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令健康养生园

让我们一起缔造青春不老的传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常用的艾灸治疗方法

(2010-06-19 05:49:05) 下一个


       常用的艾灸治疗方法(转贴)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条,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艾火的温热性和药物的作用使施灸部位发热、充血,刺激经络腧穴,从而达到温散寒邪、温通经络、回阳救逆、消瘀散结、强身健体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对一些顽疾疗效特佳。

    1、直接灸:是将艾绒捏成大小适宜的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按医者规定的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用此法。

    2.间接灸:是用间隔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而进行艾灸的方法。如可用生姜、大蒜和盐等作间隔物,此灸法比直接灸较不容易灼伤皮肤,是常用的灸法。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得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姜片上用针刺数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等症。

    3.艾条灸:分温和灸和雀啄灸,可用中药店买来的现成艾条来施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的旋转施灸。
  
    4.  温灸器灸:施灸时,将艾绒捏成的艾炷或加掺中药的艾炷,装入温灸器,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用于腹部和背部较平坦的部位。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二、注意事项

    1.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2.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

    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按压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缓解。
 
    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注:凡属上述所列禁忌证者不可施艾灸)
  
  1.慢性胃炎

  选穴:脾俞、中脘、内关(在前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足三里。

  操作步骤:每次选穴2~3个,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分钟,每天l~2次,10天为一疗程。同时点燃药用艾条后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可使胃痛立即缓解。

  2.风寒感冒

  选穴:大椎、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取之) 。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和灸上述穴位,每次20分钟;也可取0.3厘米厚的生姜片置于穴位上隔姜灸,每次3~5壮,每天两次,连灸2~3天。

  3.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穴:脊中、肾俞、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骶管裂孔处)。

  操作步骤:每次选上述穴位中的2~3个,各穴灸7壮,每天1次,10天为l疗程。

  4.痛经(虚寒证)

  选穴:气海、关元。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和灸此两穴,每次15~20分钟,每天两次;或隔姜灸,每穴3~5壮,每天1~2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