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庸》是儒学中非神论的代表

(2018-11-28 09:27:18) 下一个

在《中庸》序中、朱子()告诉我们:此篇乃孔门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矣。乃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很明显的、朱子认为《中庸》就是孔子很少对学生弟子公开教授的心法,大概也会用此心法教授自己的嫡孫子思,所以子思记彔下来,恰好可以教授他的徒孫孟子。《中庸》全书是以为轴心而教导人们去为人处世行善,一切以诚为主,以诚为基本道德价值观,不以上古时期的神权思想为主,因此有许多哲学家称《中庸》是道德形上学,它是以提升自己的德性为起点,然后才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思想。

 

A)儒家思想之非神主义的来源

 

在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p78中说: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依我看来,都在一部《易经》。又在p79中说:我講《易》,以为一部《易经》,只有三个基本覌点:1、易(变易),2、象,3、辞(言辞)。之后、又用了十二頁来解释此易象辞的意义。为了简便、笔者总结为:《易经》是古人依循自然現象的变化而悟出的制度与礼俗、使人明白地知道利或害而不敢为非作殆。在《论语》述而篇中、有记载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惜並没有记载孔子在几岁时学易经的,但是应该是在五十岁之前。由此推断、孔子的言论的确受《易经》的影响甚大。而《易经》是一部聆听自然界的指示的伟大作品,所以孔子的言论就与《易经》有相似的覌念了。

 

在《论语》中、孔子有许多教导学生的言辞可以归纳为无神论者,如在先进篇有不知生、焉知死?又在雍也篇有敬鬼神而远之。另外在阳货篇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由于这些言论、无神论者就认为孔子是无神主义者。

但是也有两处的言语可以归纳为有神论者,如在 述而篇的丘之祷久矣。又在八修篇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因此有神论者都宣称孔子是一位有神论者。

正因他具有此一特貭,所以笔者很有把握确定孔子是一位非神论者(Agnosticist)

 

B)非神论(Agnosticism )的定义

 

Agnosticism ,此字的意思是介于有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字,但並没有适当的中文翻译,可以翻译为1.非神论,2.不可知论,3.疑神论,4.半无神论, 但是都不太能完全表述这字的意义。笔者認为翻译为非神论最为合适,此字的定义可以定为:不承認也不否定神灵的存在。就是因为这个中立的立场,所以无神论者都認为Agnosticism 是偏向无神论者,而有神论者認为Agnosticism 是心中仍有神灵存在的有神论者。所以他是黙认有神灵的存在,而否認任何宗教与宗教仪式,可能就是这个中立性,所以学者将Agnosticism 又有不同的分类:

1、以时间分类-永久性的不可知,或暂时性的不知。
2、以信仰强度分类-倾向无神论,或倾向可能有神。
3、以力量程度分类-无任何特种力量可以创造万物与控制宇宙,或有一种超级力量可以创造万物控制宇宙。

 

 

C)《中庸》之非神论思想

 

子思继承孔子的思惟,扩大孔子的非神论思想,构成了一本伟大的书籍。在书中、他把鬼、神、上帝、天四个名词混合运用,都代表一个有权威、高高在上的、令人崇拜的上帝。他不用低俗的童话故事去编造上帝的力量而让人祭祀,他仅仅告诉我们:我们的天生善良的人性的根本是出自于天,並要求我们随时都效法天地山川的造福万物而不居功的心态去成己成物。它要求我们跨越与上帝的鴻沟,一面成就自己,一面又成就万物。这样的心态去治理天下国家,我们的心情就可以配天、或是与天地参矣。也就是我们可以天人合一地站在一起,完全没有距离了。这就是《中庸》的非神思想的憧憬。一一解释于下:

 

一、《中庸》内的有神思想

 

1CH16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夫!視之而弗見,聼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斎明盛服,以承祭祀。《论语》中、弟子记载孔子是一向少谈鬼神之事,但是,在此章中,一反常态而大谈鬼神。

 

2CH19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上帝一词在2300年前的《中庸》书内出現了,此名词也在更早之前的《诗经》、《尚书》、《易经》出现过许多次,由此可見、5000年前的国学中的确是有一位至高无上的、无为的、让人崇拜的、成就万物的上帝的存在。但是此上帝並不创造万物、也不控制万物,笔者认为这是东方的上帝与西洋的上帝最大的区别。

 

二、《中庸》内的无神论

 

1CH19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孔子鼓吹孝道,要求他的学生对祖先要尊重,虽然过世了,也要觉得祖先是存在的。在《论语》八脩篇内有一句话:祭如在。就是告诉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应该觉得祖先仍然存在。既然自己的祖先可以如神一般地存在的话,所以儒家思想中,神的权威就如自己的祖先一样地或存或亡。也是一种间接的无神论。

 

2CH25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作者可能受到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认为世上所有的诚实君子、都是自己完成自己的诚实要求。而且世上的一切道理、是自然而然地,自己导引自己走去的方向。由此可见,世上一切的君子的行为与一切事物成功的道理,都是自然而然地成功,並没有任何主宰或控制力量的存在。所以《中庸》是否定任何的主宰或控制的力量,倾向无神论的思想。

 

3CH26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此句话是贊叹上天的思维是那么地深远与无穷的。此句也具有赞叹自然界的变化是多么的深远的,一切是自然地演变与进化。此句话虽然出自诗经,但是也是全章宗旨的代表,所以笔者认为恰好代表《中庸》的无神思想。

 

4CH33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此句话是全书的结尾词,所以份量很重。它赞美上天成就万物的功能,但是上天卻是一言不发、也没有任何气味。此句话虽然也是出自《诗经》,但是也与《论语》中的天何言哉相似。也可以代表《中庸》的无神思想。

 

) 《中庸》的非神思想

 

《中庸》书中、介于有神与无神的言语也很多,举例如下:

 

1CH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善良的天性,就是得至于上天的付给,而人应该遵循此善良的天性去为人作事。

 

2CH24至诚如神。-圣人透过自身的诚实,就可以达到有如神灵的地步。

 

3CH29建诸天地而不悖,貭诸鬼神而无疑。-圣人发挥他的至诚之心,就可以造就万物而与天地不相违背,而即使鬼神也会同意圣人的作为。

 

以上的三段话,都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承认也不否定另外有神灵的存在,但是透过圣人的诚意而达到了与神鬼平起平坐的地步,这也是至诚如神的含义。圣人以此至诚如神的境界去平天下的话,就可以貭诸鬼神而无疑。换句话说、就是鬼神也不会怀疑圣人的行为。

 

〖结论〗

 

总之、在儒学中,《中庸》可以称为非神论的代表。因为《大学》强调修整治平的哲学,並没有大幅地讨论鬼神的问题。。《论语》大都是记载孔子教导弟子以仁心待人处事的言语。而《孟子》大多是记载孟子鼓吹以仁义为治理国家的政策。这三部书都不像《中庸》有深入的探讨,所以《中庸》的确是儒家的心法。

 

近日太空科学发展迅速,大多的知识份子都不相信极乐世界或天堂之存在,故現代的宗教家都改口为佛陀或上帝就在人的心中,此与《中庸》所說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几乎是完全相似,由此可見《中庸》在二千三百年前就具有此形而上的思想。不仅将天理存在心中,更要用天理的诚回归于日常生活之中。《中庸》不会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于人为的神话故事中而不能跳脱,所以有充分的自由去作自己理想的事务,而进一步完成它的形上思想中的理想,所以可以与天地平起平坐,也就是与天地参矣,这也就是俗称的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庸》一书的伟大之处,所以笔者认为它是儒学中的非神论思想的代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开卷有益,增长见识!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佩服今留对古籍的深读和领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