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无边,有生命。人是动物,也是狼。来自远方的狼,在想啥呢?
个人资料
大江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认知中国(3)

(2019-10-03 12:52:51) 下一个

1)毛是1个战士,敢于以战立国。
2)毛是1个战略家,是冷战的终结者。
3)毛中国的7亿人,是有组织有动员的抗战突围自强者。 
毛中国因此重挫了苏联,重挫了美国,教训了台湾国民党,威慑着台独,并将有可能和平解放台湾。毛中国人功在千秋。
当代的苏俄只好重组,并与中国求和,当代的美国早以主动向毛中国求和,并开始走向衰落,它们都应当向中国学些神马。 
经典的中国人,传统的中国人,也是热爱天下大同的1群中国人。民上善若水,有组织的中国14亿人,是最伟大的,中国可以胜。 
中国可以改变世界,并迫使帝修反们走向人间正道,而人间正道是沧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给了锂电池 分奖金的为何是他们?(图)
文章来源: 网易 于 2019-10-10 07:16:1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9970 次)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摩尔摩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固体物理学家约翰·巴尼斯特·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英国化学家斯坦利·威廷汉(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三位科学家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图片来源:https://www.nobelprize.org)


  为什么是锂电池?

  不同于前几年诺贝尔化学奖频频颁给大热的生物化学领域,今年的诺贝尔化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开发的三位科学家。那么,锂离子电池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回顾过去六七十年间的科技飞跃,有两项发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第一项重大发明是于1947年诞生于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它的出现改变了电子产品的面貌,奠定了全球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基础。而第二项重大的发明当属锂离子电池了。1991年索尼公司开始生产出了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它的普及,随后的电子产品逐渐拜别了依赖晶体管的笨重设备。与其他商业化的可充电电池比,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安全高等优点,成为各国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新方向。今天,锂离子电池为全世界提供着电力,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无处不在。可以说如果没有锂离子电池,就不会有如今的便携式穿戴设备。因此,锂离子电池还曾和晶体管一起被视作电子工业中最伟大的发明,而晶体管的发明人约翰·巴丁(John Bardeen)早在1956年就因晶体管效应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没有锂离子电池,就没有如今的便携式设备(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锂离子电池为什么能这么优秀?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所谓的二次电池,是区别于一次电池,即原电池(放电后不能再充电使其复原的电池),二次电池是可充电电池。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外电路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过电解液传输至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转移至正极;而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运动方向则与充电过程相反。在当前最常见的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是钴酸锂材料,负极是碳材料。

  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士(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但由于金属锂的化学性质活泼,其加工、保存和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使得锂电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应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石油危机,然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急需可充电电池储存能源。此时,宾汉姆顿大学化学教授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在纽约起草了锂电池的初始设计方案,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了首个新型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由锂电池发展而来的,锂离子电池的概念始于1972年米歇尔阿曼德等提出的“摇椅式”电池。索尼公司将锂离子电池在1991年开始商业化生产,标志着锂离子电池时代的到来。经过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锂离子电池正在向更为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是这三位科学家获奖?

  世界上并不缺乏研究锂离子电池的科学家,那么为什么此次获奖的偏偏是John B. Goodenough, Stanley Whittingham和Akira Yoshino呢?

  商业化正极材料奠基人—John B. Goodenough

  约翰·巴尼斯特·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1922年出生于德国,目前为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是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发明人,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锂离子电池之父”。1979年Goodenough发现,将钴酸锂(LiCoO2)作为电池的阴极,将除锂之外的金属材料作为阳极,能够实现高密度的能量储存。这一发现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促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1983年,Goodenough、M.Thackeray等人发现锰尖晶石是优良的电池阳极材料。锰尖晶石具有低价、稳定和优良的导电、导锂性能。其分解温度高,且氧化性远低于钴酸锂,即使出现短路、过充电,也能够避免燃烧、爆炸的危险。1989年,Goodenough、A.Manthiram发现采用聚电解质(例如,硫酸盐)的阳极将产生更高的电压。此外,他还与日本学者金森顺次郎共同提出“古迪纳夫-金森法则”(Goodenough-Kanamori rules)。索尼在1991年基于Goodenough理论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锂电池,从此手机、照相机、手持摄像机乃至电动汽车等领域各自步入了便携式新能源时代。值得一提的是,97岁高龄的Goodenough老爷子打破了诺奖最高龄得奖记录,在此之前,这个记录属于96岁高龄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瑟·阿什金。

  嵌入原理的提出者,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Stanley Whittingham

  斯坦利·威廷汉(Stanley Whittingham),1941年出生于英国,英裔美国化学家,现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杰出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化学教授、材料研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任、纽约电池和储能联合会(NYBEST)董事会副主席。2015年,Whittingham教授因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科睿维安化学领域引文桂冠奖。2018年因将插层化学应用在储能材料上的开创性贡献,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容易使它爆炸。当过充时,电池可能会自燃。即使解决了有关爆炸的安全性问题,电池在反复工作过程中也会逐渐衰减。为了解决安全性问题,Whittingham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池工作原理-嵌入,奠定了新式锂离子电池成功商业化的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Whittingham教授就职于美国石油巨头Exxon公司并开发了第一代锂离子电池:以TiS2为正极,Li-Al合金为负极的基于锂离子嵌入式反应的二次电池。近几年,Whittingham课题组重点在研究一种新的锂电正极材料VOPO4,这种材料和已经产业化的LiFePO4类似,都是多阴离子过渡态金属化合物,比起传统的氧化物,它们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价格也比使用Co的LiCoO2,NMC,NCA要便宜很多。


  制备出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原型—Yoshino Akira

  吉野彰(Yoshino Akira),194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自2015年至今担任旭化成(株)吉野研究室室长,日本化学家,现代锂离子电池(LIB)的发明者,曾获得工程学界最高荣誉全球能源奖与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1983年,吉野运用钴酸锂(LiCoO2;锂和氧化钴的化合物,由约翰·巴尼斯特·古迪纳夫、水岛公一等人发现)开发阴极,运用聚乙炔开发阳极,在1983年制备出世界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原型。并且克服诸多技术问题,彻底消除金属锂,在1985年确立了可充电含锂碱性锂离子电池(LIB)的基本概念,取得日本注册专利。吉野彰的锂电池突破了以往镍氢电池的技术限制,开启了行动电子设备的革命。由于极高的安全性、稳定的能量输出以及合理的价格,锂离子电池最终于在1991年由SONY首次商业化。2014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公认John B. Goodenough、西义郎、Rachid Yazami和吉野彰为现代锂离子电池所做出了先驱性和领先性的基础工作。

  正是由于这三位科学家和幕后的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现在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已经接近每年几十亿美元,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诸多动力。然而,考虑到未来电动汽车的浪潮,电池制造商和科学家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以扩大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提高电池的耐久性以便能同时承受严酷的持续驱动和短程旅行。最后,再次向这三位获奖科学家表示感谢和祝贺!

?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诺奖文学奖得主:因为一本书 她从国民作家变成公敌(组图)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19-10-10 06:32: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22879 次)
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以表彰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其中,颁奖词称托卡尔丘克“有着百科全书般的叙述想象力,把横跨界限作为他生命的一种形式”。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年,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1962年1月29日,托卡尔丘克出生于波兰的苏莱胡夫,在正式写作小说之前,她的职业方向是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这段心理学经历极大地影响了她的小说写作。

1996年,托卡尔丘克的第三部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出版。这让之前不温不火的托卡尔丘克一跃成为波兰文坛的代表人物。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生于1962年,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2014年,托卡尔丘克的新作《雅各书》出版,这是一本糅合了18世纪波兰和犹太人历史的小说,获得了当年的“尼刻奖”,但同时,这本书也遭到了民族主义者的抨击。

人们认为这是一本污蔑犹太人和波兰国家形象的小说,指责托卡尔丘克为叛国者,在网络上对她留言谩骂,剥夺她在新鲁达的公民资格,甚至还给她发去了死亡威胁。

从炙手可热的波兰国民作家,再到被同胞攻击的公敌,整个身份的颠覆也就是一本书的事。

撰稿 | 阿莫

当夕阳在边境的村镇投下漫长的阴影时,一些奇怪的人物陆续登场:胡子浓密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变身狼人的教师、陷入冬眠的老太太、身体里居住着鸟类的酒鬼……故事在混乱的时间流中交替显现,世代更迭。但对这片远离尘世的土地来说,也许漫长的人生不过是瞬间的虚幻一梦。这便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以下简称《房子》)中描写的场景。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著名女作家,继《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一作大受欢迎之后,2002年,她凭借《房子》再次获得波兰最高文学奖“尼刻奖”的读者选择奖。

2017年,《房子》首次被译成中文版进入国内,引发许多讨论。这部作品接近马尔克斯风格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心理学隐喻与诗化的写作方式、浓郁华丽的文笔都令其获得颇多赞誉。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易丽君、袁汉镕译,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最有意思的是,比起前作,《房子》更明显也更深刻地体现出了奥尔加的“微观式”文学:无论是从体裁还是从内容来看,她都试图用细小的,碎片化的视角书写“微小之人”,聚焦于人的内心感知而非广阔的时代或者社会背景。用奥尔加接受采访时的话来描述,她是在以“青蛙的视角”而不是“鸟瞰”来进行写作。

然而,这种“小”视角书写出来的作品,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史诗般恢宏的气概和对大世界的探索。只有从微小之人的碎片人生,我们才能得以窥探出宇宙的面貌——社会关怀和私人情致在奥尔加的笔下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命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尔加的这种探索也许可以部分揭示当代文学界热议命题“大小之争”的答案。

强大的欲念如何改变我们的一生

这部独特的长篇小说在形式上相当别具一格,充满了作者“去宏观化”的特质:由短篇小说、民间传说、传记、随笔,甚至菜谱和笔记等夹杂而成,篇章之间时而独立,时而相互关联。只有几个主要人物反复出现,几条故事线彼此联系。这种意识流式的“拼贴式”文体其实并非特例,无论是伍尔夫的几部作品还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盲刺客》都有所呈现。然而,将长篇小说的内容碎片化到这种地步,奥尔加也许是第一人。

有意为之的碎片化写作不仅使得单独一章即可成为精美的短篇,还让整本小说的阅读过程被不断打断和重组,分不清前因后果,由来尾声,和书中的故事一样含混不明:虽然书名是黑白分明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但实际上本书呈现的却是黎明或黄昏的暧昧时刻,“一切生灵都正忙于从梦中醒来或沉入梦境”。在梦幻和现实交错的混沌中,男与女,生命与死亡,历史与当下彼此渗透。

这种操作手法看似是为整本书塑造一种“去魔幻”基调,如同“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卡夫卡《变形记》)和“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样,力图增添曼妙的离奇色彩。

但事实上,与其说整部小说的神话和虚构特色是通过“去现实化”和扭曲夸大的方式展现现实,不如说是在质疑现实本身:人类的想象/梦境/思考被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对待,并且成为影响人生的重大因素,作者借此强调个人内心(而非外部环境)对人生的影响力。

例如《房子》中,教师埃戈·苏姆坚信自己食用了人肉之后会变成狼,便辞去工作搬到乡村并感到自己的“狼化”。又如渴望成为女人的男修士帕斯哈利斯“想要的是一对丰满的乳房”,当他突破内心的阻碍后,“在回程的路上,每走一俄里,帕斯哈利斯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乳房逐渐变大,皮肤变得越来越光滑,终于在某一个夜晚,他那天生的阳物一去不返地消失了”。

这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描写所捕捉到的,既是渺小个人的心灵,也是庞大人类躯体对理想生活共同的欲念与渴求。而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是在梦幻还是在现实之中,总有想变成女人的帕斯哈利斯和兽性发作的埃戈·苏姆或明或暗地存在于茫茫人流之中。在奥尔加笔下,“微小之人”的个人能动性被前所未有地强调,揭示了一个浅显易懂但常被人忽视的事实:我们内心的欲念与渴求是如此强大,常常能够天翻地覆地改变我们的一生。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易丽君、袁汉镕译,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于是,在强大的内心力量的衬托下,一些宏大的命题反而显得微不足道,比如生与死:由于不到吃完的一刻不会知道蘑菇是否有毒,所以“吃桩菇的时候,人是同时处于既可活也可死的瞬间”;或者历史的进程本身:“我在做梦,我觉得时间走得没有尽头,没有‘以前’,也没有‘以后’。”可以说,奥尔加通过描写个人的力量,质疑了“大”与“小”概念本来的意义,并试图完成一场以小胜大的征服。

内心折射的是自己,也是世界

由于意识到“内部”的重要性,在《房子》里,奥尔加的所有重点都放在了探讨人的内心:“我通过人的嘴巴进入人的内部。人的构造犹如房子,有楼梯间、宽敞的前厅、照明总是太弱的通廊……但我知道,我是在人的内部。”

用房子和内心做类比并不罕见,早有先例。纪伯伦就曾说过:“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身体。”在《到灯塔去》的第二部分,伍尔夫也花了极大的篇幅,通过描写一所房子怎样颜色暗淡、气味消失的衰老过程,展现内心的萧条与寂寞。也许在书名上,奥尔加就埋藏了这样的隐喻,这本书的本意实质上是指“白天和夜晚的人们”。

但是,作者的视角并非只是内化的,与其说奥尔加从外窥视,不如说她试图从人的内部往外看,正如她在书中写道的:“我”问玛尔塔,什么样的人看得到鬼魂,玛尔塔解释后“我”明白:“内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内向外看,于是便没有反射。那时他就能看到鬼魂。”由此可以看出,奥尔加关注人的内在是因为内在往往是外在的折射,一个人的内心不仅仅映射的是他自己,更是这个世界的光影与碎片。

在文学历史源远流长的波兰,许多著名的优秀作家,如贡布罗维奇、米沃什,或者扎加耶夫斯基,都在用“文以载道”的方式关注家国命运,采用归纳人类群体的宏大书写方式,着墨于战争与和平、科技进程和历史变革。

而奥尔加采用的方式是通过细节,通过玛尔塔毛衣上被抻大的扣眼儿和酒鬼醉意朦胧的惊鸿一瞥。她试图从一些微小琐碎的细节窥见一个人和其生活的全貌,再由此延伸出对人类、世界甚至宇宙的看法:人们如何认知性别?如何认知爱情?如何认知生死?如何认知时间?如何认知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和整个宇宙?

由波兰新浪潮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导演的电影《糜骨之壤》。该电影改编自托卡尔丘克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保护的故事,并且在森林场景外勾勒了男权社会的丑陋欲望。

奥尔加确实从微小的人类内心看向了无垠的太空:“我无缘无故突然产生了一个古怪而强烈的想法,我们之所以是人是由于忘却和漫不经心,实际上,我们是被卷入了其大无比的宇宙战役中的一种生物……我们只是看到这个大战役中的某些反光,从它细微的颤动与不规则的搏动中想象它广阔的全景,以及它轻盈而坚不可摧的本性”。

不能通过历史资料或冰冷的大数据,只有通过文学,才能展现一个人如何由内部看向外面的世界,才是人们视而不见的世界和时代的真相。在这个意义上,“大”与“小”又获得了和谐与统一。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叙事魅力处处是惊奇(图)
文章来源: 中央社 于 2019-10-10 09:51: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4844 次)



瑞典学院今天揭晓2018年文学奖由波兰女作家奥尔嘉?朵卡萩拿下。 路透社

瑞典学院今天揭晓2018年文学奖由波兰女作家奥尔嘉?朵卡萩拿下。台湾诗人印卡说,朵卡萩的叙事特色相当有魅力,而作品中讨论「历史时间」的意识,对任何文学读者都是惊奇。

朵卡萩(Olga Tokarczuk)是波兰当代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生于西元1962年,善于在作品中融入民间传说、史诗、神话与当代波兰生活景致,结合现实与魔幻的书写风格,反映出波兰人民的日常生活及世界观。

谈到创作,朵卡萩就曾说过,小说书写是出自一种寻根的企盼,探求自我的根源,好能安于现实之中。2018年,朵卡萩最新作品Flights入围英国曼布克国际奖,并凭该书成为2018年度奖项得主。

台湾诗人印卡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表示,朵卡萩这几年在国际文坛都被注意到,其语言很有风格,尤其在作品中讨论「历史时间」的意识对于任何文学读者都是惊奇的。

印卡解释,朵卡萩从叙事特色切入,的确是很有她的魅力在。若跟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白俄罗斯作家亚历塞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放在一起,就会知道是另外一个极端。

朵卡萩在台的译作不多,大块文化在2007年出版「收集梦的剪贴簿」、2006年出版「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由易丽君、袁汉鎔翻译。

大块文化总编辑汤皓全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也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受到许多读者关注的著作,所以特别引介给台湾读者,当时还曾经请朵卡萩来过台湾。站在出版社立场,相当开心,像这样纯文学的部分,作家得奖也是对出版社的鼓励,在选书上被肯定。

汤皓全指出,朵卡萩有东欧作家的特色,有著明显的当地神秘色彩,加上作品融入波兰本土的民间故事,让读者引人入胜。

汤皓全表示,原本明年6月将出版朵卡萩的小说Flights(暂译为云游者),如今朵卡萩得奖,也希望把出版时间努力往前,尽快带给台湾的读者。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
来源: kylelong 于 2019-10-10 04:40:54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398 次 (13874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北京时间10月7日17时30分许,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Kaelin, Ratcliffe, Semenza,以表彰他们革命性地发现让人们理解了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低氧诱导因子hif水平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来自哈佛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William G. Kaelin、来自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Peter J. Ratcliffe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Gregg Semenza。






三位科学家在人以及大多数动物细胞感知、适应氧气的变化机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氧气对细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细胞如何应对外界环境氧气变化的机制仍不清楚,三位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关键的分子,从而能够帮我们了解多细胞动物体如何应对氧气的变化。


他们的发现对生理学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并为有望为对抗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氧气是众多生化代谢途径的电子受体,科学界对氧感应和氧稳态调控的研究开始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比如当人们在高原活动时,由于缺氧,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化,会生长出新的血管,制造新的红细胞,从而更有效率地运输氧气,来弥补空气中氧含量的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在中长跑和马拉松等耐力项目上,运动员需要经常到高原进行训练的原因。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塞门扎和拉特克利夫就已开始研究缺氧如何引起EPO的产生。他们发现了一个不仅会随着氧浓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改变,还可以控制EPO 的表达水平的低氧诱导因子(HIF),如果将其DNA片段插入某基因旁,则该基因会被低氧条件诱导表达。简单来说,理解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对深入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作为主要研究低氧条件在癌症、肺病和心脏病中的作用的科学家,塞门扎早在1995年就有了一些关键发现,包括鉴定出编码HIF的基因。他发现,HIF由两种不同的DNA结合蛋白组成,也就是所谓“转录因子”,现在它们被称为HIF-1α和ARNT。

值得注意的是,塞门扎自发现HIF以来,一直与研究小组从事HIF-1α的研究,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精确寻找被这一活化蛋白促进或抑制的大量基因。

据了解,HIF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能够调控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具体来说,低氧诱导因子在低氧状态下表达水平较高,能够诱导一系列基因的表达,特别与血管生成有关的基因。这就意味着,肿瘤快速生长,导致肿瘤内部低氧后,诱导低氧诱导因子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促进肿瘤长大。

此后,彼得?拉特克利夫和威廉?凯林发现了低氧诱导因子的降解机制。

其中,拉特克利夫的重要发现在于找到了氧气感应和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之间的联系,为整个氧感应机制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此外,他的研究探究了细胞感应低氧浓度的分子机制,低氧诱导因子的水平受氧气含量影响。高氧状态下,低氧诱导因子被修饰,从而被降解;低氧状态下,低氧诱导因子不被修饰,不会被降解。

低氧诱导因子是导致人类患病的一类重要因素,除了肿瘤,还有很多疾病可能受到该因子的影响,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和血管疾病。目前,研究界希望能够调控低氧诱导因子的表达,降解或维持该因子的含量水平,从而为肿瘤治疗及其他病症提供潜在药物靶点。

同时,威廉?凯林一直致力于研究缺氧对肿瘤的影响。他在视网膜母细胞瘤、von Hippel-Lindau(VHL)和P53肿瘤抑制因子方面的研究,提示纠正单个基因缺陷可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对VHL蛋白的研究在VEGF抑制剂成功治疗肾癌方面功不可没。

此外,威廉?凯林研究探索了为什么抑癌基因出现突变后会导致癌症的问题。他发现,被称作VHL的抑癌基因能够调节身体对氧浓度的反应,而VHL能够改变下游蛋白的表达量来调控身体产生红细胞、生产新的血管来应对低氧浓度。他还注意到,低氧诱导因子(HIF)是控制这一系列过程的关键蛋白,HIF对氧浓度高度敏感。这些肿瘤都生长在血管丰富的部位,而且它们会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红细胞的产生。这些特点都表明,氧气可能在它们的生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外,其研究小组还证实在乳腺癌中谷氨酸旁分泌诱导HIF促进了癌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这些研究在一些前沿创新性医疗手段中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也有望为致死性的疾病带来治疗新思路。

氧感机制是治疗许多疾病的核心,今年的这项发现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重要贡献,并有望对治疗贫血、癌症和其他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理解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对深入理解肿瘤或是癌症的发生十分重要,另外低氧和许多疾病有关,例如心肌梗死、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