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x潇潇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无依之地》是追逐自由,还是逃避人生?

(2021-03-12 23:07:52) 下一个

   一部火爆的电影:《无依之地》终于获得奥斯卡金奖了。中国女导演赵婷登上了世界电影界最高的奖台。此片之前获得过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电影【金球奖】,还获得意大利电影节【金狮奖】等很多大奖。《无依之地》讲述一个美国女人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小镇,抛弃一切独自穿越西部“追求自由”的故事。环球时报胡进锡曾一度称赵婷是“中国的骄傲”!可不久后,又因她有辱华言论:“童年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地方”而遭全面封杀。这种有激烈争议的影片,是一定要看的。

   总以为获得国际大奖的作品必然是勤奋努力、独立勇敢追求自由的励志作品。而这部《无依之地》观后是无望和失落。整部电影灰暗阴冷,看不到美国精神。想起以前和黎锦扬先生聊电影。

  我说:“一部电影,思想性最重要,对吧?”

  他摇摇头:“不对!电影作品是娱乐第一!”

  我说:“没有思想的电影,不会获得奥斯卡奖的。”

  黎老说:“没有娱乐性,人们连电影票都不买,有思想也没用。”

  我想确实如此,现实社会里人们追求娱乐,看电影是享受,不是受教育。好电影是娱乐中传播人间正道。

 《无依之地》是根据2017年美国作家杰西卡的纪实文学【游牧人生】改编成的电影,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那些熟悉的公路、荒原场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漫游在美国西部戈壁滩上。女主角佛伦那张似曾相识的美国女人面孔,吸引我关注她的命运;她选择的生活方式非常离奇:放弃一切去流浪。

 我不认为这是追求自由。勤劳者未雨绸缪,天空的小鸟也会为自己筑巢。毕竟肉身敌不过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平安才能享受自由。几年前我去洛杉机市中心给流浪人送圣诞餐,露宿街头的大部分是吸毒或精神问题的人。哪有这番闲情雅致和经济实力去周游美国。我们也在海边房车宿营地住过,房车的停车费很高,五十多块一天。打零工的工资不可能维持生存。电影中的佛伦是在消耗积蓄,当她耗尽了全部积蓄,就会像那些吸毒者一样露宿街头。那不是人类追求自由,是自暴自弃的沦落。若把沦落拔成道德高尚,那会害人。

  导演赵婷是想挖掘美国底层生活的阴影,爆料资本主义的黑暗。她摆脱不了童年“充满谎言”的教育,她在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中长大。印象中的美国人民生活是水深火热的绝望与挣扎,她在【游牧人生】一文中找到她的认知,于是就改成了电影《无依之地》:

  电影中女主角佛伦是一个语文老师,她与丈夫生活在一个小镇,那小镇上唯一的工厂倒闭后,整个村落也消失了。丈夫患癌症去世,没儿女,佛伦无处可去,她将面包车改装成房车离开小镇去流浪疗伤。

  她一路自食其力,努力打零工来维持开销,她在亚马逊公司仓库当包装员、在宿营地刷洗马桶、洗石子等一些粗活,一片三明治或一罐可乐都成了美食礼品。她在途中遇到一群游牧者,大部分都是疗伤而来。有人患了癌症,医生要她在住院,她不想最后的日子在医院里度过,选择了流浪;有人失去了儿子,心碎难以修复,决定出门帮助他人来安抚自己,一上路就是几年。还有一位说:"邻居买了艘帆船,还没开过就死了,我可不想死的时候,新帆船还在停车道上!" 便加入了游牧人群。

  她们认为流浪人生是“自由,美丽与大地相连的"。于是在荒山野地里敷脸美容。一个纹身人展示他胳膊上刻的理念:“家只是一个字,真正的家是永远放在你心里的东西”。这话引起佛伦的共鸣,她想把丈夫放在心里,丢弃家园去流浪。这些流浪人在野外相遇,互诉不幸,互相安慰,佛伦失去亲人又失去家园,她车上最珍贵的财产是父亲的遗产瓷盘还有丈夫留下的婚戒。有人在解说“流浪人也是有尊严的!”其实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尊严。

  旅途中佛伦遇到了大卫先生,大卫喜欢上了佛伦,帮她修车,帮她清理爬满蚂蚁的房车,不小心摔碎了佛伦父亲的瓷盘,佛伦毫不留情地把他赶走!大卫并不介意还和佛伦一起在篝火晚会上跳舞,两个人相伴同行了一段。大卫接到孙子出生的消息离开了游牧人群,临走留了张纸条邀请佛伦到他家去。

  游牧生活很艰难,佛伦必须到处打工赚钱买吃喝。她在途中学会了修补轮胎,她有幸得到别人剩下的半桶油漆,把车涂抹漂亮。给它取过名【先锋号】,要它强大。但是这车还是经不起长途跋涉而坏了。修理费用2300块,佛伦一时难以支付。修车工建议她卖车,可卖5千块钱,再去买一辆普通的车。佛伦的脸绿了:“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装修它,你是不会懂的!这儿是我的家”。 佛伦离开小镇时说过:“我不是Homeless(无家可归),我是Houseless(失去房子)”。她认为家始终没有丢失,她的家是天涯海角的一路风尘,是一杯热咖啡还有一个人在心里。佛伦厌恶人们讨论买房子的事,她不喜欢“人们用一生的积蓄去买一栋消费不起的房子”。她的家就是这不到5平方米的车箱,心安之处就是家?

  佛伦去了大卫的家,大卫一家非常友好,大卫邀请她留下一起生活,佛伦无法面对大卫的家人,还是独自走了。她拒绝了爱情,来到加州妹妹家借钱修车,妹妹帮助佛伦修车,也担心她流浪的安危,劝佛伦住下不再流浪。妹妹知道佛伦失去丈夫的伤痛,同情着她,而佛伦依然无法自拔,她又拒绝了亲情,低着头自言自语地说:“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再次走上了流浪之路。

  整个电影中佛伦的脸上始终是淡漠人生的孤寂,并未看到享受自由的快乐。影片中佛伦走过的海是悬崖和惊涛;她驾车行驶的道路是乱石滚滚的荒原山谷,没有阳光和蓝天。途中她还在戈壁滩上随地大小便,让我想到新疆之旅,也曾被迫在戈壁滩上解放自己,那不到一尺高的断墙后面,到处臭气熏天,卫生纸飞扬……没有自由的快乐,只有无奈的尴尬。

  佛伦遇到一个同镇的年轻人,年轻人说女友从来不在乎他,佛伦送他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爱情诗,那是她婚礼上丈夫给她的诗。她背的熟练,这是她心里全部的家产:

  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   

  虽然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使五月娇蕾红消香断     

  夏天拥有的时日也转瞬即过   

  有时天空之巨眼目光太炽热 

  它金灿灿的面色也常被遮暗     

  而千芳万艳都终将凋零飘落     

  被时运天道之更替剥尽红颜     

  但你永恒的夏天将没有止尽

  你所拥有的美貌也不会消失   

  死神终难夸口你游荡于死荫     

  当你在不朽的诗中永葆盛时     

  只要有人类生存,或人有眼睛

  我的诗就会流传并赋予你生命

  佛伦驾驶她的【房车】噢,应该说是【家车】回到家乡小镇,把存储在仓库里的家具全部扔掉!她又去了生活过几十年的小房子,这里是空荡荡的沉默。她打开后门走向了枯草碎石遍野的原野。佛伦的车又在荒凉昏暗的雪地里驶向远方,令人担忧的是她的车再坏了怎么办?她病了怎么办?她不能打工赚钱了怎么办?有人说“如果你要去漂泊,请不要忘记在心里装一首莎士比亚的诗”。导演把自由与流浪混为一谈,自由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但绝不是身无分文的流浪。

  屏幕上出现了一句真话:“献给不得不上路的人

  赵婷拍摄美国底层生活的疾苦并不真实。美国有失业资助,残障资助,还有公平竞争、人尽其才的生存环境。佛伦62岁,身体状况良好,她曾为语文老师,找一份工作并不难。美国有五星级酒店般的老人公寓福利。她为什么要选择无方向的流浪?她是无法面对生活挫折,她在逃避现实。她最后选择了抛弃了友情,亲情和爱情,无信仰,无爱,无盼望的彻底流浪。这种生活甚至连自尊都会丧失。就像上次看到那位去面包房里偷面包的流浪人,营业员小姐责怪他“没有骨气!”

    赵婷是个有灵感的天才导演,拍摄影片中的人物命运与背景很融洽:灰暗的光线,忧郁的主角,无望的前途,佛伦的颓废心态配在那绝望的狂风巨浪悬崖上、无边无际的西部戈壁滩之中非常默契,她能请到奥斯卡金奖女演员佛朗西斯任影片主角实力雄厚。她回避了美国西部阳光特色;回避了西海岸阳光照耀下的明媚的大海;回避了山谷中挺拔的青松和白雪皑皑的宁静,她眼中的加州是灰暗凄凉的。而我们感受到真实的西海岸和美国精神一样热情奔放,充满活力。加州阳光是让心理医生失业的地方,加州人热情,单纯,乐观。并不像电影中那么冷漠沮丧。

   我曾经在一家自助餐厅里看到过一位八十多岁的女收银员,她鼻子上插着氧气管,歪着脖子看屏幕,双手颤抖努力工作着;我在牙医诊所工作的白人同事贝迪74岁,她丈夫去世多年,她依然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喷上香水来上班,她把家搬到靠近军人墓园,每个星期去墓园与丈夫小团圆。她们都是勇敢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她们的故事值得传颂。还有很多美国人去领养中国残障弃婴,改变她们的命运,这些题材才应该是获奖作品。

  《无依之地》佛伦的流浪并非社会造成的无依无靠,而是她自私和懦弱的选择。这是一部失败者的人生故事,她的游牧生活是颓废自作自孽,不值得宣扬。好作品鼓舞人类勇敢坚强,惩恶扬善,自信快乐,好电影展示人性善良和忘我奉献,《无依之地》正好与其相反。这种没有娱乐性又误导人的影片被冠上《金球奖》《金狮奖》令人担忧。有个美国女孩看了电影说:“我要重新思考生活了!”家长担心孩子们看了这部电影,从此放弃努力,开始流浪。以为奥斯卡奖的评委们能守住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信念,而那些养尊处优的奥斯卡大佬评委们,终究还是步尘“金球”“金狮”,让电影界最高荣誉《奥斯卡奖》随波逐流了。

 https://bbs.wenxuecity.com/tzlc/1476710.html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03/18/10403351.html

这是佛伦流浪的道路

https://bbs.wenxuecity.com/tv/1392933.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3)
评论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顾剑' 的评论 : 欢迎讨论电影,而不是批评指责不同观点。
文学城是自由环境,读者都是高手,异议很正常。有人说:“要找骂就到文学城”。读者文化,背景,理念复杂,还有翻墙工作人员,所以你的褒贬数据不能说明啥。享受文学城的自由写作,我不会在意。
您连发三篇评论,指责我的“傲慢与偏狭”,要我反思“自己的思想失败”,要我纠正“思维误区”,这种高深的教导很有意思。好像我是一个囚犯,应该写一篇认罪书,深刻反省自己的思想失败之处。
我建议您专题写一篇“无依之地”的影评,专题批驳我的错误思想,岂不是更加痛快淋漓?!
顾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我批评的不是你的人生观点,实际上你的观念还是很正面的。但是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这种傲慢和偏狭,使得你的文章在公开以后所收到的批评远远多于赞扬,你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思想的失败之处呢?我指出的,正是你的思维误区。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顾剑' 的评论 : 1,那是你的“正能量” 观念与我不同。正能量是今年国内流行的用词,其实就是一种偏向教育,打击真相、真话就冠与“负能量”。
2,一个观众写写影后观感,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什么正确与否,只有认同与不认同。志同道合是朋友,观点不一也不是敌人。 你是在用自己的是非观,“正、负能量”标准在评判他人之作。
3,我不会选择佛伦放弃一切流浪的生活。你会让你的儿女选择这样的生活吗。高调可唱,不可行。
谢谢讨论~
顾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其实,你还是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文章的问题不在于你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才是有个人选择自由的社会。你的问题在于,把自己的价值观定义为正确的,并以此来评判不同的选择。而在做这件事情的同时,却没有搞懂被你评论的电影之所以这样选择的原因,和它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我一开始的评论,用了“爹味的”这个形容词,因为文章的表达,是一种自以为掌握真理的傲慢态度。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顾剑' 的评论 :
生活中什么事都会发生,作品表达作者的思想,心境,和理念。
勇敢者唱勇敢的战歌,快乐的人写不出悲剧。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顾剑' 的评论 : 谢谢您理性讨论见解。我认为正能量是:真实,勇敢,不放弃。不是流行的阿Q精神,也不是“家丑不可外扬” 地唱颂歌。
她的选择是放弃,走在绝望的路上。与西部大开发的精神完全不是一回事。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UKking' 的评论 : 中国能买得起车的人还不多,汽油费,公路收费,可能也不是能像电影中佛伦那么自在。
感谢您的幽默留言。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UKking' 的评论 : 谢谢您的高见, 这片子传递美国人民苦难生活,可能意义更大。
顾剑 回复 悄悄话 我是历史和旅游版的顾剑。我认为这篇文章需要商榷的地方在于,作者无法理解流浪是一种个人选择(竟然有人主动选择流浪吗?)。在电影里,女主事实上有至少两次机会安顿下来,但是她选择离开,也可以说是被迫的,但迫使她离开的,是她本人的价值观,仍然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如果从世界观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文章恰恰映射出作者本人的世界观局限性:那是一种“爹味”的,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狭隘而有毒的“正能量”世界观。
UKking 回复 悄悄话 希望这部电影能传入中国火起来,让那些在大城市里辛苦打工的人们知道,可以买个小货车、面包车改装一下就住在车里过生活,不用花天价在大城市里买房子做房奴,逢年过节还能开着自己的房子回自己的家乡过年,或开着自己的房子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用担心房子贷款,不要做房奴。
UKking 回复 悄悄话
希望这部电影能传入中国火起来,让那些在大城市里辛苦打工的人们知道,可以买个小货车、面包车改装一下就住在车里过生活,不用花天价在大城市里买房子做房奴,逢年过节还能开着自己的房子回自己的家乡过年,或开着自己的房子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休息放松,不用担心房子贷款,不要做房奴。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加州彩虹姐姐'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理解,我也喜欢你的解读,我们都是勤奋努力的人生,我们都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haiyang' 的评论 : 也许吧,世界很大,各种事情都会发生。获奖影片的意义还是娱乐与思想的竞赛。 这种我是不喜欢这种放弃人生的境界。
加州彩虹姐姐 回复 悄悄话 喜欢潇潇的影评,认同你的观点。
女主角在丈夫去世后她可以选择友情、爱情和亲情,但她全都放弃了,而是选择孤身上路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影片传递的价值观是独立自主,西方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有尊严。这种选择与大多数华人不同。我们多半会选择借家人朋友的帮助,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修复以往不幸的伤痛,重建平安祥和的生活。
dahaiyang 回复 悄悄话 这些人是被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无奈的选择也不应该就定义为失败者。这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影片没有去描写这些人的挣扎和绝望,而是更多表现他们对这种生活(不得已的生活)的态度。好莱坞通常是喜欢这类题材的,因此获奖也应该属正常吧。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是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无奈,不是追逐自由的勇气。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接受新生活、接受亲情、友情,不是寄人篱下。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笑薇.' 的评论 : 谢谢评论,你说的那个记者“流浪”是敬业精神。可颂可敬!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我的一个朋友那时是个记者,有才华,获奖不少,工作也有常人说的那种风光。80年代的一天, 他决定从那个中央政府机构辞职,离开他的那个独门读户的颇有privacy的院落, 开始他的新疆西藏的旅行(也可以称为流浪)。 两年后回到北京,和很快出版了摄影集,画册,并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处女作。(有多少人的处女作是在人民文学上发表? 当时的主编是著名作家谌容。)旅行是艰难的。他用画画,摄影,做小工换取食物和一点点钱,以维持生命和继续旅行。他走过无人的沙漠,原始森林,语言不通的原住民居住区, 遍布了西藏的许多地区。他经历过濒临死亡。他用最后一双袜子换取了一个橘子。吃了橘子,他可以继续举起摄影机记录,却没有了袜子。他选择了这个"流浪"。说是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只能说文化背景不同,人生体验不同。
爱尔兰人和华人百年前同是劳役苦工建设西部。华人可以组团抛家弃子来西部拿最低的报酬。爱尔兰人都是拖家带口,抱团争取更优厚的报酬。华人能够放弃一切把报酬压到最低,也激起爱尔兰人的愤怒。西方社会和华人的价值观真是格格不入,百年前就可见一斑。

这些牧民再艰辛都要保持独立,反而被我们解读成逃避现实。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这类小众电影是拍给喜欢探索人生意义的文青看的,荒野落日的寂寞当风景玩一把过过瘾头,不过真当成现实生活过下去估计这里没几个撑得住,文化差别摆在那里,再说华人都有点积蓄,财务上也不至于到这地步。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电影还没看,无法评论。不过,众多的电影评论使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曾经有个一个来自中国的女人和一个美国男人在美国结为夫妻。两个人都是医学界的专业研究人士,都喜欢旅游,梦想航海,环游世界。他们把房子卖掉,买了一个完全称不上奢华的小yacht。到航海训练班接受训练。之后, 辞职, 开始了世界环游。他们游到澳大利亚,在那里找了医学研究工作,一年后,继续航行。因为海上缺乏淡水,他们曾经30天不能洗澡,难捱,却坚持着。他们与海上的风浪搏斗,遭受暴风雨的蹂躏,吃着简单的食品,远离人类文明,享受着孤寂,他们不断地旅行,不断地做短工,以此补及旅游期间的经济需求。他们乐在其中。过着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感谢博主分享对电影的感想。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这电影原创小说是华邮记者追踪美国牧民写的。电影最后题目说了献给不得不离开的人。不是她去主动选择这样的生活,是她不愿寄人篱下,也想在困境下体面的活着和自给自足。她要的不是追求自由,她要的是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活。

美国白人自己有自己的问题,不同种族面对困境的态度是不同的。她们几乎不去抱怨,想尽办法生存,但是完全是靠个人选择。她三次都选择自己生活。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心依旧2008' 的评论 : 谢谢评论,这部电影很真实,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女导演内心孤寂,自感被边缘化,选了这个题材符合她的个性。她很有才,相信以后会拍出更好的佳作。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部影片也许过于灰色;但对于中年人来说,这部影片也许能够启发人们,设么是自由, 生活的目的是设么, 赵婷因为家境很好,不愁生存,工作, 思考得与一般平民不一样。她对社会思考的深度还是足够深刻的

博主的影评写得很好,观点也很独特,不同的人对这个影片都有不同的理解。贫穷,无家可归在哪个国家都存在,从人道主义出发,社会还是应该多了解他们,尽量给予他们支持。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ni' 的评论 : 有个朋友的孩子看了这电影,说要“重新思考人生”,家长担心她要放弃努力,开始流浪。
世上啥人都有,眼不见为净,这种把一无所有的流浪拔高为追求自由,害人!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我眼里的Fern是决绝的,果断的走向自己的希望,没有屈服和停留。” 她不能接受丈夫去世的伤痛,她最大的希望就是丈夫复活。她的选择是无奈无望的流浪,停留不下来,她放弃了当“房奴” 却背负了“车奴”的重担,必须打工付汽油费,停车费,吃喝拉撒……。
如果你在美国,也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有人说是:一个“辱华”的导演,拍了一部“辱美”的电影。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yzach' 的评论 : 当今社会,任何大奖参赛都是要有钱的。很多新导演出炉,能和奥斯卡金奖的主角见个面不是那么容易的。黎锦扬先生的剧本推荐到好莱坞都很难。拍片要钱,获奖要投钱,这是事实。好莱坞也不是什么干净的地方:-))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很好的评论,感谢! 每个人的选择决定自己的命运。 没有绝对的自由,下棋的人预计后三步,就不会失败:-))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d2013' 的评论 : 王朔讲的是中国现状,有钱人大都是贪官不义之财。 美国是个人奋斗,平等竞争的地方。贫穷不是社会造成的,是自己放弃,不值得同情。
导演选题,和作家写作一样,关注社会,选择自己喜欢,认同,感兴趣的话题。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谢谢认同,我只是写点看电影的感受。因为看到太多的赞美说:这部电影是讲一个人为追求自由而放弃一切。 看完不是这么回事。
奥斯卡奖的影片,一直是不会让人后悔的电影。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开的声音' 的评论 : 正常,还有洛杉矶市中心很多帐篷里,住的都是流浪人。也是生活所迫,而不是追求自由。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d2013' 的评论 : 喜欢就好。也许房车流浪人中会多了一个你。 也不碍美国是世界大国。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因为有许多的影评,我放过了你的文。到头来经不住诱惑,还是读!这是我所看到的很好的导”观“,把我带进了佛伦的视野。我还没有机会去看,但我想其实谁都有各种各样的“无依之地”,形式不同而矣。不论平淡还是辉煌,人生却要向前走,只愿每人都要走好,走出精神上的自由和尊严。
素心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嗯,你说得很有道理!电影传递一种美。
lani 回复 悄悄话 大赞影评!记得跟过几个美国人聊天,一个感叹说,美国人是太多自由。我是不会带孩子去电影院看这部。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我读了一点华盛顿邮报的原作书评。作者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也曾是一个大学老师。她华邮工作八年辞职后自己买了Van去经历游牧民族。她文章的语言是公允,公平,避开争论的去叙述她经历的美国牧民们。在她经历了这些人之后,她回家完成了作品。

作者想要表达的是:

When Bruder does stand aside, "Nomadland" soars. Her subjects are self-sufficient, proud people. Many in their 60s and beyond, they should be entering Shakespeare's sixth age of man, "into the lean and slippered pantaloon/ With spectacles on nose and pouch/ On side." Instead they are sans homes, sans money, sans security, sans everything, except their dignity and self-reliance.

我觉得赵婷很好的完成了这部电影。

我眼里的Fern是决绝的,果断的走向自己的希望,没有屈服和停留。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老实讲:非常不喜欢这部影片,获奖又能怎么样呢?张艺谋获奖的影片少吗?照样不喜欢。评价,认可一部电影,不在於它获得了什么奖,而是在於自己的内心感受。张艺谋那种“我爷爷把我奶奶扛进高梁地后,就有了我爹、、、“以及往“酒缸里“撒尿,然后“见了皇上不磕头“、、、这类片子或许西方人喜欢,这部电影也是一样、、、不喜欢!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难得的好影评!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过这片或许在奥斯卡上也会拿奖。可惜国内上映被喊卡了。
花开的声音 回复 悄悄话 语言的魅力就是怎么说都有道理,在美国住在房车里的人95%都是因为生活所迫,因为我是亲历者
nyzach 回复 悄悄话 小编说,她(赵婷)请奥斯卡金奖女演员佛朗西斯任影片主角,背后经济实力雄厚。其实是有人向佛朗西斯推荐赵做导演,佛朗西斯去看了她的作品RIDER, 认为风格是自己喜欢的,才成就这一组合。 这也证明什么东西都是不能想当然的,带着固定的观点去写影评,自然会有格格不入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一个这个剧本应该怎样拍才更好的建议,但是,真拍出来会发现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让人喜欢。也许换个导演会导成一部西部阳光正能量,那又有什么呢? 有人喜欢完全可以再拍一部,而不是否定这一部的理由。生活本身就是多样的,更不要说电影了。
md2013 回复 悄悄话 终于有空去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非常喜欢! 编,导,演,摄影,摄影音乐都超级的好! 世界上确实有人淡泊与名利,追求自由! The Razor's Edge by W. Somerset Maugham, Larry Darrell, Movie, Into the Wild. Christopher McCandless son of wealthy parents graduates from Emory University as a top student and athlete... 他们只是不想追求普通人所谓的成功而已.成功不就是挣点钱,被傻逼们知道吗?王朔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半岛人' 的评论 : 谢谢介绍,一定去看! 以后不再相信《金球奖》《金狮奖》了,哈哈!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nguin2014' 的评论 : 因为看到评论介绍是:“这是放弃一切追求自由的好影片!获《金球奖》《金狮奖》……,” 就去认真看了。与您同感:很郁闷的心情。
谢谢留言!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勤恳兢业' 的评论 : 认知不同,谢谢留言。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感谢大才女花了宝贵时间,给拙文温馨留言。喜欢这种理性大度发表异议的好教养! 谢菲儿引荐介绍此片,看完后斗胆写了此影评。
赵婷很有表达意境的才华,有前途的导演。 不要忙着去获奖,好作品流芳百世。她生活的环境差异还没有完全调整好,要真正了解美国,了解生活,才会有高品质的作品。
有机会再去看她另外两部电影,希望不要再写影评了。
莫言说,作家是批判社会的。社会不缺唱颂歌的:-))
周末愉快!
半岛人 回复 悄悄话 不去评论《无依之地》背后的含义,仅仅想谈论电影本身。刚刚从油管上看了一部电影《我们俩》,拍的真好,也是纪实手法,小制作,电影学院的学生作品,得到大学生电影奖。但我看比许多好莱坞或中国的大制作电影还要好。
说实话,我没有看到《无依之地》有任何正面或积极的东西,它或许展示了一个人的生活,但我看不出为何这部电影能获得这么多奖项。或许鱼肉吃的太多了,想换个素的?如果是这样,那我还是更喜欢《我们俩》。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ofengjiayuan' 的评论 : 很高兴我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认知相同。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素心兰' 的评论 : 回复 '素心兰' 的评论 : 感谢文学城几十亿读者的大名博主指正!您误会了,我对“正能量”的看法是:真实,勇敢,不放弃。 而不是喊口号,唱颂歌或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电影和写作一样,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还有思想和意境。 黎锦扬先生讲的:电影娱乐为上。人类追求美的东西,朱自清《荷塘月色》因为美,才流传至今。
电影中佛伦以前和丈夫在小镇生活过几十年,失去丈夫后,她无法面对伤痛,无法接受新生活,选择了放弃一切,走上没有希望的流浪之路。 这种选择是无奈,不是一道风景线。
电影是给人看的,作为一个观众,说点观后感而已。“道德评判家” 不敢当:-))
penguin2014 回复 悄悄话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非常不好。郁闷了两天。看到这篇文章颇有同感。谢谢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石假装' 的评论 : 感谢日本老师的留言:-))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从一无所有的漂泊天涯,经历了多少风雨酸甜苦辣,更懂得生活不易,不会轻易放弃。
疫情结束后,大家都会再出门,看世界,浪迹天涯:-))
问好!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方玉' 的评论 : 是的,一个作品展示作者的心境,思想,谁也躲不过。导演选题也一样,表达了她对美国的认知:《无依之地》佛伦生活在无依无靠的美国。而事实上的美国是公平竞争,人尽其才,勤奋致富的地方。美国的穷人不多,大部分都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
我赞这《随处安身》片名,更合适用于此故事。
谢谢留言~
勤恳兢业 回复 悄悄话 “总以为获得国际大奖的作品必然是勤奋努力、独立勇敢追求自由的励志作品”。。。就这理解, 怎么看Quentin Tarantino的电影呢
勤恳兢业 回复 悄悄话 你这话说的就好像穷人为什么不吃蛋糕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潇潇才女文笔真好,谢谢分享影评。中国从一开始对赵婷追捧和到现在的封杀,真是让人感慨啊。我家的LD也说《无依之地》没有什么entertainment value,不过我觉得这个电影得奖还是有它的一定道理的。电影里应该有两种人,一种本来就是游牧民,生性喜欢自由。另一种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失业或受生活打击。我觉得女主角Fern应该有点介于两者之间,她不属于真正的流浪汉,如同那些在洛杉矶Skid Raw成群成群,好几条街都是的无家可归的留宿者,她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上是释放和改变,不愿意就这么停下来过原来的生活。我认识这样的美国人。而这种价值观,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就几乎完全不能接受。

赵婷本人其实也是比较另类的,她好像对世人眼中的东西并不看重,从她得金狮奖只和弗兰西斯拍一段视频和后来得金球奖穿戴简单都说明她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当然这也许和她一直生活比较优越有关。她还说过她自己并不在乎自己的中国背景,也不在乎自己是一个“边缘人”,她的身上有女主角Fern的率性。我觉得这部影评的社会意义多过政治意义。至于将来她的影片是否会往政治方向上发展,就很能说了。:)
xiaofengjiayuan 回复 悄悄话 自由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但绝不是身无分文的流浪.....这句说的极好
素心兰 回复 悄悄话 作者也摆脱不了在中国所受的正能量才值得歌颂的传统八股文教育,把电影当成宣教工具,非要从里面挖掘出思想。朱自清在荷塘边散心,排解郁闷,就要联想到当时社会的阴暗。生活在一元化的桎梏里。世上各种人对自己人生选择,你喜欢的稳定不一定是他人的天堂。边缘人的流浪生活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另一种方式,仅此而已。多元化正是美国文化包容自信的未来。做个冷静的旁观者,而不是道德评判家。
石假装 回复 悄悄话 还没看这部电影,知道一些内容,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们是从一无所有闯到今天的,走过苦辣甘甜,最能看透这些表象。新冠的自闭式生活可能会让一些人想往那种流浪生活,但是很快会回到热闹平凡的生活。
问好!
方玉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真好。一个郁闷,灰暗的导演,一部郁闷,灰暗的电影。不仅仅是不喜欢,是本能的躲避让我至今不想看这部电影。小说是文字,被拍成电影则是导演的诠释,《无依之地》从名字开始就很晦暗,也许这部小说换另一个导演来诠释会拍成《随处安身》呢...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临时上网' 的评论 : 谢谢讨论,原作是报告文学《游牧人生》,电影改名《无依之地》。 佛伦拒绝友情,亲情,爱情,选择孤独流浪,她是无法从失去丈夫的痛苦中走出来。其实人间还有比这更多,更严重的痛苦。
美国的基本生活有保障,美国人有足够的安全感,还有信仰,敢不为明天担忧。这与中国传统不同。
但是选择流浪还是无奈,佛伦当然比那些贪图小利,欺诈福利的人有志气。电影表达的不是这个主题,是她无法面对生活挫折,放弃一切,彻底流浪。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结局,对吧?
至于导演的“同情心” “你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也不是佛论要的。拍摄这部片子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表达“同情心” 。至少我们没有看出来,也许是猎奇心:-)) 美国社会这种生活实为稀有。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歌好听' 的评论 : 谢谢您的见解,晴天雨天各自选择。作品是讲述放任和懦弱的灰暗人生故事,场景没有阳光是符合主题的。 不错!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as.J' 的评论 : 感谢您的支持,和您一样,当初看到的介绍是“为追求自由放弃一切”的电影,也以为是勇敢浪漫的。结果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追求自由和放任自流不是一回事,人是为希望而活的,佛伦这种流浪没有前途和希望,与追求自由毫无关系。
美国电影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的,娱乐和思想都有寄托。
您的思想深邃,文字娴熟,能写就写出来吧,一定比我高见,期待。
临时上网 回复 悄悄话 世上有很多流浪人。不少人看到的,是好吃懒做,酗酒吸毒的流浪者。世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开着旅行车过日子的人,不少人看到的是向往自由独立的“流浪者”。《无依之地》(另一翻译《游牧人生》)这部电影,给我们讲了不同于那两类人的一群流浪者的生活。除了穷之外,他们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是有心理原因的。丧夫之哀,失子之痛,战争创伤,告别人生,性格异类,“正常人”能给予的帮助,都不能解除他们的痛苦,这是一种隔阂。弗恩于失落中,走上这样一条未知而艰难的路,却在这一群人中找到了共鸣和生活的勇气,她有了笑容,能重新享受摆摊,聚会,参观博物馆的乐趣,大自然给予她的精神力量超过“正常人”所能理解的。弗恩说她想工作,喜欢工作。在落难之时,不埋怨不自怜,仍努力自救和助人的一群人,我敬重他们。赵婷在她的获奖感言里提到“同情心(同理心)会打破我们之间的隔阂。心连心。你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电影得奖原因也在于此吧。另外,赵婷目前共拍出三部片子,都是小成本制作,没有来自她家庭的援助。网上有关于这三部电影的制作介绍。赵婷的确是很独立,很有才华的女性。
老歌好听 回复 悄悄话 楼主好会写影评,要点赞一下!其实影片挺不错的。如果拍成到处阳光灿烂,个个精神饱满,不就没啥好看的了?这些人都是在苦难中,失落又心有不甘,感情丰富的人,尽管穷困潦倒。美国有很多普通人有你意想不到的丰富内心和学识,这点和中国很不同,想必也是赵婷体验到的。有人喜欢雨天胜于晴天,这部影片就算是给他们看的好了。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estshore' 的评论 : 谢谢理解。
您说的“美国有80万人是这种靠车子居无定所来生活的” 不是真的吧?长期居住房车生活开销更大,汽油费,租停车位,修理费都比租房子更贵。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彩色风筝' 的评论 : 周末愉快!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虎2010' 的评论 : 谢谢。
Jas.J 回复 悄悄话 冒昧留个言,因为我正在想要不要写篇关于Nomadland 的评论,因为我听到有一大部分人认为影片的内容和人物传达了自由精神,甚至于是勇敢和浪漫的,这又一次让我意识到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有多不同。尽管我此时正在咬着自己的舌头,努力控制自己不做评论,可我还是这么没出息,想说一句:这只是一种最无奈的"生存"方式,它甚至于不是"生活",更跟自由没半点关系!虽然人对自由的定义不同,背后也代表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活在任何社会中,有些东西是绕不过去的,不管你相信什么样的价值。在一个Van里,几乎没有洗澡和拉屎的自由,就别谈自由精神了,true freedom takes a lot more than that!有您这篇评论,我的那篇也不用写了,倒省事了。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取决于你是基于某种选择,还是逃避什么,影片里的女主是后者,属于无奈之举,不是人类生活的积极模式。
尽管是美国现实,美国有80万人是这种靠车子居无定所来生活的,多少类似过去的吉普赛人。
彩色风筝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 很好的影评, 赞成观点.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山花' 的评论 : 生活的选择,是非的认知不同。谢谢来访。
小山花 回复 悄悄话 每个人对自由这个词都有自己的理解.给主人公定义为失败者也仅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何为成功,何为失败?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定义.没经历过别人生活的苦,就尽量不要站在高度主观地定义别人的人生.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想不开1' 的评论 : 谢谢,是的。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美国是个移民大国,文化种族肤色差异很大,但大家按照同一个生存法则生存,这个法则就是制度。各种barrier在制度下慢慢消失。美国有法律,有福利,那是保障自由的基础,自由不是身无分文的流浪。
前几篇文里,我记录过一个流浪人每天去面包房偷拿面包吃,那种“无拘无束”不是自由,是无奈,是犯法。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barrier只有通过他自己勤奋劳动才会消失。理解不会万岁。
谢谢讨论,周末愉快!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valore' 的评论 :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看完写写体会而已,不算什么judgement,自由社会里,每个观众都可以批判或唱颂歌,对吧?
如果你不喜欢的东西,你会花大钱去弘扬它吗?
游牧人生与流浪人生是一样的。这种生活方式是选择还是无奈,没有人逼迫。他们与开发西部的勇士们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放弃努力的无望之举,一个是为希望而努力奋斗的。
谢谢讨论!周末愉快!
虎2010 回复 悄悄话 你说得对,就是失败人生!喜欢你这篇博文!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甫田' 的评论 : 谢谢您的高见! 奥斯卡奖不应该只是表达美国精神的“正能量”作品奖项。 评奖的标准我们也不知道,但基本上看获奖作品,都会有深刻印象,弘扬正义,勇敢,顽强,最终得到美好的结局。 所以每次看奥奖电影,从来都不后悔。总有一些思想和精神令人愉悦和鼓舞。
在美国看到的电影都是完美结局,开心回家。生活压力大,看电影是解压放松。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谢梅姐,哈哈,这电影在国内被封了,我也是看了菲儿的介绍,注意到它,耐心地看完了它。很郁闷的电影。
我还是喜欢阳光娱乐性的电影。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原作是2017年杰西卡的报告文学《游牧人生》。你说的对,很想看看原作,再看赵婷改编后的《无依之地》可能更深刻了解导演的意图。
参加各种奖项的比赛都是要花很多钱,学生贷款,家里没钱的穷学生难以登上琉璃宝座。
华人留学生都是很独立,打出一片天地不容易。投资这部电影需要很大资金,奥斯卡金奖明星当主角不会免费,也不会做善事。
拍成电影了,钱究竟哪里来的,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
这是独立的人,拍了一个自暴自弃的人生。
想不开1 回复 悄悄话 只是面对不易人生的一种态度和选择罢了。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赵婷说她看到人之间的barriers, 她想通过电影帮助人们认识、理解barriers 。确实有不少流浪者不愿意受约束,宁愿自由自在地流浪。当一个人物质上一无所有,谁又在乎多活一天呢?精神上的自由、无拘无束是他们可以做的。当我们常人理解的时候,barrier 就没有了:)
valore 回复 悄悄话 觉得这篇有点太多judgement了。人毕竟是各式各样的,你之蜜糖他之砒霜。你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受不到自由,看到的是灰暗,但对有些人却正好相反。所有人都在路上,终点也一样。至于这段路怎么走,自己决定自己的路就好了。赵婷并没有赞美或者批评游牧人和他们的选择。对于观者,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有所回味和思考就足够了。我想游牧人的生活能体验一些僧侣们跋山涉水的精神探索,当然终究不会一样,因为即使那些游牧人里每个人为什么去到那里都不一样。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还有,说到弗恩不敢面对生活的懦弱,同意。这种懦弱似乎来源于人物自我中心的潜意识:不考虑自己的选择会有给亲人和社会造成更大负担的后果-,但相信这不是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意图。之所以如此,应该是创作者将自己热爱自由自然、勇于特立独行…的品质,直接观念化的敷在了电影主人公身上。我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感觉:创作者与人物没拉开距离,以至于弗恩像是一个并未真正经历过人生、并有足够经济保障背景的顾前不顾后的任性女孩。
甫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aneb1126' 的评论 : 自由世界里奋斗求生存,不容易。电影是娱乐,好莱坞大片都是让人开心的,这种片子把心情都弄糟糕了:-)
哈哈哈,一点没错!
影评写得好。对电影《无依》我也写过一篇与你观点相似的博文,但因不了解美国的情况在评价上不太敢太畅所欲言。叹服你表达观点犀利、直接 ,还有你把握实质的本事。但也想说一少许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奥斯卡获奖电影不必也不会非是表达“美国精神”的正能量的作品,批判现实主题的也会有当然的一席之地。但‘批判…‘不是将现实简化为一面之词、有点儿像宣传品的那种。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用心分享了、好博文电影都可以不用看了、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认认真真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祝快乐健康、平安喜乐!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这部电影是有原作小说。是电影届一个知名制片人最先看好小说改成电影,先找的的弗兰西斯。弗朗西斯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十分欣赏赵婷独立制作能力,拿到项目后找她商量拍的。赵婷之前的两部独立制作和获奖,给她带来了这个机会。

虽然说自己拿奖学金拍电影,有学生贷款。家里没钱,哪敢流浪三五年,自己当独立制片人。赵婷是输得起的人,所以敢毕业就当独立制片人。

不知道原作是要写什么,也许看了小说,更能看出赵婷改编水平。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aneb1126' 的评论 : 自由世界里奋斗求生存,不容易。电影是娱乐,好莱坞大片都是让人开心的,这种片子把心情都弄糟糕了:-)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谢谢您的点评,您让我们知道的更具体,赵婷家还是实力雄厚,她才步入电影界,就能和奥斯卡金奖女演员走的那么近,奥奖女明星主动上门承担主角。这种关系不是一般。《金球奖》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组办的,想必与好莱坞很熟,机会就多一些。
电影拍摄的不错,有真实感。只是理念上有些差距,这也是选择。百草园中各种植物都有生存的权利。喜欢阴暗的人毕竟不多,追求娱乐和真善美的心情占大多数。
选择这样的题材,并不是个性独立奔放。
这片子被誉为追求自由是误导,她只是写了一个不敢面对生活挫折的女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不值得提倡。
与您商榷。周末愉快!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ngtsz' 的评论 : 回复 'Yangtsz' 的评论 : 是的,流浪是一种选择。感恩节我去法庭时,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黑人躺在路边晒太阳,法庭有个保安八十岁在工作。 保安说:“她选择路边晒太阳,我选择来工作。” 这就是美国的人生观。
janeb1126 回复 悄悄话 太赞同你的观点了,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看这部电影。疫情让人过得太难受了,更希望看到一些正面积极和阳光的生活。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这电影让我唯一感到一个字:determination。不管好坏,自己给自己做主,这也算是西方精神象征吧。
我最喜欢的是佛恩在山谷里裸浴和最后离开空屋子走出去的镜头。

电影里选择流浪的人都是因为疗伤,Fern是没有屈服环境,深爱自己癌症死去的老公,不能接受他人而选择流浪。

赵婷不愧是独立电影制作人和爹有钱任性的孩子。她独立的精神打动了弗朗西斯。这片子是弗朗西斯认定赵婷的独立女性精神后找她拍的。弗朗西斯老公一家都是导演,她自己在电影届摸爬滚打一辈子。赵婷的无拘无束的独立精神让这俩女权先锋碰撞整出了这个电影。

赵婷虽然是导演,但是成功也在于大咖弗朗西斯让她站在自己肩头了。
Yangtsz 回复 悄悄话 电影表现一群美国人的另类选择。或者为逃避心理困扰,或者为自由自在,或者为亲近自然。导演没有给他们贴标签。观众也可以试着在励志奋发,与颓废失败之间寻找另一种观察和理解人生的角度。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说的对!美国的穷人是自己造成的,不怨社会。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RUEFIRE' 的评论 : 感谢欣赏 !周末愉快!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给大美人鱼一个拥抱!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我也喜欢阿甘!他一直努力着……,奥斯卡获奖片品质很高!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原上草2017' 的评论 : 人生道路不容易,加州阳光还是很灿烂,给人勇气和快乐。
问候!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edneck' 的评论 : 很多华人没有交过税,来美国就直接住进老人公寓。 相比之下,佛伦还算自尊的。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阳光下的遐思' 的评论 : 电影是娱乐享受,同感。周末愉快!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股聋' 的评论 : 谢谢认同,握手!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的评论 : 人生难免遇到挫折,勇敢面对的人才值得尊重。
周末愉快!
大马哈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也认识一些美国人,以逃税为荣,结果真老了以后,401K没有,fat Check也没有,才知道一地鸡毛的日子是自己导演的。
TRUEFIRE 回复 悄悄话 非常睿智的思考!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晓青,周末愉快!
大马哈鱼 回复 悄悄话 潇潇之所以是潇潇,犀利!“自由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但绝不是身无分文的流浪” 自由和贫困真不是一码事儿,赵婷有些断章取义!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还没看过部电影,感觉人物出行前的经历并不比94年电影阿甘正传的阿甘差,阿甘讲的是奋斗,而这里是逃避,看来美国的精气神真快没了
原上草2017 回复 悄悄话 同感。有阴霾,但是更多的是阳光。
redneck 回复 悄悄话 有几个在美国交过税的人能申请到老人公寓呢?女主正是因为交过税,有一定社安金,才不能申请到福利。社安金又不够生活。自己居住的小镇没落,没有工作机会,才不得不打零工,到处流浪的。
阳光下的遐思 回复 悄悄话 严重同意!这个电影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太灰暗了。
股聋 回复 悄悄话 你的影评有独立见解,值得称道!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回复 悄悄话 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黎老说得对!
谢谢分享影评,写得真好!
[1]
[2]
[3]
[4]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