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镜镜心

诗书磨心镜, 镜心明诗书
正文

埃里克松八个心理发育路程

(2008-05-20 14:49:40) 下一个

在众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弗洛伊德(Freud)是首先提出心理分析理论的观念,他认为人心理发展与其在婴孩的三个成长时期有关。埃里克松(Erickson)把弗氏的三个心理发展理论扩展到他自己的提出的八个心理发展过程。他的心理分析理论指出每个人的个性,从出生到死亡都一直在改变中,而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埃里克松认为十八到二十五岁那期间是每个人个性的分水龄,因为经过那段时期,人就开始进入成人期。

在埃氏八个心理发展过程当中,埃氏认为在成人时期,个人性格的形成及塑造与前面四个心理发展过程有极密切之关系。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全,是否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安全感,和对外界能否建立互助、互爱、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都与这前面几个童年心理发展过程有关。埃里克松心理分析理论前四个心理发展过程包括:

信任与怀疑(Trust Vs. Mistrust)     年龄在0到1岁之间

自治与羞耻(Autonomy Vs. Shame)  年龄在1到3岁之间

自发与罪疚(Initiative Vs. Guilt)     年龄在3到5岁之间

勤劳与信心(Industry Vs.Inferiority)  年龄在6到11岁之间


千万不要把发展过程的年岁看作一成不变,最好把每一发展过程视为不同的人生里程,有些人来的早,有些人来得迟,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特定之年岁发生。后期心理学家甚至把埃里克松理论的发展年龄重新划分,不过无论如何,埃里克松个性发展理论基本上是被认定和接纳的,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发展阶段皆不是独立分开的,而是一层搭上一层,如果基本基础薄弱,那么整个心理架构就站得不稳,倘若个人在幼年成长过程中,基本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保护,那么在日后进入青少年期及成人期,当遇到突发或不如意事件时,就会变得紧张和容易焦虑,而且可能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不过,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在一阶段的领受和体会将会影响以后几个心理路程的发展,换句话说,一个人在某阶段体会到过去的环境在无意识地影响自己的个性和脾气,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意识去调整,从而改变自己,让自己在日后几个心理过程中得到成杂货能够。

信任与怀疑 ( 0-1岁)  

亚明和杜玲两夫妻本来感情就不是很好,自从三个月前小宝出生之后,他们二个更常为了半夜应该谁起床喂奶就不知吵过多少次,最近小宝可能开始长牙齿,所以特别容易哭闹。本来脾气很暴躁的杜玲,因为得不到先生的帮忙,每次听到小宝哭声就很毛躁,有时干脆让他哭个够算了,或气起来在他屁股上狠狠打二下。有时当杜玲和先生正在吵架时,小宝又哭个不停,她更心有不甘地把小宝从婴儿床抱起来,眼睛狠狠地瞪着他,大声说:“你再吵,我就给你好看。”然后生气地把小宝放回床上,转头理也不理,任凭小宝哭个不停。你想小宝对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正面是负面?

埃里克松认为一个人是否对外界产生信任或对别人信得过,完全与婴儿第一时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婴儿自出母胎以后到一岁之间,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吃、喝、衣着等都是依靠外界的供应,责供应者可能是他们的父母、保姆、佣人,或奶妈,如果在着段时期,婴孩能依时得到这当保护、照顾,不缺乏父母亲的爱、关怀等,那么他们就比较能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当他饿了有奶喝,冷了就有衣服穿,他们相信这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世界。但是如果他们的基本所需如吃喝没有按时得到供应,他们会怀疑这是否为一个关怀他们的世界,因此对外界便产生不信任的心态。

在婴儿时期的孩子,他们唯一能想外界的方法就是借着“哭”来表示他们的需要。所以当他们觉得不舒服或肚饿或口渴时,他们只会用哭来表达,但如果做父母或照顾他们的保姆太忙,没有时间作适时的看顾,或如以上例子,婴儿成了父母发泄怒气的对象,久而久之,婴儿了解到,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尝试,别人也不会理会他们,因此他们从小就认定:这不是一个安全的世界,这是一个不能信任的世界。

几年前,东欧共产党国家倒台之后,西方国家发现许多在罗马尼亚诞生的孩子,因为战争缘故被父母遗弃。这些孩子大部分在孤儿院或托儿所长大。由于孤儿院人手不足,这些孩子在婴儿时期从来没有得到足够的婴儿看顾和食物上的供应,心理学家发现这些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后,大部分心理上都有问题,例如不敢和陌生人交谈、个性孤僻、缺乏安全感、不能自我接纳、有自卑感等。在美国本土也有类似的报告,那些早期在人手不足的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也是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障碍。见(Zanden-p215)

在我个人的辅导经验里,可从一些来寻求辅导的人当中观察到。他们在个性上皆有几个共同点:个性内向、容易悲观、处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和人接触等。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时,譬如失恋、失业、失败等,他们就会非常容易焦虑和颓丧。若问到他们幼年时期的情况,会发现到他们都不是父母亲手带大的孩子,有些是父母的过失给一些没有儿女的朋友或亲戚,有些是因为父母的工作太忙或亲戚的寄养,等到小孩比较懂事时才接回家。这当中出了什么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他们个性上的偏差呢?

我们都有搬家的经验,当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我们也总是不习惯,有点战战兢兢,不是很自然,心里有点怕怕的感觉。想想看,当新生婴儿出生后回到家,他刚开始时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安全吗?有危险吗?这些(父母)是寺庙人?他们会怎么对待我?过了异端日子,孩子习惯了,觉得这些人对我还不错,我饿我渴他们给我吃喝,尿湿了他们帮我换尿布。但是如果过了二、三个月,突然间这些所谓的父母把他送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住的地方又不一样,几个月前那种陌生、恐惧、不按、不习惯的感觉又出来了,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好象是随时会变的,在心理上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不能预测的世界。

倘若过了一段又来了一次“大搬家”,不管是回到原来父母的家或是被另外的人家领养,这个孩子更加肯定外面不是一个安全的世界,而是善变的世界。这个心态久了,就成为他们日后封闭自己,将自己用一道无形的墙围起来,不敢主动和别人接触,因为他们觉得外面不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世界。从这些角度,我们不难了解他们个性会内向,容易悲观,处事优柔寡断,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和人接触之因。皆是在不知不觉中由后天环境塑造出他们的悲观、消极个性。

自治与羞耻 ( 1-3岁)  

最近妈妈买了一双新鞋给才二岁半的婷婷,婷婷很喜欢。每天嚷着妈妈带她出去,这样她就可以穿新楔子,而且她还要自己绑鞋带。但因为婷婷手还小,怎么绑都绑不好,妈妈看了有点烦躁,就说:“你给我拜托,我没有时间了,绑鞋带这些事你还不会,让我来吧!”长久下来,你觉得婷婷会长成为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吗?在个性上能够自立吗?

三岁的小明逞妈妈不注意时,一个人好奇地从门口沿着篱笆静悄悄的一步一步走出去。但没想到邻居的狗突然大声想他喊叫,小明吓一跳,哭着跑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就很生气对小明说:“我不是告诉过你,不要一个人跑到外面去,你偏不听,你知道外面有多危险吗?”妈妈这番话告诉小明什么事情?

埃里克松提出第二个童年时期是从一岁到三岁期间,他称之为“自治与羞耻”期。做过父母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什么都依赖父母,要穿什么衣服?配什么裤子?都由父母决定,其他如绑鞋带这些日常琐事,他们都要父母代办。但孩子到了一、两岁左右,父母会发现孩子慢慢开始要自己作主,要选什么衣服、穿什么裤子等,孩子都有自己的意见,甚至绑鞋带这些高难度的事,孩子都希望自己去做而不必求父母代办。

为什么?因为神造我们是一个个体。人出生时与母体相连,但时候到了,每个人都要学习成为一个独立个体。这是自然的趋势,也可以说是神创造的蓝图。因为人要学习独立成为个体,所以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就慢慢学习自立,这是天性。

而在一岁到三岁期间,孩童已经渐渐在体能和智能上有某一程度的发展,他们已能掌握爬、走路、推、拉、拿等各种动作,而且也开始学说话,想籍此与别人沟通。每当他们做到一些新的动作或做到一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情时,就不禁会自鸣得意,引以为傲。

另一方面,孩童在这期间也希望能运用他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力,一方面表示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也表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必一定要依靠别人才可以。然而,他们是否能在这期间慢慢地学习独立及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那就在于父母是否能在这段时期适当地处理孩子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

如果父母的本身心态不健全,看到孩子慢慢学习独立。再不象以前那么需要自己的时候,父母的不安和怕被拒绝的心油然而生。他们怕孩子独立离开自己,于是作父母的,会想用各种方法去阻止孩子想要独立成为个体的各种行动。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当父母看到孩子要自己绑鞋带的时候,母亲若用急噪或讽刺的口吻小他们:“你那么小,这种事你不会的!”或说“啊!你长大了,不要妈妈了,你有本事就自己赚钱样自己,不必回来了。”父母这些话不但消极地鼓励孩子完全依赖父母,另一方面也叫孩子对他们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同时因为父母的讽刺而叫他们有羞耻感。尤其当他们看到同年纪的人都会而惟独自己不会的时候,那种羞耻感更深入他们的心。

多年前有一部以中国清末为背景的电影,叫“末代皇帝”。故事叙述宣统皇帝   的一生,其中一幕提到因政治变化,  必须要离开北京,这时他和几个随从在火车上,当时他刚从床上起来,别人都已穿好衣服准备吃早点,惟独他一人坐在床边不动,后来侍从发现原来的鞋带还没有绑好,于是马上帮他绑。那时  已三十多岁,但连绑鞋带这些事他仍然不会。   会是一个寺庙样的人呢?电影提到他不是一个有魄力和敢为的人。童年时代的过分保护导致      成为一个没有自信,对自己能力怀疑的人,让人觉得他处事优柔寡断,不是一个可以独立自主的人。     就是这方面的最好例子。

自发与罪疚( 3-5岁)  

小华生日那天,他外婆送了他一部遥控的电动玩具汽车。小华很开心,过了几天,小华的母亲无意中发觉小华把整部玩具汽车及遥控器拆掉,所有零件散落在书房的地上,母亲看到就非常生气,把小华狠狠地训了一顿,并警告他如果以后再犯,就不会再有新的玩具了。你想小华母亲所做的会对小华心理上造成寺庙样的伤害?

埃里克松提出第三个童年时期是从三岁到五岁期间,他称之为为自发与罪疚期。前面第二阶段是指孩子的能力考验,而这阶段是强调孩子的自发性。当孩子慢慢长大,能力和智能开始加强后,他们开始想做一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而同时孩童在这一阶段也有许多所谓的“新构想”,意即做一些别人没想过的“新花样”。可能一个小男生会跑到母亲的化妆台前用口红把自己的脸涂成花脸,或是小女生穿爸爸的衣服假扮大人模样。很明显地,孩子是在这个自发性的成长阶段。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觉得他们的表现很幼稚或不雅,进而对他们嘲笑或责备,这样反应将造成孩子心灵上极大的伤害。因为在孩子有效的心灵中,他们有时后不完全明白到底什么对、什么是错,孩子以为自创东西是好玩的事,却换来父母的指责,甚至挨打,于是小孩子会抱定:原来自创玩意是一件坏事。结果不但父母把孩子在这阶段的自发性或创造能力给抹杀了,而且也造成孩子内心的罪疚感。埃里克松更特别指出孩子这种罪疚感曾带入他们日后的青少年期及承认期。

不少自我形象低的人,他们常常觉得周围发生的事,都与他们有关;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就以为那是他们的过错,把一切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种心理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叫当事人想尽一切方法讨好别人,去满足别人的需要。一些有这种罪恶感的女性有时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肉体,为的是想去讨好别人,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是罪疚感带来的祸患。

勤劳与信心( 6-11岁)  

小学四年级的志超满怀兴奋地把学校成绩单拿给他的爸爸看,却发现父亲在看过成绩单后,不是很满意。志超这学期的成绩除了二科是乙等,其他都是甲等。班上四十人,他排名第三。父亲却只是脸色一沉,问他:“为什么有二科成绩是乙等?”志超还来不及说话,父亲转头就走开。志超心里面有点难过,他好努力才拿到第三名,原以为父亲会称赞他一下,没想到┈┈。不过志超想想,下个学期努力一下,好好考个第一,爸爸就会很高兴了。

新的一个学期才刚开始,志超便日夜用功读书,特别针对上学期只得乙等成绩的那二科花了更多准备的时间。好不容易学期末了,成绩果然全部是甲等,名次是班上第一名。志超心想父亲看到成绩单一定很高兴。但当他把成绩单拿给他父亲看完之后,他父亲马上对志超说:“骄兵必败,你不要太骄傲,你下学期不好好读书,第一名进没有你的份。”你觉得志超听完之后会有什么感受?他会怎样看自己呢?

第四个成长期叫信心与勤劳期,发生在六岁到十一岁期间。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是求学年龄。他们对我外界的接触从家里延伸到学校的社交生活圈子,他们将有更多机会显示他们的能力与才华,以及被人赏识的机会。但他们是否能发育成一个充满自信及自我接纳的人,却在乎周围的人对他所做的事情作了如何的反应。那些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的人,包括学校的老师、同学、家里的父母、弟兄姊妹等。如果他们所作的能得到外人的认同和赏识,他们就较能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相反的,当他们所做的,换来的是冷嘲热讽,责备和耻笑,他们就会变得缺乏自信,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

人是没有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小孩子在智能上尚在发育期间,更是容易犯错误或偶然显得笨拙。很不幸的是,有许多具有完美倾向的父母不能接纳他们孩子有不完美的地方。当孩子的成绩单拿回家时,父母的眼睛是定在那些分数不足一百分的科目上面。他们不能接受每个孩子皆有不同的天赋和能力。结果孩子想要的称赞和鼓励变成是责备和挫折感。当他们偶尔犯一些过失时,原本弱小的心灵可能就已有自责,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的。但如果这时他们的父母没有一颗明白和了解的心,在他们最需要体谅和接纳的时候,没有给到他们适当的鼓励、支持的话,那么他们就难免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对自己的信心大打折扣。

中国人可能受传统文化影响,父母总认为不应该当面称赞儿女,所以很少听到父母带儿女的鼓励与赞美。所以不难明白在美国生长的华人子女总在外表给人感到不是那么的自信的人。其实在智能上华人的表现较外国人出色,但在表达和创造性方面就有不如人的感觉,这是值得中国文化检讨的地方。

号外

最近几年在研究人的心理方面有些研究报告和前面所提到几个心理成长有很多吻合的地方。在人的脑袋中有一个小小的地方叫脑扁桃(Amygdala)这个类似核桃的东西,在我们每个人的脑袋中左右各一个,他们其中最大的功用是贮存我们的情绪、感受这些信息。这个情绪记忆系统和另一个事件记忆系统不一样。只用来记忆事情过程发生的脑袋系统叫脑袋海马趾(Hippocampus),二者处理不同的记忆资料。例如一个人看到一件车祸,脑袋海马趾记忆车祸的过程,而脑袋扁桃却记忆当时那种恐惧,惊惶失措的情绪感受。而每当我们回忆以前所发生过的事情,不是海马趾记忆系统叫我们发生情绪上的变化,乃是脑扁桃记忆系统的杰作。

还有,当一个人遇到突发事件或一些变故,脑中的事件记忆系统会把当时发生的事件与资料库中的过去类似的事件作为比较,如果二者有相似的地方,那么在情绪资料库中,与该事件相连的有情绪因而再度出现。例如某人在街上看到一个女人的背影和他已经离了婚是前妻很相似,很自然他的情绪资料库把有那种恨恶、嫉妒、颓丧的心情一涌而出。

另一方面,研究也指出这些记忆情绪的事可能可以追溯到每个人在婴孩时期的日子,换句话说,一个人在婴孩时期,他们和父母或和养育他们的人双方之间的情绪或感受反应都会记录在那个人的情绪记忆系统里面。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他们幼年时,能得到好的照顾,父母能供应需求,了解他们的感受,令他们情绪时常高涨和满足,一般来说,他们长大后较能适当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与人相处会少有争执,遇有压力或事故,他们较能懂得控制自己内在的情绪。相反的,如果童年的情绪记忆是恶劣的,悲伤难过的日子多于开心的日子,不难想象这个人长大后的情绪大多不稳定,他们个性会较内向木纳,遇到事情容易焦虑、不安,与人交往欠缺表达与沟通,他们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好。

可能你会问,童年时代发生的事,既然影响我们现在的个性和感受;但我生在哪一个家庭,谁当我的父母,这些都不是我可以自己决定的,这该如何是好呢?换句话说,我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权,别人如何对我,我的喜怒哀乐听来好象是天生与我一起的,我因此不必付我现在所做之事的责任。不,请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的确童年发生的事不是我们所能控制,所存留的那些回忆也不是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可以抹去的,但神造人不是一部机器,有很多时候我们仍有能力去控制内有的情绪和反应。

前面所说的只是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反应无意识地被过去的所发生的事件有无意识地控制着我们的情绪,但当我们察觉这等事与过去的事有类似的关联时,我们可以决定不被它所控制。在其后的章节里我会提到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破除过往的事在我们身上的无形枷锁。

深入思想

1.              在思想埃里克松的八个心理发育路程时你有无体会到在某个阶段的环境中无意识地影响里你的个性和脾气,你如何面对?并可以从中做个调整?

2.              你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吗?若不然,你是否愿意回到童年的记忆中,去了解造成的过程,这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书籍:

1.       Carole Wade & Carol Tavris–Psychology-(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 1993)-506-508

2.       Daniel Goleman-Emotional Intelligence-(Bantam Books-1995)-13-29

3.       Gerald Davidson & John Neale-Abnormal Psychology-(Wiley-1994)-40-4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一卷芭蕉宛转心 回复 悄悄话 终于找到一个对Erickson理论感兴趣的博主,兴奋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