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发现土耳其之五:伊斯坦布 灿烂的明珠(4)古跑马场,博士普鲁斯海峡

(2011-12-27 11:35:05) 下一个

Day 2 穿梭时空的隧道:行走在伊斯坦布古老的殿堂和美丽的海峡之间(续2)

不知踪影的古罗马跑马场

          蓝色清真寺左边是君士坦丁堡时期的赛马场,现在是一个广场,已经完全没有跑马场的痕迹,只有广场中心矗立着三根分别来自希腊、埃及和罗马的柱子,诉说着曾经作为西方世界文化聚集地的拜占庭逝去的辉煌。
   
           广场全景 (zt图)
          

埃及法老图特摩西斯方尖碑(Theodosius)
           此碑原本为公元前1550年埃及法老图特摩西斯三世所打造,高约22.5米,由整块紫色花岗岩凿成。碑上有古埃及神秘美丽的象形文字。迄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是伊斯坦布尔现存最古老的纪念性建筑。拜占庭皇帝狄多西奥斯(Obelisk)于公元390年从埃及尼罗河河畔的卡纳克神殿搬来的。方尖碑是古埃及除金字塔以外,最富有特色的古埃及文明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方尖碑的基座上雕刻着奥狄多西时代(公元390年)皇帝,皇后,国家官员站在包厢里和士兵们观看战车比赛的场景。

          

          

          

          

青铜蛇柱(Column of the Serpent)
          蛇柱原位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由相互缠绕的三条蛇支撑着金水盆,柱身高8米,原本是希腊人为了纪念打败波斯人而修建的(公元前478年),是最古老的希腊时代纪念碑。此碑由君士坦丁大帝从希腊搬来,而今只剩下一段螺旋的圆柱蛇身,建筑的其他部分在十字军的洗劫中被掠,蛇头收存于大英博物馆。
          

          

君士坦丁柱(Columm of Constantine)
          君 士坦丁柱是为纪念统一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而建。該碑由紫色的花崗岩砌成,高度约32米左右,是公元390年由埃及运到此地的。公元869年的一场地震,震掉了顶部的建筑,公元10世纪初重修。包柱的青铜片和金子在1204年十字军洗劫后被运到威尼斯,柱子上只留下固定青铜片的孔。现在因为维修,什么也看不见,网上找到的照片。

          

德国饮水亭(Kaiser Wilheimi's Fountain)
          跑马场的最北边有一个精美的,新拜占庭式的饮水亭(Kaiser Wilheimi's Fountain),是1898年日耳曼皇帝威廉二世送给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的外交礼物。有人说德国人送了一个喷水亭,就把土耳其拉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伊斯坦布力量的源泉:波斯普鲁斯海峡 (Bosphorus)

          有人说到伊斯坦布不游博斯普鲁斯海峡就好像到北京不去长城,于是我们登上了博斯普鲁斯的游轮。博斯普鲁斯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古往今来令无数人所痴迷向往。传说众神之主宙斯在外面游玩,爱上了美丽的艾奥女神,生性嫉妒的天后赫拉得知后派出一大群蚊子袭扰艾奥,艾奥变成了一头小母牛渡海峡而逃,由此这条海峡就有了一个希腊文的名字:博斯普鲁斯---母牛的渡口。

          博斯普鲁斯海峡长32公里,最宽处约3000米,最窄处只有800米,它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经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接; 它是欧亚大陆的天然分界线,又是东西方文化的分水岭,同时还是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结合点,既是南北海道的必经之路,也是东西方陆地的十字路口。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各路兵家争夺之地。历史上因为这条海峡燃起过无数次的战火,因而也不断地改变着伊斯坦布的命运。博斯普鲁斯海峡见证了这千年的变化与沧桑。 土耳其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曾经赞美“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伊斯坦布力量的源泉,它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因为海峡独一无二的战略位置,1936年蒙特勒国际公约宣称,海峡为国际航道。

         

          游轮在海面上徐徐行走,一路上水色苍翠,风景不断,两岸美丽的风光像宽幅画卷一样,缓缓打开。感谢安拉对我们如此眷恋,昨天还大雨澎沱,今天却阳光明媚。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遥看着伊斯坦布的城市剪影,体验着古老海峡的沧桑,一次又一次地被博斯普鲁斯的沉静和伟岸之美所震撼。
  
          

         

         

完全欧化的新皇宫,用白色大理石堆叠出的梦,在水面上展现出婀娜多姿的身影。 
         

伊斯坦布港口,海上出入伊斯坦布的门户。
         
     
      岸上的钓鱼人 几个世纪来不变的景观 。看着他们悠闲地姿态,有种不张不驰的缓慢节奏,伊斯坦布人正在充分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船行至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两岸之间只有800米,海浪拍击船的声音似乎也大了一番。欧洲一侧的海岸线上便是鲁梅利城堡(Rumeli Castle), 是苏丹穆哈默德于1542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前仅用四个月建造的,也是全世界军事建筑中最美丽的杰作之一。 当年苏丹穆哈默德就是利用这个城堡切断了外界援助拜占庭帝国的海上通道。它后来一直被土耳其人精心修缮,保 存至今。城堡背后是当年的欧洲第一长桥,当船从桥底穿过的时候,我不禁浮想联翩,感叹于走过这座不长的桥梁,却已经是从一个大陆来到了另外一个大陆,只是不知道身在船上的我此时究竟在何处。看着海面上游船来来往往,任思绪肆意游走,阵阵海风吹过,时间已飞逝千年。

    

    

    

    
   
郭克苏宫(Gokesu Palace)
郭克苏宫, 是19世纪苏丹阿布都拉兹用白色大理石为原料建造,是苏丹的夏日别墅,也是苏丹出行、打猎短暂休息的地方。
    

勒恩德尔塔 又称女儿塔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出口处的重要灯塔。始建于12 世纪,历经地震和火灾,后重建成现在的模样。女儿塔是伊斯坦布尔最富浪漫情调的象征,它有着各种不同版本的传说,多数都是凄美的爱情故事,给这不起眼的灯塔涂上浪漫而又神秘的色彩,成为伊斯坦布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传说有位姑娘爱着一个青年,但受到父亲的阻拦,父亲把她囚禁在岛上。于是姑娘夜夜在窗边放一盏小油灯,指引心上人悄悄游到岛上来相会。有一天姑娘等得心切,就到外面守望。不料油灯被风吹灭了,青年迷失了方向,不幸溺水身亡。

     

太阳在清真寺的背后缓缓落下,落日余辉燃满金角湾,美丽的海峡,古老的城市都沉浸在灿烂的晚霞之中,海面上那片绚烂,写尽了伊斯坦布的风华。
     

     

     

新清真寺(New Mosque)又称耶尼清真寺(Yeni Camii),说是“新清真寺”其实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始建于1597年,前后花了66年才完工,其规模和内部装修与蓝色清真寺不逞多让。清真寺下金角湾的水面上停泊的一只只小船不是普通的船,奥斯曼时期的金色皇家船如今是土耳其人的大排档,它们全都只卖一种食物:烤鱼包人们坐在岸上简易帐篷下享受着美食,而烤鱼则是在船上烹调的。烤鱼的香味飘荡在金角湾上已经快一个世纪了,成为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伊斯坦布的一种标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刘大仁 回复 悄悄话 大秦时的海鸥依然在海峡上空盘旋,
奥斯曼清真寺的尖顶于落日中发光。
两大帝国的辉煌业绩早已不见踪影,
只剩各地游客在古街旧庙之中穿梭。

赞作者这个系列!写得好,读了如临其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