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孙燕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触摸美国 4 打工生涯

(2022-07-22 07:37:11) 下一个

 

触摸美国 4 打工生涯

 

孙燕

 

莫斯科城小人少意味着机会也少。没有奖学金的留学生只有利用暑假时间去大城市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开学时交学费的时候写支票的手都是颤抖的,一个夏天的辛苦化作一张纸。有的人为了挣学费,不得不让太太去外地打工,夫妻分居两地。有的把孩子送回国内寄养,妈妈全力打工。很多人就是这样完成学业的。先生为了省下一张邮票钱骑自行车去交水电费,工作人员好心提醒他不用跑来可以寄过来,她哪里知道穷学生的艰难啊。仅仅四个月先生竟然省出了两张机票钱。

 

我们那批留学生和家属可以说是最吃苦耐劳的一批人。因为我们经历得太多,我们是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才得以走出国门,所以我们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有着极强的忍耐力与自制力。 这里基本上是男的每天除了三餐就是学习。女的除了代孩子,理家,还要打工,还要学英语。

 

中国人是最具竞争意识的,在那个封闭的小城里中国人为了生存都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有的依靠教会,有的和教授拉上关系,公派的有大使馆撑腰。在那个信息还不发达的年代任何信息都可以作为彼此交往的筹码。交换信息,互通信息是中国人交往的重要一项。

 

留学生及其家属们的思想意识大都延续了大学时期的观点,认为能说会道的就是有能力,大家也都围着他们转,学生会主席的职位也是炙手可热,一但被选上学生会主席,家里马上门庭若市。他们手里掌握着一些资源,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些国内的杂志,还有一些影视光盘,这些资源足以吸引人们趋之若鹜。我家邻居在我们到后不久就当选了学生会主席,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

 

我们到后不久学校组织了一场国际学生联谊会,在一个大俱乐部里摆摊,展示各自国家的文化。多数人是准备特色食品。先生和我商量了一下决定参加。

 

这是我们在美国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摆摊卖东西。我来时从中国带来了很多工艺品,我挑选一些摆台,结果一套文房四宝卖了五十美元。还卖出了几件小东西。我们摆摊的主打产品是饺子。我觉得饺子人人都吃过,没有新奇感,我想变换一点花样,馅料是一样的,我把它包成向日葵的形状,又好看又好包。结果学生们不认识,销量不佳。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剩下的向日葵我们吃了好几天,好在成本已经赚回来了,剩下的等于免费食物。

 

刚刚调整好时差,邻居青给我介绍了一个看小孩的工作。孩子是女孩儿,不到两岁,父母都是上海人,父亲是邻城大学的新任教授,母亲准备考研究生,她想每天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工钱是每小时2美元,低到不能再低了。当时我的女儿不到六岁,每天上半天的学前班。我想反正我也要在家带女儿,就接下了这个活儿。

 

孩子很快接受了我,第一天父母一起来接,以为孩子会大哭,结果看到孩子高高兴兴的,他们俩个都很吃惊,也很高兴。babysit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很快我就体验到了上海人的精明,为了节省时间,妈妈送来孩子后就坐在车里学习。中午去买个汉堡拿到我家里来吃,她一边吃饭,一边看孩子,大约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当然这一个小时是不算工钱的。而我还要陪着她们,看有什么需要。接的时候有时晚一点也不算时间的。一次爸爸把一个坏掉的小电视送给我们,说看我先生能不能修好,后来电视没有修好,先生让我还给他们,不然他们会一点点地通过多占时间克扣工钱。就这样持续了将近半年,暑假就结束了。

 

当时我的身份是学生家属F2签证,没有工卡,不能打工,只能打黑工。小城里的中餐馆屈指可数,连洗盘子的工都找不到。我唯一能做的工作是去美国人家打扫房间。双职工的美国家庭,夫妻都上班,又有孩子,经济条件好的会雇人打扫房子,每星期一次。这个工作比较轻松,报酬还可以,一上午3-4小时可以挣到15-20美元。

 

我逐渐找到了几家,他们大都是美国白人,夫妻俩都工作。他们人很好,我去工作的时候家里没人,给我留着门,钱就放在厨房的台子上,我干完活拿钱走人,锁上门。要干的活儿包括:收拾房间,吸地毯,擦地板,打扫厨房和卫生间。他们大都和蔼不挑剔,我和他们有些成为了朋友。打工期间有辛苦也有欢乐,期间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触摸美国》一书已由美国威廉出版公司出版。定购请到网站:?

https://williampublishing.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孙燕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terZ_2022' 的评论 : 你说得对,我也认为上海人在中国是最先进的,他们的意识比较超前。只不过这里谈不到这些话题。
PeterZ_2022 回复 悄悄话 上海人更贴近欧美人的思维,发展的可能更好。但作为东北人,如果碰到严重利己主义的人,我不会试着改变他们,但一定和他们保持距离。聪明的人心里都会有杆秤,不一定说出来的就更聪明。
很好的博客,读到了很多共鸣。
孙燕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说得好
林凡_圣路易 回复 悄悄话 赞,类似的经历。多谢分享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早年离开中国的人大部分人都趟过同一条历史的长河,有人说:生活就是酸甜苦辣。这句话有道理!有的人是先喝甜酒,剩下来的那就是苦酒,而有的人先喝下去的是苦涩的酒,最后剩下来的就是甘甜的酒,十杯八杯也不醉,杯中撒满幸福泪!

人生六十后要懂得犒劳自己,也就是说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走一走看一看,努力去看一看大自然里更多的风光美景,这样才不虚度此生。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一段辛酸史,某地人特性的再证实。
雾蒙蒙雨霏霏 回复 悄悄话 往事不堪回。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真实的历史纪录,八九十年代出来的留学生基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