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未雨绸缪看日元之未来走向,静观其变待建立其贬值长仓 (日本篇)

(2005-10-11 15:41:08) 下一个
在开始我们的有关介入日元的时机的资本市场的规律介绍之前,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本文的主角日本和日本的日经指数。 日本是一个极端奇怪的国家, 它的GDP生产总值一直以来保持着仅次美国, 而它的人均存款/人均收入都是全世界最高的。 偏偏,它又是在亚洲叫得最凶的国家, 好像它的国家经济就要崩溃一样, 但正因为如此, 在日本政府一次次地要求日元贬值, 并干预日元贬值而其他政府和国家也能接受日元的疲软,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国民也从来不认为日元得贬值会影响他们的资产总值, 相反, 他们反而认为日元贬值有助于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因此, 形成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般的国家都能接受日元的贬值, 在日本国内, 日本国民也支持日元的贬值, 这样的情况下, 日本政府可以没有任何後顾之忧地干预日元的走势 让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立国原则和它的成因, 日本几乎没有战略储备, 所有的资源都必须进口, 而进口所需的外汇又必须通过出口来取得, 这是一定程度上日本以出口作为立国之纲的原因。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 大约是新西兰的1.25倍, 但它所承担的人口确超过了1个亿, 也就是相当于新西兰人口的30倍左右。 这样的国土和人口数量的比例从根本上断绝了日本以金融立国的想法, 也就是断绝了依靠资本市场所得来获取生存资源的立国构想, 尽管, 走资本市场的路, 美国在上世纪用过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欧洲目前正在尝试使用(结果未知)。 所以日本的出路只能来自于日本制造业的成功, 很难找到其他的途径。(欧洲从人口和土地面积以及文化传统上有很多和美国相似的地方, 稀少的人口, 高昂的工资, 完备的福利制度使得制造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因此, 欧洲正借鉴美国在资本市场的成功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所得来弥补产业市场所失, 欧元的诞生造就了这种可能性, 欧元的强势更是这种立国思想的表现)。这就迫使日本政府/国民/企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制造业之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经济在过去十年陷入困境的原因:(此处引用(日本的教训值得记取——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分析室主任袁跃东))1985年9月,美英法日德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促使日元、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的“广场协议”。此后,日元汇率开始迅速上升,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升值周期,1995年日元曾一度达到1∶80的水平。 广场会议后日元的急剧升值,既是日本政府试图以此缓和日美贸易摩擦、避免两国关系恶化的举措,也与日本政府想借机提高日元国际地位、进而提高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关。当时日本有些人士以为,经过战后40年的发展,日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日元升值意味着日本不但在制造业方面已经“打败”了当年的战胜国美国,在货币领域也挺起了腰板。在这种盲目乐观情绪的支配下,日本一些企业和机构不仅在欧美国家大量购置房地产,且不惜花重金购买名画古董等。这种现象尽管只是日元升值过程中的个别的、短暂的现象,但反映了部分日本人对待日元升值的扭曲心态。   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日本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为降低成本,占领海外市场,仓促和被迫进行海外投资。如接替传统产业的新兴行业已成气候,能够挑起日本经济的大梁,即使大量传统企业到海外投资,对国内就业和需求应该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日本经济不会陷入长达十几年的低迷状态而不能自拔。但实际情况是,不但日本大企业纷纷出走到海外投资办厂,而且为这些大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中小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也被迫随大企业一起到海外投资办厂。这使得国内就业人数下降,导致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企业在国内的投资需求,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是致使日本经济长期陷入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的教训值得记取——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分析室主任袁跃东) 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 日本经济陷入低迷和日元的升值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是一个连锁的反应, 日元升值------日本资产升值-------制造业成本提高-------企业增加海外投资---------资产流出日本--------国内企业就业下降-------内需不足------消费不足------通货紧缩。 而导致日本长期陷入经济困境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日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 在日本, 银行是日本企业的大股东, 在日本企业的经营困境之下, 银行试图通过增资(资本金和贷款)方法来挽救日本企业, 但最后的结果是日本的银行背负上了巨额的不良债权, 为了防止银行的倒闭,政府必须重新注资, 因此“国有化”的银行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日本银行业目前的困境除上面的原因, 1991年的房地产泡沫的崩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曾几何时, 弹丸之国日本的房地产的总价格竟然超过了美国的房地产总价值规模, 这是如此的不可思意, 却是一个铁打的事实。 在这个大泡沫崩塌以后, 日本的国民资产大缩水, 而银行的资产也同样大张期鼓的萎缩。 这在总体上导致了日本最严重的通货紧缩, 国民的购买力被压缩到了一个最低的程度。 所以, 日本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银行的高额不良债权/低迷的消费/高昂的失业率/低迷的投资欲望。 看一下美国现总统开给日本政府的经济良方“日本“只有通过根本的改革和竞争才能走上再生之路”, 也就是通过大规模的对外开放和引进外部竞争来解决经济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 对于日本来说, 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日元的贬值是一条最有效不过的途径, 日元的贬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日本国民的消费欲望, 而一个贬值的日元主要的是更有利于境外资金的进入, 在目前的情况下, 吸引海外优质资产投资日本国内应该是日本解决包括银行不良债权在内的企业投资欲望短缺, 较高失业率的一个良方, 贬值的日元又能增加日本产品的海外竞争力。 如此, 一箭三雕, 日本政府岂会轻易放弃。 从表面上看, 外部资金进入日本国, 似乎会增加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 从而导致日元的升值, 近一段时间, 日元的升值从消息面上看似乎也就是因为日元资产的需求增加导致。 但这样的分析似乎忽略了一个及其重要的事实, 也就是伴随着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中期的日本资产的大量外流的并不是日元的大规模贬值, 相反的是日元的大规模升值。 这一点, 可以从日经指数和日元的走势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日经指数接近40000点的高点在1989年12月和1990年1月, 当时的日元正好处在160点左右的位置, 它也是1987年以后的日元的最低点。 在此之前, 日元从360点的高位一路升值,1988年1月到达120。33左右, 然后, 一路贬值到90年1月160点。 日经指数从90年1月下跌以后, 第一次的触底是在1990年的9月份, 大致在20000点的位置, 而伴随着的是日元从160升值到123。65 时间是1990年10月。 在90年9月以后, 日经指数反弹, 91年的3月份大致反弹到28000左右, 伴随着的是日元在91年3-4月份间从123。65 回贬到140。50左右。 随后, 是日经指数再一次下跌, 在92年7月份左右跌到14000点左右, 相应的是日元92年9月份升值到118。60。日经指数在927月份以后走了一个M型的走势, 在95年6月份再次接近14000点。 而日元在1995年的4月份到达了它的历史最低点79。75。 其后的走势, 日元和日经指数就比较吻合, 也就是基本上日经指数涨, 日元就升值, 日经指数跌, 日元就贬值。 但在90年到95年的这六年之中, 日元和日经指数的关系是日经指数跌, 日元升值, 日经指数涨, 日元贬值。 我列举这样的历史事实是希望投资人不能片面地认为日元和日经指数的关系就是日经指数涨, 日元升值这样简单。 它可以, 事实上也确实已经有过这样的表现, 那就是它可以完全不同步, 可以完全不和大家一般的想象一样。 究其原因, 分析员大胆的猜测, 当时日经指数下跌的一个主要成就是国内的企业大量地到海外投资, 导致日本的证券市场资金大量失血。 虽然, 理论上日元大规模地换成其他海外资产必然是一个在外汇市场抛出日元, 购进其他资产的过程, 但在实际过程中, 日元却是不跌反升。 相信是日本的金融界, 或者日本政府动用相当力量在外汇市场上控制日元的走势以有利于日本的产业界在投资对外的过程中可以以日本资产获得更多的海外投资和海外资产。 因此, 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 那就是在10年之前, 日本政府或者日本金融界可以战胜日本资产外流过程中的贬值压力以给日本企业界一个更好的海外投资能力。 在今天, 日本金融界和产业界包括日本政府为什么不能同样战胜海外资产回流导致的日元升值压力而贬值日元以给海外资产一个更好, 更优惠的日元兑换率, 同时限制已经进入日本的海外资产的外流。如果说, 日本政府或者日本财经界意识到唯有大规模地引进外资才是一个改变目前日本的经济格局的不二法门, 那么, 日元的贬值动机就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而且, 这样的举动也完全符合美国财经界的需要和欲望, 毕竟, 日本是一个经过10年调整的经济大国, 有着最好的基本建设, 基础设施, 十年下调挤他了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和价格泡沫。而相对来说美国经济在短时间重新腾飞的可能性比较小, 美国经济总体的调整可能还不充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个比较低廉的日元正是美国产业界所需要的。 在某一种程度上, 是经济影响着政治, 我们无法完全回避这样的可能性和猜测。 从另外一个角度, 也就是政府对经济的总体宏观的控制来说,首先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已经没有可利用的空间。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日本一直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回升,政府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方面的投入,连续10 次推出大型的财政预算,规模达130 万亿日元,但最终结果却反而导致了沉重的国债负担,财政危机空前恶化,小泉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方面已很难有多大作为;其次,在货币政策方面,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个角度,1991 年建立官定利率时是6% ,目前日本利率几近零,并且在2003年6月25日等日子出现了罕见的银行间隔夜拆借负利率现象 ,利率的调整幅度可以用非常大来形容,但收效却甚微,另外,日本政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增加货币流通量,但这又产生乘数效应,引发金融行业的深层矛盾。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已无效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也只有紧抓货币贬值这一救命稻草了。 总上所述, 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 日元的贬值从根本上符合日本政府/日本企业界/日本国民/海外资金的要求。 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市场触发点或者某一个政治事件, 而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难的, 也是最容易找的。 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说, 日本政府有计划的准备策划一个大规模的日元贬值, 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日本会2001 年初,在日本国内,“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而在2003年之初, 日本又是第一个叫嚷并提出“人民币升值”论的国家。个人相信, 日本这样做, 一定有其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