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摩洛哥十日游(2):圣城伊德里斯,瓦卢比利斯遗址,皇城梅克内斯。

(2012-02-18 11:34:33) 下一个
书接前文,在拉巴特包了一辆车,拉我们去梅克内斯周围的圣城伊德里斯和罗马废墟。包的这辆车是摩洛哥所谓的Grand Taxi。在摩洛哥,出租车分两种:Petit Taxi,小型四门轿车,最多坐四个人,只在城内拉客,有的打表,大多数是一口价;Grand Taxi,通常是大奔,可以坐六个人,专跑城市之间的长途,也可以包半天或一天,价钱事先讲好。包车虽然贵点,但是省时省力,还是物有所值。

给我们开车的司机不会英语,只会法语,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很有限,也就是对着地图指点一下地名,或者点头Yes摇头No。拉巴特到菲斯有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是摩洛哥仅有的几条封闭式的高速公路,很好开,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梅克内斯。从梅克内斯再转次级盘山公路,迤逦向北,再约莫半小时的功夫,便是摩洛哥的圣城伊德里斯。

圣城的全名是穆莱伊德里斯(Moulay Idriss),得名于摩洛哥第一个伊斯兰王朝伊德里斯王朝(Idrisid Dynasty,公元788年至985年)的奠基人伊德里斯一世(Moulay Idriss I)。伊德里斯一世号称是穆罕默德六世孙,他的曾祖哈桑是阿里之子,穆罕默德的外孙。公元八世纪后期,统治中东是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是穆罕默德叔叔的后裔,而伊德里斯家族则是阿里一支,自是不共戴天。公元787年,伊德里斯家族战败,伊德里斯一世从叙利亚一路辗转逃亡到北非,和当年倭马亚王子拉赫曼一世逃亡的路线如出一辙。伊德里斯一世逃到摩洛哥的瓦卢比利斯一带,被当地的伯伯尔土著收留。大概是因为他天潢贵胄根正苗红,伯伯尔番王把他招为东床,后来又被拥立为伊玛目(宗教领袖),于公元788年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在瓦卢比利斯附近的山丘上建起了一座山城,就是今天的圣城伊德里斯。伊德里斯王朝是北非第一个,也是继安达卢西亚科尔多瓦白衣大食之后第二个从阿巴斯王朝中独立出来的伊斯兰教政权,标志着伊斯兰教在摩洛哥统治的开端。

伊德里斯一世成了巴格达的心腹之患,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不断派出刺客,公元791年终于得手,把伊德里斯一世毒死了。伊德里斯一世死后,他的陵墓(Mausoleum Of Moulay Idriss I)就建在以他的名字命名城市,后世称为圣陵(The Shrine)。年复一年,来这里朝圣的人们络绎不绝,伊德里斯成了摩洛哥以至全北非最神圣的宗教圣地,在伊斯兰世界里,据说也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对摩洛哥人来说,去伊德里斯朝圣六次,可以抵得上一次去麦加的朝觐。直到几年前,这里还有对非穆斯林不得在城里留宿的规定。
 
司机把车停在城中心的小广场上等我们,穿过广场旁边的一个拱门,就是圣陵的正门。摩洛哥的圣陵和清真寺绝大部分都不向非穆斯林开放,这里也只能站在门口朝里面看看。

1. 圣陵正门前的通道。



鸟瞰圣陵和圣城的最佳观景处,是在圣陵后面的山坡上。按照网上找来的信息,顺着圣陵左侧的小胡同山上走,不多远就看见这个残破的饮水池。

2. 上山的小道。



水池上方有标记,右侧的小巷通到Scorpion House,就是一般旅游手册和网上介绍的观景点,优点是路近,缺点是地势低,看不到很好的全景。沿左边的小路可以走到更高的地方,是最佳的观景点。在圣陵门口,一个当地的年轻人就凑上来,问我们要不要导游。我们一直都说不要,他仍然锲而不舍的一路跟过来。实在被他缠的没法,有了上次拉巴特的经验,先问他要多少。年轻人说多少都行,你觉得应该给多少就给多少,把球又给我们踢回来了。那就省点找路的时间,跟他走吧。

3. 一路穿过这样的小窄巷子,向山上爬,



走了约莫十分钟,年轻人把我们领到山顶上的一处民宅(说是他的一个亲戚家)前的空地上。这里的地势确实是这一片最高的,白色的圣城和绿顶的圣陵尽收眼底。

4. 圣城全景。



5. 绿色瓦顶的圣陵



拍了N多照片之后,年轻人带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山,经过伊德里斯神学院(Idriss Medersa),这里有摩洛哥唯一一座圆形的宣礼塔,绿色的瓷砖上镶嵌着白色的古兰经文。宣礼塔不是古迹,是1929年建的。年轻人说,最初宣礼塔的瓷砖是白色的,配着绿色的经文,几年前重修,变成现在的样子。

6. 圆形宣礼塔。



看完圣城,给了年轻人75迪拉姆。年轻人挺高兴,问我们要不要找地方吃饭,把我们带到这家饭馆。

7. 圣城的饭馆



烤肉串(Kabob)50迪拉姆一个人,又加了两个凉菜。那盘拷茄子特别好吃。等着上菜的功夫,我走到停车的小广场,请司机过来一道吃午饭。司机摆着手,坚决不肯,最后只好随他。

8. 午饭。



饭后离开圣城,前往瓦卢比利斯。车程不过十分钟,步行也就一个小时,一路上看到不少徒步的背包客。

瓦卢比利斯,早先是迦太基人定居的地方。罗马人打败迦太基后,在此地扶植了当地一个叫毛里(Mauri)的部落,建立了仆从国毛列塔尼亚(Mauretania)。摩尔人的摩尔(Moor)一词,就源自毛里。公元45年,毛列塔尼亚并入罗马帝国,成为毛列塔尼亚行省(Mauretania Tingitana)。瓦卢比利斯周围土地肥沃,盛产谷物和橄榄油,成为行省的重镇之一。公元二世纪是瓦卢比利斯的全盛时期。从三世纪起,罗马人撤出北非,瓦卢比利斯也随之衰落。伊德里斯一世修建圣城时,拆掉了很多瓦卢比利斯的古建筑做材料。十七世纪末,穆莱伊斯梅尔兴建新都梅克内斯,又从瓦卢比利斯拆走了不少石料。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后,瓦卢比利斯彻底沦为废墟,直到十九世纪末才被重新发现。1915年法国人开始发掘,整理修复至今还在进行,里面出土的文物雕像如今陈列在拉巴特的考古博物馆。1997年,瓦卢比利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9. 瓦卢比利斯遗址,现存的遗迹占地100英亩,是摩洛哥和北非保存最好的罗马古迹之一。



10. House Of Orpheus(俄尔甫斯)的瓷砖画,描绘了古希腊传说中的琴圣俄尔甫斯,据说他的琴声让猛兽俯首,顽石点头。


 
11. 海豚。



12. 榨橄榄油的油坊。



13. Basilica,当年的元老院集会的地方。



14. Capitoline Temple,建于公元217年,是祭祀的神庙。



15. 凯旋门,建于公元217年,1933年修复。



16. 这个据说是Hot Tub(温泉浴)。



17. 赫拉克利斯的十二伟业(12 Labors Of Hercules)



18. 细节,制服克里特公牛。



19. 酒神和四季女神屋(House Of Dionysus And Four Seasons,局部拼图)。



20. House Of The Cortege Of Venus里的狩猎女神戴安娜沐浴图。



21. House Of Bathing Nymphs里的仙女沐浴图



22. 坦及尔门(Tangier Gate)



23. 凯旋门和坦吉尔门之间400米长的大道Decumanus Maximus。



太阳落山之前离开瓦卢比利斯,到达梅克内斯的旅馆已是天擦黑了。司机这大半天够辛苦的,连午饭大概都没顾上吃,所以车钱之外又多加了不少小费,算是给他的补偿。 在梅克内斯我们只住一晚,梅克内斯的游客不多,旅馆的选择相对菲斯也少很多,价钱也便宜不少。LD选的这家传统的摩洛哥庭院式旅馆,据说是十七世纪的旧宅改建的。如果是在菲斯或马拉开什,住这样的旅馆,至少要多花两三倍的价钱。

24. 旅馆的庭院。
 


25. 房间装饰得古色古香,尤其是中间那铺坐炕,要是盘在上面再抽壶水烟,真有点回到了一千零一夜年代那感觉。



26. 早饭。



用过早饭,先去参观旅馆旁边的伊斯梅尔王陵(Mausoleum Of Moulay Ismail)。穆莱伊斯梅尔(Moulay Ismail,1645 - 1727),是现今统治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Alaouite Dynasty)的第二位君主,1672年至1727年间在位55年,大致和清朝第二位皇帝康熙同时期。和康熙相仿,伊斯梅尔也算是摩洛哥的一代雄主。对外,一方面联合欧洲列强抗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一方面有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联法抗西,从西班牙英国手上夺回不少失地。对内,采用高压手段,严厉镇压反叛。据说伊斯梅尔曾下令在城墙上悬挂一万颗反叛者的头颅,以示震慑。伊斯梅尔还有一项纪录,无人能破。据记载,伊斯梅尔一生留下将近一千个子女,公认的世界纪录。有科学家推算,伊斯梅尔每晚须临幸4.8名嫔妃,连续作战40年,方能取得如此成果。
 
伊斯梅尔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把首都从菲斯迁到梅克内斯,要把梅克内斯建成摩洛哥的凡尔赛。为了兴建新都城和王宫,伊斯梅尔从瓦卢比利斯的罗马遗址和马拉开什的前朝宫殿拆走了很多建材,这一举动颇受后人非议。伊斯梅尔死后,陵墓就建在梅克内斯。
 
27. 伊斯梅尔王陵正门。



伊斯梅尔王陵是摩洛哥少数几个允许非穆斯林进入参观的陵墓之一(另外还有拉巴特的穆罕默德五世王陵以及马拉开什的萨丁王陵)。

28. 王陵里面的庭院。



29. 院中的喷水池。



30. 墓室旁边的净身厅,中间是供人净手的喷水池。大厅的四周的十二根石柱就是从马拉开什的巴迪宫(Palais El-Badi)搬来的。



31. 顶部的彩绘



32. 墙饰。



33. 五彩窗饰。



墓室不能进去,只能从门外参观。中间的四座墓分别是伊斯梅尔,他的王后和两个即位的儿子。其他的九百多儿女,这儿肯定是不够埋的。墓室角上的两座钟据说是路易十四送的。

34. 墓室。



35. 王陵旁边的一座大门。



36. 叛教者城门(Bab Mansour)伊斯梅尔时代留下的城门,因为设计城门的建筑师是皈依伊斯兰教的前基督徒,故而得名。



37. 叛教者门前的废墟广场(Place el-Hadime),建在前朝废弃的城堡的废墟之上,是梅克内斯的中心广场。



38. 梅克内斯的旧城(Medina)不大。



梅克内斯不是摩洛哥的旅游热点,旧城内游客稀少。

39. 巷子里晒太阳的老头。



40. 旧城内的大清真寺(Grand Mosque),最初建于十二世纪,绿色的宣礼塔是十八世纪的建筑。



41. 清真寺的正门。



阿布·伊南神学院(Bou Inania Medersa),由14世纪马林王朝(Merinids Dynasty)苏丹阿布·伊南·法里斯(Abu Inan Faris)所建。摩洛哥的神学院对非穆斯林都开放。

42. 神学院的内部



Dar Jamai博物馆。以前是大臣Jamai的私邸,建于1882年。里面陈列木器,陶器,刺绣,珠宝等摩洛哥传统工艺品,还有传统的摩洛哥室内装潢艺术。

43. Dar Jamai博物馆的摩洛哥样板间。



博物馆里不许照相。不过当时里面除了我们,只有另外一名游客。看见那位端着相机游客正在贿赂看守,我们也欣然加入,乘机捏了不少。

44. 博物馆里摩洛哥传统式的木门。



老城外的皇亭(Imperial Pavilion,or Koubba el-Khayatine)是伊斯梅尔接见基督教国家使节的地方。当年伊斯梅尔抓了不少基督教俘虏,就关在皇亭旁边的地窖(Habs Qara)里,然后向那些国家索要赎金。
特别喜欢那天的蓝天白云。

45. 皇亭



伊斯梅尔时代建造的梅克内斯王宫,当今的王室仍然在使用。

46. 王宫正门和前面的广场。



47. 王宫侧门。



梅克内斯的主要景点不多而且比较集中,用半天时间就看完了。回旅馆拿上行李,打车到火车站。从梅克内斯坐火车到菲斯只要50分钟,非常便捷。这是我们在摩洛哥唯一的一次使用公共交通。火车站的售票员不懂英语,比划了半天总算买了票,在检票口发现多卖给我们两张票,又回去退票。进了站台,发现去菲斯的候车月台在铁路的另外一侧,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越过铁路的天桥或通道。最后只得学着当地人的样子,拖着行李。从铁轨上跨过去。

48. 这样过铁路。
 


到了点,不见火车的影子,又过了五分钟,火车还是没来。我们正有点着急,一位候车的年轻人过来,用英语告诉我们,到菲斯的列车晚点40分钟。年轻人的英语讲的很好,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听说我们今后两天要在菲斯游览,马上自我介绍,说他在菲斯旅游局工作。年轻人叫穆罕默德,还给我看了他的菲斯旅游局的工作证。穆罕默德问我们住那个旅馆,然后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从菲斯火车站打车到旅馆附近(旅馆在老城内,车开不到),下了车如何看街上的路牌和标志找到旅馆,连出租车该付多少钱都说得一清二楚。他还建议我们第二天雇一个导游,带着我们参观菲斯,因为菲斯老城的路是出了名的难找。他说一定要找正式的导游(Official Guide),不能找野导,也不要通过旅馆。菲斯旅游局正式注册的导游都有导游证,收费是明码标价,半天120迪拉姆,全天150迪拉姆。如果通过旅馆找的导游,收费至少要多两三倍。穆罕默德让我们写下姓名,旅馆和电话,说明天早上9点会派一名导游来旅馆接我们。火车来了,穆罕默德又看了我们的车票,告诉我们该上哪节车厢(我们的票是二等),才跟我们道别(他坐一等)。

我们谢过穆罕默德,拖着行李登上列车。二等车厢分成一个一个小间,每间里可以坐六个人,只是比较拥挤,车厢和座椅也很陈旧。车上的乘客也很友好,见我们拖着行李,都主动往里挤一挤,腾出地方让我们坐。50分钟后,列车到达了终点,菲斯火车站。
 
下集预告: 古城菲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