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看着一本“抄袭“的书

(2021-01-31 14:57:18) 下一个

三联开始物候志专栏的时候,我就一直跟读。植物和节气季节关联密切,和人的情绪心情也关粘联带,尤其当专栏作者是个女性,那些植物的花开花落基本上就揉进去写者自己生命的起承转合,推翻或者领悟,愉悦或者伤心,花语解心也传情。

 

不同于纯粹的科普介绍,物候志背后的那个带着鲜明的特点~的植物,看植物天地。

一系列的跟读大约持续了两年,偶有错过。后来听说这些文字合在一起出了一本书《万物赠我浓情蜜意》,Deer回国的时候我请她帮忙买了一本。拿到书的同时,我才知道作者竟然是90后的年轻女孩,和我儿子一般大小的年纪!这让我多少有些失落,小小年纪就有这些深刻老道又飘逸灵动的文字,这让我们这些大妈情何以堪,简直是白活了!

 

我潜意识里以为的写者应该是个中年人,60或者70后。越想越不平衡,一转念就把这本我原先等待的书,搁下了。这么一搁就是3年。搬家的时候捐了好些书,这一本却没舍得。

疫情的蔓延让我也脱离了原先的轨道,不知不觉的在温哥华由暂住变成短住,短住着就碰上了温哥华冬天里的雨季。雨季里的植物活着的都丰茂鲜绿,而地是铺上了一层绿毯,温度冷归冷,却是有底线的冷。阳光出来的时候,都可以时常在这绿色里走来走去。有一天对着一堆蓝莓枝条,我突然就想起了这本《万物赠我浓情蜜意》。也许有的人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无关年纪,天生的自带才情,不服不行啊。

 

回到家找出这本书,在一个稀里哗啦的雨天,认真的看起来。作者是自序,序言很长,看的我失去耐心,直接跳到了正文。

 

还是很Enjoy的。我甚至在自己的blog里面引用了作者90后的姑娘曹萍波的一句意头很棒的话。

 

看书的间隙我冲了杯咖啡,看见IPad就在手边,随便的在上面敲了作者的名字,想看看这小姑娘到底是啥背景。结果就看到一条旧的新闻:曹萍波新书《万物赠我浓情蜜意》因抄袭被下架,出版社已暂停购书,作者已在微博上向原作者道歉,目前此事已经进入法律程序。

 

再翻翻news,这是2018年的事,事情热燃的时候一度冲上热搜第一名,还引发了其他相关的抄袭指责!

 

我看看不远处案头上摊开的书,一时间有些发愣。这是怎么说,只是开个小差,敲个边鼓,八卦一下作者,怎么还有这么大一桩事在前面早已发生过了?瞅着那本书,那还用看吗?

这种感觉非常不爽。

 

于是又去看曹萍波到底抄袭了谁,证据是哪些。证据是不少,准确的说是一种洗抄,有些是打散后再整合的意思。然而正像原作者说的,所有的文章铺铺垫垫,都是为了说那些核心的point,把人家的核心挪用,速成自己的。再巧妙,也看得出痕迹。何况,还有一些是整段的挪用。

 

被抄袭的原作者后来写了一段话,

 

我所以很想对曹萍波说,实际上我这些句子在你文章里是不协调的,因为它们出自中年人的内心,话里藏着很多被虚度的时间,你年轻的生命盛不下这么多时间。

 

这大概就是当我得知这些文字的作者是个90后小姑娘时的那种失落感,觉得违和觉得突兀。有时候直觉是敏锐的,它先于思维先于逻辑,说不出道理,却往往是一击而中。

 

follow了被抄袭的原作者的公号,看了一些文章。我发现即便是抄袭,两个人在论述同一论点时,语气还是非常不同的,中年人就是大气而洗练,小姑娘再故作姿态也是软糯娇俏的。

 

想来曹萍波也是有些才气打底的,只是凡事一旦起了走捷径的念头,就入歧路了。她也是以文字为生的,后面的路不容易走。

 

毕竟这世上讨巧的事少,用尽气力也未见得成功的事多。但是用尽力气,即便不成功,好歹明心见性,自己是踏实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蔡田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外面的世界' 的评论 : 去看,你推荐的都是五星级滴!
外面的世界 回复 悄悄话 看完你这篇我去找了一下这本书,可惜没找到电子版,不知是否可下架有关。
"你年轻的生命盛不下这么多时间",深有同感呀。
推荐一部电影:波斯语课,拍摄手法有点像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