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就好

真实的故事,希望您喜欢。
个人资料
小百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九:九宫山

(2018-12-09 17:40:01) 下一个
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九:九宫山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到底死在何时、何地,坟墓在哪儿,至今仍无确切的定论。至少现在就有湖南石门(据说石门县夹山寺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湖北通城县城郊和通山九宫山三处李自成墓,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新的冒出来。各地为了争夺旅游资源和利益,吵个不休。这其中的原因是:当时的官方(清朝和南明政权)都没有明确的记录,也许官府自己也弄不清楚。
 
 
     至今能够肯定的是1644年4月底,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山海关一片石被清军和吴三桂联军打败。退出北京后,由河北一直跑到山西,再由山西退到关中。次年又迫于作战失利,无奈从陕西转移至湖北武昌。在这里又遭大清英亲王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当时负责追剿“闯贼”)重创,少部分败兵由陆路沿蒲圻、崇阳、通城流入湖南,后归顺南明总督何腾蛟。主力和老营(应该由李自成自己率领)从水陆两路向东逃。阿济格在顺治二年闰六月奏报称:“流贼李自成,亲率西安府马步贼兵十三万,并湖广襄阳、承天、荆州、德安四府所属各州县,原设守御贼兵七万,共二十万。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我兵亦分水陆两路蹑其后,追及于邓州、承天、德安、武昌、富池(今阳新县富池镇,西距九江约70公里)、桑家口等处,降者抚之,拒者诛之,穷追至贼老营,大败贼兵八次……俘自成两叔伪赵候(李守义)、伪襄南候(李守正)并自成妻妾二口,获金印一 颗,又获伪汝候刘宗敏并一妻二媳,自成养子伪义候姜耐(即张鼎)妻,伪齐候顾炎妻,伪总兵左光先并一妻三子,及术士伪军师宋矮子(献策),又获太原府故明晋王二妃。其自成二叔及伪汝候刘宗闵俱斩于军。自成又有妻妾三口,因我兵追急,投扬子江死。计我兵追蹑自成,及分翼出师败贼,凡十有三战,获驼三十一,骡马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清世祖实录》卷十八。
 
 
        姚雪垠先生在《李自成殉难于湖北通山史证》文中分析说:“李自成趁着左(小百脸注:即南明武昌守将左良玉)军东下之后,进占武昌。武昌有长江天堑,且有大别山(今汉阳龟山)为之屏障,自古为军事家视为形胜之地。按道理讲李自成应该坚守武昌,使将士得到休息,只要能阻敌人前进,稍挫敌锋,即可以稍稍恢复元气。然而清军一到,才一接仗,他便溃败,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等重要将领分别被杀被俘。大军一部分投降,一部分向南逃跑,到了蒲圻、通城、崇阳和湖南边境一带,李自成自己率领主力和老营从水陆两路向东逃。清兵暂时不管向南逃的几支大顺军部队,只是向东追赶李自成。到了富池口,是长江南岸的险要地方。李自成驻军休息,载运眷属和辎重的船队也停泊江边。清将得到当百姓报告,水陆轻兵急追。夜间直冲李自成寝帐,自成的三个妃子投江自尽,他自己仓皇逃脱。李自成在将士的奋力保护下,虽然突出了清军的重围,但身边最后只剩下五六百人,为了摆脱追兵,李自成只带一小队人马,翻山越岭,遁迹而行,向经兴国(阳新)向湖北通山与江西武宁交界的九宫山方向逃去。
 
 
       根据国家文物局网站 http://www.sach.gov.cn/ 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迹岭李自成墓”介绍中说“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五月上旬,李自成由武昌挥师东下南京,在九江与清军遭遇,战败后取道大冶县,经保安、咸宁入通山,渡富水,直奔九宫山下,在李家铺又遭到清军的包围,他率亲兵杀出,单骑误入葫芦槽,被小源口寨勇头目程九伯杀害,遂葬于此地。”
   
 
   如果上述经过成立,那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阿济格奏折中没有向朝廷交待李自成的最后下落,因为只是地方乡勇干的,他不知道。而那些寨勇又不知道自己杀的是谁。问题又来了,那么怎么能够证明程九伯杀死的就是李自成呢?据说后来根据“闯賊”招供,地方政府找到的尸体已腐烂,无法辨认,那时又没有DNA。总之一笔糊涂账,给后世留下广泛的想象空间和争论舞台,也未曾不是一个理想而有趣的结局。
 
    
      至少通城县方面是绝不服气的。
      1926年北伐期间,作为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曾到通城(罗公山,也叫九宫山)凭吊另一座李自成坟。1928年,驻扎通城的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九宫山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换原“李自成坟”石碑和立在两旁的“罗公丹灶,闯贼荒茔”石柱。1944年郭沫若在重庆写成《甲申三百年祭》,探讨李自成失败原因,文中亦指出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1955年,通城县人民委员会根据政务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离县城二华里的九宫山北麓原李自成墓址上培修了李自成之墓,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和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亲自为墓碑题了词。
      
 
   然而墓成后,有位通山县高湖乡的民办小学教师向《历史教学》编辑部提出了质疑。该刊在请专家作问题解答时,认为在通山县高湖牛迹岭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才是李自成。次年,郭沐若同志根据《历史教学》编辑部的初步论证发了一个声明,宣布注销他的题词并将《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通城”更正为“通山”。1964年,《历史教学》又发表了专文进一步论证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从此在国内,李自成殉难于通山说取代了通城说,编进了教科书。
   
 
     198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湖北省通山县政府邀请湖北省社联、湖北省文化厅、湖北大学和全国各地的研究明清史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共七十余人,参加在通山县凤池山庄举行的李自成归宿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得出了基本结论:李自成殉难于湖北通山九宫山无可置疑。接着通山县政府拟定申请报告,通过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将1980年新建成的闯王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博物馆将通山县政府的申请报告誊录后转给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1月5日,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考古专家谭维四在申请报告签上“同意抄发”后,上报给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又报到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将通山闯王陵公布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通山县大获全胜,但通城县并不屈服,至今仍在申诉中。
 
瑞庆宫:
 
      回头再来介绍通山县九宫山。它是一座道教名山,远非通城县城郊那座小小的罗公山可比。景区内奇峰耸立,幽谷纵横,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瀑布,李自成墓位于九宫山西麓牛迹岭小月山上。九宫山的名气远不如庐山和武当山。从通山县城每天只有两班车上山,乘客多为山民。我们是 4月底旅游淡季上山的,车上有一队上山建风力发电站的民工。坐在我隔壁的一位民工告诉我,每天能赚300块钱。没有星期天,活有的是,想干多久干多久。班车的终点在山上云中湖畔瑞庆宫前小广场。这里有如庐山上的牯岭街,是交通和住宿中心。
   
 
     即使是游客,也不是冲着李自成墓来的。他们主要是欣赏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夏天避暑,冬天滑雪,烧香还愿,爬山涉水。这里还是武汉达官贵人养老疗病的好地方,疗养院不计其数。 山上竹林密布,四季都有新鲜嫩笋供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