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饶漱石冤案中的众生相

(2010-10-05 21:53:55) 下一个
饶漱石冤案中的众生相


扬帆

原名石蕴华,曾名殷扬,1912年出生,江苏常熟人。曾经在新四军和华东局中担任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第二任公安局长。20世纪50年代,扬帆因所谓“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案”而蒙冤25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扬帆才得到平反昭雪。

扬帆先前是任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部长,殷扬受聘担任《译报》编辑和特派记者,负责编辑国际版和《译报周刊》的“戏剧与电影”栏目。在上海期间,殷扬除在文化战线承担了繁重的任务外,还兼做一些情报工作,曾奉命和国民党地下情报机关建立联系,定期交换日特和汪伪的情报。 1939年初,文化界救国协会组织30多人的“慰劳三战区将士演出团”,殷扬担任副团长。后在三战区慰问演出时被项英留了下来,后将”殷扬“改名为扬帆。

解放后担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在上海反特期间根据饶漱石的“以特反特”的方针肃清国民党残留上海的敌特。也就是说,扬帆是饶漱石上海反特的直接也是主要执行者。

在批判饶漱石“反党”期间,中央接着有一份关系到饶漱石的材料印发到会议上。材料揭发上海市公安局长扬帆,在解放初期的镇反运动和维持社会治安中,实行“以特反特”的策略,所重用和包庇的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多达3300余人。这件事直接牵扯到饶漱石,因为当年担任华东局第一书记的饶批准“以特反特”的方针。尽管这一方针在当时来说是必要而切实可行的,也取得镇反、反特工作的很大成绩,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这份材料对饶漱石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许多代表认为,这是饶漱石暴露出来的又一个严重政治问题,同时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在对敌的阶级斗争问题上,饶漱石不是犯了错误,而是犯下了罪恶,杨帆的后台就是饶。尔今杨帆已入狱,饶也应该治罪。

党代会秘书处印发的这个材料,有如炸弹引爆,产生令人震惊、震怒的轰动效应。这时的饶濑石,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以至于毛泽东,对饶漱石的问题产生新的认识,认为饶差点把全党给蒙了,饶的问题远远不是犯错误,而是犯下极大的罪恶。认为党内确实有一个反革命集团。还有一些代表由此产生对饶漱石政治历史的怀疑,甚至认为饶在皖南事变中的脱险,并非他所说的“派警卫员下山成功收买敌连长”,而是被俘后变节由敌派返党内的。

在这样一种特别的气氛下,高饶问题被重新提到了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与以前大不相同的讲话,首先重提高饶联盟反党的问题。


1954年3月,公安部成立扬帆专案组。1954年12月31日傍晚,扬帆被秘密扣押后送北京受审。扬帆自1955年初被押到公安部,关押了11年后才判决。1965年8月,扬帆被判了16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75年,扬帆送湖北三沙洋劳改农场安置劳动,每月发给生活费80元。

1983年8月,扬帆蒙冤20多年的所有不实之词被全部推翻,获得彻底平反,并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95年,扬帆双目失明。1999年2月20日上午11时扬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87岁。

扬帆案与饶漱石事件的关系很明显是因为扬帆案发而牵连到饶漱石,身为上海市公安局的扬帆因反特获罪。而作为上海市委书记的饶漱石就理所当然的受到了牵连,扬帆案也是中央加重批判饶漱石的的又一个最好的理由。知道后来中央重查扬帆问题时发现,纯粹是江青插手在里面搅起来的,目的是为掩盖她过去在上海的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饶漱石发动使用“以特反特”的方针根本无原则错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完全是对的。





潘汉年

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和第三书记、上海市副市长,饶漱石的老部下。

潘汉年与饶漱石有着基本相近的革命历程,早年也是长期在秘密战线上工作,而且潘和饶都是秘密战线上杰出的人才。1942年4月,为了得到有关敌人扫荡的情报,饶漱石曾指派潘汉年去了上海。潘从白区的秘密战线到后来的华东局工作都一直是饶的部下和得力租售,但是潘汉年和饶漱石关系长久不和。在饶漱石倒台的全国党代会上,潘汉年估计是提供了重磅炸弹整饶漱石,这个重磅炸弹将饶漱石炸倒,也将毛主席炸倒,导致毛主席大怒,批示:“此人不可再用”,潘汉年也就引火烧身,自己不保,还连累了饶漱石,两人以一个当初非常勉强(现在是荒谬)的罪名捆绑在一起。

早在1945年,“七大”召开的时候,饶漱石当选中央委员。本来在小组讨论时,潘汉年曾就饶漱石的缺点尖锐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饶“欺人、弄权、虚伪”,不宜担任中央委员。
在北京参加会议期间,潘汉年听到毛泽东在会上讲:与高饶问题有牵连的干部,本人有历史问题,要主动向中央讲清楚。对此,他震动很大,加上杨帆包庇特务的事情一提出来,他的心理压力更大了。他过去在工作中与饶漱石和杨帆都有联系,揭出来的杨帆的有关问题,他也有份。还有,1943年,他被骗到南京见过汪精卫,这件事他一直没向组织报告。因此,他觉得自己也有问题,便主动写了一份交待材料,交给陈毅。陈毅把这份材料直接送到中南海毛泽东处。毛泽东看了材料,大为震怒,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并做出了立即逮捕潘汉年的决定。4月3日,潘汉年被捕。

潘汉年此时向陈毅交代地下工作时单独会见汪精卫的事情是非常不明智的,他本人以为坦白可以从宽可以和饶漱石划清界限。其实完全错了,此时的陈毅和中央是必将饶处决而后快,正在四处搜罗饶的“反党”证据,潘的这种坦白无疑是向饶投一个重磅炸弹。

后来经过反复核查档案材料,最终证实,抗日战争期间,潘汉年利用李士群打入日伪内部,是奉中央指示行事的,饶漱石只是当时这一行动的指挥者之一,也并非潘的个人行为。至于被李士群拉着去见了汪精卫,那也不是什么过错,也向中央请示过,而且中央当时对这些都是了解的,曾对潘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潘被捕后,连同饶现有的“罪行”,以至于毛更加认定饶漱石的问题,已经不是犯错误的问题了,而是犯罪的问题,是在党内有一个反革命集团的问题。而且将饶漱石认定为饶(漱石)、潘(汉年)、杨(帆)反革命集团的首犯,饶漱石被开除党籍,交公安部门侦讯。

至于认定饶漱石为“反革命集团”首犯的问题,中央虽然没有做出复查结论,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所谓“反革命集团”中的潘汉年、杨帆相继平反,这样,这个“反革命集团”也就不存在了。这已经很明显,潘汉年只是陈毅和中央攻击饶漱石的一颗棋子。潘当时为了急于与饶漱石划清界限坦白自己,没想到的是自己也在狱中含恨而亡。

1955年4月3日, 因“内奸”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临终前与爱妻董慧女士软禁于湖南茶陵米江茶场(湖南省第三劳改场)。


陈麟章

饶漱石的秘书,

高岗于1954年8月17日服安眠药自杀后,党中央出于对饶漱石的关心和爱护,对饶漱石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律不换,生活待遇照常,连饶漱石最得意的秘书陈麟章也被继续留在饶漱石身边工作。但是,按中央要求,陈麟章每周要写一个“饶漱石近况简报”,送交中央办公厅,有重要情况可随时到中南海向杨尚昆直接汇报。

这里说到中央让饶漱石的秘书陈麟章继续留在饶身边时因为出于对饶漱石的关心和爱护,我个人认为真正原因不是这样,这种情况下留陈麟章在饶漱石的身边于饶的工作已意义不大,唯一的作用就是监视饶的一举一动。既然陈诗饶的秘书当然对饶的习惯以及思想都比任何人更了解,用陈麟章监视饶不但作用极大而且合情合理。

在陈继续以饶的秘书的身份留在身边监视饶时,在饶以陈的一次交谈中终于被陈抓住了把柄并汇报了中央。“一件事情,是饶漱石的秘书陈麟章向中央提交了两份关于饶漱石近来反常表现的报告。报告说:饶漱石近几天来,向陈麟章发牢骚,矢口否认自己曾经与高岗勾结进行反党活动,声称他那份书面检查是被迫说了违心的话,他是挨整的,是陈毅对他进行打击报复。还表示,他要向中央申诉冤屈。陈麟章的这两份报告由中央办公厅转党代会秘书处,秘书处把这两份报告印发给了全体代表,把代表们给惹火了”。

中央立即以此为依据,借口饶漱石的态度顽固恶劣,对饶漱石的批斗进行了升级。陈麟章因监视、揭发饶漱石有功,后来在地方任高管,最后以副部级待遇退休。

陈毅

新四军军长,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饶漱石曾经的老搭档和老部下。

一直闷头吸烟和记录的陈毅,此时再也忍不住了,猛地掐灭手中的烟蒂,站起来大声说道:“同志们就‘黄花塘事件’揭发了很多情况,为我陈毅说了不少好话、公道话,我很感动。但是,我要说,我陈毅不是完人,‘黄花塘事件’我也是有错误的。我历史上也犯过错误,红四军时期反对过毛主席,反对错了,这个,我什么时候都认账。‘黄花塘事件’中,我的错误是当时对中央有意见,主要是对中央派饶漱石来做华中局书记、政治委员不满意。感到中央是不是对我不信任?倒不是想争一个官做,而是关于井冈山时代的那个斗争我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老干部包袱重,归根结底,这是我的党性不纯!我到延安以后感受最深的是,中央对我是信任的。对一个干部不是因为历史上有过什么争执就改变了看法。我这个政治家,20年的老党员,有这样那样的猜测完全不对……”
陈毅的目光扫遍全场,最后停留在饶漱石身上:“但是,有些话,我今天还是要说明白。有些事实真相,今天也要彻底澄清。黑锅,总不能背一辈子!”
陈毅从身上掏出一份电报抄件,扬了扬,声音激动起来:“就是这份电报,我到延安后,毛主席对我说,饶漱石他们发来电报告你的状,你看不看?要看就给你看,但你最好不看。我说,那我就不看。这次揭发饶漱石,中央办公厅把这份电报公开出来,我才第一次看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陈毅开始念饶漱石电报:“自少奇同志赴延安及中央委托我代书记与政治委员后,陈毅同志对刘对我(甚至有时误会毛对他不谅解),发生种种离奇猜测。”
陈毅念完这段,饶漱石抢先承认了:“陈毅同志,对你不起,这种说法不完全符合事实。”

此时的饶漱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陈毅此时不趁火打劫还待何时?其实陈毅与饶漱石的恩怨不仅仅是在黄花塘,后来在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局里因为陈毅的能力无法统领华东局而中央任命饶漱石为华东局华东军政最高领导。陈毅未能反思自身能力反而认为是饶漱石在夺他的权,以至于为日后整饶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在批斗饶漱石的时候,陈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大将风度而是不折不扣的宵小行为。

说陈毅是饶漱石事件最得力的打手也一点不为过,但世事难料,文革中陈毅本人也受到了迫害,不知那时的陈毅会有何感想。由于四人帮的打击迫害,身患重病的陈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与1972年(比饶早死3年)医治无效死亡。


曾山 
1941年2月皖南事变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部长,东南分局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组织部部长兼财经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华东财经办事处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并兼上海市副市长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国家纺织部长,商业部长,交通部长,内务部长,前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父亲。

曾山长期在饶漱石麾下工作,对这位自己的老上级,曾山仅仅是工作上的配合,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但是曾山与陈毅的关系远远超过了与饶漱石的关系,1929年2月,在赣西南的东固山就认识了陈毅,后来一直随陈毅在华野和华东局工作并得到了陈毅的精心培养和照顾。

饶漱石事件发生后,曾山毅然站在陈毅一边卖力的批判饶漱石。由于曾山的职务与资历远远不够,所以曾山能够帮陈毅猛批饶漱石的当然只是利用新四军期间的黑材料。尤其是“黄花塘”事件是曾山的重要武器,因为曾山后期根本没直接在军队工作,而是财务和少许政务,与饶漱石没有过多的工作接触。

曾山说:“关于陈毅饶漱石团结问题,我过去根本不知道。饶漱石到淮南下乡后才开始接触到。我从七师回来,饶已下乡。陈军长召开了一次会议,我才察觉这问题。我觉得赖传珠同志有意见,对陈毅饶漱石都有意见。饶回来后,我把会议情况向他做了汇报。我向他建议:我们离中央这样远,环境又这样困难,应该团结。当时饶漱石告诉我:你参加会议,不要讲什么,陈毅同志讲什么就让他讲……后来中央来电报,陈毅要走。我即向饶漱石讲:陈走了怎么办呢?饶漱石讲:中央要调,有什么办法呢?我一直蒙在鼓里,最近才知道,原来是饶漱石向中央发了电报,‘但望中央速决定物色才德兼全的军事政治负责干部来帮助我们’。明明要挟中央,挤走陈毅同志,却说是中央要调。这不分明是欺骗,搞两面派嘛!”

曾山卖力的帮陈毅批斗饶漱石其实是有好处的,在饶倒台后,是个两年既1956年9月,曾山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大会,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1月,调任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部长。1960年11月,调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文革”期间,曾山受到冲击,被造反派诬指为“全国民政部门的头号走资派”,遭到批判,身心受到很大摧毁。1969年4月,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由于毛泽东的保护,曾山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邓小平,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委,西南局书记,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长,副总理,中央军委主席。

邓小平是饶漱石事件的最关键人物之一,也是批斗饶漱石的最得力干将之一。1954年2月,中央开了七次关于饶漱石问题的座谈会。这七次座谈会,都是由邓小平、陈毅、谭震林共同主持的。邓小平与饶漱石谈话时说:饶这个人这个人不可交,还说饶把责任全部退给了高岗。在开饶漱石批斗会时说:“饶漱石是个单干户,专抓同志间的小辫子,善钻同志间的小空子,当面扯谎,说话反复无常,伪装谦恭的容貌。实际上经常吹嘘自己。平时韬光养晦,不到关键时刻不伸手。”邓之所以这样说,其实为了混淆视听。把饶说成小人,从人格上攻击饶以便更好的增加饶的“罪行”,也是为了进一步家中批斗饶漱石做更好的准备。其实邓小平的说法本身是很矛盾的,既然饶漱石是“单干户”,又何来把责任推给高岗之说?

其实邓小平与饶漱石的工作关系很一般,毕竟两人不是同一个系列的。淮海战役中有过合作,两人同为战役总前委,饶是总指挥,邓是第二书记。即使解放后饶漱石主政华东,邓小平在西南,但邓之所以如此卖力的批斗饶漱石最主要有三点。(一),饶漱石案是毛泽东钦定的,以毛的权威在中国无令人不俯首,邓为表忠心这是个最好的机会。(二),饶与邓当时都是地方大员,中央机构尚未稳定,中央改组为了平衡各方必定更多考虑地方,饶与邓都可能是合适人选。饶的倒台可以让邓少一个重量级对手,饶的冤案难免成为权利斗争的最好借口。(三),淮海战役期间,饶与邓对作战方针产生严重分歧。当时,作战主力是华野,中野打援。在调派中野部队参战时,饶动用了中野的部分精锐部队而且损失惨重,邓认为饶是在故意削弱中野的实力。

在处理高、饶“反党阴谋活动”问题后不久,1954年4月,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并接替饶漱石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主管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和组织事务。在1955年4月的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担任了党的总书记。

网上有许多关于粟裕的帖子,可很少涉及到饶漱石。我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的人们,大都只知道陈毅与粟裕的关系密切,搭配得当,如华东野战军(三野)称陈(毅)粟(裕)大军。但这并不是历史的真实。事实上,饶漱石与粟裕才是华东野战军的实际最佳搭档,而华东野战军历史上称饶(漱石)陈(毅)大军或饶(漱石)粟(裕)大军。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陈毅只有7个月时间在华野(三野)。

据陈成岭《粟裕评传》披露陈毅在华野的时间与华野的关系为:1947年1月至7日,稳定期,这7个月,陈毅一直在华野。1947年8月至1948年5月,动荡期,这9个月,陈毅基本不在华野。1948年6月至12月,陈毅已到中原野战军任副司令员,只是在粟裕的要求下,名义上保留了司令员职务。

1949年1月—1950年7月,回到华东,但没有回到三野系统。从1948年6月陈毅到中野任职后,作为华野的领导机关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均由饶一人负责。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陈、粟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1个半月。而饶漱石和粟裕则大部分时间在一起。饶漱石和粟裕的关系,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还是名符其实的搭档关系。他们共同处理军机大事。配合得十分默契,饶漱石赏识粟裕的军事才干,放手让粟裕全权指挥。粟裕又非常敬重饶漱石。事事向饶漱石请示。他们才是华野(三野)的实际最佳搭档。饶漱石在华东局及华东野战军内威信较高,陈毅则因军事上的失利较多而威信下降。粟裕因饶漱石的支持而成为一代名将。饶漱石十分赏识粟裕的军事才干,在重大军事行动上,两人一拍即合,而陈毅同粟裕在一些重大军事行动上往往有重大分歧。饶漱石十分赏识粟裕的军事才干,多次表扬粟裕,在华中野战军同山东野战军合并时,曾几次对粟裕说:“现在还是陈毅负责,将来你负主要责任。” 在“七月分兵失利”及是否“渡江南进”、是否留在江北捕捉战机,及淮海决战方面。饶漱石和粟裕观点一致,一拍即合。而陈毅和粟裕则存在重大分歧。 “七月分兵”失利后,陈毅虽然承担了责任,但他始终认为问题出在粟裕的战役指挥上。便让谭震林写信批评粟裕,自己找粟裕彻夜长谈。粟裕虽然尊重陈毅,但始终不肯接受陈毅、谭震林对他的指责。便向华东局和中央军委伸诉,并提出了辞呈。得到了饶漱石和毛泽东的肯定和安慰才罢。

1948年初,毛泽东同陈毅研究商量决定,要粟裕率华野三个兵团渡江南进,待机作战,吸引蒋军主力回江南。但粟裕认为此举并不能达预期目的。他一边积极做过江准备,一边向中央军委陈述留在江北可以捕捉更多的战机,歼灭蒋军。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还是要粟裕率军渡江南进。粟裕先后三次去电陈述理由。陈毅当然也要粟裕执行“渡江南进”的作战计划。但他无法说服粟裕,只好陪粟裕到西柏坡当面向毛泽东陈说。毛泽东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但毛泽东却不能原谅粟裕三次抗旨不进。

便在1948年10月30日(距淮海战役发起只有7天时间)给饶漱石发了一份电报。批评华野前委书记粟裕,“对于执行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在军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态,落后于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项问题,并与结果电告为盼。” 饶漱石收到电报后,及时找粟裕谈话,建议他给毛泽东写个检讨报告。粟裕同意了,在淮海战役前上交了检讨,得到了毛泽东的谅解。可以说在这么大的问题上,如果没有饶漱石从中斡旋,单靠粟裕本人是很难摆平此事的。淮海战役实际上饶漱石、粟裕等人策划组织,由粟裕具体指挥的。

在淮海战役前夕,从1948年10月12日至28日,饶漱石与粟裕、谭震林等人多次研究、讨论淮海战役的军事部署。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给中央军委及华东局,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当时邓小平、陈毅等人正在组织郑州战役。

对淮海战役并无多少考虑,对淮海战役甚至缺少认识,颇有微词。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刘、邓、陈三人均不在淮海战场。在这里的指挥只有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野后,陈毅就失去了战役指挥权。饶、粟成为华野的实际掌权人

究竟是谁在整饶漱石


一、饶漱石倒台的四枪

(1)第一枪:新四军黄花塘事件、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事件、深夜见毛主席-----“推导”出饶漱石爱贪权。

(2)第二枪: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陈麒章两份书面汇报饶漱石文件,由全国党代表会议秘书处印发给全体代表------饶漱石在全会上被开除党籍、打成反革命。

(3)第三枪:饶漱石秘书陈麒章所在专案组,根据查实情况认为饶潘杨不是反革命集团,公安部把饶、潘、扬三个专案组的侦讯报告合写成一个给中央的结案报告,在报告中加了一句:“实际上是一个反革命集团”。

(4)第四枪:“请谢富治同志再把扬帆、烧漱石、潘汉年抓起来。”------文革饶漱石重新收监



二、饶漱石倒台的推手调查

(1)新四军黄花塘事件:表面上是陈毅在揭发饶漱石,是陈毅在开枪。其实大家都遗漏了一个细节:陈毅拿饶漱石向中央告状的电报炮轰饶漱石。这个电报是谁提供的呢?有谁知道这封电报呢?答案就是:毛主席。

(2)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事件:饶漱石和毛主席的私房话,也作为饶漱石的罪证。私房话是谁提供的呢?答案就是:毛主席。

(3)饶漱石深夜见毛主席:饶漱石和毛主席的私房话,也作为饶漱石的罪证。私房话是谁提供的呢?答案就是:毛主席。

(4)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谁批准全国党代表会议秘书处印发陈麒章文件给全体代表?答案就是:毛主席。

(5)饶潘杨反革命案件,在查无实证的情况下,是谁在报告中加了一句:“实际上是一个反革命集团”?这个人怎么敢如此胆大妄为?这个人是奉了谁的命令写这么一个和调查结果相反的结论?答案就是:不知道,大家可以乱猜。

(6)陈伯达在会上奉命写下:“请谢富治同志再把扬帆、烧漱石、潘汉年抓起来。”,陈伯达是奉了谁的命令?陈伯达说不记得了谁下的命令,可能吗?陈伯达在保护谁?答案就是:不知道,大家可以乱猜。



三、究竟是谁在整饶漱石

历史记载:饶漱石的罪名为“明反安,暗反刘”,是刘少奇在整饶漱石。

个人认为:是毛主席在整饶漱石。

理由有如下几点:

(1)刘少奇文革落难时,饶漱石并没有提供对刘少奇不利的材料。

(2)饶漱石的罪名为“明反安,暗反刘”,现在证明是子虚乌有的。

(3)高饶反党集团是毛主席给定的,毛在会议上列举高饶几个可疑的合作事件,推断他们不是个体,是集团。

(4)饶漱石倒台的推手中,都有毛主席的身影。



四、为何要整饶漱石

现在真正的原因还不清楚,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偶然事件,这可能会导致矛盾突然激化。二是长久事件,饶漱石是否经常有得罪人的行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