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诗经

茶话诗经,痴人学佛。
正文

感悟诗经:26---《邶风·柏舟》

(2012-09-14 08:12:30) 下一个












柏 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 释


 


泛:浮行,随水冲走。


流:河流的中间。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 微:非,不是。


鉴:铜镜。


茹(音如):度量,猜测。


据:依靠。薄言:匆忙的样子


愬(音诉):告诉。


棣棣:雍容娴雅貌。


选:屈挠退让貌。


悄悄:忧貌。


愠(音运):怨恨。


觏(音够):遭逢。


闵(音敏):忧伤。


寤:交互。辟(音屁):捶胸。


摽(音表,去声):捶,打。


居:出现,高居。诸:离去、消逝。


迭:更动。


微:指隐微无光。



白 话 翻 译


 


这首诗的文字相对浅白,读者反复吟咏,再看看一些字词的解释,应该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此诗的字面含义。因此,为了不破环原诗的音韵之美,就不作白话翻译了。


 



 


月明星稀,泛舟浩渺无边的江湖。皓月长空,湖水如镜,水天一色,静影沉璧。当此良辰美景本该把酒临风发欢天喜地之豪情,或如曹操横槊赋诗抒惊神悚鬼之壮志,可是本诗的主人公却愁眉不展,忧心忡忡。面对美酒他却不能开怀畅饮以至于烂醉如泥,放浪形骸随舟飘荡在苍茫的湖海之间。是什么样的忧愁如此深重?


 


望着天上皎洁的满月和身边明净的湖水,他不由地感慨,如果人们能像在夜里看到湖里的月亮那样看到我内心的忠诚,那该多好啊!我也有兄弟,本来想找他们诉说苦闷与失意,可偏偏他们因遇到不顺心的事而暴怒,我只好悄然离去。虽然有人不理解我甚至排挤打压我,但我坚强的信念绝不会像石头一样任人翻转,我顽强的意志也绝不会像苇席一样可以随意卷曲,我亭亭的人格和尊严也绝不容玷污。


 


我忧国忧民,却遭小人嫉妒被佞臣怨恨。在与他们漫长的斗争过程中,我遭遇了很多的诽谤和打击。有时静下心来想,我这是何苦呢?可是我做不到与世同醉,与狼共舞!


 


彻夜难眠,东方的太阳已经冉冉升起,月亮也悄然隐退。就在日月交替的时段,原本明亮的天地忽然变得昏暗幽微。我内心的忧伤也像那没洗的衣服上布满的尘垢,越积越多。。。东方既晓,栖息在芦苇中的一只鸢也鸣叫着展翅飞向蓝天,我要有一双翅膀,像鲲鹏一样翱翔九天,那该多好啊!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就是联想,即读《诗经》可以联想。事实上,不光写出优美的《诗经》需要丰富的联想,要理解透《诗经》也同样需要适当的联想,这一特征在《柏舟》里体现的极为明显。读这首诗,只要你能联想到在皎洁的月光下诗人纵一苇之舟漂于浩渺湖水间的清幽场景,也就不难理解此诗要表达的含义。如果还能联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赤壁赋》、以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作品中类似的情境,也就更容易把握此诗的宗旨了。这首诗就是描述一个类似于屈原那样的被君王放逐、被佞臣排挤,遭逢不幸而矢志不渝的高洁之士。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被不断地上演,战国时有屈原、汉时有李广、唐时有柳宗元、宋时有苏轼等等,不胜枚举。


 


联想到这些,这首诗还需要再加解释吗?让我借用孔子的感悟来结束此文吧,“()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XCTEATIME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评论,你说得对,的确有此一说,而且多数的赏析都是你说的这种理解。
月出皎兮 回复 悄悄话 精彩!另有一说,此诗为描述妇人遭夫遗弃,又为众妾所欺辱,不甘屈服之情。权作补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