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喜相逢

文学,小说,影评,游记,散文,
时评,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汉娜的死亡—— 评电影《朗读者》(2009年)

(2013-04-11 12:54:17) 下一个

《朗读者》的内容事先我已经大致了解,以至一同看碟的几个影盲乐此不疲地猜测汉娜身份的时候,我错失掉一份参与的乐趣。R猜是落魄贵族,L则猜是被追捕的美女特工(好啦,知道玉观音令你无法忘怀啦)。。。当汉娜女纳粹的身份揭晓,其效骇然,电影从《教室别恋》的洛丽塔层面迅速上升,成了一场关于战争和人性的严肃探讨。故事讲述目不识丁的汉娜,在二战期间,糊里糊涂应征成为犹太集中营的女看守。出于无知和洗脑的结果,她参与了毒气室屠杀和一次大火引起的杀人事件。战后,作为凶手,也是其他同伙和整个战争的替罪羊,她获判终生监禁。影片的另一条线索是她入狱前与年青男孩的不伦之恋,以致俩人一生的纠葛。故事以终于服刑期满的汉娜,却自缢身亡而结束。

很明显,导演在做一种尝试,希望从剖析个体,来寻找人类相互残杀的某种原因。但是他选择了极其边缘的特例:一个美丽的文盲,这似乎预先便取得了一些原谅。将汉娜的残暴归结为愚昧和盲从,看似合理的分析,仔细一想,却有点类似文革后,国内关于红卫兵的官方解释,对这个世界弱肉强食的黑暗本质,人性的丑恶进行了淡化,甚至诗化。放大其受蒙蔽的羔羊形象,以掩盖本质的败坏。这是一场为凶手的辩护,任何的原谅都可以转化为对受难者的再度迫害。

不过,片中法庭审判的过程和法律系学生们的讨论场面,多少提示了被转嫁了的整个德国社会的罪孽,这个思考点更为深入,可惜只是一笔点过,很快,影片又披回了它温情的面纱。前半部,反复出现汉娜对自己和男孩身体的清洗,反映出她的不安和隐约的犯罪感。可直到法庭上,出于心灵的自卫,她仍旧拒绝承认自己的罪过。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已经成年的男孩不断寄来的朗读录音带,慢慢引起她学习的兴趣,她开始接受文明的感召,开始识字,也开始了真正赎罪的过程。。。

终于某一天,她能够以一个文明人的理解力去看待自己犯过的错误。这一发现,给了已经衰老的汉娜致命的打击。当罪孽感席卷而来,不可饶恕,却无所遁藏,死亡便成了一个选择。汉娜的自杀发生在漫长刑期的终点,除了长期与世隔绝造成对外界的恐惧外,更深层的原因是一种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救赎。终生监禁是社会判给汉娜的被动惩罚,她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只得接受。但她内心并没有服从,甚至还感到冤屈,在监狱里异常沉默,冷静的表现,正是一种无言的反抗。

二十多年后,当她终于被启蒙,面对自己的罪过,汉娜这才感到了真正的恐惧。自杀,是她主动判给自己的再度惩罚。她想换取内心的安宁,但除了茶叶筒里积攒的零钱和一个残破的身体,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摆放在赎罪的祭坛上。汉娜自缢时用来垫脚的厚厚两叠书本,巧妙地揭示了从生到死,从无知到醒悟,从冷漠到悔恨的心理全过程。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个牢狱之人,《申肖克的救赎》,申肖克因为冤屈而抗争,不屈命运的逃跑和汉娜朝闻夕死,因为认罪而选择的自杀,同样充满了人性的尊严,汉娜的救赎,有一种混沌中重拾清明,乾坤终得自由的美好。这种感觉正如影片中最美的那个镜头:晴朗的秋日田野,烟蓝色的树林,泛黄的教堂。汉娜和男孩子骑着自行车而来,那是她生命中一个难得的轻松快乐的时刻,她回头说:真的,我不在乎去哪里。因为她的生命,根本也无处可去。短短一句话,弥漫着迷惘与忧伤。这里也成为汉娜最后的葬身之地,唱诗班孩子们的歌声,成为一种善的符号,象一曲挽歌,歌声中,上帝接受了赎罪的人,平静的死亡终普照于人性的阳光。

汉娜的自杀还有一层原因,是支撑她数十年的虚幻爱情的破灭。当她发觉对方,已经从那个对她爱慕得近乎崇拜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和记忆无关的冷漠中年,那种疏远和责难使生命中唯一珍贵的东西,也跌得粉碎。她想逃避,死亡就成了唯一的去处。汉娜和男人最后的谈话,表面看,并没有悔过。但以一个女人的角度去理解,这是汉娜在意图维护仅有的尊严,尤其在她寄托了全部感情的男人面前。漫长的岁月,痛苦的经历,造成了各自的冷漠和彼此的陌生。压抑太久的期望,有时表现出来,却是倔强的沉默。这令人沮丧,却又无可奈何。

带着年少时被抛弃被欺骗的创伤,带着对自己曾经退缩怯弱的愧疚,同时还有对自己感情失败根源的责怪,所有这些复杂的感受让男人面对汉娜时,残忍地保持着疏远,甚至蔑视的态度。爱恨交织产生出了一种报复的情绪,尽管事实上他多么想亲近,多么想照料眼前这个心爱过的女人。

另一方面,当汉娜第一次出现在男孩的世界,她是一个保护者,强者,近似母亲的形象,她照料病中的男孩,给他在冷漠家庭里感受不到的温暖。她命令他,左右他,教授他,引导他。。。这种被人迷恋和崇拜的感觉,也深深满足了因为文盲,因为不光彩的过去,而深感自卑的汉娜自己。两个年龄,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找到了一条情感交流的通道,那就是朗读,朗读那些能唤起汉娜美妙感觉,远离烦忧的文字。

而几十年的牢狱,把汉娜从男孩记忆中性感的女神,变成了一个垂垂老矣,浑身散发着衰败气息的妇人。她惊恐地感觉到双方位置的交换: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她的残生必须在男人的施舍和照料下残喘。她变成了包袱,累赘,变成了弱者。。。而对方已不再是那个纯情温柔的KID,他审判的眼光让汉娜感到害怕:原以为一直依偎在身边的他,此时和全世界一起,站到了汉娜的对面。前所未有的孤独无助,加上对过去愚昧残暴的悔悟,汉娜陷入了绝望自卑的深渊。。。犹如在当年的法庭上,倔强的汉娜再次选择了用一种坚硬的态度来面对男人,维护着可怜的自尊。

两个人魂牵梦系,期待了一生的会见,变成了一次以硬壳磨砺茧痂,彼此残酷的伤害。这次会见,犹如二十年前的法庭,再一次宣判了汉娜:这一次是死亡。爱和希望的死亡。如果说汉娜自赎的死,如同《卧虎藏龙》的末尾,玉蛟龙纵身跃下山崖,有得道涅磐的意思;那么另一方面绝望的死,则充满了悲凉,象一声疲惫的叹息,代替了人生的千言万语。这双层的意义,是影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汉娜和男孩感情建筑的描写,我认为是电影最薄弱的环节。女性作者,大多喜欢虚构完美的爱情,大概潜意识里觉得,只有洁净的身体才能满足这种夸张的感情需要,所以剧作者意图用处男的童贞来反衬汉娜身上的罪孽。但猛然发生的肉体关系和多年后,男人依旧深刻的爱恋都来得毫无缘由,缺乏说服力,有造作之感。电影第一幕出现的与男人过夜的女郎,他少年时的女同学,后来的妻子,还有生疏女儿。。。导演想以这一长串与女性相处的失败经历,来表达那段关系对男人一生的影响,但这些强加的重量都给人不真实和俗落的感觉,同时还造成了主题的分散。其实汉娜一个字一个字,笨拙地抄写男孩当年朗读过的故事,已经是爱的印记,不必非要用男人一生来祭祀,才显出这份爱的重量。

爱情,战争,欺骗,人性。。。太多太大的主题让导演到最后有点手忙脚乱,自我混淆。虽然全片低于我的期望,但《朗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是一场半途而止却不乏希望的探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yipode 回复 悄悄话 做人的基本原则跟识不识字应该没关系, 中国善良的阶层群体还是那些文化程度低的普通群众,其中包括文盲,因为他们远离权力纷争良心没有被污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