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Leileim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身边的风景

(2013-08-01 12:38:00) 下一个
<>< /><>
<>
访古彝圣地、奢香故里──大方

大方县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乌江上游六冲河北岸古老的县城大方座落在云贵高原的乌蒙山上,有古彝圣地、奢香故里
之美称。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方人,对于奢香夫人虽然并不陌生,但却从未有过真正的了解。其实我父母搬到北门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后,奢香博物馆离我家只有几步之遥,但每次回家却从未进去过,倒是我的一对儿女,跟着外婆或是表兄妹们,几乎把奢香博物馆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每天要跑里面好多回。 

今年冬天送母亲回国,看着昔日杂乱的街道装饰一新,大红灯笼高挂,高低不平的烂泥路也清一色的铺成了石板路,让我产生了一种想真正去感受并了解就在我身边的风景的冲动。 

我母亲及两个哥哥的家就在新建的步行街上,步行街是和奢香博物馆及新建的贵州宣慰府连为一体的大方的一道亮丽的新风景。步行街从北门桥陡木阁附近,以一道高大的金门牌坊开始,沿着清一色的青石板路,两边是装饰得古色古香的民居,民居前面还种满了桂花树,我想如果是在金秋八月,漫步在开满桂花的石板路上,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身边的风景

步行街上的牌坊

 

沿着步行街往北,在离第二道铁门牌坊不远处,便是贵州省有名的奢香博物馆了,奢香博物馆是在以原奢香陵墓为主体的基础上,增加修建了一些有彝族传统风格的仿古建筑而共同组成。馆内设有六个陈列室,收藏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彝族社会传统文化、艺术、异俗等物品,尤其以彝文古籍和金石文物居多,集中反映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为名的博物馆,于1994416日竣工落成。

 

身边的风景

奢香博物馆内彝族传统建筑

 

身边的风景

彝族服饰

 

身边的风景
 

惊喜地发现我家的谱书也馆中有名啊


奢香夫人,彝族名字叫舍兹,公元1361年生于现在的四川蔺州,是彝族恒部扯勒君长的女儿。公元1375年,十四岁的奢香,嫁给了贵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长、贵州宣慰使霭翠做妻子。奢香的丈夫霭翠,彝名叫陇赞阿期,是贵州彝族默部德施氏勿阿纳四十六世孙,元末袭任顺元宣抚使,八番顺元宣慰使加云南行省左丞。
 

在明太祖朱元璋灭掉元朝以后,霭翠率领他的部落归附了明王朝。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袭""赋税听其输纳"。因此霭翠还是贵州宣抚使。
 

公元1373年,朱元璋看到霭翠管辖的水西人口众多,兵力强大,且水西部落英勇善战,同时水西领地也很宽广,是控制川滇黔边境的战略要地,对稳定西南的政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是朱无璋下诏,"升贵州宣抚司为宣慰司,以霭翠为宣慰使,宋钦为宣慰同知,令霭翠位各宣慰之上,设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

 

奢香自幼便聪明好学,而且特别喜欢汉文化。婚后经常跟丈夫一道,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很多政事。奢香为人贤能,明事理,深受族人的爱戴,在与丈夫一同生活的过程中,摄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也提高了不少。

 

公元1381年,霭翠不幸病逝。由于奢香的儿子还很年幼,不能承袭父亲的职位,因此由奢香代袭贵州省宣慰使职。

 

在奢香执政期间,正是明朝想消灭故元梁王政权的时候,作为控制川滇黔边境的战略要地水西,奢香深明大意地让明军在水西境内安营扎寨,还主动提供战马、贡献粮食、让出通道,支持明军经贵州进伐云南。

 

不仅如此,奢香还利用自己与其他西南彝族部落的亲戚关系,亲自出访乌撒(今威宁)、芒部(今云南镇雄)等地,开导并劝说其他土酋,使西南割据分裂的局面得到缓和。为明军顺利进入云南消灭元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明王朝实现对西南地区的统一,奢香夫人作出了非常重要贡献。

奢香夫人的另一个杰出贡献还在于她广主持开辟了九驿道,九驿道的出现,让贵州与云南、四川、湖南得到联系,从而让贵州更好地与中原联系起来,促进了贵州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

 

因此在她于明洪武二十九年,即公无1936年病逝时(年仅35),明王朝遗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参加祭奠葬礼,加谥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并赐以朝衣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规矩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

 

然而奢香夫人的陵墓却几度毁兴。直到1988年,奢香夫人的陵墓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了重建。

 

跟当地坟墓的风格非常相似,奢香墓呈圆形,周围用石头封起来,顶上则是用土封起来。墓高大约有5米左右,直径6米左右。墓的前面还有一对华表,现在的奢香墓周围还建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树草坪,环境相当幽雅。

 

身边的风景

 

奢香夫人的墓

身边的风景

墓前华表

身边的风景

 

奢香博物馆内奢香夫人铜像  

 

从奢香博物馆出来,继续沿着步行街向北行,穿过第三道铜门牌坊,便来到了新建的贵州宣慰府。


据说贵州宣慰府是为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而恢复重建,有人说是建在蜀汉时期罗甸王府幕俄格城堡的原址上。“慕俄”者,大方也,“格”,都城也,慕俄格即是“大方彝族君长的都城”。但我不知道这一说法的真伪,记得小的时候,每当人们提起九层衙门都是说的东门,而且据我姐姐说,她小的时候就去过九层衙门遗址旁的村子,因为当时被错划为右派而没了工作的父亲就在那儿教名校,是在东门。


新建的九层衙门(即贵州宣慰府)背靠云龙山,前临螺丝塘。宣慰府前是一个用绵石铺就的大广场,广场根据彝族的讲究和用地的限制巧妙设计成一个葫芦形,葫芦则是来源于彝族人民的葫芦崇拜。两个圆相扣在一起,圆心图案也是彝族特有的太阳历和苏蒂子图案。

整座贵州宣慰府,可分为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主体建筑即是人们所称的一场八院九层”,采用中轴对称,往上依次排列九间大殿,这九层大殿的职能分别是:第一层为正堂门厅及王府护卫部,第二层为放藏兵器的藏戈房,第三层为王府服役人员住所,第四层帐房,第五层接待厅,第六层议事厅,第七层宰相厅,第八层王殿,第九层为歌舞堂及王室祖先灵堂。八个院落还建有东西配庑16. 

身边的风景

 

葫芦形广场

 

身边的风景

雾弥漫的冬天看宣慰府全景


游过了宣慰府,来到大方就不能不去看大方的水井,大方县城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县城坐落在一片半山腰上,离最近的对江河少说也有十来里,可大方却从来不曾缺过水,原因则是得益于大方城内大量的古水井,大方城内能够叫得出名的水井达99口之多,所以大方又有乌蒙井城之称。沿着大方县城南北贯通的大街上,就有汨汨清泉如流的杨柳井、桶桶井、龙王庙、小水井等跃入眼帘,让人追寻一座城市的历史。


记得小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屋里都会必不可少地有一对水桶,许多人家还会把水桶放得高一点,因为大方的很多水井,都是要用水桶直接扔到水井里灌满水的,当地人叫打瓦桶打瓦桶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确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不通过一定的操练,不一定打得了水,不过每一个大方人,都能把这一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至。以前每年的正月初一,每家每户都会起大早去挑那一年的第一担水,叫进财水,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大方人每天打水、挑水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大方人把大方的水井依据做出来的豆腐是否质优味美,分为大水小水
大水水井的水不仅能做美味的豆腐,还可以做酒及泡出美味的茶,据说即便是不怎么样的茶叶,只要是用了大方好水井的水,也能泡出美味无比的茶。大方县的豆制品生产历史悠久,尤以豆豉、豆棒、豆腐干最为出名,据说明、清时期曾为贡品。当然今天也是美名远声扬,据说就是与大方得天独厚的好井水分不开的,即便是用同样的工艺,离开了大方的好井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跟大方那样原滋原味的豆腐类产品来的。与大水
不同,小水的水则只能用来洗衣淘米了。

大方的99口井都是有名字的,有的根据形状来命名,比如南门的双水井,两口水井紧靠在一起,一口是大水,而另一口却是小水。有的根据水井周围的环境特征来命名,比如北门的杨柳井,因为水井旁的杨柳树而得名。


身边的风景

大方众多的水井,不仅带给了大方人丰富的美食,还滋养着大方丰富的文华底蕴,在大方城南有一口叫翰泉的水井,据说民国29年的时候,大方有一个耆英诗社,诗社的文人雅士们,经常聚在井边饮茶,吟诗作赋,因此今天都还可见他们留在井边的碧水长天一色,胜迹大化胜光等美妙的诗句。大十字的桶桶井亭子的石质廊柱上用楷书刻上:一汪碎月半闲亭,百尺伏波千户井。龙王庙井的牌坊上,则用文字记录着它百年不枯竭的历史。龙水井、杨柳井等则以龙头吐水,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文星街的皂角井前面有一块大理石,长约五市尺,宽约三市尺,每值天气晴和,全城山川景色,均显影在石上,传为大定八景之一。

而大方人则把大方的水井形容成自己的眼睛,自发地向保护眼睛一样的来保护古井。大方的老人们清晨都喜欢,拎个小桶去提井水,这估计是大方独一无二的一道景。

 

领略过了大方的古井,再来看看大方的古塔,大方县城的周围有三座塔,分别是东门的联璧塔,西门扶风塔和南门的奎峰塔。大方的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一直被保存到了现在。

位于城南玉文山的奎峰塔,小的时候我们只要去南门便会去塔下玩,据说始建于明代,是七级六菱形石塔,修长挺拔。扶风塔位于城西牛头坡,我们通常叫西门塔,是个圆锥形的,塔体为三级四菱形,因为旁边有个落水洞,而关于落水洞当地又有一个可怕的传说,所以小的时候,没敢去过,不过站在城内高一点的位置,远远就能看得见。最为神奇的要算位于城东万松山的联璧塔,我们叫东门塔,我记得大概是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吧,当时县广播部门要建电视差转台,地址选在了万松山,因为那座山最高,然后不知怎么了那塔,巧合的是,在动塔后不久,一场大火把东门烧了很多人家,于是只好把塔基加固,重修石塔,并在石塔上再建铁塔,发射电视信号,形成中西合璧,古今共存的石铁混合塔;原大定知府普恩在联璧塔序铭中说:风水家言,三塔皆居吉秀之地,大有裨于文风,理或然欤!

 
 
作为一座古城,大方曾经有过许多的古迹,城内曾有孔子庙、城隍庙,万寿宫等许多古寺庙,有传说称城北面陡木阁也就是现在的北门桥边上的有上千年的树龄的两棵古老银杏树(当地叫百果树),曾经去京城中过举,因此当地居民将之奉为神树,逢年过节,特别是每年农历二、六、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的时候,人们都会在树下燃香烧纸,许愿还愿。而另一株古老神奇的桂花树,则每片叶子上面都有一个菜籽大的点绘成的一个“贵”字。 

大方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大方的自然风光也是相当迷人,九洞天风景区位于大方县城西南,长约23公里,景区内的悬崖河谷长13公里,两岸自然植被非常丰富,有着众多野生群猴。坐船而下,可观赏到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下游约2公里处,有九个伏流洞口,称九洞天,每个洞口周围都有奇特的熔岩景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伏流洞口风光。大方的高原湖泊支嘎阿鲁湖,是在洪家渡水电站蓄水后人工形成的,却也风光旖旎,而且在游湖的同时,还可以品到大方人用独特的方式做出来的农家支嘎阿鲁湖鱼。被誉为世界大花园的百里杜鹃也在大方境内,百里杜鹃连绵百里,我小时候曾去游玩过,与别的地方的杜鹃花大不一样,那儿的杜鹃花都是长得象树一样,而且色彩很多,我第一次在那看了了黑色的杜鹃花。大方神秘幽远的油杉河原始自然风光,肯定可与九寨沟比美。

当然游大方肯定不能错过大方当地的特色美食,大方臭豆干,煽鸡点豆腐,豆豉炒油渣。关于大方美食,我在网上看到的这一段介绍,可以说是把大方美食的精髓刻画得入木三分,是介绍再贴切不过的了。。

 

满城尽是臭豆干:大方的特色饮食首推豆家系列豆棒、豆豉粑远近闻名,臭豆腐干更是臭名远扬而且还出现了夹沙豆干、糍粑豆干等新品种,三五朋友围着一个热气腾腾的油烟烙锅吃着喷香的烙豆干,喝着大碗的水花酒,再仔细聆听豆干在烙锅上发出的滋滋声,那绝对是一种享受,待到十几块臭豆干三五碗水花酒下肚,一脸通红满身暖和的站起来时,你简直就会以为自己是神仙啦!

煽鸡点豆花奇葩:大方人喜吃豆花,一锅豆花一碗蘸水便汤菜全齐,简单实惠好吃而且营养还挺丰富,大方的豆花品种颇多,白豆花、菜豆花、莲渣闹、花生豆花等层出不穷,但最具特色的恐还算煽鸡豆花,在豆花点囟时加入上好的煽鸡肉丝,汤鲜味美,堪称汤菜之中的奇葩。

豆豉炒油渣:大方人家家都喜欢自己做些干豆豉颗贮存起来食用,炒回锅肉炒腊肉等加入少许便会味道更佳更合口味,油渣本来不算菜,但加上豆豉颗、干辣椒和春蒜苗一炒,便成了人人喜欢的下饭菜,人人会炒,家家都吃,豆豉颗炒油渣几乎成了大方家居饮食中一道不可或缺的特色佳肴。又因此菜味厚香辣,极为送饭,故又称其为饭霸 


蹄花粉面:蹄花粉面到处都有,但最具吸引力的还算大方所出,蹄花胶质蛋白多,在烹饪中欲使其入味并不容易。故不少地方的蹄花都让人感觉淡而无味,大方的蹄花由于烹制手段特别,入口软烂,味道浓郁,加上汤色清鲜,份量又足,故而成了大方人早餐的首选,甚至有十年大方人,万块蹄花胃之说。

 

身为贵州人,我甚至连著名的果树瀑布都没有去过,我时常跟先生自嘲,我在国外去过的地方比我在中国去过的地方多好多,很多时候,不是身边没有风景,确实正如罗丹说过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真得认真思考思考这句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