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孤独中的思考

(2022-06-10 15:48:42) 下一个

孤独中的思考

                ·黎 京·

                  一

太阳在山头跳了一下就消失了,留下了笼罩在白音乌拉山头上的一片金色光晕,落日的余辉折射在匍匐天际春蚕似的云彩上,把它渲染成了绛紫色的一团。白音乌拉山的阴影慢慢向东侵蚀着大地,黑夜无声无息地来临。

刚刚天黑时,突然刮起了一阵强风,整个草原都被搅动得颤抖了,风声在轰鸣中翻滚过大地,卷起草叶枯茎扑打在人脸上,撞击着灰色的蒙古包,然后旋转着飞向天空。狗儿们夹起尾巴蜷缩在背风的牛粪堆旁,几头牛昂首面向天空发出悲怨地哀鸣。风旋转着兜起枯燥的空气扑向河边的马群,马群炸了,蹄声像雷鸣般滚滚远去。

下半夜风停了,突然的寂静在漆黑的夜幕下增添着夜的神秘。

远处的群山像一片虚无的幻影,在夜色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黑色的雾从滩地缓缓升起,逐渐散开,飘渺游离在草原上,似乎无数变换着身影游荡在自由空间的幽灵,大地显得更加阴森冷酷。偶尔传来阵阵狗吠声,伴随着潜伏在草丛深处的狼啸,使得人心里感到无来由地恐慌。黑夜里掩藏着随时可能在瞬间发生的危险,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降临。

一切都是黑色的,在茫茫草原的夜色里,一切都被涂抹成漆黑的一团。在这个被人们描绘成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永远也抗拒不了黑色的覆盖。

“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案,可是一张黑纸呢?”他依在牛车辕上独自思考着,最后得出的答案只有白色。难道这个世界就只有黑白而没有其它的颜色吗?为什么一切都表现得那么强烈,强烈得似乎都快让人发疯了。一双无形的巨掌死死掐住了喉咙,憋闷得使人窒息,如果你想要呼吸,只有哀求他松开一些,在片刻的间隙换取些微得以活命的空气。你只有屈从没有其它的选择。在这个黑与白的世界上,就像某位摄影师照出的一张反差强烈的黑白相片,峭壁上那尖刻的棱角,毫无掩饰地显露出它的冷酷。

卧在羊盘上的羊群不安地骚动了,三只下夜的狗狂怒地冲进黑暗。

黑暗中存在着多少未知,人为的光明只能照亮那无尽黑暗中的一点点,失去光源,四周仍然会被漆黑吞噬。

他怕黑暗,怕黑暗中潜伏的危险,看不见的是最难预防的。既然无法预防,那就只好躲避。可是想躲开黑夜那简直是不可思意的,人能抗拒大自然的安排吗?

可是现在,他反而觉得自然界并不那么可怕了,黑夜的不可抗拒与内心的孤独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心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一切,使得他看不见生活中的色彩,看不见前途的光明,灵魂浸泡在浓墨般的黑水潭中。他曾经试图挣扎,但面对一场场批斗会,把他仅存的一点点勇气也荡涤殆尽。个人在那时显得如此渺小,就像一只待宰的柴鸡,被愤怒的人群扭曲成任意的形状,只为了生存,苟延残喘在这个不能拥有任何自由意志的国度里。自由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框架里,就像挂在墙上的宣传画,因此也就没人去谈论了。假如你越出了套住你的框架,一切都将消失,包括你的灵魂和肉体。

三只狗从黑暗中跑来,在他的腿上来回地蹭着,尽力表示忠诚。他弯下腰,用手指代替梳子,梳理着三只忠实的伙伴。

东北方的地平线露出淡淡的青灰色,天就要亮了。上风口的蒙古包外有人点燃了一堆火,空气中传来清香的艾草味。

清晨灰蒙蒙朝雾中,隐约出现骑马人的身影,是刚刚下完马夜的团小组长。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腰身,迎了过去。

“前天团里开会,请非团员也来参加,你怎么没来呀?”小组长没有下马,斜跨在马鞍上问。

“没什么。”他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没去就是不想去,但他不敢说,这不是可以随便往外说的。

蒙古包里的小强推门走出来,他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说:“谁爱参加你们那个会呀,整天闲得没事在那儿瞎议论,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瞎耽误工夫。有那时间还不如好好睡一觉呢。”

小强敢说,他不敢。

多少年了,该说的他都不敢说,就连替自己辩护的勇气都已经没有了。只能靠心里偷偷地幻想时获得的那点可怜的自由支撑着。他真怕别人能够窥透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就连这点也不能遮掩的话,那他可就连唯一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都找不到了。

团小组听小强说完就笑了:“你有意见可以提,别总说风凉话,我们开会就是让大家给团员提意见的。”

小强揉着还没完全睁开的眼睛,嘴里嚼着块奶豆腐,含糊不清地说:“提意见!嘿,有意思。你们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了,这会儿谦虚上了。”

“现在倒是没做错什么,可是谁能保证以后不错呢,是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多听听也没什么坏处。”小组长跨在马上,身子歪到另一边说。

小强听他说完,大笑:“我看还是都‘加免’了吧,你们省事,我们也闹个清净,互相照顾照顾。”

小强运动初期就是红卫兵了,爸爸是老工人,所以什么话都敢说。闹腾了几年烦了,也自以为都看透了,就不那么革命了。小强知道他嘴严,什么话都跟他说。听了小强的话,吓的也不敢到处去说。有一次,小强说:“什么革命,全是他妈的假的。你看运动初期那些革命闯将,现在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没有?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都是些多红火的人,现在不是全完蛋了,都是炮灰。”

他恨不得赶紧捂住小强的嘴,这话是随便说的吗?其实他心里也这么想过。他还想过,幸亏当初自己没跟着他们瞎跑,要不真整起来可不得了。小强爸爸是工人。他爸爸是解放初期死在监狱的反革命,根本说不清。即使能说清,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听他说完,也许还没容他说完,帽子就已经扣在了头上。

小组长不理小强,问他说:“下午团里还开会,你能去吗?”

小强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没劲儿呢,提意见还有逼着去的呀?”

小组长有点儿急:“谁逼他了,我是在通知他,希望他能够参加。”

杨国荣从蒙古包里出来,说:“不行,今天我们羊群剪羊毛,他去不了。”很干脆,理由也充分,“抓革命不能误了生产。”

大清早闹了个没趣,小组长一勒马缰绳,骑马走了。

他们包的三个人很有意思。

杨国荣虎背熊腰,满头粗糙的头发与脸颊上的连鬓胡连成一圈,红里透黑的脸上,两道粗重的眉毛紧贴在宽阔的额头上,双眼大而亮,高耸的鼻梁下两片厚厚的嘴唇,一开口声若洪钟;小强,名叫王强,与杨国荣成反比,短小精悍,一头稀疏的黄毛,淡淡的眉毛下一双三角眼,两片薄嘴唇,说话尖声高调;他长的中等身材,鼻梁上还架了付高度近视镜,一看就是个文弱书生,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有时甚至连一句整齐话都说不出来,怎么晒都不黑,似乎就连皮肤都在抗拒改造。

他和杨国荣和小强在一个学校。那两个是造反派,老红卫兵。可现在他俩全都不再关心政治,除了牧业队每周两次政治学习外,其它什么活动都不参加。如果队里没有集体劳动,他们就到处溜营子。要不就钻山沟挖野韭菜,去滩地采黄花,到旧营盘摘蘑菇,弄回一堆山货改善伙食。有时还去水泡子掏野鸭蛋,回来后他俩烧上一大锅羊油,炸野鸭蛋吃,闹得一打嗝满蒙古包臭鸡屎味。

                  二

羊群散得漫山遍野,马在不远的山坡上吃草,他独自一人坐在山头上。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的光泽劈头盖脸洒在头顶,灼热的气浪中一切都会烤焦。

只有他一个人独处时,才会感到说不出的安全。他可以不加任何掩饰地沉浸在思维的自由之中。他喜欢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山顶,眼前的草原就像浩瀚的沧海,那无垠的广阔和深远,使他的思绪可以尽情驰骋在这片开阔得无法封闭的原野,就像脱缰的野马。

憧憬中的美好有它的浪漫,幻想破灭的痛苦中有它的烦恼。对往事的回忆使他触目惊心,前途和理想似乎都是一种奢侈。妈妈象征着温暖,家代表着温馨。可现在他失去了一切,只有孤独陪伴他坐在荒芜的草原上,象征着他的财富的只有头脑中从不间断地思考,这就是革命的给予,是他经历了这场革命后的最大收获。可是生活中却没有幻想只有现实,现实是最真实可靠的,也是最让人感到恐怖和丑陋的。

他还小不懂事的时候,妈妈就把爸爸的骨灰抱回家,所以他从来没有见过爸爸。只知道爸爸就是那个放在陶土烧成的灰子里的东西。

听妈妈讲,爸爸过去在监狱当看守,大小也算个官。解放后说那个监狱里关押过共产党,爸爸就被当成反革命蹲进了同样的地方。只不过位置换了,原来他在外面看犯人,现在他自己就是犯人被别人看。后来生病了,死在里面。说起来也够冤的,那里面关的全是别人抓来的,爸爸只管看着,他即使想革命,别人抓的他也不敢放,要是他给放了,别人会把他抓起来,那不就糟啦。妈妈却与爸爸不同,她是地下工作者,专管跑交通什么的,单线联系,是舅舅的关系,快解放时入的党。据说爸爸一点儿都不知道。文革时审查妈妈,审问的人问:“为什么你的入党介绍人是你哥哥?”闹得妈妈哭笑不得,怎么解释才能把事情说清楚,按现在的说法,那叫“拉进党内,结党营私”。可是,那时候是什么年月,把自己亲妹子往共产党里拽能得到什么好处,那是在玩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万一被抓住了就没命了。革命开始后就为了这事,好整。再加上嫁给了反革命的爸爸,数罪并罚就进了爸爸曾经看过别人的,后来又被别人看过的那座监狱。

他在妈妈进了监狱后,被学校的红卫兵抓去,差点死在本应是学习知识的校园里。反革命和混进党内的特务分子的狗崽子,这就是他的罪名。究竟他有过什么现行的犯罪行为,红卫兵从没过问,却逼着他写检查,交代思想。他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急得在黑屋子里哭。杨国荣值班,粗声大喊:“你他妈哭什么,老子又没有打你!”

他小声说:“检查写不出来,明天又要挨打。我实在太害怕了。”

小强走过来说:“怎么写不出来,你爸你妈的事你不清楚,划清一切界线不就完了。” 杨国荣说:“没那么容易,你没看见他们都打红了眼,一天没人打就手痒,刚才还拉出去一个,说是送医院抢救,早就没气了,神仙都救不活了。”

他们三个革命前就是好朋友,他的功课好,经常帮助那两个。现在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他在里面受罪,打是已经挨过多次了,浑身上下没什么好地方。小强听杨国荣说完来了主意,“咱送他去医院抢救。”就这样帮他逃出校园。好在风头很快就过去了,别人没再来找过他的麻烦。

本来就不爱说话的他,从此就更不出声了。他怕了,即使有杨国荣有小强,他还是怕——吓破了胆。

一个人多好,他想。可真要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行吗?他自问。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度过的那些岁月中,他感到的是空旷与寂寞,荒蛮中渗透的凄凉在心中装满的是压抑,孤独中隐含着无助的困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压抑,不就是缺少与同类的交往和沟通。这种被人人都看成是必要的联系制造了人们的欢乐和痛苦,刺激了每根神经。欢乐会很快过去,痛苦却在心里扎下了根。人类的祖先毕竟是过着群居的生活,就像动物那样,为了生活使他们聚集到了一起。为了生活他们又在相互仇杀。地球从她有了生命,就存在着弱肉强食,无论你怎么想要摆脱掉这些残酷都是不可能的,心底的善良招致的就是对自身的伤害。要想活下去,也许永远也不能够做到不伤害其他的生命。难道这就是人类的本质吗?他有时想找小强他们说说,可到了嘴边的话又被生生咽了回去,突然的惊醒使他想到了阶级斗争的残酷,心里就像吃了只死苍蝇那样,平添了许多恶心。

山坡上的羊群禁不住阳光的灼烤,一只只伸着脸藏在别的羊的肚皮下,那是旷野中唯一可得的阴影。为了躲避那无法躲避的万丈光芒,只好顾了脸而顾不了身。生活不是十全十美,尤其是现在,苟且偷生本来就已困难,还奢望什么幸福。人们的一切都被上帝所主宰,就因为他拯救了世界,拯救了人类,所以他有权在每一条弱小的生命面前挥舞那个生杀予夺的权杖,就像这群被他驱赶的羊群,每天的行踪完全掌握在牧羊人个人意志中,羊儿们的一千多双眼睛在暗中窥视着他,眼神里流露出哀求的目光,有诉说、有祈盼、有忿、、有怒骂,精心饲养为的是更多地掠夺。从一只只无辜、无助、无力的弱小畜生身上榨取人类为了维持生命的养分,为了使他们的残杀合理化,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冠冕堂皇,这就是人类。

天上飘过片片白云,随后刮起一阵燥热的风,风儿掠过草尖奏出唰唰的旋律。本来寂静的草场上,响起了马上就要开锅的热水声,持续不断的由远而近。沸腾喧嚣声中充满了杀气的疯狂把云彩染成灰暗,雷鸣滚过山峦带来如注的暴雨。星散的羊群顿时聚成一团。它们在遭遇到自然界突如其来的侵袭时信任地依偎成一团,相互间紧紧地靠在一起增添着安全感。它们的身旁也许是母亲,也许是兄弟姐妹,也许是大姨或是小姨。

他挺胸张开双臂,迎着扑面而来的暴风雨,接受着粗冽雨水地冲击,在与风雨搏斗中寻找体验自我的兴奋,他只能在这个时候表示一下反抗与不驯服,无用地挣扎在水天连成一片的瀑布中。他要把压抑在心灵里年轻人的朝气在这种拼搏里耗尽,这是一种挥霍,是一种浪费,可他需要寻找发泄的途径。对着冲击在脸上的雨水,他哭了,大声呼喊咒骂,冲进嘴里的雨水随着他的呐喊喷出口外,随即又被狂风卷回到脸上。雨水混合着口水泪水顺着脖子流进衣服里面的胸膛上,经过腹部钻进裤腰,刷洗着繁殖人类的生殖器,分成两股沿着双腿灌进马靴,然后从鞋上破了的洞里像喷泉般涌出。此刻,他想到了高尔基的《海燕》。天人合一,全都疯狂了。洗得净天,洗得净地,难道能够洗涤净人类被污染了的灵魂?

天疯狂一阵后恢复了以往的寂静,他内心的疯狂被远去的云雨带走,人也随后安静了。他脱下马靴,倒出了里面的雨水,然后脱光了衣服拧干,骑上马追赶渐渐远去的羊群。

                  三

搬家的牛车队蜿蜒行进在千百年古老的车辙上,缺油的车轴吱呀呀一路哼唱着凄凉的小曲。老牛口吐白沫,伸出舌头,并不太情愿的在人的驱赶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想。同时又联想到另一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头一句疾恶如仇大义凛然,一贯的作风,痛打落水狗,有点儿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感觉。可是领袖教导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还要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有些矛盾,可世界就是在矛盾关系的复杂过程中进步,人家说了:矛盾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组成部分。孺子牛是个什么牛,据说就是耕地的老黄牛,“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要人们俯首贴耳地成为老黄牛那样的驯服工具。可是驯服工具论已经被彻底批判了。

什么都要有阶级性,那句革命的诗歌已经被改成:

横眉冷对千夫指向着世上一切反动势力;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无产阶级革命群众。

想到这儿,他坐在牛车上捧腹大笑。

两块儿木头中间夹着个牛头,木头两端栓在车辕上,一辆牛车被牛用双肩扛起,吃力地走向前方。牛听见他的大笑,心里恶狠狠地骂到:剥削阶级。

全部家当只用五辆破车拉走。那五辆车上装满了他们的物质财富,还有坐在车上他头脑里的精神财富。人们时刻被物质的乏匮困惑着,拼命地从地球上掠夺,似乎永无休止,驱使着的动力是人们的贪婪。欲望像填不平的沟壑,一切辛苦都是为了得到,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忽略了的丢失了的却是最应珍惜的也是最为宝贵的人的尊严。在权利、物欲和金钱面前变得如同小丑,搔首弄姿用虚伪和谎言像妓女般出卖着灵魂。用他人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秋风扫落叶,带来了万物萧条,预示了寒冷冬季的来临。就像世界的末日,羊群从早到晚啃食着大地母亲身上为一切生灵提供的营养。草原的青草在日复一日的养育着羊群和人类。草原在永无休止地奉献后开始贫瘠风化,扬起沙暴横扫它曾经救济过并帮助他们延续生命的一切。

他嘲笑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世界上的事不是他这个小人物能够左右得了的。大家不都是在无可奈何的感叹里生活,管事的不管还糟蹋,管不了的却在一旁瞎着急。矛盾的关系就是对立,然后转换成斗争。总想象和谐,可和谐却与矛盾相悖,也就没有了和谐,于是便产生了斗争哲学。

变化莫测的四季,春去冬来,这就是自然界的平衡,那人心什么时候才能平衡?

牛车轮咿咿呀呀地碾过过去了的百年车辙,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过去了的生活,这就是平衡。前面的路已经不是新路,换一块草场依然还是去年同时期来过的地方,草地依旧是草地,不会因过去了一年后发生什么变化。除非山崩地裂,可那也只能是它的地貌变个样子,草原依旧是草原。你看见那地平线上连绵起伏的远山了吗;你看见了山下苇塘上蒸腾的水雾了吗;你看见天上漂浮变幻的浮云了吗;你听见百灵鸟在欢叫了吗;你听见牛在奋力拉车时的喘息声了吗;你听见坐在车辕上自己的心跳了吗。这就是当下的和谐,就是自然而然的一切,就是平衡与和谐。不要向别处去寻找,就在眼前。远山在呼唤,水雾在翻飞,浮云在漫舞,鸟叫牛喘心跳,动与静交织组成生命和谐的旋律,这首冥冥之音奏出了生活的乐章,平淡无味中蕴涵轻柔的慢板,荡漾在内心世界,激活精神的涟漪。

他跳下车辕,走在搬家车队的旁边,放松身心,享受着不同于原始的现在的空气。天地间只有他和牛还有车,要享受这寂静的秋天自己内心就要平静。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在这些无用的争斗中丧失了天地人和。即使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人们心里仍然被昏暗无光的阴霾笼罩。躲开了城市的嘈杂,在草原上获得了新的思考,他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体悟到了世界的真实。惟有思维才是真正自由的。它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时而狂妄得发疯,时而细腻得谨小慎微,时而豁达开朗,时而踌躇满怀。

秋季抓膘,动物在秋天要储存能够度过漫长冬季的养分,骆驼把养料藏在驼峰,羊儿把养分藏在肥厚的尾巴和身体的脂肪里。它们天刚蒙蒙亮就擅自离开趴卧了一夜的羊盘,急切的开始了一天储藏养料的工作。羊倌牵着马慢慢跟在羊群后面,引导它们走向营养丰富的草场。每天十几个小时羊都在不停嘴地吃,直到庞大的肚皮几乎都要蹭到了地面。只要看看羊肚子,就能够知道今天放牧的成绩如何。夕阳西下,伴着晚霞归牧。霞光把青绿色的草原涂成橘红色的一片,把草滩山坡小河苇塘蒙古包和牧人还有忠实的狗都染上了深浅不同的橘红,渐渐加重成深紫转为一片漆黑。

在短短的一个月里,羊群吸取了获得了能够度过冬季的养料,天也就开始冷起来。秋风瑟瑟,清晨草原大地蒙上了薄薄一层晶莹剔透的寒露,走在上面发出轻微的咔咔声,上冻了。

他跟在缓缓而行的羊群后面,看着羊儿们一心一意地用嘴叼住青草,咯咯嚼碎,似乎无论吃多少也永远填不满碌碌饥肠,就像一群守财奴,拼命搜索着可以得到的一切财物,永无止境地榨取掠夺。牲畜在秋季抓膘是为了度过漫长的冬天,抵御冬季的严寒,使它们能够继续活下去。而人呢?横征暴敛在地球上为了得到永远也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财富,这一切什么时候能有个完结。难道拥有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精神就高尚了就充实了就满足了,就能够人人平等和平共处了。饮食男女,生活就是为了满足一张永远也填不满的嘴。物质上的拥有与精神上的堕落互为消涨。可人在获得了物质财富之后,也许对精神文明的渴望会更加强烈。灵魂需求的不是物质而是超越了现实的境界,海市蜃楼般的幻影中那和谐的美,在心中搭建着空中楼阁,一切虚幻飘渺闪动着诱惑人心的彩色光斑,展示了它的神秘莫测可望而不可及。激情引发了痴呆使人的境界萎缩成荒诞的疯狂,人人肩膀都扛上了他人的脑袋,为了那个理想和事业浪费青春生命,自己永远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惟独自由意志中自我的充实才是最真实可靠的。真实的世界中才存在着真实的美,要学会享受现实中最纯净的天地精华。

羊群铺撒在青绿色的原野,野花聚合了世界的光彩,蔚蓝的天空上漂浮的白云,他看到了,也亲身体验到了这平淡中蕴涵的绚丽,草原安静地伸展着双臂,容纳了他们的破落,原谅了他们的浅薄,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把自己溶解在天地万物宇宙中,和着她们的脉搏跳动,心胸宽阔得就像沧海般的绿野,容得下美好和丑陋,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草原启示了他的心灵,充实了他的内心,他不再感到枯竭,孤独中的思考与大自然融合就不再孤独,内心合和成一片无限的天地,使他更清醒富饶。文化,什么是文化?任何文化在自然面前都是虚假,语言能够准确无误地描绘出草原那别致细微,那粗犷豪迈;那激动人心的狂风暴雨和成团的雪花夹裹着的银白色的原野。融合进去了就真正得到了,没有物质只有精神。

                  四

他见过狼,也遇见过狼群。他不怕,因为他当时并没觉得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尽管人们谈狼变色,自古以来关于狼的传说被渲染得那么恐怖残忍,可他觉得使自己感到恐怖的却恰恰是人类本身。

那年冬天,他去几十里外的马群换马,在返回冬营地的路上他看见了狼群。他骑着自己的红马,牵着小强的黄马,刚刚翻过一道山梁,两匹马的耳朵同时竖起来,他抬头往远方看,银白色的丘陵绵延在冰天雪地的水泡子对岸,雪梁下断断续续的在过狼群。狼们排成了不规则的纵队,一只只跑进远处的沙窝子。他没有理会,依然骑着马往前走。狼发现了他,有几只停住了,蹲在雪地上看着他,狼队中断了,让开一条通道让他过去,前面的狼头也不回地继续赶路。他穿过狼群走上雪梁时回头看了一眼,蹲在地上的狼们小跑着追赶前面的狼群去了。

他没招它们,所以它们也不惹他。

人能做到这点吗?他这样想。他真的没有招惹过任何人,一直老老实实地做好学生,就连男孩子都打过的架他也从未试图尝试过。尽管也有过忍无可忍的时候,可他从来就没想过要用武力解决,只好躲到没有人的地方哭一场。有时杨国荣知道后会去帮助他惩罚那个欺负了他的人,可是他不愿意让别人帮助。人们的心中埋藏了仇恨的种子,把爱换成恨后,美好的世界就慢慢改变了它的样子。大地山川河流峡谷不是都曾经被鲜血染红过,那些可歌可泣的悲壮中游离着无数的冤魂,而这些幽灵附着在新鲜的躯体上又会延续了过去了的仇恨,每次灾难降临在无辜人身上,他们都会仰望苍天呼嚎着同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可就在这同时却歃血盟誓要用自己的身躯去增添新的仇恨。动物只是在饥饿时才猎捕食物,它们心中没有仇恨,而人呢?

他想,人在软弱时才能明白什么是爱,因为他需要同情,需要有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来辅助那失去重心的灵魂。可他们却不能轻易地把爱给予别人,只能给恨。即使给过了,也要想法收回,因为没有回报的爱似乎是并不的存在的。仇恨的回报残酷地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它产生出来的文化遏制了人类的发展,拼命拉扯着世界走向原始的洪荒。思维的贫瘠和枯竭就像无雨的戈壁滩在毁灭着一切生灵,人心变成了冰川,封冻着美好的未来。

没有爱,只有恨。

一片白色的世界,丘陵和湖泊,沼泽和原野浑然一体,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冰冷的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和两匹马,嘴里呼出的白气遇到体外的寒冷随即在嘴边挂上了一层霜花。空气中的水分凝固成微小的颗粒,天边出现了五个太阳。没有风声的震动,只有马蹄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吱吱声。天上划过两道白线,白线的前端有两颗银色的亮点,那是外蒙古的越境飞机。

天黑了,他还没有走到营地。漆黑的天幕下灰色的雪地与同样灰色的蒙古包,到处都是一样的色彩使他失去了方向。应该离家不远了,他隐约听见了狗叫和闪现的手电筒的光亮。他顺着那模糊的声音和时隐时现的亮光走去,直觉告诉他还是走错了,他来到了一片苇塘的边缘。

他跨下马背,蹲在雪地上仔细分辨着羊的足迹,羊蹄走过的雪地上踏出了清晰的痕迹,蹄尖指出了营地的方向,他走偏了。上马后,他催着红马小跑起来,很快就找到了蒙古包,杨国荣和小强有些着急,正准备出去找他。

刮起了白毛风,是半夜三更左右开始的。蒙古包先是一阵颤栗,接着像是要被飓风掀起,猛烈地晃动。他们三人迅速从皮被里钻出来,顾不上系好皮得勒,浑身哆嗦着点亮羊油灯。他找到一根马鬃绳递给骑在杨国荣肩上的小强,把绳子系在陶那横梁上,另一头拴在钉在地里的钢钎上。

他穿好得勒,推开蒙古包的小门,狂风夹着雪团迎面扑来打了他一个趔趄,杨国荣推了他一下才站稳。手碰在铁皮牛粪桶上像针扎了一下钻心地疼,赶快抽回双手,用得勒袖子垫着端起牛粪桶去挫了一桶牛粪,小强也出去装了一柳条筐冻羊粪。杨国荣去羊圈查看,他随后跟过去,狂风和雪团狠命抽打在身上,雪花顺着领口直往脖子里灌,双眼也被雪花蒙住了,用袖子遮住眼睛,昏暗的电筒光线被飞舞的雪团挡住看不见多远。苇子搭成的羊圈里蜷缩成一团的羊身上盖了一层雪被,时间长了羊会因雪太厚窒息而死。他们把靠近圈门的羊往里轰赶,免得被大雪压死。忙活了半夜回去也没法继续睡觉了。小强生好了炉火,他们三人围在炉旁烤火。一会儿奶茶烧好了,每人一碗,端着喝上一口,灼热的奶茶顺着嗓子滑进身体里,一股热流驱散出寒气。

三人谁也不说话,好像都没有什么可说的。沉默中小强似乎想说话,张了一下嘴,到了嘴边的话还没出口,蒙古包外的呼啸声传来低沉的轰响,蒙古包又剧烈地震动了,风更凶猛了,就连包里的羊油灯都忽闪着快要熄灭。“他妈的!”杨国荣骂了一句,然后猛吸进一口奶茶。

他坐在炉火旁伸出双手,用手掌吸取热量。

他想,要是鲁滨逊一个人落难到了原始草原上,他还能像在热带孤岛上那样生存吗?写书的人为他创造出了人类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帮助了他。假如他没有那些可以利用的简单工具,没有获得可以赖以生存的食品,哪怕是丛林中的果实,那他能够活下来吗,简陋工具建造了的窝棚,禁得住草原上白毛风的袭击吗?人们编造出的故事中确实有很多美好,要是我在鲁滨逊的孤岛上生活,绝对不会再向往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海上的飓风和豪雨能与草原上的白毛风相比吗?那座孤岛也许比之陶渊明的桃花源相差甚远,可也比蒙古草原的冬季要强上不知几百倍。

人们喜欢幻想,用幻想充实自己也充实世界。想多了就信以为真,做过多次的梦也许在记忆里会与真实相混,到了最后就分辨不出真假,假亦真来真亦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生活就是靠这种真真假假变幻莫测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来填满的。到了后来也就闹不明白是别人欺骗了你,还是自己欺骗了自己。假话听得多了就不知道哪句是实话了,然后自己也学会了说假话,甚至有时觉得说假话比说真话还更顺口,反正也是假的就不用顾及思维逻辑,只要顺着潮流去吹就会一路顺风,也许还真能保个平安无事。理想和幻想相差得不是太远,儒勒·凡尔那的幻想现在不是多数都实现了吗。奇迹是靠在实现幻想的努力中创造的,可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实现吗?他想到这儿脸上露出了疑惑。一旦那些幻想破灭,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一个生活中充满幻想的人,他能够清醒地看到现实吗?

他的问题太多了,搅得缺觉的头有些发懵。他不能停止了不去思维,缠绕在心头的结有些被解开,有些却成了死结,像一块块堵在心口的硬疙瘩。

蒙古包仍然在暴风雪中颤抖,狂风肆无忌惮地把团团雪暴铺盖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草原上,似乎要把所有活着的生命挤扁压碎,它残暴地撕掠着大地,蹂躏着无力抗拒它的一切生灵。“人定胜天”,这不又是一种幻想,他禁不住笑出了声,他想到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个老人一生都幻想要钓到一条大鱼,最后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钓到了一条大鱼。可是小小的渔船无法装下那条几乎比船还要大的鱼,只好把它栓在船舷拖回岸边。在漫长的回程中,大鱼被海里的鲨鱼吃光了,最后他拖回的是一付完整的鱼骨架。海明威不愧为文学大师,整部书中的描写都能牵动读者的心,使读者随着那位老渔夫在汪洋大海中拼搏周游了一圈。随着渔夫的心情时而沮丧时而兴奋时而激昂。当紧紧攥住渔线的双手被巨鱼垂死挣扎时勒得鲜血淋淋,他觉得自己的手也在疼,并为了老渔夫的顽强不屈感动出了热泪。可后来他读完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墙角默默思索,却感到了一种空虚一种无奈,一种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现在这种感觉又回到他的记忆里,眼前这火红的革命浪潮翻卷过去了之后会是什么样的……

                  五

青草长出短短的嫩芽,草地已不是一片枯黄,眺望远方,山坡向阳的一面已经被翠绿覆盖,畜群开始跑青。漫长冬季里消耗了过多的养分,羊群见到青草,就像饥饿灾民们的暴动,疯狂扑向寸许长的嫩芽拼命啃食。身强力壮的羊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奋勇当先,怀了孕的母羊只能拖着疲惫不堪的大肚子坚苦卓绝地跟在后面,就像一支溃不成军的队伍一拉溜布满了山沟。羊倌骑在马上围追堵截什么毒招都用上了,仍然收效不大。他站在山顶看着失控的羊群,不由得想起当年涌向天安门金水桥的场面。当兴奋激动半疯狂的红卫兵看见一簇气球冲天而起时,一个个犹如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奔腾呼啸着涌向天安门,把那些站在金水桥一线当标兵的真兵们冲击得东倒西歪溃不成军。

那是1967年的“十·一”,庆祝建国十八周年的庆典。他虽然出身一半黑一半红,因为平时老实,不太像伪装成革命的样子,所以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组字。

清晨排队进入戒备森严的广场,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能够看见一个举着小旗子的人,根据他手里举起旗子的不同色彩,变化着每个人手中高举的纸花。其实很简单,只有红和黄两种颜色。红色是衬托,黄色是组成大字中的一部分。后来他在电影上看见了这个场面,发现自己是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个“中”字的右肩上,要挑起重担。任重而道远。

整个一个上午,军乐队不停地奏出雄壮的乐曲,他们手里的纸花不停地变换着红黄,举起又放下。看不见游行队伍,只知道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在接受领袖们的检阅。快到中午时,那簇彩色气球腾空而起,整个广场沸腾了,群情激奋的他们高举手中的红花,像钱塘江潮水般汹涌澎湃,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向天安门。千万个喉咙里呐喊叫嚣着“万岁”声惊天动地。四周的兵们举着红旗开始收缩,他们在红旗的挤压下成了乱哄哄的一团,天上飞舞着无数只系了彩带的气球和成群的鸽子。天安门城楼上的领袖们已经消失了踪影,那由红旗组成的框子也撤离了,被围困在金水桥下的他找不到自己学校的队伍,腹中空空的感到很饿。离开广场时,他看见地上堆放了学生们跑丢的五颜六色的鞋和书包。

那天,他在狂呼和奔跑中看见了一付付疯子般的面孔。是什么力量能够把千百万颗心灵搅和得失去了理性和尊严,在光天化日下疯狂发泄。是精神的饥渴,是灵魂的贫瘠,是情感的离失,只有一付被掏空了的躯壳。人们在寻找理想中的归宿,急切的向往着把自己的全部归属与他们的救世主。

离开广场后不到一年,他就成为了草原上的新牧民。他停止了回忆,看见了现实。羊群只是为了吃,因为饥饿已经使它们耗尽了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如果再不及时补充将会危及生命。人要是饿急了不是也会揭竿而起成了流寇土匪起义军。精神的饥饿也许会比肠胃的饥饿更加恐怖,人要是饿死了不会殃及周围,说不好听点儿就是臭了块地,可是一旦发生了精神危机那个危害就大了。就说疯子,打了你骂了你甚至杀了你,国家都拿他没辙——法不制疯。寻根溯源凡是疯子都是由于精神崩溃所至无一例外。精神无助导致的后果可能把一个软弱无力的人变成得由几个强壮的大汉才能制伏的疯子。假如全国人民都变成疯子时,有什么力量可以征服。他暗自嘲笑自己曾经有过的疯狂和现在有些人还在继续下去的疯狂——法不制众。

接羔期开始了。

经过了漫长严寒冬季的摧残,羊儿们早已筋疲力尽,母羊用它近乎枯竭了的身体孕育着体内一个新的生命,拖着日渐膨胀的肚子,啃食着不含养分的败草,仅仅为了肠胃蠕动时能够有东西在里面消化,苦苦挨到分娩。体内的胎儿吸收的是母亲秋季抓膘时贮存的脂肪,它吸食榨取着母亲的肉体和血液,母亲毫无怨言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在幼羊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躺倒在地的母亲,用尽最后仅存的余力,伸出脖子,对着天空哀鸣。伴随肉体的巨痛一只鲜活的小生命诞生了,它浑身上下裹满黏液,母亲在痛苦挣扎剧烈喘息后无力地躺在地上,枯草混合着身体里流出的鲜血粘在肮脏的羊毛上。弱小的生命刚刚被母羊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潮湿的身体就要开始抵御适应这新奇的环境,否则将无法存活。生命并不顽强,有时脆弱得就像一张薄纸,轻轻一撕就结束了。母羊稍微休息了片刻,奋力站起来,也许它的四肢仍然感到无力,身体里的疼痛依然没有消失,可它还要照顾那个属于它的另一部分,那个初入世界的弱小生命。小羊在短暂的适应后,摇晃着瘦弱脆嫩的四肢,努力站稳,它磕磕绊绊地找寻着妈妈的乳头。母亲转回身,不停地用自己的舌头舔着幼羊身上的液体,直到全部舔干。

这就是舐犊之情,也是最真实的爱。人类也许早已习惯他们所见到的这一切,也许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既然是母亲,就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无论她们如何地把爱奉献给自己的骨肉,把她的全部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包括她们的肉体和心灵,不管生活将会或就是艰苦的,她们都会为了孩子做出任何牺牲,任劳任怨地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在这个男人的世界上,有多少人看到了无私母爱的崇高与伟大。甚至有些人还会说谁让她们身为母亲呢,似乎母爱就是一种责任,而责任中未免不含有某种无可奈何。

只有成为了母亲之后,才能真正懂得母亲,而只有母亲才懂得爱和奉献。

每当他看见母羊生产时,内心里不由发出一种悸动升腾出一股慈悲,他看到了一首寓意深刻的赞美诗,用母体的血液和生命谱写出爱的奏鸣曲,在宇宙空间穿越时空向无限扩展,用鲜血划出的音符伴随了灵魂的共鸣为生命增添活力。

春天,草原的春天,第一声春雷的炸响把沉睡的生命唤醒,逐渐升华的阳气把慢慢耗尽的阴气替代,阴阳循环翻覆回绕翻滚旋转,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极度压抑后的爆发内含着超自然的能量,不说不等于没什么可说的,也不是说了也没用索性就不说了,就像地心里的熔岩,无时无刻不在酝酿着可以冲破地壳的能量。如果孤独中的思考不具备暗含的力量,也许早已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他是一个独立的融合在宇宙中的灵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