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关于中医和科学的随想(18) 从“诊脉验孕”看中医的科学性

(2014-11-07 14:03:43) 下一个

关于中医和科学的随想18) 从“诊脉验孕”看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正如“伪科学”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一样。

之所以“伪”,乃因挑起争论的人自身关于科学的概念不清楚。因糊涂的概念导致糊涂的思考,再加以文学青年的激情,挑起了大众娱乐版本的所谓“科普”论战。

1.  科学的定义讨论【参见“关于中医和科学的随想 (1)】

本人关于科学的基本定义是:人类面对自然现象经由经验和理性,系统地获取可靠知识的方法。

常见的错误在于蛮横地将科学等同于现代科学 【参见“关于中医和科学的随想 (3】, 并断言凡不符合现代科学条件的古代科学实践都不属于科学。这一错误通常基于匮乏的科学史知识和无力的思辨能力,在本领域缺乏实践经验, 或者缺乏系统的西方科学研究训练。网络名人方舟子以其科学素养的严重匮乏,仅凭其蛮横的逻辑诡辩加上PhD学历带给他的文献索引能力,在其追求个人胜负无视真理的人格驱使下,挑起不严肃的争论,在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的大众社会,造成了极大混乱,严重迟缓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科学意识的觉醒。

正如本随想系列早已阐述,前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均从属于科学的范畴。两者以时间乃至后者的方法学革命得以区别。前现代科学不具备后者在方法学上更进一步的精细,反映在更高度的系统化乃至于模式化的研究步骤和测量手段的精密化。

传统中医大致属于前现代科学的范畴。与其他东西方的前现代科学领域相比较,当时中医的系统性之高是首屈一指的。

2.  科学实践的具体认定【参见“关于中医和科学的随想 (3

判断一项具体探讨真理的尝试是不是恰当的,或者说科学的,在于方法学。现代科学以设计实验区别于既往通过自然经验获取知识的途径。它通常包含下述步骤: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观察方法,获取观察资料,解释观察资料,重复试验以证实观察资料及其解释,以所得观察资料及其解释形成理论,以此理论预测非实验条件下的实际生活场景。

就临床诊断学来说,

第一, 提出临床问题:病人的临床表现指向什么疾病?

第二, 观察临床现象: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的诊断措施有何表现?

第三, 解释临床资料:所观察临床资料与已知疾病资料有无相应关系?

第四, 确定临床诊断:相应关系确定,诊断确立。

在本次“诊脉验孕”的娱乐版挑战中医科学性的事件中,可以看到挑战者不具备起码的科学素养。稍作思考就可以发现,与所有否定中医科学性论者一样。中医方法验孕与西医在科学性上毫无二致。

中、西医方法的验孕过程如下,

第一, 提出临床问题:病人是否怀孕?

第二, 观察临床现象:观察怀孕相关的人体自然现象,脉象或血、尿孕试验。

第三, 解释临床资料:是否为阳性怀孕脉象或阳性试验结果。

第四, 确定临床诊断:如果阳性,则可确诊有孕。

3.  结论:中医诊断方法的科学性无从置疑

由此可见,中西医在诊孕方面具有相同的科学性。

二者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其方法学, 即,观察怀孕现象的人体自然现象指标不同。其实,稍懂一些西方医学史的人就会发现,一、二百年以前除了少数可临床应用的实验室手段外,西医在临床诊断方面的手段与中医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中医采用望、闻、问、切,西医采用望、触、叩、听, 两者均采用原始的物理性定性,而非定量,手段来观察。

当然,中西医的不同点还很多。但这些不同均不在于两者的科学性,而在于方法学上的前现代性和现代性的差异,以及医学理论所涉及自然现象的认知差异。【参见“关于中医和科学的随想 (245

与西医相比,中医有许多独特性。两者各有千秋。如果一定要分辨出中医与西医相比在诊断方面的不足之处,那不在于中医的科学性,而在于诊断手段的精确程度。中医手段的客体化程度不高。诊断能力取决于医师的经验。而西医的实验室结果完全客体化,任何人都可以凭借数据做诊断,尽管实验误差仍然是无可避免的。无论如何,中医诊断的科学性与西医毫无二致。但是,在现代条件下,中医诊断手段在敏感性(sensitivity)和特异性(specificity)两方面需要展开研究并提高,努力从前现代走向现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