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城里名博菲菲(菲儿天地)写的有关国内小孩子来美国留学的点点滴滴,瞬间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产生了也想说几句的冲动。
我一直以为,小留身上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的是父母对孩子成长期间所实施的教育理念,以及社会总体因素带给每个家庭的不可避免的行为准则上的影响。还有就是虽然入了他乡的界,却从来也不想随人家的俗的有意与无意的行为。
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我所见到的小留身上的一些很鲜明的不足之处。所以,如果想指责我“为什么只看到不好的一面,而看不到好的一面”的朋友就可以节省动手码字的时间了。
就拿我们现在帮助的这位小留来说,先前我已经写过一次,是个到了十二、三岁还被妈妈擦屁股和帮洗澡的孩子。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依赖性和生活能力极差的人。这种超乎寻常的依赖性和不能自立性是谁造成的?当然是他母亲的错。我之所以说“母亲”是因为我知道。因为孩子的父亲非常忙,平时几乎没有时间关注家里的事情,孩子的母亲自然而然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全职重要角色。
母亲是个为了孩子可以赴汤蹈火式的人物,为了孩子的成长操了不少的心,与此同时她又是个强势的几乎到了歇斯底里地步的人。我之所以用“歇斯底里”这个词,还是因为我了解而且看见过,绝对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张。在母亲的心目中,她只希望孩子关注一件事,那就是努力学习上个国外的名校,这是从孩子小时候就定下的远大目标。所以孩子从小到大除了弹钢琴考过十级以外,做别的事情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会遭到母亲的制约和反对。
为了孩子能专心致志地一心扑在学习上,母亲成了他的定时闹钟和丫鬟、厨子加仆人。起床要母亲叫起,上厕所要母亲给擦屁股,不擦就不从马桶上起来,洗澡要母亲给洗,否则自己就不洗,吃饭要母亲提醒并把饭端到眼前,几点上学要母亲督促,回家要母亲督促写作业,睡觉要母亲提醒上床,一天24小时的生活起居,没有母亲在身边督促和帮助,他就不能按时完成自己该干的事情。如果母亲在一开始就教他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呢?从一开始母亲就要学着一边监督一边放手呢?她的孩子是不是就不会养成现在这种事事都要依赖他人的习惯了?我不想说什么。
因为孩子已经完全习惯母亲为他做所有的事情,所以当他寄居在别人家里时,他就几乎完全丧失了对时间的敏感性和对自己的负责性。他早上经常不能按时起床,必须主人家叫起,再三催促。主人在家办公,每天要开车送他上学,距离不近,因为他做事情非常磨蹭,所以有时是会迟到的。他经常会很长时间不洗澡,也不换衣服,主人说有时都能闻到他身上不干净的味道,必须反复催促,他才会洗一次。该做作业时,也总是拖拖拉拉。
寄宿家庭的主人和我们是朋友,对这孩子非常负责任,但是毕竟不是他的亲生父母,人家不能像管教自己的孩子那样管教他(话说回来,主人家的孩子当年根本没有费劲管,也上了名校),更何况在美国,人们做任何事情全凭自觉自愿,没有追在屁股后面24小时紧盯的道理。因为人家不可能像他母亲那样时时刻刻盯着他,这孩子就不太能够自觉了,表现就是答应该做作业了,却自己关上房门玩游戏,以至于有很多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保证的事情没有保证,答应的事情不能完成,这看似是欺骗别人,其实到头来欺骗的还是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大概是因为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他妈妈逼出来的。他的妈妈永远都不会让他空闲哪怕半小时,回家吃了饭就只能看书做作业。话说回来,也不能全怪他妈妈,因为他的动作超级慢,又因为有许多需要阅读的书籍。本身就慢,加上美国式的学习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始终不是接受得很自如,就造成了越来越慢和有些心理上的抵触。
说实话,这孩子非常聪明,在国内非常好,刚上这里私校时,什么问题也没有。这就是国内人大多认为的,美国学校没什么,很好学的根源。但是随着年级越来越高 ,课程越来越多,需要课外阅读的东西越来越厚重,他就开始有些吃不消了,加上本身干事情慢得出奇,还想忙里偷闲打游戏,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他的母亲能够在言语上(因为天天要微信)给予适当的安慰,行动上给予适当的放松,例如让他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下课后打打篮球什么的,对于孩子的情绪和沮丧是会有好处的。
但是,母亲不但不予以关怀,却回回都使用强烈指责的口吻继续教训他,给他施加压力,课外加了很多网上私人补习班,让他没有一会儿能够清闲下来。怎么说呢?妈妈的做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她不希望看到儿子学习上有退步的表现。但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强力压制式的管教方式是不是能够起到正面作用?
适得其反。孩子已经不再是十一、二岁时的孩子,他已经到了十五、六岁,今年都十七岁了吧,早就是该反叛的年龄了。在年复一年的强烈的压制性管教下,在母亲大声吼叫的刺耳声音里,这孩子却越加的不听话了,对母亲的冷漠和厌恶已经到了能频频说出吓人的狠话的地步。每当几人组开会讨论他的事情时(他母亲会不断骚扰寄宿家庭,深更半夜给人家打电话,斥责人家没有对他儿子有足够的关心,反正说起来都是人家的错,说人家白拿他们的钱)弄得人家早就不想管了。顺便说一句,这孩子来了三年多,已经换了三家了,都是好人家,都不是缺钱的人家,因为需要家庭背景好的,又需要不烦小孩的,不太好找。第一家是夫妇两人都在私校当老师的中美联姻家庭,因为美国人的点到为止和绝不强迫的开放式管教模式,不符合他母亲要求的24小时全员紧盯战术。第二家是自家孩子和他一起上私校的美国律师家庭,当然也不符合要求,但是是人家美国人首先提出来不要他的。现在是华人家庭,主人搞计算机,脾气非常好,就是那样的好脾气都被气得不行,要不是我先生好说歹说,人家早就不干了。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问题。基因和教育的问题。
那孩子在国内曾经是全年级前三名,在学校是好学生,好像还是个班级里有几道杠的小干部。估计那时小,基因的力量还没有显现出来,或者说基因的力量没有发挥的缘由。教育的力量也没有显示出来,或者也许是因为在美国人看来是问题的地方,在国内看来就都不是问题。
是什么问题呢?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压力下的,尤其是来自母亲的巨大压力。小的时候没有反抗能力,矛盾显现不出来。但是当他逐渐到了反叛的年龄,矛盾就显而易见了,他就经常会做出反叛的举动。如前面提到的,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虽然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性格很慢,但是他自己也明确表示过多次:我就是要让我妈难堪。她越想让我干什么,我就偏不干什么,就是要气死她。
住家主人和他谈话,帮助他找出解决的方法,帮助他调和他与他母亲之间的关系,或者规定他必须要按时完成什么什么才可以玩一会儿。但是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句话不高兴了,立即就把手机或者iPad的狠狠地摔在人家光滑的木质地板上,许多次了,把人家地板砸出了小坑,却没有一句道歉的话。
喜欢摔东西泄私愤肯定是个人的行为,但是却和基因有绝对的关系。小孩子不是生来就会往地上摔东西的,那么他们怎么就学会了呢?因为家长里面一定有生气就喜欢摔东西的大人。大人的行为其实就是孩子明日之行为的效仿之源,外加从生下来那天就带有的父母双方的脾气秉性的遗传基因。但是基因也并不可怕,许多事实都早已证明,后天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个人行为的。并不是每个杀人犯的孩子都成为了杀人犯;世代都是老实人的家里照样也可以出恶魔。
可怕的是,这孩子对于自己的不适当行为丝毫没有悔恨的心情和抱歉的意识。主人很气愤,打电话给我先生,说这孩子一生气就往地上砸东西,虽然许多时候是和他妈妈较劲,因为他妈妈不许他经常用手机,他就会把刚买来的iPhone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已经摔了不止一个了,还有iPad,有一次在车里还摔坏了主人的东西。他那样做是为了反抗他母亲,也是为了泄私愤,但是却不把无端损坏别人的东西当作一回事。
后来我先生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弄坏了人家的地板、墙面和物品却从来不给人家赔礼道歉?他似乎很吃惊为什么有人会这样问他。他说:我一直都是这样啊,这就是我啊。我在那个律师家的时候,我和他儿子每天都一起做作业什么的,有时候我不高兴了,就会当着他的面摔东西呀。啊哈,我们这才知道,人家美国人居然默默地什么都没有说过,只是不想让他继续住下去了。
一个人,对别人干了绝对不应该干的相当不正确的事情,连带着还把别人的私有财产损坏了,却连一丝丝的悔恨之心都没有,还能大言不惭地说出“这就是我啊”的话,我真的不理解,这是在何种教育模式之下培养出来的自信心满满的人?
说到这里,就说到了另一个问题,许多人来了美国却从来也没有想到要把美国的法律和法规当成自己行为准则的规范条件最严格遵守。
例如孩子的妈妈有一年的时间在这里陪读,闹得动静不小,房东说了几次,再闹就要报警了。她却不以为然,说警察就是个屁,他们来了我就把他们赶出去。她在国内确实那样干过。我先生提醒她,说这里是美国,跟国内不一样,你要是敢和美国警察动手,结果会很可怕的。结果有一次邻居真的因为她体罚儿子而把警察叫来了,那次她吓得够呛。
说到这孩子,也有一样的毛病,对学校老师的言语警告和书面警告不当回事,说过许多次,好像还是有不太尊重权威机关的行为,这一点在美国非常严重,你不遵守法律法规,将来是要吃大亏的。这种入乡却不把人家的规矩当回事的情况估计不是少数吧?这是什么问题?应该是教育的问题吧?无论何种教育,教育只注重考试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丽的图画是要从德育教育开始的。没有了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分数考得再高,胳膊上的条条杠杠再多,培养出来的人在某些时候,是会惹出大麻烦的。您说呢?
当然了,我们这些年以来只帮助过两、三个小留,也都是男孩子,认识是非常不全面的。但是他们的身上确实都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性:目中无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这是偶然还是必然?真的说不好。
我们现在只担心一件事:当这个孩子在未来的---也就还有一年吧,某一天,真的一个人去上大学了,他会不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会不会生活自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作者:spot321
==========
问好童谣!首先要说一句的是,很喜欢你的网名!恭喜你遇见一位开明的母亲!我们这边这孩子也还是在变化的,毕竟,年纪还不算大,还有很多的可塑性吧。谢谢鼓励!
===========
问好皮卡!确实如你所说!估计这是最后一个了,以后不会再管了,管不好还会受埋怨,费力不讨好!
可能是,孩子自我认知来自环境的反馈,寄宿环境自然有其不足,孩子缺失了完整家庭这个环境(包括父母陪伴)。另一方面,考虑到独自陪读的妈妈自己所面临的心理(焦虑、无助、甚至抑郁等)问题,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要适应新环境等,这些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然而,未来这些缺失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补上,或者根本无法补上,对孩子自己而言,可能会带来某种成长的烦恼和痛苦,父母可能并不关注或者意识到这些问题。
还有,父母言传身教同样重要,一个在自己事业上生活上要强的母亲一定是孩子的好榜样,脱离职场,全职照顾孩子可能并不可取,或许弊大于利。
也许,好母亲决定了孩子能够走多远,而好父亲决定了孩子能够爬多高,父母配合,母亲为主,父亲为辅,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母亲不得不同时扮演好两个角色,不是不可能,有点难。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周末愉快!”
=============
问好豆青!非常喜欢你说的几点见解!“好母亲决定了孩子能够走多远,而好父亲决定了孩子能够爬多高。”这句话很有分量!陪读是个身心都受到严重考验和压力的差事,就这一点来说,母亲真的是非常非常坚强。我就当面跟她说过,如果换做我,我会崩溃的。但是外部条件其实都做了最精细的部署,例如学校和他们的住房就隔着一条街,因为他们交得起房租,也便于她监督她儿子。父亲是宠儿子的,因为父母年龄相差不少。母亲应该没有什么职场放弃的忧虑吧,自从儿子出生,她就几乎不上班了,上班也是在先生的公司里,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儿子就是她的一切,这种做法有好也有不好,如果把自己的生活稍微分一些给职场,她或许就不至于这样对儿子了?因为儿子毕竟不应该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太多,失望也会跟着多起来,人生其实就是一种矛盾体。可以看出,豆青是个理智的好父亲!你家孩子一定很幸福!祝周末愉快!
可能是,孩子自我认知来自环境的反馈,寄宿环境自然有其不足,孩子缺失了完整家庭这个环境(包括父母陪伴)。另一方面,考虑到独自陪读的妈妈自己所面临的心理(焦虑、无助、甚至抑郁等)问题,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要适应新环境等,这些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然而,未来这些缺失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补上,或者根本无法补上,对孩子自己而言,可能会带来某种成长的烦恼和痛苦,父母可能并不关注或者意识到这些问题。
还有,父母言传身教同样重要,一个在自己事业上生活上要强的母亲一定是孩子的好榜样,脱离职场,全职照顾孩子可能并不可取,或许弊大于利。
也许,好母亲决定了孩子能够走多远,而好父亲决定了孩子能够爬多高,父母配合,母亲为主,父亲为辅,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母亲不得不同时扮演好两个角色,不是不可能,有点难。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周末愉快!
===========
问好游士!就是!太不简单了!
==========
问好海风!以前好像不是这样,因为如果人们看见这孩子的真人,你绝对想象不出他还会有那种冲动。说教没有断过,给他的适当的奖罚分明也开始起到效果,主要的,他恋爱了!哈哈,一个同班美国白人女孩看上了他,所以我们现在就用恋爱教育他如何做一个被人爱的人,有些效果。几乎禁止他母亲和他的联系,有帮助。我要说的就是,他不是不可以改,只是需要很长时间去矫正。
===========
问好暖冬!所以我坚决不能收,弄不好是要伤和气的!我也是这样想的,名校又如何呢,比起有一个健康成长起来的孩子,那些都不能算个事情!周末愉快!
==========
问好园姐姐!您想的没错!大环境很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出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沾染上社会的整体风气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看网上大谈“润学”,其实很多人不是想着自己如何“润”,而是希望把孩子送出来,人们的实际行动和人们的表面上的态度很何以是天壤之别,哪一个是真的?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祝夏安!
==========
问好小棒棒!朋友感情都不错,碍于面子吧,人家真的很帮忙!!!是个非常负责的父亲!因为没有儿子,还说现在能帮助照看是一种体验父子之间交流的机会。结果,那位妈妈真的是太烦人了!
==========
问好璨荷!您说到重点了!外部因素只能起到说教和劝导的作用,尤其在美国,没有强迫的道理,全凭自觉自愿。所以想要彻底改变,只能靠他自己,他自己不变,别人就是说上一吨的话也丝毫不管用。父亲确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照出了孩子,也知道自己到底长什么样子。周末愉快!
===========
问好沈香!现在看来,问题虽然主要出在他母亲身上,虽然他已经很反叛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好像已经习惯了全身心的被伺候,所以他自己不想洗澡,哪怕脏着,也无所谓,睡觉也不脱衣服,我估计是不是以前都是他妈妈伺候他上床??更没有时间观念,人家让他自己手机上闹钟,他不上,就是需要别人提醒。这其实是内心深处的自我矛盾体现,一方面想摆脱束缚,另一方面又不想自我独立,整个被带歪了的典型!!祝周末愉快!
===========
问好麦子!母亲的理想就是让儿子出来念名校的,为此怎样做都在所不惜。孩子还是好孩子吧,就是毛病很多,不太好改吧,已经定型了,因为从小就那样。
So true. 孩子妈妈不能再遥控了。 Let it go. 不要怕孩子迷失,特别是18岁以后。”
============
失败是成功之母啊。没有哪一个人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孩子还是知道要上进的,就是经常反复,不太稳定,真的希望她不要再管了,现在这孩子跟她就是仇敌一样,恨她真是恨得咬牙切齿。这儿子将来不会跟她好的!唉。。。。。。谢谢亮妈及时分享精彩!!
赞点点好文。”
===========
问好婉妮!婉妮一针见血!真的是太放纵,太溺爱了。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的希望。谢谢鼓励!
===========
问好遐曦!她真的是想把孩子一直攥在手心里的,孩子不服,孩子的爸爸也不干。因为孩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不好了,不抓紧最后时间改一改,脱离她的管控,会耽误孩子的!
=========
问好haohao88!真的是这样,逆反心理超级爆棚。教育失败!
===========
问好小松!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以为学习好了就可以带动一切,结果适得其反。谢谢鼓励!祝夏安!
==========
问好晓晴!就是,不知怎么搞的???
===========
问好梅华!当然,肯定是在教育他的。只是还需要不少时间。其实是个挺不错的孩子,也聪明。祝夏安!祝阖家幸福安康!
===========
问好平等性!同意你的意见!这个例子绝对是华人家庭在教育子女成才问题上的一面镜子。其实我之前还想写几句呢,就是海外华人的教育理念其实在很多方面还是和国内有几分相像的,只不过因为在国外呆的时间足够长了,理智上还是借鉴了不少西方的教育理念的。进步了不少。谢谢鼓励!
So true. 孩子妈妈不能再遥控了。 Let it go. 不要怕孩子迷失,特别是18岁以后。
赞点点好文。
============
问好老乡!那得看他家长的意思了。不过现在看来,他还是比较被动的,你想啊,网上一对一私家教学,还不私密啊,他都不会按时上,放老师的鸽子,谁还能按住他的头,让他上网。他就是对他妈妈120万分的抵触,只要是他妈妈想让他做的事情,他就坚决抵制。不省心啊!
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还有社交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比分数更重要。”
==========
问好老乡!听老乡一习话,胜读十念书!确实,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培养孩子读书是同等的重要,但是确实有些家长只看重分数,而不看重育人。我就担心一年后他如何应对大学里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模式??那时连寄宿家庭的叔叔阿姨都没有了,谁又会适时提醒他该干什么呢?? 想想就觉得可怕!
===========
问好蘑菇!我觉得蘑菇说的很对!母亲是望子成龙,儿子是被动学习吧,被母亲逼着没有一点乐趣,所以逆反心理非常严重,说的话太可怕了。唉,真的是无解。
===========
问好绿珊瑚!因为其实人家也是在气头上,后来让小孩子好好给人家道歉了,人家也知道他和他妈妈之间的矛盾。孩子父母也知道这样的好人家不好找。还有一年就该上大学了,如果中间再折腾,娶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孩子只能有害而无一益。
============
问好水沫!改不了。要是能该怎么需要换三家。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要求别人和他一样24小时紧盯他儿子,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儿子不主动,被动怎么也不行。就像她花钱找了那些网络私人定制教学,他儿子到了上课的时间不跟人家老师通话,让人家干等,而且不止一次,你说谁能迫使他呢?
===========
问好khsui01!您这样认为啊?我也觉得三岁看到老挺真实的,不好改了。但是还是希望她父母的心血没有白费。我要说一句公道话,人家主人一点毛病也没有。人家该管的都管了,他父母也知道离开人家还能找到更好的吗?
===========
问好一凡!感觉这孩子也不是全然不知感恩,应该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性格导致的吧。如果当面看这孩子,是比较温文尔雅的样子。发起脾气来挺吓人。~~
===========
问好二胡一刀!孩子的父亲跟我先生是很好的朋友,早几年前就打过招呼,希望把孩子送过来。开始时是母亲跟着一起来的,她想的就是自己时刻盯紧孩子,不假他人之手,但是一年之后,发现儿子的反叛心里更高了,而且她在这里绝对不让儿子出去半步,对孩子能更快的融入美国学校,听说练习一点好处也没有,没办法,闷闷不乐回国了。他们当然希望我家是首选,找了三家,说过三次,提出要给更多的钱住在我们这里,我先生跟我商量了三次,都被我拒绝了。为什么?因为越是好的朋友的孩子,就越不能随便管。但是不管又不可以,以我管我家儿子的性格,我是绝对不会容忍这孩子的作为的。但是说过火了就会影响和朋友的关系。找别人家不是随便找的,都是事先经过孩子家长同意的,想要钱的多得是,但是想要找一个家庭环境各方面都好的,还可以接受外来者的就不容易了。谢谢来访!
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还有社交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比分数更重要。
我们这里的小留基本上都是住宿的 ,还没住家的。不过有暑假过来的。虽然没有点点说的那么夸张 ,但有些行为也很想象。比如晚上不睡,早晨不起。说的话,表面态度不错,单基本上不按你说的去做。跟父母沟通就更差了。”
============
问好菲菲!都是受了你的启发,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这边好像都是喜欢找寄宿家庭,因为私立学校里许多大陆来的小孩子。
==========
问好五湖!确实非常奇葩!我说的是真的,但是一般人很难相信,尤其是在美国这里。
==========
问好京妞儿!给京妞儿上清茶一杯解暑!我个人感觉家里只想望子成龙了,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当然,儿子能不能成龙,其实父母本身的压力也很大,两方面的吧。但是孩子不是读书的机器,他也需要快乐时光,不给他快乐,就弄成现在这个大家谁也别快乐的局面。
我们这里的小留基本上都是住宿的 ,还没住家的。不过有暑假过来的。虽然没有点点说的那么夸张 ,但有些行为也很想象。比如晚上不睡,早晨不起。说的话,表面态度不错,单基本上不按你说的去做。跟父母沟通就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