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坐三等车的甘地(5)

(2014-03-12 20:25:19) 下一个

说到英雄,有的华夏同胞说:印度有甘地,我们有岳飞文天祥。我以为甘地是跟岳飞文天祥不一样的英雄。

甘地与岳飞文天祥的区别是:甘地不认为赶走英国人就等于印度独立。印度人没有准备好独立不是因为有英国人在,而是印度人自己站不起来。所以甘地不把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看成只是赶走英国人的手段。他是在实验一种让印度人学会自己管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关心的终极问题是印度人自己,跟英国人没有关系。

甘地初到南非时,那里的印度侨民是一盘散沙。他从南非回印度时,那里的侨界已经是一个有议会、有报纸、有大量志愿者、能互相看顾的团体。他回到印度以后的三十多年做的也是一样的事。他不感兴趣赶走谁。他感兴趣的是他的民族的成长。

 

甘地1915年从南非回到印度时,大家已经把他拥戴为将领导印度独立的领袖人物。结果他不慌不忙,喜欢的事是祷告、种地、纺线、坐三等火车车厢在印度各处游走、为社会底层群众维权。这独立运动一直搞了三十多年,印度本土的政治力量也在甘地的影响下慢慢成熟,直到1947年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撤走。三十多年里,他领导的公民组织像他的自传一样透明,每次抗议活动前都要先在总督府那里打好了招呼。他没拿过枪,没搞过地下活动,也不搞“保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之类的宣誓。印度人就在这三十多年里慢慢学会了管理自己。

 

一直对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大意):不要把你的敌人或对手作为你生活的中心。我生活的意义不是要反对谁、推倒谁。我的意义是要过好我自己的日子。甘地做的事便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要从英国那里独立,是因为印度该学会自己管自己,不是因为英国是印度的敌人。

 

有人说,英国人和日本人不一样。跟英国人玩非暴力抵抗可以,日本人可不吃那一套。我的理解是:中国人眼睛里不必只有日本人。日本人只是中国人的所有问题之中小小的一个。1945年赶跑了日本人,中国人没有就从此天下太平。后来的什么钓鱼岛问题就更是泰山之一叶了。日本人走了,貌似是自己管自己了,可是坐江山的并没有把他们的同胞当作看顾的对象,虽然听起来他们跟他们的同胞说的是同一种语言。日本人走后,死在自己人手里的中国人比死在日本人手里的还要多。中国从来都是个被别人管的社会,因为中国人善于管别人,也善于被别人管,唯独不善于自己管自己。

外面来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自己里面的问题才是大问题。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外面来的问题自然就有答案。岳飞文天祥也是英雄。他们是解决小问题的英雄。岳飞文天祥这样的英雄常有。甘地不常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