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千北

我不是专业医生,但对防病治病有兴趣,想多向大家交流,学习,多蒙恩惠。
个人资料
正文

針刺治療闌尾炎38例的初步報告,歐陽静戈 (ZT)

(2022-03-28 07:57:40) 下一个

針刺治療闌尾炎38例的初步報告

河北省灤平縣醫院 歐陽靜戈  1958---1960年

闌尾炎一症在我們醫院過去一向用手術割治,國內其他醫院,不論規模大小,亦均多以手術割治為唯一的治療方法。朱璉編著的新針灸學中亦認為闌尾炎不是針灸治療的適應症,應送醫院割治,否則有延誤之虞,故列為禁忌症。

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大力推廣祖國醫學治療,全國各地的西醫們應用針灸或中藥,治療急性或慢性闌尾炎的越來越多,我們醫院在黨和領導的支持下,打破迷信,解放思想,也開始了使用針刺治療闌尾炎,效果頗令人滿意。更因為針灸簡捷方便,效果迅速,比任何藥物都更快更節省,是符合總路線原則的治療良方,所以,雖病例尚不算多,亦願作介紹,以供參考,並希望同志們予以指正。

本文介紹38例闌尾炎的針治過程,其中急性的30例,慢性而有急性發作症狀者8例,絕大多數患者經過三位以上內外科大夫會診,確診為急或慢性闌尾炎,事實上,大部分患者均是內或外科病人,經診察後轉科來做治療的,而治療後,亦經有關醫生會診複查,證實痊癒。

以下是38例病患的一般情況:

1 性別與年齡:男性25人,女性13人,除1例50歲以外,其餘均在17至38歲之間。

2 主要症狀:所有患者均訴右下腹痛,噁心2例,嘔吐5例,兼發上腹痛9例,有發燒者10例,其中一人發燒達39.6c,全身不適3例,頭痛2例。

3 檢查:所有病例均在右下腹,馬氏點處,有明顯壓痛,8例有反跳痛。所有病例在右側脛骨前外沿,髕骨下約4寸處,亦即足三里下約一寸處,有明顯壓痛,有3例在壓痛處可觸摸到一黃豆大小之硬結,而左側足三里穴下未有壓痛點,亦無硬結發現。白血球總數超過20000者2人,超過10000者2人,中性多核白血球超過80% 4人。

4 使用針刺穴位及藥品:絕大多數病患只針刺右側足三里下一寸左右的壓痛點,亦稱三上穴,亦有稱闌尾炎穴的。少數病例加刺患側右下腹的穴位,如天樞,外陵,大橫,腹結,氣海等穴位。針刺後,輕輕捻轉,以達到酸麻感放散為上,留針半小時。有2例配合注射青黴素,沒有採用止痛藥物。

5 除1例針治一次後轉外地治療外,其餘均經針刺治愈。

  針刺次數以及效果表

人數     1      1     2     7      2     1      1

針治次數 1      2     3     4      5     12     15

效果     轉院         瘉     瘉       瘉       瘉       

 

典型病例:

1 程某某,男,18歲,中學生,門診日期:1958年10月15日,夜8時急診。

  病歷摘要:主訴下腹部劇痛約6小時,逐漸加重,病人由兩同學扶掖來門診,顯重病容。據稱有噁心感覺,沒有嘔吐。

檢查:發育正常,營養良好,神智清晰,合作。體溫36.5C,腹部平坦,右腹略緊張,右下腹馬氏點壓痛明顯,反跳++;心肺聽診未見異常;右腿髖下4寸,足三里穴下1寸處有顯著壓痛,左側則無之。時在夜間,病人正在呻吟痛苦中,故未找化驗員而先給予治療。印象:急性闌尾炎。

治療經過:針刺右側足三里穴下1寸壓痛明顯處,在針入約1寸左右,輕微捻轉3秒,病人感有酸麻感覺直達腳背,當即腹痛緩解,留針半小時。起針後病人感到其病若失,不必扶持便可回校休息。第二天早上病人來門診,據說未再痛過,夜間睡眠安適。仍針刺以上穴位,留針半小時,以後未再發病,經訪視七個月來未見發作。

 

2 張某某,女,29歲,教員,門診日期:1958年11月20日

  病歷摘要:右下腹痛十多天,經內科保守治療,注射青黴素,一日20萬單位達11天,未見改善。據稱過去一年曾發作同樣症狀3次之多,內科診斷為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

  檢查:體溫36C,無急性病容,心肺聽診正常,腹軟平坦,無抵抗,右下腹馬氏點壓痛明顯,反跳痛(-),右足三里穴下1寸可觸摸到黃豆大小硬結,壓痛明顯。白血球12150(內科檢查之記錄) 印象: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

  治療經過:針刺右足三里下壓痛點,刺後腹部壓痛消失,留針半小時。起針時已無腹痛感覺。據稱回家後四小時又漸感疼痛。第二日仍針刺如前,回家後到夜半方感腹痛,但比前減輕很多。第三日仍針刺如前。第四日來診,據稱已沒有腹痛感覺了,仍未其針刺如前。共針治4次,到現在已經6個多月,未再發病。

 

3 丁某某,男,18歲,中學生,門診日期:1959年1月23日上午10點

  病例摘要:從昨晚5時起心口痛,以後轉至臍週,噁心,吐酸水,後又感下腹部痛。

  檢查:舌有百苔,心肺無異常,肝脾不腫大。服軟平坦,無抵抗及反跳痛,右下腹馬氏點有壓痛。三上穴有明顯壓痛。白血球總數:17850,中性白血球:81%。印象:急性闌尾炎。

   治療經過:病人於1月23日入院觀察治療,當即為其針刺三上穴,針後腹部疼痛迅速消失,右下腹壓痛亦隨之消失。連續治療三天,出院回鄉度歲。2月6日,亦即病人出院後14天,病人又來門診,主訴右下腹劇痛,且有腫包。據稱7日前回鄉,約步行50餘哩路,路上又吃了冷窩頭,回家就肚痛,並逐漸加劇,服藥注射均無效故回縣城治療。

  檢查:體溫39.5C,右下腹部馬氏點處明顯腫起,腫塊約有5X9 CM大小,觸痛顯著,臥下缩腿,站時不敢直腰。白血球總數:21150,中性白血球:90%。當時印象為:A 闌尾膿腫;B 局限性腹膜炎。

因病人家境困難,不能住院,在病人和家屬同意及組織上的支持,在門診給予針灸治療,採用穴位為:三上穴,右天樞,大橫,氣海。因病人體溫較高,故配合注射青黴素20萬單位,1日1次。

第二日病人體溫降低至38C,腹痛略減,仍針刺上穴及注射青黴素。

第三日體溫降至正常,36.2C,腫包消退一些,仍針刺上穴及注射青黴素。

第四日停止注射青黴素,繼續針灸治療,白血球降至9650,中性白血球:75%,腹部腫塊縮小至2X5CM,壓痛輕微。

繼續針治至第九次,腫塊縮小至2X4CM,食慾增加,以後隔兩天針刺一次,針至十五次停止治療。其時腹部尚有腫塊,約有3CM直徑,但無壓痛。當向病人解釋這是膿瘍被包圍的暫時現象,一年或半年後可自動消失。

一個月後複查,腫塊已消失了。病人痊癒後至今已四個月,經訪視,腹部無任何不適感。

   治療體會:

  • 在黨的大力提倡使用祖國醫學治療,在組織上的支持下,我們治療了15例急慢性闌尾炎,除1例只針一次就出院轉地治療,及另1例在疼痛消失後,自己願意手術割治外,其他13例均治愈,且未有任何後遺症。
  • 基本上所有病人均在門診治療,打破了闌尾炎要手術要住院的舊觀念。雖然有2例體溫在39C以上,按照過去的習慣做法,必定要收其住院治療,但我們只在門診進行針刺治療。所有病人於針後均立即減輕症狀。
  • 每個病例在右髕骨下4寸,三上穴,均有壓痛,間或有硬結發現,可為闌尾炎診斷提供幫助和確診,又能於針刺該穴後解除疼痛,或令疼痛減輕,同時可使病人自己和家屬減少精神緊張和憂慮。
  • 闌尾膿腫亦能同樣以針灸治愈,這給我們醫務工作者,特別是西醫同行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尾語:

    我們過去曾零星地針治過一些急性闌尾炎,及闌尾炎手術後的後遺症數例,效果很好,但對有嚴重腹膜炎的,多不敢動手針治。現在在黨的大力指導下,各地風起雲湧地將針灸療法應用到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如1958年12月25日南方日報報導:

    “中山醫學院治療60例急慢性闌尾炎,包括有穿孔形成,或腹膜炎的患者,一律不用止痛藥和抗生素,而全部迅速痊癒。”

    我們在組織的支持下,大膽小心地幹出一點點小成績,只是學習中醫澎湃浪潮中的一點小浪花,提出來供大家參考,也是拋磚引玉的意思,希望同志們指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