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点点滴滴,尽是生命的印记。
正文

老爸游记 - 印度金三角之旅

(2016-06-30 11:43:46) 下一个

印度的新德里、阿格拉、齋浦爾三個城市,在印度北部,成三角形,這是印度最古老的城市,集中了印度歷代王朝的宗教、文化、建築、藝術,是研究印度歷史,文物古蹟必到之處,故稱“金三角” 。

印度古名天竺,唐高僧玄奘西行之後,在其著作中始稱印度。由於印度在中國只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以直飛,所以,大多數中國旅客和台灣旅客,都要在香港起飛去新德里。抵埗後己是黃昏,驅車近兩個小時才到達一間五星級酒店,酒店有軍警守衛,行李進門過安檢,個人要搜身。

翌日,即驅車250公里前往齋浦爾,下午自由活動時間,部份團友去觀看 “風之宫殿” 的夜景,我就和室友打的去参觀 “白廟” 。

印度12億人口中,有82%以上的人信奉印度教,印度教没有特定的始祖,其教義就是禁肉食,戒殺生,慈善寬容。“白廟” 依山而建,建築甚有氣勢,廟外是大街,小販攤檔,隨地泊車; 入廟大門,便是一個花園,廊道寬闊,两旁花草樹木,環境清靜。進入主廟,脫鞋入室,廟内四周潔白,雕樑畫棟,趁以精心鑲嵌美麗的圖案,神龕上安座两位老人,燈火長明,室内不准攝影。

“風之宫殿”,是齋浦爾最著名的景點,用粉紅砂岩建造而成,之所以稱為 “風之宫殿”,原因是站在宮殿裡面每個角落,都可以感覺有風吹入。宮殿由953扇窗户巧妙構成。外觀是粉紅色,繪飾白色邊框和圖案,這座五層式的建築,從正面看來,好像一座巨大的宮殿,其實内部只是一片厚牆而已。宫殿牆身花邊細格,優雅的屋頂曲線 ,圓頂和尖塔,都顯示出莊嚴和諧的畫面。現在,此宫殿已成為這座粉紅城的地標,是齋浦爾最佳的拍攝點。

“疆塔爾. 曼塔爾 (Jantar Mantar ) 天文台”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造天文台,佔地一公頃以上,是傑. 辛格二世王公於1728年所建。這裡有16種石造的精巧有趣的天文觀測儀,可看到太陽照射在儀器刻度盤上的時間,而且非常准確。還有可以預測日蝕 月蝕的子午線儀,和12星座的星盤等。

整個天文台就像一座公園,遊客們可以從容的觀賞一座座石造的天文儀器,感覺非常新穎。“琥珀堡”高高地佇立在山上,氣勢磅礡,金色的城堡,透露出皇宫般的貴氣。公元1592年時,由拉賈. 曼. 辛格王公建造,歷時125年方才完工,在長達一個世紀裡, 琥珀堡融合了各個朝代,印度教 伊斯蘭教及回教的建築特色,成為歷朝的首都。

當首都在八世紀遷移到齋浦爾後, 琥珀堡仍保有當年皇宫的規模。它位置地勢險要,下方有條護城河,周圍環繞着蜿蜒的山峰,整座城堡居高臨下。上山的路可騎大象,我們是乘吉普車上山。

琥珀堡的建築物由不同時期的宫殿組成,包括有象頭門神,人民大堂,花園,各種宫殿等,雖然整體來說有些破舊,不過,仍然可以依稀觀賞到當時華麗的設計

“泰姬瑪哈陵”,和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名列世界七大奇蹟,是印度古老文明的象徵,所以,到印度的旅客,一定要看看這個印度的國寶----- “泰姬陵”。這是17世紀莫卧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其寵妃泰姬 . 瑪哈爾所建造的陵墓。沙賈汗從1632年起,徵召世界上的能工巧匠20,000多人,用22年時間,建造了這座三百多年來,一直為人讚美的陵墓。

泰姬陵的建築,全是伊斯蘭風格,通體透白的大理石,陵墓高74米,氣勢恢宏,同時又柔和美麗,端莊而不失素雅。陵宫四面有巨大的拱門,襯托透雕的大理石石扉,看上去形如石雕窗户。穹形圓頂的頂端是座金燦燦的尖塔,四角有四座凉亭,組成一幅十分協調的畫面。進入陵墓要套上鞋套。

陵的前方是一個長達百米的大水池, 泰姬陵倒映在水中,如夢似幻。我正觀賞時,一位男仕用普通話對我說: “倒映,倒映”,叫我站在水池邊,拿過我的相機為我照相,更加要我右手平伸,指向下方,他遷就鏡頭,為我拍攝一幅我的右手指着泰姬陵頂端的照片。我向他致謝之後,他的右手三個手指在互動,表示要錢。 也難怪他伏在這景點,就是為遊客照一些奇怪的相,去博取遊客的賞賜,這辛苦錢是應該給予的。

泰姬陵是警衛森嚴,背囊不准帶入,斜揹手袋打開逐格翻查,有人皮包裡有一枝比唇膏略大的噴劑也被問是何用。入門搜身,入場券先打洞,向前行又要盖印,大慨是怕人來搞破壞吧。

在距離泰姬陵約2公里的 “阿格拉堡”,是1564----1575年,由莫臥兒王朝阿克巴大帝興建,全部使用當地出產的紅砂岩建成。城堡依山而建,是一座高聳的要塞,迂迴曲折的城牆,有城垛和槍眼,易守難攻。入門就上陡坡,陡峭險峻,沿着石塊舖成的山路,到達裡門。城内的古建築眾多,完全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建築藝術風格。覲見宫是皇帝接見臣民的地方,前面是大理石廣場。西北面有一座大理石圓頂建築,叫寶石清真寺,是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專為后妃禮拜和祈禱而建。

宫旁有一座八角樓,原有寶石鑲嵌的花卉圖案,光彩奪目。現在,鑲嵌的寶石不見了,只留下斑殘的痕跡。當年,沙賈汗大帝被他的第三個兒子奧朗則布篡位後,就被幽禁在樓内,僅能遠距離窺視泰姬瑪哈陵來思念愛妻,渡過餘生。

紅砂岩建造的“印度門”,其地位宛如巴黎的凱旋門一樣,是每個遊客來新德里必到的景點。門高42米,是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的九萬名印度與英國軍人,和死於印度與阿富汗戰爭的士兵而建。每年1月26日,印度國慶閱兵的儀仗隊在印度門這裡舉行。

在我們這次旅遊中的2月19日,印度北部哈雅訥省發生種姓階級鬥爭,引發大規模縱火和掠劫。帶領抗爭的是種姓階級賈特人 (Jat),他們要求獲得政府職位及大學配額,從而提升階級地位。滋事份子佔領水閘及斷絕新德里全市的食水供應,二千多萬市民受到影響,大規模騷動和暴力冲突,引致軍隊鎮壓,19人死亡,150多人受傷,21日,政府已奪回供應食水及水閘的控制權,並與種姓領導人取得和解協議。

2月22日,我們的旅遊車在前往新德里途中,時間是10:30am,被截停了,滋事者用沙石封鎖收費閘口,我們被迫在距離新德里約150公里的路邊停留。領隊和印度導遊正在和公司通話,尋求解決辦法,任何人在這裡,都是無補於事的。大家雖然很焦急,但都很冷静,在閑談,在唱歌,有人在討論晚上的住宿問題: 這裡真是前不靠村,後不靠店啊! 在車上睡吧,關門又怕氧氣不足,危害大家; 開門又怕暴徒搶劫,更加危險; 在路邊又是天氣寒冷--------。黃昏了,天氣漸漸轉凉,大家正是飢寒交迫之際,突然導遊叫上車了,原來,印度的旅遊公司找來警察,警車開路,旅遊車慢慢前進,途中幾批近百名手持木棒的騷亂者看見我們的車走了,心有不甘,用木棍敲打車廂,團友心有餘悸,大家不敢大聲說話,不敢照相,把窗簾拉緊,不要被騷亂者知道我們是外國人。終於,有驚無險,約在10:30pm左右,到達警察臨時安排的酒店。

從這次事件中,看到香港人的質素,沒有人大吵大鬧,也没有人怨天尤人,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政治暴亂,出了問題,受到損失,保險公司是不會賠償的,大家力求自保,互相關懷,有水互贈,有吃共嚐,同渡難關。

我們被困近9個小時,損失了一天行程,参觀的景點雖然少了,但全團32位團友,經過這場意外事故,彼此的友誼加深了,在回程分別時,大家合唱 “友誼之光”,有團友在唱分飛燕:  “只怨歡情何太暫,轉眼分離缘有限…….. 。” 引起了共鳴。是啊! 印度之旅是結束了,但是 “印度之友”的WhatsApp群組,正在擴大,正在繼續這段友誼。

印度的種姓階级觀念很嚴重,從僧侣、貴族、官員、到商人百姓,分為四級,他們自有一套表明自己階級的辦法,婚姻上講求門當戶對,很少有不同種姓通婚,違者可被逐出家族,成為第五級的賤民。導遊阿卜 (Buk),是個中年男子,曾在中國留學,娶了一個大學生為妻,是婆羅門教徒,說得一口不算標準的普通話,按理是個中產階級,但他竟然不能進入我們入住的五星級酒店,實在是令人費解。

我們在行車途中所見,印度還是相當落後,以街和公園為家的賤民,衣衫破爛的兒童,到處可見。這些賤民,没有生活壓力,到處行乞過日子。阿卜說,曾有人請這些賤民婦女當家佣,有工資,有食,有住,很多人都不願意做,因為不自由。廣東人说: “做慣乞兒懶做官”,正是這樣。

印度70%的土地是私人的,人們住在父母親的屋裡。 結婚了,在屋上再建一層,不用供樓交租; 讀到書的話,教育免費,有獎學金; 醫療免費,但不知要排期多久。一般物價便宜,大米 土豆每公斤20庐比 (約1.8港元) 麵粉每公斤35庐比。在郊區和農村,到處可用泵抽地下水,連水費也節省了。當然,這些只是最低的價錢,在超市,有80多庐比一公斤的優質米。

阿卜說他的家有80平方米,他年薪約20,000人民幣,一家三口,非常冩意,阿卜每次出差回家,都買一枝葡萄酒------慰妻。他有一個五歲可愛的女兒,阿卜說不想再生孩子了,阿卜的現象,正是代表了印度新一代年青人的現實和縮影。

印度有12億人口,阿卜說五年後人口會超過中國。印度全國的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平原地區可耕種的面積是中國的两倍,所以,政府不耽心人民的生存問題。

香港有句諺語: “摩囉差拜神------睇天。”和導遊阿卜混熟了,我問他是不是這樣? 阿卜點點頭,然後双手合什,昂首對着太陽稟告。我又問他,印度人是否左手擦屁股,右手抓飯吃? 阿卜含笑點頭,我說: 這很不衛生啊! 他說,右手拿水瓶冲洗左手,為甚麼不可以呢?。 問他為甚麼不用廁紙擦屁股? 他說: 習慣了。我是親眼看見導遊和司機用右手抓飯吃。

印度有29個邦,每個邦都有自己的語言,全國有500多種方言。國家貧富懸殊,但窮人較多,為了保障富人和遊客的安全,許多地方入門都要搜身,連進入超級市場都要搜身,被摩囉差 (印度人)摩囉柚 (摸屁股 ) 真是搞笑。

這三日來參觀的景點,都是近幾百年的古代文化,建築藝術。而所看到的齋浦爾和阿格拉的市容,就像改革開放前國內一些小鎮一樣,馬路亂糟糟,三輪車,電動三輪車,大小汽車,景點附近更是加上馬車、大象、擺賣的攤檔,行人在左穿右挿,險象環生。小販們手拿串珠、木雕、介紹景點的書籍、絲巾、手工藝品等在兜生意。

印度的地氈,是世界上有名的,参觀時,幾個伙計捧着地氈揚開,給遊客看清花紋、顏色和圖案,主持人在介紹質量及價錢,稍大的一幅都要三、五千美元,女仕們都忍受不了充滿塵粒和異味的空間,紛紛退場。老婆都走了,老公還留下來嗎?

接觸的印度人,都較懶散,時間觀念差。我們打的去 “白廟”,和司機說等候Ten minutes,其實我們將近20分鐘才出來,覺得不好意思,影響了他的生意,但是,到停車處,却見車不見人,半個鐘之後司機才回來,原來他找地方休息去了。他做我們這單生意,來回600庐比,他已經很滿意了。早知這樣,我們可以再參觀得仔細些。

行前,朋友們都囑咐要注意飲食衛生,我是帶了礦泉水和杯麵等食物的,但是,行程中都用不上。酒店每日一枝瓶裝水,旅遊車也派水,全程大多數是酒店的自助餐,所以,衛生上是不成問題的。至於食品是否好吃,就見仁見智了,每餐都有咖哩雞,咖哩羊肉,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各種菜餚都加香料,連南瓜餅也加香料。印度人喜歡吃烤的薄餅,每餐都有侍應生來推銷這種傳統食物。

這次印度之旅,總的觀感是 “泰姬瑪哈陵” 值得一遊,其它景點就马马虎虎了,食物方面,更加不敢恭維,倒是第一晚住的五星級酒店那杯 “金咖啡”,值得我懷念。

遠山行      2016年3月3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