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文明的进步和气候、自然资源

(2013-11-09 12:22:43) 下一个
文明的进步和气候、自然资源
 
工业文明前,矿产是不算自然资源的。以气候、除矿产外的自然资源计算,自然条件当然是热带第一,亚热带第二,温带第三,其它季节性出物产的地方第四,所有其它不算数。
 
需要强调的是,矿物在工业文明成熟之前,并不算做财富,比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稀土,等等。
 
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世界上按气候和自然物产丰富划分,面积上有意义的成片地区,有以下序列等级:
 
1,南美洲第一,非洲第二,都属于第一等级
 
南美洲全部都在热带和亚热带,没有沙漠。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都在热带和亚热带,但北部非洲基本上都是沙漠(北非沙漠都盛产石油,只不过,工业革命成熟前,不算数)。
 
2,大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东南亚半岛(缅甸、泰国、马来半岛、越南)和中国的华南地区
 
这是北半球最大的、连接一体的亚热带地区,几乎占了北半球全部的气候适宜、物产丰饶的亚热带。所以,能盛产稻米,而且,能一年至少两熟,甚至三熟地产稻米。
 
3,美国、(南部和中部)欧洲、中国的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这是北半球全部各自连接成片的、最大的温带。东欧国家乌克兰是欧洲和前苏联的粮仓。
 
4,俄罗斯和加拿大
 
属于季节性温带。已经不适合生活和居住,全年至少雪封半年。只有季节性物产,主要物产是土豆、小麦和森林,只有这些作物在产量和气候上适合这种地区。
 
5,其它所有地区都不算数
 
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南北韩,所有北欧地区、太平洋诸岛、加勒比海诸岛,等等。原因要么是面积太小,所能承载的人口少,比如诸小岛国;要么面积大,但沙漠区域太大,比如澳大利亚;要么人口虽多、面积虽小,但崛起是由于文明程度高而人均生产力高所致,比如日本。其中,格陵兰岛、冰岛、芬兰、挪威、瑞典之类的地方,除了老天照顾地长点树,就只能打打渔,啥都没有(挪威的丰富石油资源在现代成就了其是西方最富有的人均资源和人均外汇储备的国家)。
 
现代西方文明是经过文艺复兴涅磐而来。文艺复兴先在精神上对全社会普及了人性的定义和启蒙,解放了思想。在此基础上,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跃突破。
 
在文艺复兴几百年里,工业革命前,西欧和北欧率先在全世界殖民。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属于世界第一的强盛时,利用帆船和对气候、季风的了解,渡过大西洋,殖民了整个南美洲。南美洲丰饶的自然物产是最大的目标和猎物。北美洲由于相对来说气候不好、物产不丰富,属于贫瘠之地,就让给了当时弱小很多的英国人,早期英国移民和殖民者拓展北美时,条件极为艰苦,死了不少人,也出现过人吃人现象(后来英国人稳住阵脚并壮大后,开始屠杀印第安人)。
 
西班牙和荷兰殖民了几乎整个太平洋的海岛和印度洋的海岛。西班牙殖民了西太平洋诸岛包括菲律宾、北台湾和中太平洋的系列岛屿,比如关岛。荷兰殖民了东印度洋群岛、印尼、台湾南部和中部、部分日本。
 
工业革命后,利用技术优势,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抢夺并开发了世界上的大部分的殖民地,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马来半岛,等等。法国作为英国之后的百年老二,抢夺并开发殖民了整个非洲,以及与英国分羹部分小地区,比如被购并入美国前的现路易斯安那州原所在地、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部分东南亚地区(比如,越南),等等。
 
大致上就是:
气候不好、物产不丰富的先进文明,殖民气候好、物产丰富的落后文明。
 
工业文明成熟后,后起之秀日本、德国和美国有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要求:
 
1,美国从西班牙手里抢了太平洋诸岛(比如,菲律宾、关岛)和加勒比海诸岛(除了古巴外的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权。
 
2,1894年甲午海战后,日本对大大落后的弱国中国疯狂掠夺(割让土地和索要赔款),同时,在1905年对马海战中重创俄罗斯,而取得了远东地区的绝对优势。由于暂时对中国的掠夺感到非常满意而处于费力消化状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并没有大动干戈,就同盟英国(英日都是大陆边的面积相若的岛国,所以都注重海军,在技术要求和进步上有共同处。比如,英国率先建造出第一艘航母时,日本就快速地向英国学习,日本武官可以登上英航母参观和学习;日本是第二个建造并装备航母的国家,早于美国),确保并扩大在所属殖民地中国和整个韩国的利益。
 
3,德国则主动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
 
文明的进步似乎与气候、自然资源的条件成反向相关,也即:自然条件丰饶的地方不但没有自发产生先进的文明,似乎连学都学不会。以大印度和中国为最典型的代表,其中中国比大印度更差;拉丁美洲和非洲强一些,俄罗斯则更接近西方文明。
 
英国是独立于欧洲大陆的岛国,率先发起了工业革命,是历经文艺复兴在精神和文化上获得解放后,把最新科学的进步应用于技术的最好先驱(直到今天,世界上的原创性发明最多的还是来自于英国,而不是美国!)。
 
日本是独立于亚洲大陆的岛国,率先独立地脱亚入欧,是最好的学生;也是当今最先进文明里,唯一的非白人种族。
 
二战前,世界的科技和学术中心在德国。当时全世界的科技和学术文章,以德语发表的占70%。其次是英国。
 
这表明:工业文明后,一个国家、民族和文明的进步和崛起,除了人文文明作为最基本之外,前提必定是教育、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领导位置的进步和崛起。
 
二战结束在即的1944年,美国通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打击英镑,建立起美元的主导和统治地位。玩法已经开始变了,金融控制力开始进入主导!同时,美国以马歇尔计划重建二战后欧洲经济的方式使得美元可号令欧洲诸强,并在军事体制上以NATO、经济体制上以欧洲共同体逐渐控制欧洲后,才从英国手中夺取了西方诸强全方位的领先和领导权。期间,作为欧洲诸强的同盟国,美国利用美苏争霸和处于美苏军事威慑之间的脆弱欧洲安全,以很好的现实理由用对美国有利的方式整合了强大欧洲的所有资源。
 
二战结束后,科技和学术文章暂时三分天下,分别是英国、俄罗斯和美国(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德国科学家--都在二战结束时被强行掳到俄罗斯和美国了),其中,英国短暂地在教育上略微领先,但在科研加速度上已经开始开始慢慢地落后于美俄。
 
1950年代,美国女人以嫁给英国人和法国人为荣,美国人以牛津、剑桥毕业才能炫耀。美国确定全方位的领先是以1971年美元脱钩黄金为标志。也即,太空竞赛和冷战给了美国逐渐加强的全方位领导和领先能力。美国真正地被普通人所熟知并认可地强大,开始与1980年代,此时,无约束的美元以“债务拉美化”重创了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随后广场协议重创日本经济。
 
实际上,二战前美国并不是在世界最好的科技或学术水平环境。因为,当时的第一是德国。中国那时留美的,并不是最好的学生,留德的才是。
 
1980年代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大学和研究所的风头才盖过了牛津、剑桥和哥廷根,开始风行全世界。哈佛、耶鲁、斯坦福、MIT等才进入良性循环:“名誉好所以能招徕好教授和好学生;好教授和好学生才能出好成果,促进名誉好”。加州系列以UCLA和UC Berkeley为招牌打造出加州系列无弱旅的公立大学系统,成就了新兴的硅谷科技之都。纽约州试图利用老牌金融之都,想模仿加州公立打造纽约州立系列,但弄成了东施效颦,纽约州立系列大学入二流都勉强,算起来原因应该在于铜臭味太浓。
 
一个国家、民族和文明的进步和崛起,除了人文文明作为最基本之外,前提必定是教育、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领导位置的进步和崛起,而不是什么自欺欺人的、血淋淋的劳什子GDP。
 
中国和大印度,占世界一多半的人口,所要做的是:先普及人性的启蒙、在人文文明上取得基本的进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粗人在澳洲 回复 悄悄话 明白的人多了,自我约束的人就多了,希望还是有的,您看呢
猪逻辑 回复 悄悄话 好文,楼主的知识的全面令人佩服!
张建明 回复 悄悄话 基本上都是小儿科的乱七八糟胡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