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邻居冯伯伯的一生

(2015-07-28 13:38:33) 下一个

书接上回。话说我们家搬家以后,对门有一家三口,老夫少妻,小孩四五岁。

先说一点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个很有分量的人物叫冯雪峰。看谁都不顺眼,almost 逮谁灭谁的鲁迅大先生跟他关系很铁。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里,含蓄地提到冯雪峰,没说名字,只说是“走过二万五千里的”。我这对门邻居,现在已经过世的冯伯伯就是冯雪峰的亲侄子。这样说,并不是非要拉大旗做虎皮,和名人扯上关系,其实不论什么人,特别是上世纪初的,其侄子侄女都可以有很多,多得恐怕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之所以提到邻居的身份,确实是因为他的命运和冯雪峰关系太大。他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冯雪峰的亲弟弟,是被日本人杀害的抗日烈士。他的家里也一直挂着烈属的证书。冯雪峰把他一手带大,也可以算养父。伯父做“养父”,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后来冯雪峰成了大右派,他也连带倒了霉。

这一倒霉,大约是也成了右派,又是文革,总之是不会好过的,他就和老婆弄了个假离婚。假离婚时间长了,后来变成了真离婚。个中曲折我们知之不多,也不好问,反正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冯伯伯后来娶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老婆,生了个儿子,在我家对门开始了新的人生。

老夫少妻,他自然事事都让着她。就连独子的姓,也随了妈妈。再加上冯先生虽然高大壮实(至于他的外貌,我在网上查到冯雪峰的照片,一看就觉得眼熟),但生性温和甚至带着懦弱,就更是在家里低声下气。当然,他的太太也并不是泼妇,只是因一直当纺织厂女工,说话嗓门大,脾气爆,但心还是很好的。她也爱读书,只是会把名人“传记”说成“船记”而已。她发起火来经常暴打那个调皮无比的儿子,我们的这个小弟弟总是大喊姑妈(我母亲姓冯 )救命,然后跑到我们家来避难。最后一般是他爸爸出面,用浓重的浙江(经查证为浙江义乌)口音温柔地喊着他的名字,把他接回去。我那时读初中,经常逗这个弟弟玩,有一天他反应过来,说,“哥哥喜欢开玩笑。”

冯伯伯一生谨小慎微,感觉有点放不开,不知道是不是和那些经历有关。比如,我们家做了什么好吃的,分给他们尝尝,他一定要做点什么送回来,就像是...互不相欠的感觉。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

冯伯伯的前妻也生活在这座城市,而且他们之间已经有一个儿子。这个大儿子和小儿子一样是随母姓,抑或继父?总之也不姓冯。性格可能象爸爸,老实,懦弱,甚至带点窝囊,读书不怎么好,在外面也混不出很大名堂,和弟弟很不一样。有一段时间去他去报了一个补习班,早已过了中年的冯伯伯为了陪他读书,帮他学习,竟然自己也去上了这个补习班。

补习班这事让我们觉得冯伯伯的善良和慈爱已经有点夸张了,但是他的内心对大儿子肯定有种愧疚,而这种内疚驱使他尽一切可能照顾他。其实想来,当年的离婚更多是国家和社会的悲剧,他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在中国,又有多少政治悲剧不是最终落到市井小民头上去承受呢?大人物自然也有大人物的悲剧,但不同的是,他们的几年悲剧可以用一切媒体和宣传机器去渲染上几十年,还可以得到百倍千倍的补偿。

冯伯伯要照顾前妻和大儿子,必定引起后妻的不满和委屈,她经常会来我家发牢骚,而且两人之间也经常为此吵架。照顾大儿子犹可,后妻最恨的是他和前妻藕断丝连。这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毕竟,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感受和看待问题的。如果要这个男人完全放弃照顾前妻和大儿子,我觉得以他的心软而又想面面俱到的个性来说,实在又做不到。但是他若都想做到,要完全做好,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唯一的,没有选择的选择就是,处在两个女人的夹缝中,一边做,一边挨骂,骂完又做,含辛茹苦,俯首甘为,蜡炬成灰。

所以,这里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和错,只有一种怎么做都可能错的两难困境。

当然,人的性格就是命运,刻薄点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如果他以历史悲剧,自身能力有限为由,对前妻和大儿子完全不管,会少很多的麻烦。如果他更成功,更英雄,也许能把大家都理顺可是现实中的男人大都难以完美,三头六臂的盖世英雄寥若晨星所以说,做男人也难,做一个善良认真的男人难上加难,做一个无名无权无钱又有良心的男人,难于上青天。

冯伯伯终于有一天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带走了所有的恩怨。他的一生没有豪气,更不牛逼,只是给后妻和小儿子留下了两套普普通通的房子。

去年我还和他的小儿子一家在一起吃饭,这小子现在自己做生意,也算懂事了,摸爬滚打多年,明白了世事的艰辛,经常后悔当年没把书念好,有时无端幻想,要是当年他的爷爷没有被日本人害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