罩这个世界,它便会刻不容缓降临。

4. 一切有情内心都在热切的期待中静下来了,因为永恒的时辰已经临近了。2死亡不复存在。3上主之子已经自由了。4恐惧就在他的自由中结束。5如今大地再也没有任何隐秘的死角来庇护病态的幻觉、恐惧之梦,以及对宇宙的妄见。6万物均现身于光明之中,其存在目的就在这光明中被转化,并为人所理解。 7身为上主儿女的我们,则由尘土中起身,正视自己的完美无罪。8就在世界受到举扬,进入真理之际,天堂之颂,传遍了世界。

5. 如今,已不再有任何分别。2圣爱反顾自身,差异性已不复存在。 3还需要什么其它景象?4还剩下什么有待慧见去完成的?5我们已经看见了基督的圣容,祂的无罪性,以及祂那隐身于一切形相之后并超越一切目的之上的圣爱。6我们是多么神圣啊!因为祂的神圣性真的已释放了我们。7我们接纳了祂的神圣性,将它原原本本地纳为己有。8我们永永远远都是上主所造的样子,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以祂的旨意作为自己的意愿。9至于其它意愿的幻觉便消失了,因为目的的一统性已经找回了。

6. 这一切都在等待我们所有的人,然而,我们尚未准备妥当,无法欣然接纳。2只要还有一颗心灵困在邪恶的梦中,地狱的观念就显得十分真实。3上主之师以唤醒沉睡的心灵为己任,并在那儿看见基督的圣容取代其梦境。 4祝福取代了谋害的念头。 5判断也被搁下了,交托给身负审判之责的那位圣者。6就在祂的最后审判中,上主的圣子恢复了自己的真相。 7他已得救,因为他已听见了上主的圣言,并且深解其意。8他已自由了,因为他让上主之音宣扬真理。 9他以前有意钉死的人,亦随同他一起复活了,并立在他身边,与他一起预备好去觐见上主。

二十九.其余……

1. 教师指南无意答复师生们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2事实上,它只能列入几个比较显着的问题,为正文及练习手册中的主要观念提纲挈领一番。3它只是一种补充,无法取代前两部分。4本文虽然名为教师指南,你必须记住,师生的分别只是时间而已,因此从这定义来讲,两者的不同只是暂时的。5在某些情况下,学生若能先读这指南,也许会有帮助。6有些人也许由练习手册着手比较好。7另一些人可能需要由比较抽象的正文开始。

2. 哪一部分适于哪一种人?2哪些人光读那些祷词就能获益良多?3哪些人也许还消化不了太多东西,而只要一个微笑就够了?4没有人能独自答复这些问题。5上主之师走到这一步,不会不了解这一点的。6课程的安排极度个人化,每一部分都是在圣灵特别的关注与指导之下订立的。7向祂请教,祂必会答复。8这是祂的责任,只有祂才配负起这一责任。9这责任亦是祂的使命所在。10而你的使命则是把问题转交给祂。11你难道想要为自己不甚了解的种种决定负责? 12你应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不可能犯错的无上导师。13祂的答复永远都是对的。14你能对自己的答复作同样的保证吗?

3. 把决定权转让给圣灵的次数愈来愈频繁,还会带来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益处。 2你也许从未想过这一点,然而,它的关键性极其显然。3遵循圣灵的指示就等于帮你自己消除罪咎。4这是救赎的本质所在。5也是本课程的核心。6你在想象中篡夺了不属于你的任务,而这正是恐惧之源。7你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映现出这一幻觉:你确实干了这事,这使你不得不害怕。8因此,把那任务还给本来就非祂莫属的那位圣者,方为解脱恐惧之道。9如此,也就是让爱的记忆重归于你心。10因此,不要认为你必须遵循圣灵的指示只是由于自己的不才。11那是领你出地狱的途径。

4. 在此,我们又面临了本课程常提到的一大吊诡。2说"凭自己,我一无所能",乃是获取一切能力之道。3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像个吊诡。4上主创造出来的你,本来就拥有一切能力。5你自制的自我形相才毫无力量。6圣灵深知你的真相。7而你自制的形相则一无所知。8然而,不论这形相的彻底无知是多么的明显,它还假装自己无所不知,因为这信念是你赋予它的。9这就是你的教诲,也是为了拥护它而形成的世界之教诲。10但深知真相的无上导师并没有忘记。 11祂的决定惠及一切众生,丝毫没有攻击的意味。12因此不可能激发任何罪咎。

5. 凡是没有某种能力却假装有的人,就是自我欺骗。2然而,若领受上主所赐的能力,则是明认自己的造物主,并领受他的恩赐。3祂的恩赐是无止尽的。4祈求圣灵为你作决定,不过是领受真正属于你的产业罢了。 5这是否表示,你若征询祂的意见就说不出任何话了?6绝非如此!7那样就太不实际了,本课程最关切的莫过于实际性了。8只要你业已养成习惯,能随时随地向祂求助,你就该满怀信心,智慧必会在你需要之刻降临。9每天早上都这样准备,在这一整天中,尽可能地记得上主;只要环境许可,随时祈求圣灵的援助,入夜则记得感谢祂的指引。10你的信心必会屹立不摇。

6. 不要忘了,圣灵所凭据的不是你的言词。2祂明白你内心的要求,并于以答复。3这是否表示,当你有攻击的冲动时,祂也会报之以邪恶?4绝不!5因为上主赋予祂一种能力,能将你的心祷转译成祂的语言。6祂了解攻击只是求助的讯号。7祂会应机伸出援手的。 8上主若让你的言词来取代祂的圣言,那实在太残忍了。9充满爱心的父亲不会让孩子伤害自己,也不会任其自我毁灭的。10纵然他可能要求伤害,但他的父亲仍会保护着他。11你的天父对圣子之爱远甚于此。

7. 记住,你是祂的圆满及祂的圣爱。2记住,你的软弱是祂的力量。3但不要把这句话匆匆读过,或误解了。4祂的力量既在你内,那么你自认为的软弱,不过是个幻觉罢了。5祂还给了你一些方法去加以证实。 6只要向无上导师要求,一切都会赐给你的。 7不是在遥远的未来,而是当下此刻。 8上主从不等待,因为等待意味着时间,而祂是超越时间的。 9忘掉你那些愚昧的自我形相、你的脆弱感、你对受伤的恐惧、你那危机重重的梦境,以及蓄意选择的"错误"。 10上主深知其子,祂如何创造了他,他就是如何。11我满怀信心地将你交托到祂手里,为此,我代你献上感恩之情。

8.如今,

愿你的一切作为蒙受上主的祝福,

2为拯救世界之故,上主转身向你求助。

3上主之师,祂正在向你致谢,

全世界都穆然肃立于

你由祂处携来的恩典。

4你是祂的爱子, 为祂所用,是你的天命, 使祂的声音遍传普世; 时空中的一切,到此告终, 有形可见的一切,在此结束, 变化无常的万物,也于此化解消融。 5你所传报的世界, 眼所未见,而所未闻, 却是真正的实存。 6你,何其神圣, 世界在你的光明下, 反映出你的神圣; 因你绝非孤独一人。 7我在代你致谢之余, 也愿与你共襄盛举。 只为了上主之故; 因我知道, 这些努力不只为我, 也是为了所有与我一同迈向上主的人。

8阿门。

词汇解析

导 言

1. 这不是哲学理论课,也不强调遣词用字的精确性。2它所关切的只是救赎,即修正知见。3救赎之道乃是宽恕。4"个体意识"的结构根本无关紧要,因为这个观念所代表的不过是"原始的错误"或是"原罪"。5如果你真的有心略过错误,研究错误本身并不会带给你修正。6本课程所着眼的正是这种忽略错误的过程。

2. 所有的词汇都有引发争端的可能,存心找碴的人,必会如愿。2而有意澄清观念的人,也会如愿。3然而,他们必须甘心略过那些争端,认清那只是一种抵制真理的措施、故意拖延的伎俩而已。4这类神学反省势必引发争论,因为它们所依据的是信念,因此有被接纳或否认的可能。5人间不可能有普世性的神学,然而,普世性的经验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须的。6本课程乃是以这种经验为鹄的。 7唯有在此经验内,才可能一以贯之, 因为不定性唯有到此才会结束。

3. 本课程所依据的是小我的架构,因小我才有此需要。2它关心的并不是那超越一切错误的境界,因为课程的整个设计只是指向那一境界而已。3因此,它使用文字,而文字也是象征性的,故表达不出超越象征之外的境界。 4会质问的只是小我,因为只有小我才会起疑。 5问题一旦被提出了,本课程只是提供另一种答复而已。 6然而,这个答复无意标新立异或巧声夺人。7这些都是小我的特质。 8本课程十分单纯。 9它只是一个任务、一个目标。10正因如此,它才能彻底保持一贯性,因为只有如此才可能一以贯之的。

4. 小我势必会要求本课程所未提供的答复。2它认不出这些问题只具问题的形式,却是不可能作答的。3小我会问,"这不可能的事怎么发生的?""这不可能的情况又发生在什么事上?"它会以各种方式提出这样的问题。4却没有答案,有的只是经验。5就致力于这个经验吧!不要被神学所耽误了。

5. 你会发觉,本课程对结构性的问题,只在开始的时候简要地强调了一下。2后来很快就跳过去,进入中心主题了。3但是既然你要求澄清一些观念,我们就讨论一下本课程所引用的词汇吧!

1. 心 -- 灵

1. 心灵(mind,或简称为心)这名词是用来代表灵性的行动主体,提供它创造活力。2当这名词(在英文中以大写来表达)只用于上主或基督身上时,则称为上主之心(或简称为天心),或是基督的天心(或简称为基督之心)。3灵性(spirit)指的是上主的圣念,是上主按自己的肖像而造出来的。4合而为一的灵性,是指上主的唯一圣子,亦即基督。

2. 在这世界上,由于心灵已经分裂了,上主儿女好似成了各自独立的个体。2连他们的心灵也不再像是合一的。3在这幻境中,"个人的心"这概念反而显得很有意义。4因此本课程才会把它描绘成好像真有两部分似的:灵性与小我。

3. 灵性的那一部分,仍然透过圣灵,与上主有所联系;圣灵存于这一部分内,但仍看得见另一部分。2"灵魂"这一词,由于极易引起争论,除了在引用圣经经句以外,一概避免使用。3然而,若了解它属于上主的层次,不生亦不灭,亦可视之与"灵性"同等。

4. 心灵的另一部分,完全是虚幻的,只会制造幻觉。2灵性才具有创造的潜能,但在心灵尚未统一以前,它的旨意,也就是上主的旨意,却好似沦为阶下囚了。3然而,造化仍然持续进行,未曾稍缓,因为这是上主的旨意。4这个旨意始终是统一的,因此对这世界而言毫无意义。5它既无对立,也没有程度之分。

5. 心灵能够是正确的,也能够是错误的,全凭它聆听谁的声音而定。2正念聆听的是圣灵之音,宽恕了世界,并以基督的慧眼看到真实世界取代了原有的世界。 3这是最终的慧见,也是最后的一个知见;必须具备这一条件,上主才能跨出祂最后的一步。4至此,时间与幻觉就一并结束了。

6. 妄念聆听的是小我,造出种种幻觉,认知罪的存在,找尽理由泄怒,把罪咎、疾病,以及死亡都视以为真。2这个世界与真实世界两者都属于幻觉,因为正念只会视而不见,或宽恕这些从未真正发生过的事。3因此,它并不是基督之心那种一体境界,基督的旨意与上主的是一体不分的。

7. 在这世界上,只剩下一种自由,就是抉择的自由,而且始终介乎两种抉择或两种声音之间。2意志不属于知见的层次,也与抉择无关。3意识则是一种接收器,由上或是由下,也就是由圣灵或是小我那儿接收信息。4意识具有不同的层次,觉识能够产生惊人的改变,但无法超越知见的领域。5觉识只要逐步加以训练,就能在其巅峰状态下意识到真实的世界。6正因具有层次,而且能加以训练,这事实充分显示了觉识无法契入真知的领域。

2. 小我 -- 奇迹

1. 幻觉是不会持久的。2死亡是它的必然结局,在它的世界里,唯有这一点最为肯定。 3正因如此,那才是小我的世界。 4小我是什么?5它就是有关你的真相的那个梦。6也就是你自认为与造物主分离的那个念头,或你想要成为非祂所造的模样的那个愿望而已。7这东西疯狂得很,毫无真实可言。8它只是无名之物的一个名字罢了。9它象征了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没有选择的一个选择。10我们赋予它一个名字,只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它不过是一个古老的念头:认为自己所妄造的一切都是不朽的。11这除了引发一场梦以外,还会有什么结果?而那场梦会和所有的梦一般,终在死亡中结束。

2. 小我是什么?2就是虚无,但在外表上却显得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3在徒具形式的世界里,无从否定小我,因为只有它显得最为真实。4然而,上主所创造的圣子岂会栖身于形式中,或是徒具形式的世界?5凡是需求你去界定小我,并解释它如何形成的人,都已认定小我是真实的,并设法藉用定义把小我的虚幻本质隐匿在那似是而非的文字之后。

3. 没有一个谎言能够透过定义而弄假成真。2也没有一个谎言真能隐匿得了真理。3小我的不实性不是靠文字言词所否定得了的,也不会因为它的本质虚有其表,就显得很有意义。4有谁能为无法界定之物下定义?5但即使在这情况下,仍然有个答案。

4. 我们无法真正为小我的本质下个定义,但我们能够说出:它不是什么。2这一点在我们眼前昭然若揭。3我们就是由此而归纳出小我之本质的。4好好地端详小我的反面,你就不难看到那唯一有意义的答案。

5. 小我的反面,不论是由起因、作用及后果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都称之为奇迹。 2就在这儿,我们找到了世上不属于小我的一切。3这儿就是小我的反面,也唯有在此,我们瞧见了小我的庐山真面目,我们看到了它仿佛做过的事和一切前因后果,其实都是同一回事。

6. 在一向黑暗之处,我们如今已看到了光明。2小我是什么?3就是先前的黑暗。 4小我在何处? 5就在先前黑暗所在之处。6它现在又成了什么?何处才能找到它?7它成了虚无,无迹可寻。8如今光明已经来临,黑暗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9先前邪恶之地,如今只有圣洁。10小我是什么?11就是先前的邪恶。12小我在何处?13就在邪恶之梦里, 只有在你作梦时它才显得那么真实。 14十字架所在之处,如今立着上主之子。15小我是什么?16还有谁会提出此问?17小我在何处?18梦境既已过去,如今还有谁会想追求幻觉?

7. 奇迹是什么?2也是一个梦而已。3不过只要你全面正视一下这个梦,你就不会再有疑问了。4当你踏着温柔的脚步前进时,好好正视展现在你眼前的慈爱世界。5正视一下这一路上帮助你的人,为天堂的肯定性以及平安的必然性而欢欣吧!6也不妨瞥一眼你终于抛在身后之物,你总算超越了。

8. 小我就是:一切冷酷的仇恨,报复的欲望,痛苦的呼号,死亡的恐惧,谋害的冲动,举目无亲的幻觉,好似孓然活于天地间的自我。2奇迹修正了你对自己的这种可怕误解,有如慈母为爱子吟唱摇篮曲那般温柔。3这不正是你想要听到的歌声吗?4这不正答复了你想问的一切,同时又彰显出那问题的荒诞无稽吗?

9. 你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那只是为了掩盖圣灵之音而造的;圣灵只会向所有的人提出同一个问题:"你已经准备好帮我拯救世界了吗?"2要问就问这个,不要再去问小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如此,你就会猛然看见一道光明笼罩在小我所造的世界上。3如今,奇迹已经为每一个人准备好了。4世界便由你所认定的样子中解放出来了。5它的真相毫无罪污,彻底纯洁。

10. 奇迹宽恕,小我诅咒。2除此之外,它们不需要任何定义。3没有一个定义能比这个更确然,或是更接近救恩的真义。4问题与答案都在这里,两者终于碰头了,其间的选择是显然易见的。5有谁认出地狱的真相后,还会选择地狱?6只要有缘得知路程已不远,而目标又是天堂,谁不会继续向前再走一阵子?

3. 宽恕 -- 基督圣容

1. 宽恕是为了上主,也是导向上主,而非出自上主。2祂所创造的怎么可能需要宽恕,这简直不可思议。3因此,宽恕也是种幻觉,只因它以圣灵的目的为目的,所以有所不同。4不像其它的幻觉,它使人远离错误,而非导向错误。

2. 宽恕也许可以称之为一种喜剧,或是一座桥梁,使未知者得以跨越它们的知见与真理之间的差距。2他们无法直接由知见抵达真知之境,因为他们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意愿。 3如此便遮蔽了上主的真相,使祂变得像仇敌一般。4就是这个神智不清的知见,使他们无法心甘情愿地启程,在平安中回归于祂。

3. 因此,他们需要一种受援的幻觉,因为他们是如此地无助;他们需要一个平安的圣念,因为他们陷于冲突之中。2上主在其圣子开口要求以前,就知道他的需要了。3祂毫不在乎外在的形式,祂的旨意只是愿他们了解祂所赋予的内涵。4这就够了。5形式会随着需要而改变,而内涵却是不变的,就像它的造物主一般永恒不易。

4. 必须先看到基督圣容,上主的记忆才可能复苏。2理由很显然。3看到基督的圣容,涉及知见的问题。 4没有人能看见真知。 5而基督圣容乃是宽恕的伟大象征。 6它就是救恩。 7它象征着真实的世界。8凡是着眼于此的人,再也看不到世界了。9他离天堂之门的距离不能再近了。10他离此门不过一步之遥。11这是最后的一步。12让我们把这一步交托给上主吧。

5. 宽恕也是一个象征,它既为上主旨意的唯一象征,故无法分割。2因此它所反映出来的统一性,便成了祂的旨意。3只有这个东西仍在世界内,却是通往天堂的桥梁。

6. 上主的旨意就是一切。2我们只可能由虚无迈向一切,由地狱迈向天堂。3这算得上是一种旅程吗?4不,在真理内不是,因真理是如如不动的。5唯有幻觉才会由一处移向另一处,由一段时间迈向另一段时间。 6那最后的一步也只是一种变化而已。 7它既是一种知见,故有一部分也非真实的。8然而,这一部分会消失。9所剩下的便是永恒的平安与上主的旨意。

7. 如今,再也没有什么愿望了,因为愿望是会改变的。2连所愿之物都可能变得不受欢迎。 3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小我是无法安心的。4然而,上主的旨意乃是上主的恩赐,它始终不渝。5祂所给的一切,一向肖似祂自己。6这便是基督圣容的目的所在。7它是上主为拯救圣子而赐的礼物。8只要瞻望这一圣容,你就受到了宽恕。

8. 当你看到了自己映现在地儿的真相时,就在那一刻,世界变得何其美丽!2你如今已无罪,看一看自己的无罪性吧!3如今,你是神圣的,也认出了自己的神圣性。4如今,心灵回归它的造物主,天父及其圣子终于结合了,那一体中的绝对一体性不只支撑着所有的结合,同时超越了一切结合之上。5上主是无法看见的,只能领会。6祂的圣子不是让你攻击的,而是让你认清真相的。

4. 正见 -- 真知

1. 你所见到的世界只是一个幻相而已。2上主从未创造过它,因祂所造之物必然是永恒的,如同祂自身一样。 3然而,在你眼前的世界,没有一物能够恒久存在。4有些东西会比另一些东西持久一些。5然而,时辰一到,一切有形万物都有个结束。

2. 因此,肉眼并非看见真实世界的工具,因为它们所看到的幻相,只会导入更多的幻觉。2确实如此。3因为肉眼所见的一切,不只无法久存,还会助长罪及罪咎之念。4至于上主所创造的一切,则永远都是无罪的,也永远没有罪咎。

3. 真知不是修补妄见的药方,因为两者既属于不同的层次,根本没有碰头的可能。2妄见只可能有一个修正,就是正见。3正见也非恒久之物。 4但就在它存留之际,便有救治之功。 5正见这一道药方,具有多种名称。 6宽恕、救恩、救赎、正见,指的都是同一回事。7它们都有同一个起点,最后全都归向那超越它们自身的一体境界。8正见乃是拯救世界脱离罪恶的工具,因为罪根本就不存在。 9而正见所见到的正是这一点。

4. 这世界好像是挡在基督圣容前的一个障碍物。2但它在正见的眼里,不过是一张薄弱的面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瞬间将它除去。3它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4如今,它只有消逝一途,因为,一块空间现在已经清理就绪了。5就在它灭迹之处,基督圣容显现了,霎时, 世界被遗忘了, 随着世界漩入它的虚无源头,时间从此结束了。

5. 被宽恕了的世界不可能存留多久的。2它曾是身体的家园。3但宽恕的眼光越过身体而去。4这正是它的神圣性,这也是它的救治途径。5身体的世界属于罪的世界,因为只有身体存在时,罪才有存在的可能。6罪会孳生罪咎,就如宽恕会解除罪咎,都是必然的事。 7罪咎一旦完全消失,还有什么东西保得住这分裂出去的世界?8因空间也已随着时间一起消逝。9世界是靠着身体才显得像真的一样,由于它是分裂出去的,故不能存于分裂不可能存在的地方。10宽恕证明这种事情不可能存在,因为它根本不去看这种事情。11届时,凡是你视而不见的,对你就会变得不可理解,就像你的肯定不疑一

度曾系于它的存在上,都是同样的道理。

6. 正见所带来的就是这个转变:过去被投射于外的,如今都在内心见到了,而宽恕就在那儿让它自行消失。2因为在那儿,献给上主之子的祭坛已经筑起,他会在那儿忆起自己的天父。3在这里,所有的幻觉都被带到真理前,置于祭坛之上。 4凡是在外面所看到的一切,宽恕必然鞭长莫及,因看起来好似永远充满了罪过。5当罪被视为外在的存在时,还有什么希望可言?6罪咎还能期待什么解法之方?7但你若能向内心去看,罪咎与宽恕便霎时并列于祭坛之上。 8疾病与它唯一的药方终于结合于同一个救治光明中。9上主已经前来召集属于祂的人。10宽恕终于功德圆满了。

7. 如今,上主那不变、肯定、纯净、彻底易解的真知,进入了它的国度。2知见,不论对错,都已经过去了。3宽恕也过去了,因为它已完成任务了。4在献给上主之子的祭坛上,身体也在耀眼的光明中消失了。5上主深知那是祂自己的,也是他的。6他们就在此结合了,因为基督圣容在此驱散了时间的最后一刻,如今只剩下最后的一个知见,一个既无缘起又无目的的世界观。7因为就在上主的记忆终于翩然莅临之处,风尘仆仆之旅结束了,罪的信念不复存在,围墙、身体、罪咎的阴森魅力亦已不再,死亡从此一逝不返。

8. 我的弟兄啊!你若知道那平安会怎样地庇荫你,将你安全、纯洁而美妙地护守在天心之内,你不可能不奔向祂的祭坛,与祂相会的。2你的名字与祂的圣名都应受到颂扬,因它们已在此圣地合而为一了。3在此,祂俯下身来将你举扬到祂面前,出离幻觉,升至神圣之地,出离世界,升至永恒之境,出离一切恐惧,回归于爱。

5. 耶稣 -- 基督

1. 你不需要别人来帮你进入天堂,因为你从未离开过它。2但由于你对上主在实相中为你建立的真实身分怀有错误的信念,所以你需要别人帮你超越你那画地自限的自我形相。3你所得到的救助者,虽然外形不一,在祭坛上,他们却都是一个。4每一位救助者都赋有上主的一个圣念,这是绝对不变的。5他们的名字会因时因地而不同;因时间本身既非真实的,所以才需要象征。6他们的名字虽然众多,但我们只讨论本课程所提到的名字。7上主并不插手相助,因为祂知道无此需要。 8但祂为那些仍把幻想当真的圣子,创造了各种救助者。9为他们而感谢上主吧!因为他们乃是领你回家之人。

2. 耶稣之名,是指曾有这样一个人,他在所有弟兄身上看到基督圣容,而忆起了上主。2因此而认同了基督,他不再是一个人,而与上主合而为一了。3这个人身是个幻相,因他表面上成了独立自主的存在,踽踽独行于一具身体内,那具身体就像所有的幻相一样,将他的自我与自性隔离了。4只有看见幻觉,并能认清它们真相的人才有拯救的能力。5耶稣得以成为救主,只因他看见了错误,却没有把它当真。6基督需要借用他的外形向人们显示自己,好将他们由自己的幻觉中拯救出来。

3. 基督,上主的完美之子,唯一的造化,祂的喜悦,永远肖似于祂并与祂一体;耶稣与祂完全认同后,便成了你们所有的人必然的实相。2他引导你跟随他。3将你领回上主那儿,因为他不只看过前面的道路,还走过此路。4他已能明辨虚假与真实的不同,你对此还模糊不清。5他为你做了最后的示范,证明上主之子是不可能被杀害的,罪过、邪恶、怨恨、恐惧或死亡,也丝毫改变不了他的生命。

4. 你所有罪就这样得到了宽恕,因为它们起不了任何作用。2它们只是一场梦罢了。3你就随着为你开示这一切的人一起动身吧!因为你欠他这份恩情,他为了帮你驱除种种梦境,不惜进入梦中。4他至今仍留在你的梦中,等着与你合一。

5. 他是基督吗?2没错,与你一起成了基督。3他在世短暂的生命不足以倾囊传授他为了所有人所学会的伟大课程。4他会与你同在,将你由自己所营造的地狱中领到上主那儿去。5只要你的意愿与他的

结合,你的眼界就成了他的慧见,因基督的慧眼是你们共有的。6与他同行, 就像与你一块长大的弟兄同行那么自然, 因他确实是你的弟兄。7他只愿做世人的弟兄,却被塑造成某种冷峻无情的偶像。8为了你对他的种种幻觉而宽恕他吧,请看,他原是你多么亲爱的弟兄。9他终会为你的心灵带来安息,与你一起将它带到上主那里。

6. 他是上主唯一的救助者吗?2绝非如此。3在人们认清他们的一体性以前,基督会现形于不同的形相与名称之下。 4然而,对你而言,耶稣传递了基督的唯一讯息"上主是爱"。5你不需要其它人。6你甚至无需接纳他到你的生活中,仍然可能阅读他的言论而受益。7不过如果你愿与他分享你的痛苦及喜悦,为了寻得上主的平安而将它们一并放下,他对你的帮助会更大。 8这毕竟是他的课程,最重要的是他要你学到这个:

9死亡不存在,因为上主之子与天父肖似。 10不论你做什么,都改变不了永恒的圣爱。11忘却你那充满罪与罪咎的梦吧,与我一起分享上主之子的复活境界。12所有祂指派给你,要你像我照顾你那样去照顾的人,领着他们一同前来吧!

6. 圣灵

1. 耶稣乃圣灵的化身,也就是在他升天之后,或是说与基督--上主创造的圣子――完全认同后,呼求降临人世的那一位。2身为唯一造物主的造化,并按其肖像或灵性,与祂一起创造的圣灵,不只是永恒的,而且从不改变。3"祂被派遣到世界上来",意指如今人们已经可能接受祂,并听见祂的声音了。4祂是代上主发言的声音,因此具有某种形式。5这种形式不是祂的实相,只有上主偕同基督,祂的真实之子,也是祂的一部分,方知那一实相。

2. 根据整个课程的描述,圣灵负责为我们的分裂之境提供对治之道,为我们带来救赎计划,不只指定我们在那计划中所负的特殊任务,还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那任务是什么。2祂立耶稣为实现这计划的领袖,因为他是圆满完成自己那部分任务的第一人。3因此,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赐给了他,当你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就会与你分享这一权柄。4救赎的原则远在耶稣付诸行动以前就赐给了圣灵。

3. 本课程把圣灵描述成上主与其分裂出去的儿女之间仅余的交流管道。 2为了完成这特殊任务,圣灵负有双重的任务。 3祂真正知道,因为祂是上主的一部分;祂也感受得到世间的一切,因为祂负有拯救人类的使命。4祂是那伟大的修正原则,是携带真实正见者,是基督慧见的天赋本能。5祂是光明,只有透过它,人才看得见那受宽恕的世界,透过它,也才看得见基督圣容。6祂绝不会忘记造物主或其造化。 7祂绝不会忘记上主之子。8他绝不会忘记你。 9祂在永恒的光照中,为你带来了天父之爱,那光照永不湮灭,因为上主亲自将它安置于此。

4. 圣灵居住在你心灵中属于基督之心的那部分里。2祂代表了你的自性与你的造物主,两者其实是一体。3祂既与两者结合,故同时能代表上主以及你发言。4因此,唯有祂才能证明两者的一体性。 5祂像是一种声音,因祂透过那形式为你道出了上主圣言。6祂好似来自一个遥远国度的神圣向导,因为你需要那种形式的帮助。7祂似乎不惜化身为任何形式,以答复你自以为有的一切需要。8纵使你自认已陷入某些子虚乌有的需要中,祂并不受此蒙蔽。9祂就是要帮你由这些需要中解放出来。10祂就是要保护你免受其害。

5. 你是祂在世的化身。2你的弟兄正召请你,与他一起充当祂的声音。3他无法单独成为上主之子的救助者,因为他一落单,就失去了任务。4唯有与你结合,他才能成为世界的荣耀救主,其救恩使命因你而圆满。5祂向你,同时也向他致谢,因为你在他拯救世界之初,就已与他携手并进了。6时间一旦消逝,你就会与他同在,而你随着死亡的韵律而起舞的那个噩梦便无迹可寻了。7代之而起的,是依旧回荡其间的上主之颂。8不久,那神圣的声音便消失了,不再倚赖任何形式,而归于无形无相的永恒上主那儿。

结 语

1. 可别忘了,这旅程一旦展开,结局就已成定数了。2一路上疑惧之心难免此起彼灭,往返不定。3然而,结局已定。4没有人会完成不了上主派他去作的事。5当你忘却时,记住,你与祂同行,祂的圣言就铭刻在你心上。6怀有这无上的希望,还有谁能绝望?7绝望的幻觉好似仍会来袭,而你会学习不受它们的蒙蔽。8每个幻觉之后,都是实相,都是上主。9在幻觉的尽头,祂的圣爱只是刹那之隔,你为何还踌躇不前,不断似幻觉取代实相?10结局已定,上主亲自作保。11当至圣圣者在你脚下开启一道超越世界的远古之门,还有谁会立于毫无生命的虚相之前?

2. 你在此是异乡的过客。2但你原是属于祂的,祂爱你如同爱祂自己一般。3请我帮你推开这块石头吧!一切已按照祂的旨意成就了。4我们已经步上了这旅程。5始自远古,结局就已写在星辰上了,挂在光明灿烂的重天之上,妥存于永恒,万古常新。6它至今犹存,既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且永不变易。

3. 不要害怕。2我们只是再度展开这段飘流已久的远古旅程,虽然看起来好像新的一样。3我们再度迈上以前一起走过却迷失了好一阵子的路。4如今我们再试一次。5这崭新的开始,具有先前的旅途所缺少的肯定与明确感。6向上仰望吧!瞻仰祂写在星辰上的圣言,祂已将你的名子与祂的铭刻在一起了。7向上仰望吧!你会找到你必然的命运;这世界有意加以隐藏,上主却要你亲眼目睹。

4. 我们且在此静静地等待,屈膝片刻,向那召唤我们并帮助我们听见祂召唤的那一位,表达我们的感恩。2然后我们就起身,满怀信心地步上迈向祂的道路。3如今我们十分确定,我们并非踽踽独行。4因为有上主同在,还有与祂一起的所有弟兄。5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再也不会迷路了。6歌声再度扬起,这歌虽只曾中断过片刻,却犹如绝响。7在此所开始的一切会洋溢着生命、力量及希望,直到世界霎时沉寂下来,忘却了罪之梦的一切妄作。

5. 让我们一起走出去,迎向新生的世界,深知基督已在世间重生了,而这重生的神圣本质将亘古常存。2我们曾经迷失过,但祂已为我们觅回。3让我们一起前去欢迎祂回到我们这里来,庆祝救恩的来

临,也庆祝我们自以为妄作出来的一切终于结束了。4在这新的一天,晓明之星照在焕然一新的世界上,上主在此受到了欢迎,圣子与祂团圆。5使祂再度圆满的我们,向祂献上感恩,一如祂对我们的感恩。6圣子已沉寂下来了,在上主恩赐的宁静中,他步入自己的家门,终于回归平安了。

《奇迹课程补编》

心理治疗──目的、过程与行业



一九七三年的秋天,肯恩(Dr. Kenneth Wapnick)曾问海伦(Dr. Helen Schucman)除了《奇迹课程》以外,是否还笔录过其它的资料?海伦漫不经心地答道,"哦,有啊!就在今年年初,是关于心理治疗的,只有几页而已,还没有完成。"身为心理学家的肯恩兴冲冲地读完了这份数据,当下有点儿失望,因它与《奇迹课程》的思想如出一辙。事后一想,不禁哂然,《奇迹课程》已经把治愈与宽恕的道理说尽了,他竟还期待什么新说!这一篇资料确实把奇迹原则综合性地运用在心理治疗学上了。

此后,肯恩不时催促着海伦完成这篇笔录数据,海伦总是推托敷衍,迟迟不愿动手。直到一九七五年,比尔(Dr. William Thetford)在一学术杂志上读到一栏广告,一位卫理公会的牧师为他的博士论文公开征求任何能够整合心理学以及灵修学的书籍或数据。比尔觉得时机到了,把这广告当成"求助的呼吁"说服海伦,海伦受到学术界人士的鼓舞,才重新拾起两年前的文稿,把它完成了。

〈心理治疗〉一文,把心理治疗学中的治愈观念做了一个深度以及整体的诠释,它将心理治疗学由一种职业提升为一个灵修途径,转化了心理治疗师与受辅者之间主雇式的对立关系,使他们得以藉此会晤而获得共同成长的机会,学习在彼此身上认出自己的光明本性而获得真正的治愈。

导言

1. 治疗只有一种,那就是心理治疗。2因为只有心才可能生病,故也只有心才有痊愈的可能。3也唯有心灵有待治愈。4现实好像并非如此,因为世界的种种表相确实足以以假乱真。5故有待心理治疗来帮助个人开始反问那些表相的真实性。6有时他无需任何正式的协助,也能逐渐开启自己的心灵,若是如此,他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多少必须有所改变才行。7有时,他会需要与"专业"心理治疗师建立一种比较长期且固定的关系。8不论是哪一种方式,作用都是同样的:必须帮助患者改变他对幻觉的心态。

壹. 心理治疗的目的

1. 心理治疗的目的,简言之,就是解除通往真理的障碍。2其中《奇迹课程补编:心理治疗》只是为了帮助患者放下他所执着的错觉体系,开始反省那体系所凭据的虚妄因果关系。3世上没有一人躲避得了恐惧,但每个人都能重新去看它的起因,学习正确的评估方法。4上主已赐给每个人一位神圣导师,祂的智慧与援助远超过世间任何治疗师的贡献。5然而,在某些时刻及某些境遇中,心理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在世上也能充当一种媒介,使祂得以将更大的礼物传递给双方。

2. 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的目的,没有一个足以与邀请圣灵并将祂高超的礼物带入人际关系相提并论。2任何目标,没有一个会比学习呼求上主及聆听祂的答复更为高超。3也没有一个目的,能比回顾"道路、真理及生命"而忆起上主的临在更殊胜了。4心理治疗的本分即是提供这方面的协助。5还有什么比这更神圣的事?6因为心理治疗的真实意义即是教人宽恕,且帮助患者认识它,并接受它。7就在患者获愈之际,心理治疗师也随之受到了宽恕。

3. 任何有待帮助的人,不论他陷于哪一种困境,都是自我打击,因而失落了心灵的平安。2这种倾向通常被形容为"自我毁灭",患者本身也常如此看待那些倾向。3他所不明白的,也是他有待学习的,则是这能够发动攻击以及受人攻击的"自我",不过是自己营造出来的一个概念罢了。4不只如此,他还对它百般怜惜,处处护卫着它,有时甚至不惜为它"牺牲"自己的"生命"。5因他把这自我当成了自己。6他眼中的这个自我,不只是被动的,还会因应外在情势的要求而予以反击,在世界的魔掌下感到十分无助。

4. 因此,心理治疗必须使他重新意识到他有自行决定的能力。2他必须心甘情愿扭转自己的想法,并且了解,他以为是外界投射于他的种种报应,其实是来自他自己对世界的投射。3因此,他所见到的世界其实并不存在。4除非患者起码能够接受这种观念,否则他不可能真正认为自己有能力作任何决定。5那么,他就会抵制自己的自由,因为他认为那是一种奴役。

5. 患者对真理的看法无需像上主一般,仍能在救恩道上前进。2然而,他必须学会将真理与幻相分开,认清它们不是同一回事,并愈来愈愿意把幻觉视为虚妄,而接受真理的真实性。3他的神圣导师自会按照他准备好的程度,继续领导他前进。4心理治疗只能为他省一点儿时间。5圣灵会按祂认为最好的方式发挥时间的妙用,而祂是绝不会错的。6在祂指导下的心理治疗,就是祂用来节省时间的一种方法,为祂的工作培养更多的教师。7任何协助,只要是由祂发动且受祂指导,其能力是不可限量的。8不论祂选择哪一途径,所有心理治疗最终都会导向上主。9但那一步操之于祂。10我们全是祂的心理治疗师,因为祂愿我们都在祂内获得治愈。

贰. 心理治疗的过程

导言

1. 心理治疗乃是一种改变自我观点的过程。2这"新的"自我,最多只是一种比较包容的自我概念,我们不可能期待心理治疗造出一个实相来。3那不是它的任务。4只要它能为实相铺路,就算达到了它最高的成就。5究竟来讲,它的任务不外乎是帮助患者面对一个基本错误:即相信愤怒能带给祂真正想要之物,并且相信他那理直气壮的攻击是为了保护自己。6他对这个错误了解得多深,他真正得救的程度就有多深。

2. 患者进入治疗性的关系时,内心并没有这种目标。2反之,这类观念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否则他们就不需要任何协助了。3他们只企图保持原有的自我概念,却不想承受他必然招致的痛苦。4他们相信那是可能的,而且靠这神智不清的信念来自我平衡。5对神智清明的人而言,那分明是不可能的,他们寄望于怪力乱神。6不可能的事情在幻觉中很容易完成,但必须付出代价,就是把幻觉弄假成真。7患者已经开始付代价了。8如今,他所想要的只是一个"比较好的"幻觉而已。

3. 因此,开始的时候,患者与心理治疗师各怀鬼胎。2虽然治疗师和患者可能一样执着于虚妄的自我概念,但他们各自的"进步"观念却大相径庭。3患者希望学会如何得到他所想要的改变,而不必大幅度地调整他的自我概念。4他其实是在巩固那个自我概念,把它稳固到足以接纳他在心理治疗中企图觅得的神奇能力。5他有意把原本脆弱的变成坚强的,把有限的变成无限的。6自我在他眼中无异于神明,他一心想把它服侍得更好。

4. 不论心理治疗师用心多么诚恳,他必然会想把患者的自我概念改变成他信以为真的那种形式。2心理治疗的工作就是为了协调期间的歧异。3但愿双方终将学会放下原有的目标,因为只有在这种关系下才能找到救恩。4开始时,患者与治疗师难免会存有某些不实际的目标,无法完全摆脱怪力乱神的高调。5最后,他们内心终会放下这些念头的。

一. 心理治疗的限度

1. 然而,心理治疗很少能够达到这一点结果理想。2在开始治疗时,即应明白治疗原属于心灵的事,而参与心理治疗的双方应已具备这一信念。3他们也许没有多大的进展,因没有人可能学到他们还没有准备要学的事。4然而,准备的程度会改变的,只要治疗师或患者进入下一阶段他们就会因着需求的改变而形成相称的关系。5他们也许会再度相聚,在同一关系中继续前进,使这关系更加神圣。6他们也许会进入另一种承诺的关系。7放心,双方都会进步的。8退步只是过渡现象。9整体来讲,它是朝着真理迈进的。

2. 心理治疗本身不可能具有创造力。2这是小我心目中所怀的错误观念,以为心理治疗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因此具有真正的创造力。3当我们谈到"得救的幻觉"或"最终的梦境"时,所指的并不是这个创造力,而是小我的最后一道防线。4它是以"抗拒"的方式面对事情,并把它诠释为一种进步或成长。5这种诠释必然是错误的,因为那是一种错觉。6小我寻求的并非真正的改变。77那类改变不过是更深的阴影,或是另一种浮光掠影罢了。8凡是出于虚无的,便不可能称为新的或另一个东西。9幻觉就是幻觉,真理就是真理。

3. 此处所界定的抗拒,很可能成为治疗师的心理特征,也可能是患者的特征。2不论是哪一种情形,都限制了心理治疗的效果,因为它局限了目标。3连圣灵都无法抵制小我在治疗过程中搅局。4但是,祂会等待,而祂的耐心是无限的。5祂的目标一向坚贞不贰。6不论患者与治疗师针对各自目标找出什么解决办法,除非与祂的目标结合,否则是无法携手并进的。7只有那样,一切冲突才会消失,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达到肯定不疑之境。

4. 最理想的心理治疗乃是一连串神圣会晤,弟兄聚在一起彼此祝福,一起领受上主的平安。2终有一天,这种境界会临于世上所有的"患者",因为除了待治疗的患者以外,还有谁会来到这个世界?3心理治疗师只是某种比较专业的上主之师罢了。4他教学相长;他愈高明,教的就愈多,学的也愈多。5但不论他处于什么阶段,总会有需要他那种程度的患者。6那些人只消化得了他目前所给的东西。7最后,双方终会恢复神智清明之境的。

二. 宗教在心理治疗所扮演的角色

1. 成为上主之师,并不需要成为宗教人,甚至无须表露他相信上主。2然而,他所教的必须是宽恕而非定人之罪。3即使在这方面,也不要求他能一以贯之;因为具此胸襟的人,毋庸任何言诠,瞬间就能将救恩全盘传出。4已经学成的人,无需老师。5人际关系仍是圣灵的宫殿,它们将会在时间领域内获得圆满,重归永恒之境

2. 形式化的宗教在心理治疗中可说是无足轻重,它在宗教里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地位。2这个世界有一种令人费解的倾向,总是把彼此矛盾的字眼连在一起,却看不出其间的矛盾。3小我想协调那根本无法协调之物的企图,就是有意把宗教形式化,其居心如此明显,实在不需名说了。4宗教是一种经验,心理治疗也是一种经验。5到最高层次时,它们变成了一个。6两者都不是真理,但都能导向真理。7若要找到真理,除了撤除通往真实意识的表面障碍以外,还需具备什么条件?没有比这更显而易见的事了。

3. 凡是学会宽恕的人,不会不记得上主的。2因此,只需教人宽恕就够了,因为那是唯一有待学习的。3所有妨碍人忆起上主的障碍,都是一种不宽恕的心态,此外无他。4患者很难看清这一点,只有少数的心理治疗师能看得清楚。5世界汇集了它所有的力道来抵制这种意识,因它会把世界及所有世俗价值一笔勾消。

4. 然而,帮人忆起上主的临在,并非心理治疗的本分。2只有到心理治疗功德圆满后,它才会出现;因为宽恕所在之处,真理必会来临。3如果必须相信上主,心理治疗才有成功的可能,那太不公平了。4何况相信上主,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因上主只可能被人了悟,而那属于真知的领域。5"相信"若能立足,意味着"不信"也有存在的可能;然而,上主的真相是没有对立的。6不知道上主就等于没有了悟,而所有的不宽恕之举都难逃此境。7缺了真知,人们只好靠相信了。

5. 不同的教诲会吸引不同的人。2某些宗教与上主沾不一点儿边,某些心理治疗也与真正的治疗背道而驰。3然而,只要学生与老师结合于同一目标下,上主就会进入他们的关系中,因为祂已受到了邀请。4同理,只要患者与治疗师结合于同一目的下,上主的临在就会一步一步由下而上地呈现出来,首先经由基督的慧见,然后经由上主本体的记忆。5心理治疗就是回归神智清明的过程。6正因教师与学生,治疗师与患者全都神智不清,才会来到世上。7唯有同心协力,他们才可能找到出路,因为没有人能独自找回神智清明之境的。

6. 如果治疗乃是邀请上主进入祂的国度,不论这邀请函是怎么写的,又有何分别?2用什么纸,什么墨水,或什么笔,又有何关系?3是谁写的邀请函又有何不同?4上主会降临于有心重建祂世界的人,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呼求祂的途径。5只要有两个人同心一意,祂必会来临。6不论目的何在,他们必须同心协力,才有成功的可能。7不受基督降福的目标,是不可能与人共享的,因为只要不是透过祂的慧眼所见之物,必然支离破碎,不可能有意义的。

7. 正如真正的宗教具有救治的力量,同样的,真正的心理治疗必也具有宗教性。2然而,它们所呈现的形式则变化万千,因为没有一位明师会以同一种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学生。3反之,他会耐心地聆听每个学生,让他自订课程的形式,但不是课程的目标,而是怎样最能让他达到那已经确立的目标。4那位教师在教学上也许根本不提真神的名字。5心理治疗师也很可能毫不了解治愈原是来自上主。6他们却能完成那些自以为找到真神的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8. 教师必须如何去做,才能确保学到东西?2心理治疗师必须作什么,才能带来治愈?3只有一件事,也就是救恩对每个人所提出的同一要求。4每个人必须与另一个人分享同一目标;只有这样做,才能放下各自的利害考虑。5只有这样做,才可能超越小我加在自己身上的夹隘界限。6只有这样做,教师与学生、治疗师与患者、你与我才可能接受救赎,并按自己所领受的,学着分享出去。

9. 交流是不可能独自进行的。2离群独居的人无法领受基督的慧见。3虽然这已赐给了他,他却无法伸出手来领受。4愿他静下来,认清弟兄的需要原是他自己的需要。5愿他答复弟兄的需求,有如自己的需求,并且看出他们已经交会了,因他们本来就是如此。6宗教不正是为了帮助人看出这一事实吗?7心理治疗究竟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帮人迈向这一方向吗?8这一目标把各种不同的过程都同一化了,它们在目的上既是一个,那么在方法上也必是一个。

三. 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1. 从某方面来讲,心理治疗师确实居于领导地位,他稍微走在患者前面几步,预先看道路上的陷阱而帮他避开。2他若也是一位学徒,那就更理想了,因他也需要神圣的指引,为他照亮前面的路。3若非祂,他们两人只是瞎子摸路,不知何往。4然而,凡是与治愈有关的事,祂就不可能全然缺席。5但祂很可能隐于幕后。6于是,他所领受的那一点点光明,就成了照亮真理之路的所有光明。

2. 治愈的绩效,不只会受到心理治疗师本身的限制,也会被患者所限。2因此,整个疗程就是为了超越这些限制。3双方都不可能独自进行,唯有同心协力,他们才能发挥潜能而超越一切限制。4此时,他们的进度全看他们甘愿发挥多少潜能而定。 5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有一方发出这种愿心,等到另一方也参于了,它才会茁壮起来。6因此,进步成了一种抉择,它可能达到濒临天堂的地步,也可能离地狱只有咫尺之隔。

3. 表面上,心理治疗是有失败的可能的。2甚至,表面结果很可能不进反退。3但到头来,总会有些效果的。4一方要求协助,另一方聆听,且试着以某种有所帮助的形式来答复。5这就是救恩的程序,不会没有治愈效果的。6唯有目标分裂,才可能阻碍了完美的治愈。7全然无我的治疗师,无庸任何言铨,祂的临在便足以治愈整个世界。8无需看到他,或与他交谈,甚至无需知道他的存在。9他单纯而神圣的临在便足以治愈他人了。

4. 理想的心理治疗师与基督是一体不分的。2但治疗乃是一种过程,而非一个事件。3若无患者,治疗师不可能进步,而患者也无从准备好接受基督(否则他就不会生病了)。4从某一方面来讲,无我的治疗师其实是立于整个疗程终点的一个玄秘象征而已,他是如此高超,不可能相信疾病的存在;又如贴近上主,难以在人间立足。5如今,他能透过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伸出援手,藉此而实践了上主的救恩计划。6心理治疗师便成了他的病患,在协助其它患者之际,表达出他由基督天心内所领受到的意念。

四. 罹病的过程

1. 如果所有的治疗都属于心理治疗,那么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心理病。2它是对上主之子的批判,而批判乃是一种心理活动。3批判是经由一而再、再而三的抉择累积而成的,存心与造化及其造物主作对。4这种抉择把宇宙看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样。5这种抉择认定真理会说谎,故与谎言无异。6那么,疾病不过是哀伤与罪咎的一种表达罢了。7有谁能不为自己所失落的纯洁本性而哭泣?

2. 上主之子一旦被视为有罪,疾病便势所不免。2它只是要一受到邀请,就会如影随形而至。3凡是自招疾病上门的人,如今好似受了蛊一般,尽找些无用的药方,因为他们的信赖全放在这些疾病上,而非救恩上。4心灵一改变,所有事物都会随之改变,因外在的一切不过是过去的决定所投射出来的阴影罢了。5抉择改变了,它的阴影怎么可能不随之变化?6疾病只可能是罪咎的阴影,由于它仿效的对象十分畸形,故显得丑陋怪异。7如果这个畸形之物被视为真实,它的阴影怎么能不也因之畸形?

3. 当人决定把罪咎当真,他只好一步一步地迈向地狱。2如今,疾病、死亡与痛苦在人间徘徊,一如无情的波涛,有时联袂而来,有时顽强地前仆后继。3然而,这一切不论看起来多么真实,其实都是幻觉。4只要明白了这一点,谁还会相信它?5但在真相大白以前,谁又能不信?6治愈是种治疗或是修正,我们已经说过,不妨再说一遍:所有的治疗都是心理治疗。7治愈病人,不过是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而已。

4. 当今较有"地位"的心理治疗师专家门,已逐渐避免使用"医好"(cure)这个字眼,那是有道理的。2因为他们中没有一位能够把人医好,也没有一位了解治愈的真谛。3更糟的是,他们只会使身体在自己心目中变得更真实,这样一来,他们只好求助于怪力乱神来治愈心灵所引起的疾病。4这种疗程怎么可能把人医好?5彻头彻尾的荒谬。 6然而,既已开始了,只好依样画葫芦下去。 7这无异于把上主视为魔鬼,只想由邪恶事物中去找祂。 8那里怎么可能有爱?9疾病怎么可能被医好?10这两个问题不是同一回事吗?

5. 情况好时,人们也许会开始反问"医好"的意义,世上的"治疗师"也可能认得出心灵才是一切疾病之源。。2但他们仍犯了一个错误,即相信心灵能医好自己。3这信念在世上仍能博得一些掌声,因为世界还在接受"错误有不同的程度"这一观念。4然而,那只是暂时被医好,另一个疾病会起而代之,因为在人了解爱的真谛以前,死亡并未被征服。5若非上主的圣言(那是上主为了赐予你而交托给圣灵保管的),有谁能了解这一点?

6. 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界定为某种自我观念的产物,视自己为脆弱、不堪一击、邪恶、岌岌可危,因而随时需要自卫。2如果自我真的如此,那也不可能护卫得了的。3因此,只好寻求怪力乱神来保护了。4那种自卫方式必须足以推翻当事人在自我身上所看到的一切限制,同时营造出另一个新的自我概念,使旧念无法死灰复燃。5总而言之,错误被当真了,并借用幻觉来应付。6真理被带进了幻觉,实相如今成了威胁,甚至被视为邪恶。7人们开始害怕爱,因为实相就是爱。8这个没有出路的恶性循环就这样阻碍了救恩的"进行"。

7. 因此,疾病只是一个有待修正的错误。2我们先前已强调过,不能先确立错误的"理所当然",然后才故意视而不见,这样是无法纠正任何事情的。3疾病若是真实的,在真理内就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视而不见真实之物无异于神智不清。4而那正是怪力乱神的目的所在:透过错误的知见而把幻觉弄假成真。5这是无法治愈人的,因它有违真理。6也许某种健康的幻觉能够取代它一阵子,但维持不久的。7恐惧不可能永久藏身于幻觉中,因它原是幻觉的一部份。8它既是一切幻觉之源,必会脱身而出,换上另一种形式出现。

8. 疾病乃是一种神智不清的状态,因为所有的疾病都是心理病,其间没有程度之别。2把疾病当真的那种幻觉,就等于相信疾病有轻重之分,它所构成的威胁程度也因其形式而异。3这是一切错误之源,因它们全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只去面对地域的一角。4这种装假,上主完全不懂,故必是永远不可理喻的。5但是神智不清的人却相信它,因为他们已经神智不清了。

9. 疯狂的人必会为自己的幻觉辩护,因为他已把那些幻觉当作救恩了。2因此,他会攻击任何企图将他由幻觉中拯救出来的人,认定那人侵犯了他。3攻击与防卫这种怪异的循环,是心理治疗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4事实上,这就是他的主要工作,亦是心理治疗的重点。5患者会认为治疗师侵犯了他最宝贵的资产──自我形像。6由于这幅形像已成了患者心目中的安全堡垒,他必会把心理治疗师视为切身的威胁,而加以反击,甚至想要将他灭口。

10. 因此,心理治疗师任务艰巨。2他必须以不反击来迎对患者的攻击,也就是不设防。3他的工作即是显示出,防卫措施是不必要的,而且不设防才是真正的力量。4如果他的课程是为了显示神智清明本身即是安全之所在,这一观念便成了他的教学内容。5神智不清的人已认定神智清明之境充满了危机,这一点切勿忘记。6这是"原罪"所推出的结论,它相信罪咎的真实性,而且情有可原。7因此,心理治疗师的任务就是教人看出罪咎的虚妄不实,是站不住脚的。8而且也不安全。9为此,它必须被视为既不真实又不足取才行。

11. 救恩的唯一信条,即是一切治疗的真正目标。2只要为神智不清的心灵卸下它不胜负荷的罪咎,治愈便告完成。3身体不是被医好的。4它只是认清了自己是怎么一回事。5只要将它看透,它的目的便无所遁形了。6那么疾病还需要什么治疗?7只需一个转变,其它一切会随之而来。8无须任何复杂的改变。9也无需冗长的分析、累人的讨论研究。10真理十分单纯,且始终如一。

五. 治愈的过程

1. 真理虽然十分单纯,对那些已经迷失在错综复杂的迷宫之人,还是有待开导的。2那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大幻境。3它使人不得不信:人必须先操控那不可知之境才有安全可言。4这个诡异的信念是根据几个推理而来的,却瞒着自己的意识。5首先,它来自一个信念:若要活下去,必须克服某些势能。6其次,若要控制那些势能,似乎只有一计可施,就是膨胀自我意识感,将自己的真实感隐藏于暗处,而设法把幻觉供在明处。

2. 愿我们记住,向我们求助的人,内心怀着难以言喻的恐慌。2凡是他们认定对自己有益的,对他们其实有害而无意;唯有他们认定有害的,才可能对他们有益。3除非能说服患者扭转他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曲解,否则是不可能有任何进展的。4真理十分单纯。5然而,对那些认为已受真理威胁的人,仍然有待开导。6对那些因为感受到威胁而发动攻击的人,以及最需要学习不设防的人,必须耐心开导,才能让他们看出什么才是力量所在。

3. 如果这是个完美而理想的世界,才可能有完美而理想的疗法。2然而,果真如此理想的话,治疗也救英雄无用武之地了。3理想的教诲只有在这条件下才能立足;但在此理想之境,完美的导师根本无法久留,完美的心理治疗师也只会在非思非想的念头里灵光一现。4但我们仍能在可能做到的范围内,讨论怎样才能帮助神智不清的人。5只要他们还有病,我们就能够也必须帮助他们。6这是我们对心理治疗师的唯一要求,他只要尽力而为,就不愧心理治疗师之名了。7因为上主亲自把他的弟兄托付给他,作为他的救主,从人间救拔出来。

4. 救治是神圣的。2世上没有比帮助求救者更神圣的事了。3不论这努力多么有限,多么缺乏诚意,双方都会越来越接近上主。4只要有两人同心致力于救治的工作,上主就会临在。5祂保证会在真理内聆听且答复他们的。6他们可以放心,救治必会在祂的指导下进行,因为那原是祂的旨意。7只要我们试着帮助弟兄,祂的圣言就会引导我们。8愿我们别忘了,全凭自己,我们一筹莫展;我们该教什么以及该学什么,都有赖于那超越的力量。

5. 每个求助的弟兄所带给我们的恩赐之大,远超乎我们的想象。2他会带给我们救恩,因他是以基督与救主的身分来到我们这儿的。3他的要求乃是上主透过他而提出的。4我们为他所做的一切,成了我们献给上主的礼物。5上主神圣之子在自以为难以脱身的困境中,发出了神圣的求助呼吁,而这本来就只有他的天父才能答复的。6然而,祂需要某个声音来代表圣言发言,需要藉助某人的手,替祂与圣子的心灵接通。7在这种过程中,有谁会得不到治疗?8这神圣的互动关系正是上主所订的计划,圣子就是借着此而得救的。

6. 因为两个人已经结合在一起了。2上主的许诺如今也实现了。 3患者与心理治疗师本身的限制不算什么,因为救治已经开始发生作用。4必须由他们开始,而后天父自会完成。5因为祂所要求的不过是极小的愿心,最小的一步,只需以最轻的声音说出祂的圣名。6不论哪一种求救方式,都是对祂而发的。7祂会透过心理治疗师,也就是当前对上主之子最有帮助的人来带替祂答复。8也许那答复看起来并不像是来自天上的礼物。9甚至好像适得其反。10然而,愿我们不再根据那些外在的结果而妄加判断。

7. 上主所有的礼物必然会在某处被接纳下来的。2在时间领域内,没有一分努力是白费的。3没有人要求我们的救治的必须十全十美。4如果我们认为真有救治的必要,我们就已受蒙蔽了。5真理会透过那好似与我们一样再作生病之梦的人呈现出来。6让我们来帮他宽恕他所犯的过错,因他常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来定自己的罪。7他的治愈成了我们的治愈。8当我们看到他的无罪本性穿透罩在上主之子脸上的罪咎面纱而大放光明时,我们就会在他内看到基督的圣容,并了解那正是我们自己的面容。

8. 愿我们静静地站在上主的旨意前,去作我们被拣选去作的事。2只有一个方法能把我们带到一切梦境之始。3我们将在那儿放下这一切,并在平安中永离去。4好好地聆听弟兄的呼救声且予以答复吧。5你其实是答复上主,因为是你先呼求了祂。6除此以外,没有其它方法能听见祂的声音。7此外没有其它寻找上主之子的方法。8也没有其它找到你自性的方法。9救治是神圣的,因为上主之子会在它慈爱的拥抱下回归天堂。10救治透过圣灵之声告诉他,他所有的罪已被宽恕了。

六. 救治的定义

1. 因此,心理治疗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界定为宽恕,这乃是治愈的本意。2不宽恕的人士有病的,因为他认定自己未受宽恕。3寸步不离地紧抓着罪咎当作护身符,靠它慈爱的保护及警觉的防卫,这一切其实都是冥顽地拒绝宽恕之举。4当病人哀悼自己的失落,却又乐此不疲,等于是在不断反复地说:"上主不许进入此地。"5只有当病人开始听到自己所唱的挽歌,并质询它的合理价值时,救治才能发生。6除非亲耳听到,否则他不可能了解那竟是他唱给自己听的歌。7听到它,是康复的第一步。8那么,质询它,便成了他唯一的抉择。

2. 人们只能忍受这死亡之歌片刻的光景,通常都是不加以修正就设法回避,这一倾向极其强烈。2这种一闪即逝的觉察力乃是天赐的良机,要我们名副其实地"改变频率"3使我们得以听到救治之声。4但首先应自愿去质疑那诅咒之音的"真实性"。5已经与自我概念搅得难解难分的种种曲解,本身即是一种冒牌的创造,它会把那丑恶的声音变得极其美妙。6听在耳中好似"宇宙的旋律"、"天使之音",而非嘈杂刺耳的杂音。

3. 耳朵只是翻译,他不会听。2眼睛只是重现,它不会看。3它们的功能只是与自己招来之物相呼应而已,不论那东西离谱到什么地步。4它们是为了呼应心灵所作的决定,将它的愿望重新塑造出来,并转译为可以接受且赏心悦目的形式。5隐藏在形式后面的意念有时会冒出来,但也只是一瞬而已,心灵便会感到害怕,开始怀疑自己的神智是否清明。6但它仍不允许自己的爪牙改变它们所看到的形相、所听见的声音。7它就是靠这些"妙方"及"护身符"来维系自己神智清明的。

4. 感官所带来的这些证据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攻击找借口,使人无法认清自己内心不宽恕的真相。2人是很难赤裸裸地面对这一事实的。3没有这层保护膜,它根本无法存在下去。4这正是所有疾病最珍惜的,绝不让人认清背后的真相。5只要不宽恕的心不被认出,它的化身势必会显得像是另一种东西。6于是,那"另一种东西"遂显得极其恐怖。7然而,有待救治的不是"另一种东西"。8它并没有病,也无须药方。9把你的救治能力都集中于此,只会徒劳而无功。10有谁能医好那不可能生病之物,使它康复?

5. 疾病会化身为种种形式,不宽恕的心也是如此。2其中一种形式必会造出另一种形式,因它们是同一个幻觉。3一个会转译成另一个,两者声息互通,只要仔细研究一种疾病形式,就能相当清楚地指出它背后的不宽恕心理。4然而,看出这一点,还是不足以医好它。5唯有认清只有宽恕能治愈不宽恕者,也只有不宽恕者才可能生出疾病,如此疾病才有医好的可能。

6. 这种了悟便是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2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3心理治疗师在患者身上看到自己内在的不宽恕,因而重获一个面对它的机会,得以重新反省且加以宽恕。4若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会看见自己的罪随着过去而一逝不返。5除非他做到这一点,否则他必会认为邪魔随时随地都在围攻他。6患者成了反映他罪过的一面屏幕,帮他放下一切罪过。7只要他还想在自己的视野内保留任何一点罪污,他的解脱就成了片面的,也不在那么肯并了。

7. 没有人能单独治愈。2这是救恩向所有聆听它圣音者所吟唱的欢乐之歌。3凡是自命为心理治疗者,应该随时随地谨记这一句话。4他们应该把患者视为一位带来宽恕的人,因为他们的出现是为了向那些仍旧相信罪存在的眼睛显示他们的无罪本性。5心理治疗师在患者身上看到且接收下来的无罪证据,以为双方的心灵建起一种盟约的关系;在这盟约中,他们相会、结合,而且成了一个。

七.患者与心理治疗师之间最理想的关系

1. 那么,谁是心理治疗师,谁又是患者?2究竟来讲,每个人都扮演了两种角色。3凡是需要救治的人,必须救治别人。4医生,治愈你自己吧!5此外,还有谁能救治?6还有谁需要治愈?7去见治疗师的每位患者都给了治疗师一个自我治疗的机会。8因此,他也是他的治疗师。9每位治疗师必须学习由眼前的患者学习治愈之道。11于是,他又变成了他的患者。11上主对分裂心态一无所知。12祂只知道一件事,就是:祂只有一个圣子。13这个真知就反映在患者与心理治疗师最理想的关系上。14上主来到呼求祂者前,他便会在祂内认出自己的神圣面目。

2. 教师与治疗师,仔细想一想:你就竟在为谁祈祷,谁才需要救治?2心理治疗就是祈祷,治疗则是它的目的与结果。3祈祷不过是指心灵结合于那愿接纳基督的一种关系之中。4这是祂的家园,也就是心理治疗欢迎祂来临之处。5只要他还有选择其它症状的余地,医好这一个症状又有何意义?6基督一旦莅临,唯一的选择就是将祂留下。7此外别无所需,因这就是一切。8救治即在于此,也是幸福与平安之所在。9这乃是患者与心理治疗师之间理想关系的"症状",取代了患者原本想要解除的症状。

3. 这种关系所经历的,实际上就是:心理治疗师在他的心中告诉患者,他的一切罪过都已被宽恕了,如此,自己的罪过也一并受到了宽恕。2那么救治与宽恕又有何不同?3唯有基督能宽恕,因祂知道祂是无罪的。4祂的慧见一治愈了知见,疾病便消失了。5疾病的起因一旦消除,从此永不复返。6然而,这需要非常高明的治疗师协助才行,因他知道如何与患者缔结神圣的关系,所有的分裂意识终会在这关系内克服过来。

4. 为达此目的,只有一个条件:心理治疗师绝不可以把自己与上主的角色搞混了。2而这是所有"尚未痊愈的救治者"常犯的基本混淆,只是在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因为他们必会认为自己是出于自我的创造,而非上主的创造。3这种混淆即使发生了,也极少被人意识到,否怎那未痊愈的救治者当下就能转变为上主之师,将他的一生奉献于真实的救治任务了。4达此境界之前,他会以为自己长控了整个疗程,因此也应为治疗的效果负责。5于是,患者的错误便成了他自己的失败,罪恶感就会铺天盖地地罩住了基督的神圣本质。6凡是靠自己的判断来作决定的人,罪咎是势所不免的。7却不可能出现透过圣灵而发言的人身上。

5. 消除罪咎乃是心理治疗的真实目的,也是宽恕的明显目标。2两者的同一性在此昭然若揭。3任何人只要感到自己负有引领弟兄之责,便无法摆脱罪恶感的纠缠。4那种想法乃是假定人拥有他不可能拥有的真知,他必须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这三世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都明确而肯定。5他必须拥有无所不知的见地,才能胜任这一角色。6然而,没有一种知见是无所不知的;在浩瀚宇宙中这渺小而孤独的自我,除非疯了,是不可能妄称有此智慧的。7但是,许多心理治疗师确实变得十分狂妄。8自身尚未痊愈的救治者,他的神智是不可能全然清明的。

6. 然而,不接受上主赐你的任务,或自己去发明一个非祂所赐的任务,都是同样的神智不清。2高明的心理治疗师绝不会怀疑自己所拥有的能力。3也从不怀疑这能力的终极根源。4他了解天上人间一切能力都属于他,那是基于他的生命本质。5他之所以如此,则是基于他的造物主,他拥有祂的圣爱,而祂是不可能失败的。6他拥有上主亲自赐予的礼物,且等着他分施出去;不妨深思一下其中的意义。7他的患者是上主的圣贤,他向自己的神圣性求助,使之成为他们共有的特质。8当他赋予双方这个神圣性时,他们就会看到基督灿烂的面容正回视他们。

7. 神智不清的人视自己为神,毫不迟疑地将软弱投射于上主之子身上。2正因如此,他们真的会为自己在他身上所看到的软弱而心生畏惧。3自身尚未痊愈的救治者一定很怕自己的患者,他会因着在自己内所看见的忤逆心态而生出猜忌之心。4他试着救治,有时也可能做到一点。5然而,他的成功极其有限,而且只有暂时之效。6他看不见活在求助者内的基督。7他离真理如此之远,智慧如此贫乏,又没有任何神明,他能给这看起来那么陌生的人什么答复?8试着在他内瞻仰你的上主吧!因不论你看到什么,那就是他给你的答复。

8. 两位弟兄结合在一起;不妨深思一下其中的意义。2然后,再把世界以及它所有微不足道的战果和死亡之梦一并遗忘。3它们是同一回事,那充满罪咎的世界如今已不复记忆。4房屋变成了圣殿,街道也成了星河,轻轻扫过所有的病态梦魇。5救治业已完成,因凡是完美的便无需救治;罪既不存在,还有什么需要宽恕?

9. 心理治疗师,你该感恩才对,因为只要你了解自己的本分,就会看到上述的景象。2你若不了解,就等于否定上主创造了你,而你也不会知道自己是祂的圣子。3那么,你此刻的弟兄又是何许人物呢?4什么样的圣人才能前来带你一起回家?5你迷途了。6此刻,你怎能期待在他内看到自己所拒绝给予的答复?7治愈他人,同时也接受治愈吧!8此外,没有其它途径能领你抵达平安之境的。9啊!让你的患者进入你的心中吧,因为他是上主为你派来的。10他的神圣性难道还不足以唤醒你对祂的记忆?

参. 心理治疗的行业

一. 选择患者

1. 被送上门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病患。2这并不表示你选了他,也不是由你来决定哪种治疗比较适合他。3它只意味着,上门的没有一位是误闯进来的。4上主的计划不会有任何失误的。5然而,你若以为自己知道每位上门者的需求,你就错了。6这由不得你来决定。7你总认为上天老是要你为那些上门的人牺牲自己。8绝非如此。9要求你作牺牲,无异于要求上主牺牲,而祂对牺牲这类事情一无所知。10谁能要求那绝对圆满者变得不完美?

2. 那么,该由谁来决定弟兄的需要?2绝不会是你,因你尚未认出那求助者的真面目。3他内有各神圣的生命会告诉你,只要你肯聆听。4答案就在他那里,谛听!5不要乱下命令,自作主张,也用不着你牺牲。6谛听!7你所听到的,真实不虚。8上主若不确定你会认出弟兄的需要,祂岂会将自己的圣子送上门来?9想一想上主所说的话:祂需要你的声音来代祂发言。10还有什么比这更神圣的事?11对你,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礼物?12你宁愿自己挑选神明?还是宁愿聆听就在你内的上主之声?

3. 你不用患者亲自上门,仍能因上主之名而为他服务。2你常常忘了,上主不会让祂赐你的礼物只限用于你实际见到的那几个人身上。3你一样能够看到其它人,因为看并不限于肉眼之见。4有些人并不需要你的具体临在。5只要是被送上门的,就同等需要你,甚至更加需要。6你会透过对你们双方最有益的方式认出他们的。7他们以何种方式出现,无关紧要。8什么方式最有益,他们就会以那种方式上门,也许透过一个名子、一个念头、一张图片、一个观念,也许只是与某人相通的一种感觉。9结合是圣灵的事。10绝不会失误的。

4. 神圣的心理治疗师,高明的上主之师,绝不会忘记一件事,即救恩的课程不是由他订立的,他的角色也不是自己安排的。2但他了解自己的角色是整个记划不可缺的一部分,当他完成这任务时,便会由此部分而认清了整个计划。3他必须同时学习,而他的患者就是为了玉成他的学习而上门的。4他对他们岂能不怀着感恩之心?5他们身上负着上主而来。6他岂会为了一块无用的碎石而拒绝这神圣的礼物?他岂会把世界的救主关在门外,却欢迎一个鬼影进来?7愿他别再背叛上主之子了。8虽然他尚不了解向他求助者究竟是谁。9他岂能不抚额称庆自己能够答复?因唯有如此他才听得见,而且明白那原是他自己的心声。

二.心理治疗是否一种职业

1. 严格地说,不是。2既然每个人都牵涉在内,怎能算是一门独立的职业?3在每个人际关系里,每个人既是患者又是治疗师,怎能在这种互动关系上加上任何标签来界定?4然而,从现实层面来讲,还是可以说,确实有些人把某种救治工作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奉献一生。5向他们求助者不乏其数。6具体而论,那就是所谓的心理治疗行业。7因此,他们成了"正式"的协助者。8他们的职业行为专门答复某种需求,虽然在范围之外,他们还可能是位能干的教师。9这些人当然无需特殊的规范,但他门也可能受命把救治的普遍原则应用于某些特殊的案例上。

2. 首先,专业心理治疗师的身分最能够向人显示,救治是没有难易分的。2为此,他需要特殊训练,因为在心理治疗的训练课程中,可能很少甚至根本不传授救治的真正精神。3事实上,它所教的还可能适得其反,使得救治无从发生。4世间所传授的课程大都教人批判,旨在把心理治疗师塑造成一位判官。

3. 连这种治疗师,圣灵都能加以利用,只要他对圣灵稍表欢迎之意,祂就会发挥其用。2本身尚未痊愈的救治者也许十分傲慢、自私、漠不关心,甚至骨子里很不诚实。3他也许根本无意把救治当作首要目标。4然而,只要他决定成为一位救治者,不论他选择的方向受到多大的误导,他仍会经验到某些东西,不论多么微不足道。5只要有"那个东西",就绰绰有余了。6那个东西迟早会孳生茁壮;患者会触到他的心,而这位心理治疗师便会默默地向他求助。7就这样,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位治疗师。8他祈求圣灵进入这个关系,并且加以治愈。9如此他便已为自己接纳了救赎。

4. 圣经有言,上主看了祂所创造的一切,认为很好。2不,是祂先宣告创造的完美,它才成为完美的。3既然祂的创造永恒不易,故如今仍然完美无缺。4然而,世上绝不可能有完美的心理治疗师或完美的患者。5他们双方必已否定了自己的完美性,因他们彼此的需要正反映了某种欠缺感。 6一对一的关系并不等于那终极的一体关系。7却是回归的途径,也就是上主为其子选定的回归之路。8在怪异的梦中,不得不送来一个怪异的修正方法,因为那样才唤得醒人。9除此之外,心理治疗还应该如何才对?10快快乐乐地醒过来吧,因你所有的罪过都已被宽恕了。11这正是双方应该带给彼此的信息。

5. 每次的会晤都会为患者与心理治疗师带来某些益处。2那个益处会为他门保留下来,直到他们有一天终于认出,在他们的关系中,唯有那一部分才是真实的。3届时,那益处就会在圣灵的祝福下,回到他们这而来,成为造物主的赠礼,圣爱的标志。4凡是具有治疗效果的人际关系,必定师法天父与圣子的关系。5此外没有其它的关系存在,因为此外没有任何东西存在。6世上的治疗师并不期待这种结果,如果他们有此期待的话,大部分的患者就不会接受他们的帮助了。7但没有一位治疗师能为此关系设定目标,因为他自己也是局内人。8认清这一点,他才算明白过来,此后便畅行无阻了。

6. 当心理治疗师忘了判断患者时,救治就在那一刻发生了。2虽然有些关系从未达到这一地步,但患者与治疗师经历这一过程之后,他们的梦境仍会产生变化。3然而,那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同一个梦,因此绝不会是他们最终会由其中觉醒过来的宽恕之梦。4有益的那一部分会保留下来,且加以珍藏。5但这只会省下一点点时间。6新的梦境会失去它们一时的魅力,变成恐惧之梦,那正是所有梦境的真正内涵。7患者准备接受多少,他就只能接受多少;心理治疗师相信自己拥有多少,便也只能给出这么多。8因此,所有的人际关系在世间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每个人能够接受及用到多少,它就会带给我们多少益处。

7. 然而,人必须先停止批判,救治才可能发生,因为只有那时,人才可能了解:救治是没有难易之分的。2已经痊愈的救治者必然了解这一点。3他已懂得,把弟兄由此梦中唤醒不会比由另一梦中唤醒更难。4没有一位专业心理治疗师能在心中始终坚持这种认知的,也不可能一视同仁地运用在所有患者身上。5世上有一些人已经离此境不远了,但他们为了留在世上,使这番认知得以永存于世,故而未能完全接纳这份礼物。6他们不该被称为专业心理治疗师。7他们世上主的圣者。8他们是世界的救主。9他们的形象千古常存,因为他们选择了此途。10他们取代了其它的形象,并藉仁慈的美梦前来相助。

8. 专业心理治疗师一旦明白心灵原是结合的,也就不难认清救治的难易问题实在毫无意义。2但在时间领域内,只要他还未抵达这一境界,便仍有朝此迈进的余地。3一路上,他能够拥有许多神圣的一刻。4目标一向立于旅程的尽头,而非起点;每达到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便依稀可见。5大部分的专业治疗师仍在旅程第一阶段的最起点。6即使是已经明白自己该如何做的人,依旧可能拒而不前。7然而,他们也可能在转瞬之间就掌握了所有的救治法则。8这旅程并不漫长,除非是在梦里。

9. 专业治疗师可说是近水楼台,只要用之得法,便能帮人省下无量的时间。2但他所选择的路线,很容易误用了自己的角色。3只要他能避开诱惑,不赋予自己任何不属于他的任务,就能迅速跨越平安道上的种种障碍。4若要了解救治没有难易之分,必须先认清自己与患者的平等关系。5在这事上,是不能脚踏两条船的。6他们要不就平等,否则就不平等。7心理治疗师会以相当怪异的方式玩这类花招。8有些治疗师只会利用这关系,招集许多形体到他们的庙里顶礼膜拜,且视此为救治。9不少患者也把这种怪异的经验视为救恩。10然而,每次会晤,那神圣的一位都会提醒他们:"我的弟兄,重新作个选择吧!"

10. 请记住,任何一种特殊性必然需要加以防卫,也会受到防卫。2毫不设防的心理治疗师具有上主的力量,而自卫心很强的治疗师则无法看见他救恩的源头。3他既看不见,也听不着。4那么,他怎能教人? 5因为让他在救恩计划中扮演这角色的,原是上主的旨意。6因为要他帮助患者与他结合于这关系中的,也是上主的旨意。7他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点儿都限制不了圣灵的工作。8除非是在时间领域内。9在时间领域内,在赋予救恩与领受救恩之间,是可能拖拖拉拉的。10这就是罩在基督圣容上的那到面纱。11然而,这只可能存在于幻觉之中,因为时间并不存在,而上主的旨意是千古不易的。

三. 付费的问题

1. 没有人能够偿付心理治疗的费用,因为救治乃是上主的事工,祂不索求任何代价。2然而,祂愿圣灵利用世上的一切来推展祂的计划,这本是上主计划的一部分。3不论多高明的心理治疗师,只要活在世上,就会有世间的需求。4他若需要金钱,他就会得到,但不是一种偿付,而是为了帮他的计划得以顺利推展。5金钱不是邪恶的。6它只是虚无。7但只要活在世上,就不可能摆脱幻觉,因他必须为世上所有的人接纳最后一个幻觉而奋斗。8他就是为此目的而来到人间的,这是伟大任务。9他留在人间正是为了此事。10在他逗留的期间,他会得到自己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2. 只有尚未痊愈的救治者才会为了金钱而救治,他对金钱重视到什么程度,他的成果就会受到多大的限制。2他也无法在这过程中获得治愈。3有些人,圣灵会要他为这救恩计划付些费用。4有些人,祂则不作此要求。5这不该由心理治疗师自己决定。6费用与代价有所不同。7按造上主的安排而付钱,并不算是代价。8该付钱却吝而不给,那种代价可高了。9有这种心态的治疗师不配称为救治者,因他不可能了解救治的意义。10他既无法给予,故也无法拥有。

3. 世上的心理治疗师对世界的得救确实一无所用。2他们有所求,故无法真正的给。3患者所付的费用,不过是为了交换彼此的幻境而已。4为此,一定得付费才行,而且代价还挺高的。5"买来"的关系不可能带给人那份唯一能够玉成救治的礼物。6圣灵的唯一梦境──宽恕──绝不要求代价。7若要求代价,就等于把上主之子再度钉在十字架上。8他岂能由此而得到宽恕?9罪的梦魇岂会因此而结束?

4. 生存是天赋的权利,没有一个人需要奋力争取。2那是上主所保证的一种恩许。3故是治疗师与患者共同享有的权利。4不论是张三满足李四的需求,还是李四弥补张三的匮乏,他们的关系都是神圣的。5他们的关系也因此而圣化了,双方都藉此而获得了治愈。6心理治疗师以感恩之心回报患者, 患者也以同样心态回报治疗师。 7这对双方都是无价的。8但是双方都理当感谢自己终于由漫长的自囚与疑虑中释放出来了。9有谁能不为如此厚礼而感恩?10又有谁会妄想这是可能用钱买到的?

5. 谁有,还要给他,这话说得真好。2正因他有,他能给。3因为他给,故他将会得到。4这是上主的天律,而非世俗的法则。5上主的救治者也是如此。6他们能给,是因为他们不只听到而且了解了上主的圣言。7因此,他们所需的一切,自会赐给他们。8但他们必须记得自己所给的一切都是来自上主,否则就会失落这份认知。9如果他们相信自己需要由弟兄那儿获得任何东西,他们就再也认不出那是自己的弟兄了。10他们一但如此,连天堂都会有一线光明黯淡下来。11上主之子会转目成仇,陷入黑暗之境。12因光明已被否定掉了,再也看不见了。

6. 有一条规则应该谨守不渝: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付不起钱而遭到拒绝。2不论谁被送到谁的门前,都不是偶然。3人际关系一向有它的目的。4在圣灵进入这关系以前,不论他们各自怀有什么目的,这关系都有可能成为祂的殿宇,基督的安息之所,上主的家园。5不论来者是谁,都是被送上门来的。6也许送他上门,是为了带给他弟兄所需要的钱。7双方仍会因此而蒙受祝福。8也许送他上门,是为了教心理治疗师看出自己多么需要宽恕,以及相较之下,金钱多么没有价值。9同样的,双方都会因此而蒙受祝福。10只有在价钱上可能某人会多付一些。11在分享上,每个人必会蒙受祝福,那是无价的。

7. 这种付费的观念也许显得很不实际,在世俗的眼中确实如此。2然而,世俗的想法没有一个是真正实际的。3拼命追求幻相,能带给人多大益处?4把上主抛到九霄云外,又会带来多大的损失?5但这可能吗?6拼命追求虚无,企图去做不可能的事,实在是最不实际的是了。7何不暂停一下,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反省反省:你是否可能一直都在寻觅救恩,却不知向何处下手?8其实,谁向你求助,他就在为你指出方向了。9除此之外,你还能得到什么更大的礼物?10此外,你又能给出什么更好的礼物。

8. 医生、救治者、治疗师、教师们,先治愈你自己吧!2会有许多人怀着治愈之礼来到你这儿,只要你有心如此。3圣灵从不拒绝邀请,祂会来临,与你同在。4他会赐你无数的机会,为你开启救恩之门,因这正是祂的任务。5不论何时何地,祂都会清清楚楚地为你指出你的任务。6凡是祂为你派来的,都会找上门来,向他的神圣道友伸出自己的手。7愿你内在的基督向他表示欢迎,因为在他内也有同一基督。8拒绝让他进入,你就等于拒绝了自己内的基督。9毋忘世界可悲的故事以及救恩的喜讯。10谨记上主恢复喜乐与平安的救恩计划。11不要忘了,上主的方式一向如此单纯无比:

在你开口祈求光明之前,你迷失于世界的黑暗中。

为此,上主派遣祂的圣子,为你带来了光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