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瞎猫夫妻猫店

瞎猫爱思考喜读书,野猫善行动尚自然。
个人资料
也猫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2021年读书总结

(2022-01-10 20:02:37) 下一个

很多年没有花这么长的时间读中文书了,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肆无忌惮的读闲书,读自己喜欢的书。以往读书很功利,应付考试、学英文、扩展知识面、培养文学素养……等等,总之是有目的的读书,为了用而读书,读闲书就是浪费时间,如今终于不必为读闲书而内疚了。

读过几本比较长的书。

盐野七生,日本女作家,哲学本科。她因对罗马希腊先有兴趣而后写书,大概这是她写的罗马希腊故事书非常有趣的原因吧。我不知历史学家如何评价她的书,但对普通民众是一本好的历史普及读物,适合长途开车的路上听。很多典故耳熟能详,如“条条大路通罗马”,知道它的寓意,可为什么是通罗马而不是雅典或斯巴达?想知道它的缘由?去读这本书吧。

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有很多恍然大悟的感慨,原来罗马时期就有了,比如遇到自然灾害,会用公共资源救助灾民,减免若干年的税收帮助灾区重建;比如为穷人发粮不至路有饿死鬼;比如修建公共供水/下水道等公共设施……等等。罗马是当时最强大的帝国,每征服一地,必修大道,除了保障战时的粮草运输,也为了和平时期的经济交流和控制被征服地区的治安,所以才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典故不是编织的童话而是来自真实的历史。

丘吉尔传是我在这一年读过的人物传记里最值得读的一本书。奥巴马,希拉里克林顿,小罗斯福等等,都不如这本传记写的好。也许是我没有找到好的版本,也许这些人没有丘吉尔的人生那么精彩。过去对丘吉尔的了解只局限二战时期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引领英国及世界战胜德意日,源自他的人生历练,曾参加过一战,主动要求到前线做基层指挥官,当过战俘,在任职海军大臣时,做过多项改革。他的从政经历磕磕绊绊,他的政治理想(野心)是当首相,可当他进入老年,这一目标仍未实现。非常可贵的是他没有因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妥协,那时的他真是孤军奋战。他曾是坚定的反共人士,但他看到法西斯的崛起,立即意识到法西斯对民主对人类是更大的威胁,毅然和斯大林联手,头脑清醒的政治家。虽然他反对妇女投票,反对印度独立,脾气暴躁,爱喝酒,家中财务一塌糊涂……,传记留在我心中的丘吉尔:有个性、很可爱、精力无穷、天才、伟人。

王小鹰是我同时代的人,我读大学时她已成名,所以早就读过她的书。这本书写的是我们父辈一代的故事,苏南新四军的历史背景,直到文革,开放,写到老干部退休。熟悉的历史、语言,读起来很亲切。

读《美国人》是想学美国历史。作为公民并不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起了这个念头是受了一点刺激。一次和朋友的儿子聊天,他说父母这一代华人即不了解美国史也无兴趣学习美国史,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来自微信、网络、电视剧……,由此想读些相关的书。其实我更喜欢的是一个非专业人士写的《美国的故事》。

书的故事性非常强,我常纳闷历史教授写的书为什么那么枯燥乏味,好像不枯燥就不够专业,不是普通人群能够读的下去的,虽然书中所有的字都认得,可不懂说的啥。这本书写的是美国早期移民故事,只写到第一届总統,希望作者继续写。

两本知识女性的传记

左边这位盖尔霍恩,20世纪最富盛名的战地记者,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也是唯一主动离开海明威的妻子。她拒绝做海明威的注脚,拒绝为海明威生儿育女,她可不肯屈就一个名人而牺牲自己的才华,相夫教子。可惜的是在男权社会,有才华的男人不能接受容忍同样有才华的女人,从而失去一生的挚爱。

右边这位不仅仅是萨特的女友、情人,伴侣、知音,更是哲学家,提倡女性解放的开山始祖。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女性主义的圣经《第二性》(The second sex),是她的代表作。

两位女性都没有被婚姻捆绑。当盖尔霍恩不能摆脱婚姻的束缚她选择离开。波伏娃更是惊世核俗选择了开放性婚姻(open marriage)。她有自己的爱、自己的事业,她一生都没有离开萨特,但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在结婚生子视为女性必然归宿的时代,两位独立的女性没有被婚姻捆绑,没有被名人的阴影窒息,没有儿女,但晚年并不凄凉。令我敬仰的女性。进入老年,开始读老人主题的书。这是一本医学人类学的一个实例,如何照料阿尔茨海默患者。看的令人心酸。随着人类的长寿,如何照料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至亲,不仅是道德伦理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说心里话如果我活到那个份上,我不觉得有活下去的理由,可悲是是糊涂到那个时候已无能力做理性选择。

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的有关狼的故事,本书作者曾是律师,厌倦了自己从事的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佩服作者不是等到退休后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而是当她知道了自己的所爱立即付诸行动。作者有25年对狼群实地考察的经验,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做了10年的狼群观察者兼导游。从书中我了解了狼对改善黄石国家公园内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据作者介绍,动物社会和人类社会行为方式最相似的动物不是黑猩猩也不是猿或猴,而是狼群,例如狼群集体抚育幼崽、不抛弃体弱多病的老狼。这大大的超出我的认知,不知动物学家和人类学家是否认可这一观点。

本年度读的最后一本书,好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市场上的书太多无从选择,常常是随机挑一本,看两页就犯困从此不再光顾。日本一位作家指导读者选书的办法是从中间开始,如果能够吸引你读下去再从头开始阅读,也就是说好书有后劲。我不是从中间开始阅读,但的确感觉书到最后才是高潮,随着情节的展开愈来愈精彩,足见作者的功力。

书以家信的形式,讲述了19岁少女薇薇安进入纽约直到80多岁的人生。展现的是纽约四十年代到60~70的美国,涉及娱乐圈、时尚、二战、性解放、同性恋、单身母亲……。纽约对一个小镇女孩是希望之城,充满了魅力,有无限的机遇让人成功,纽约是魔鬼之城,充满了诱惑,不经意间堕落。纽约一向引领新潮思想和生活方式。

书中的女演员艾德娜就是时尚教母,她对时尚的解读至今不过时。

艾德娜有一位比自己年轻20+的小丈夫,那可是四十年代啊,时光流逝了80年依然是老夫少妻流行的社会,可以理解周边的人为她捏吧汗,可她却十分的淡定。

薇薇安从不掩饰她对性的热爱,但对性有清醒的认识。

热爱性却对婚姻不感兴趣

薇薇安终身未婚,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家庭,她和无血缘关系的女友(不是同性恋)共同抚育了女友的私生子,组成了家庭。家庭结构不再是由血缘建构的唯一形式。

为什么这些非同寻常的事情能够发生,因为是在纽约,纽约人见多识广,纽约城新旧传统并存,各色人等共处,无法想象中西部的山野小镇会有这样的社会场景。

最触动我的是薇薇安和二战老兵的相识,老兵是个胆小之人,听到枪声就哆嗦,受到战友的羞辱,更悲惨的是当他被日军神风队炸到海里,被诬陷为弃舰逃跑。由此造成的身心创伤伴随老兵一生。现如今对人对事只有不同,没有对错、好坏、美丑之分的理论定能为老兵找到解脱的理由。但作者只是描述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是多么无奈,这么不适合上战场的人,当初参加海军只为了看看大海,长在纽约贫民窟的少年,那里知道他只需步行即可到达海边。战后归来没有荣誉只有一身的伤痛,和无法与人诉说的孤寂。自怨自哀是没有用的。

善解人意的薇薇安耐心倾听老兵的倾诉,两人多年的街头散步闲聊抚慰了老兵的伤痛解开了他的心结。现代人过度依赖药物,而很多人的病痛更需要的是亲情、理解、是有人倾听。多好的心理治疗,同时也为我们栓释了不同于夫妻、情人的男女之爱。

作者曾采访过很多纽约客,所以尽管是文学作品,我却感到很真实,不知纽约人有什么读后感。

能可着劲的读中文书,实在是得益于《微信读书》软件。2019年微信上认识的朋友(一粒沙子)的朋友(闲人)介绍了这个软件,并把我拉入她的读书小分队,三年来读中文书的概括。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过我的读书时间排在读书小分队的中间,总算没有拖大家的后腿,2022年要努力多读书为小分队做贡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