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港联手研发10年 测600华人 新法验鼻咽癌准确度达99%

(2014-12-01 06:58:28) 下一个

在病人口腔收取样本化验基因,准确程度99%。本报记者摄

本报记者

鼻咽癌与过滤性病毒EBV存有密切关系,加港两地医疗专家经10年时间,研发出简单又无创的刷检方法,确诊病人携此病毒并证实患鼻咽癌,准确程度达99 %;此技术可作为早期筛选,有助提高病人存活率。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教授吴宪威医生指出,有些过滤性病毒能引发癌病,如乙型及丙型肝炎形成肝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卡波西肉瘤的疱疹病毒,以及HPV病毒诱发子宫颈癌等。

医学界早已发现,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是鼻咽癌成因之一。吴宪威医生表示这种病毒入侵身体后,可复制成为人体基因,扰乱正常基因繁殖系统,因而引起癌病。这种病毒存在于世界各地,只是对某些族裔如中国南方人士的攻击力特别强,可能与族裔基因有关,加上此病毒侵袭,身体未能扺抗而形成癌病。

由于EBV病毒隐藏在鼻咽内,有30%情况是依附在鼻黏膜。有80%患者初期没有明显病症,传统检测如内窥镜或CT Scan,难以看见鼻咽癌肿瘤,至后期确认肿瘤已经属于晚期,病人存活率约有30至40%。

适合作为早期筛查

吴医生说,如果及早发现鼻咽癌并接受治疗,病人存活率可高达90%。因此,在病人基因内发现携带此病毒,可作为一个印记,确定是否患上癌症。医学界研发新技术,其一是使用特别仪器,只需拿取少量基因样本进行测试。

此外,吴宪威医生领导的研究,由多伦多大学与香港大医学院及伊利沙伯医院合作的项目,经过10年研发及临床测试,设计一枝如牙缝刷的小扫。研究过程邀请港加600名华人参与,主要为疑似有鼻咽癌征状或家族病史的高危人士,其中98人确诊患有癌症。临床结果显示,利用这个小扫经口腔鼻咽取本方法,除1人出现假阴性外,其余均确诊,灵敏度达99%。

吴宪威称此研究向5名用内视镜检查的人无确诊有鼻咽癌,但用病毒拭活法却发现患癌;1名用内视镜和切片活检无发现肿瘤的病人,拭活检测呈阳性,最后确诊为晚期病人,癌症已扩散至淋巴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npscreen.com


吴宪威医生手持新研发的小扫,指示在口腔取基因样本。本报记者摄

星岛日报
2014-11-2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