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兰细语

世事沧桑,深山幽静。细语人生,聊发自叹。惊鸿留痕,同享诸君。
个人资料
正文

杜甫的《登高》漫谈

(2009-04-26 14:11:19) 下一个



杜甫的千古名篇《登高》是大历二年(767年)秋在夔州所作。夔州即在今天奉节附近,在长江的三峡边上。

时年杜甫已56虚岁,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在此三年后,诗人就病逝于在湘江的船上。此时诗人的人生旅途似乎也走向了灰暗的黄昏。前几年他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中任参谋,官位是检校工部员外郎。由于诗人性格上的狂傲和偏狭,他几乎被严所杀。当严死后,他失去了依靠,其他人不会帮助他。他就乘扁舟顺江而东。这首诗就是在逃离蜀地的路上,登三峡时所作。

诗曰: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天对于诗人来说,本来就是悲戚的象征,何况诗人一生四处求官,仅得几个小官位。不久又失去了。那时写诗又没有人付稿酬。诗人基本是靠别人的施舍过活。诗人现在年老多病,生活无着落。他循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漫无边际地而去。诗人的特性是多愁善感。“多愁”就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愁苦;“善感”就是对事物的极端敏感。当然,还需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况且那时的诗人确实是愁苦坎坷。诗人自己一人独自登高。眼中所望,心中所想就是本篇的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观察世界犹如今天的摄像机的定格画面特写。长江三峡是一山口,风速很高,秋天更甚。诗人先感觉到风的湍急,天空的高远,远处猿声的悲淒。转过镜头,是凝视江中的沙洲和礁石的清白。鸟儿在风中不断地回旋。“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时的镜头又转向连绵起伏的山峦。望不到边的树木落叶纷纷,波涛汹涌的长江奔腾而来。这一切都给诗人带来了不尽的哀愁。“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诗人所想。一生穷困潦倒的诗人,人生即将走入终点。独自一人所望,所见只有愁苦悲怆。最后二句就是诗人的顾影自怜。

这首诗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诗人在晚年文字功底已炉火纯青,其遣词用句也干练精确,无可挑剔。其诗的前六句意境宏阔、博大。对人有强烈的震撼力。

最后二句,在我看来,似乎是在前面宏大的意境中突然转入窄街狭巷。他说自己艰难困苦,连酒都停了。这样的意境使今天的人有一种茫茫然的感觉。这可从两个方面去解释:今天我们知道,酒(那个含有五个氢原子,二个碳原子,一个羟基的物质)对于人的身体有各种危害。对于不喝酒了,不会有一种悲哀的感觉。但对那时的诗人而言,他一生喝酒不断。晚年他大概已是患了很严重的酒精依赖症。在他的眼中,没有了酒是“非常”悲哀的事。“停酒”在他眼中,依旧是意境“宏阔”。我们没有了那种感觉,所以在读到最后两句时感觉怪怪的。就像是在听一段极具震撼力的交响乐,在高潮时突然插入一段古怪的细声细语,而嘎然而止。

该诗就在格律上看,诗人的晚年对于格律的把握亦达顶峰。律诗有极严格的平仄限定。闻一多说:律诗是戴着脚镣跳舞。大概是他想像脚镣的长度不能太短,人必须在脚镣的限定长度内踏步旋转,还要跳出优美的舞步。诗人在格律的把握上无可挑剔。但有一个问题是:由于字发音的改变,今天发音和唐时已有很多不同。这带来了一个显然的问题。前六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用今天的发音来朗读,依然押韵(“回”读【huai】),且抑扬顿挫,恰到好处。这正是格律限定的本来目的所在。

在最后二句上,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特别是最后一个“杯”字,今天读作【bei】,其韵母与上面的韵脚【ai】完全不协调。读来非常拗口。这个问题的出现使得格律对平仄和押韵的限定显得是多么的重要。当方明或陈铎在朗诵这首诗时,那真是激情飞冲九天,有雷霆万钧之震撼力,有十万高斯强大磁场的威力。但到了最后的高潮时,“新停——浊酒——杯【bei】”变成了有气无力的回响。我听来都感到沮丧。

当然,这不是他二人的错。

我们所说的这个音韵上的问题是时代变迁而导致的。

我问过许多“教瘦”们和“白士”们,这里的“杯”该怎样读?他们一脸的茫然。说“查《说文》去。”若《说文》能解决,还用他们说?

杜甫这里用得是首句入韵式。“哀、回【huai】、来、台、杯。”

宋人著的《平水韵》基本就是唐韵。上述韵在其中称为“十灰韵”。此韵中的字举若干:“灰、恢、回、牧、梅、雷、陪、杯、推、开、哀、台、才、来、栽、孩、……。”显然,按照今天的读音,前面若干字的韵母是【ei】,后面的若干是【ai】。唐时“杯”字怎样读,不知道。

保留了许多汉时发音特征的粤方言中“杯”,语言学家们说是读【pui】。可我怎么也分不清它的声母是P还是b,我自己的判断好像是介于二者间的一种发音。这说明古音中到今天有许多p和b互相转化的情况。不过,那是语言学家们的事了。

语言学家们在谈到中古时汉语的发音时,用切韵的术语来讲解。看得我头脑像现代的宇宙那样迅速地膨胀。他们讲解现代的韵母【ei】和【ai】是从什么地方分化而来,但我无法识别其国际音标的符号。所谓“切韵”,对我来说,可能就是菜刀切手的感觉。好了,不去班门弄斧了。

杜甫的这首名篇是很伟大的,但在结尾的部分给人感觉是怪怪的,包括用现代读音来读。

这就是我读这首诗的感觉。

当然,若杜甫当年有优厚的退休金,我敢保证,他写的《登高》一定是另外一番样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chali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老杜的诗,特别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唱坛歌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深山兰的评论:
教科书上说,老杜是现实主义者,不离家国和这个背景下的个人生活。换了李白李商隐李贺,可能不写得这么实。老杜的风格还是得到更多人认同吧。谢谢分享!
深山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唱坛歌迷的评论:

你的发言很好!说得有道理。

我仅仅是说杜甫在最后落实到“停酒”,这个意境不太妙。当然是今天人的理解。

谢谢你的来访!

唱坛歌迷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关于后两句俺有些不同意见。古诗要求浓缩,眼前景和心事心情都要写,而往往是先景后情。情景当然是交融,景触发情,境也由心生。诗人有心事,才写出那种景。如果是万卷诗书喜欲狂的心情,会看出另一番景,另一个天地。所以俺觉得后面四句写身世心事才是主题。牢骚出好诗。写个人的心事对这诗很重要。
山菊花 回复 悄悄话 好品! 欣赏学习中:)

关于‘杯’字的发音,可问问江南人~~~在偶听来,他们读‘杯’似乎有‘ai’音:))

语言有如河床,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迁。今人学古诗,难免碰上读音问题。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了~~~它跟‘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花’字在今天读来是不押韵的。可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古时候这个字读‘xia’:)

今人若写古诗,我认为还是尽可能挑选普通话读着也还押韵的韵字为好。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