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二)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2013-03-08 08:53:55) 下一个


 

如果孩子们有在玩游戏机和做作业之间选择的权力,他们中的一大半大概不会选择做作业,因为孩子不能预知教育对自己的价值。人在读一本书之前也不能预知它对自己的价值。所以“世界上价格与价值最不成比例的商品就是书”(周国平语)。人能一眼认出远远跑在马路上的宝马、奔驰,但不可能在茫茫的书架上一眼认出即将改变自己的那本不起眼的小册子。

也是由于这种不可预知性,书可能带给人的惊喜要远远胜过买来一辆宝马或奔驰。顾名思义,惊喜的“惊”就是不可预知。所有能让你一眼就看到底的东西都不会让你惊喜。

我是在图书馆的免费书车上拿到Stephen CoveyThe 7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不记得当时为什么要从小车上拣出这本书了 可能唯一的原因就是它是免费的吧。因为是免费拿到的,所以也没有抱什么期望值,只当是市面上诸多励志书中的一本,吃午饭的时候随便翻翻。

全书开篇第一句话是引用David Starr Jordan的 “There isno real excellence in all this world which can be separated from right living.”这一句把我吸引住了。那时我刚拿到第一份工作,满脑袋想的都是成功,但是隐隐有种双脚并没有踩在实地上的感觉。我并不为我做的事感到激动。为何如此,我不知道,也从未细想过,可能是我早已习惯了这种状态。这句开篇词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跟这本书结下了缘。

这本书我读得很慢,因为每读几句就会联想起远近的各种经历,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回忆、回味。从来没有过一本书能让我想这么多。这样读下来,一年才读了半本多一点。我被不断追问:到底什么东西对我是重要的,什么东西对我是不重要的。这问题对有的人可能再简单明了不过,但对我不简单。我从来没有想过这问题,现在第一次被问起,能想到的答案也是自相矛盾的。

不断追问之下,我知道了我为什么双脚没有落在实地上:因为我想要的并不是能满足我的。换句话说,我自以为想要的并不是我真想要的。我知道了对我重要的东西不是成功,而是“right living”。成功的坐标是在他人的眼里,right living 的坐标是在自己眼里。成功是将来时,rightliving 是现在时。人不可能活在将来,所以非要试图去活在将来就会在下意识里有双脚踏不到实处的感觉 人想骗自己哪有那么容易。

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一课是自我意识 (self awareness) – 姑且通俗地解释为自己给自己看病的能力吧。给自己看病,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病。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以我自己为例,我在读到7 Habits之前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我原来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病比头痛脑热营养不良之类的病要厉害多了。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我在免费书车上拿到它时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我被改变了,我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被引领出来了。在那之前,我看到的世界、看到的我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片灰色。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是值得去做的。7 Habits 告诉我这原来是因为我戴着的灰色眼镜。摘下眼镜,才发现万物本来的彩色斑斓。一本免费书中竟有这样妙手回春的宝藏,这让我惊喜、让我感到世间的温暖,也让我想起我的基督徒朋友说的话:如果没有别的船伸出援手,人是无法从一条将沉的船上把自己救出来的。

7 Habits 中说到人有三个发展阶段:小时候是dependence, 后来是 independence, 然后是interdependence. 用这个概念来看看我自己,我发现我其实从来没有从第一个阶段中毕业出来。没有人教过我该独立,我便也顺水推舟地依赖。我一直在依赖着某些人、事或幻想,包括我指望的事业成功:那不过是对饭碗、对饭碗带来的社会地位的依赖。我指望这些救命稻草能供给我所需要的一切。离不了救命稻草,就没有安全感。人没有了安全感,眼中的世界还能是什么怡人的颜色呢。

发现对这些东西的依赖的过程也就是摆脱对这些东西的依赖的过程。我能感到我从 dependence independence 的过渡。这就是自我意识 自己给自己看病的能力 在起作用。Independence 就是自由。自由不是政府或什么人给的。自由就是人长大的过程,是人摆脱对各种人、组织、或自己的各种幻想的心理依赖的过程。人自己的自由跟他所在的社会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不同的土壤给个人自由这粒种子的养分是不同的,所以自由在有的社会中可以生长健壮,在另一些社会中则艰难无比,只有生命力最强的极少数人物才能守住、成长他们的自由。

经历了这样的改变,再回来看看周围,我发现很多人直到生理上的老年也未能走出dependence 这个心理上的儿童阶段,因为他们无法逃离他们终生浸淫于其中的文化。比如,父母灌输给孩子孝道观念经常多半不是出于要培养孩子的博大胸襟,而是出于父母自己对衰老的恐惧和他们对孩子的心理依赖。父母自己都无法独立,就更别奢谈孩子的独立。父母脱不开对孩子的依赖,孩子也脱不开对父母的依赖,这种互相依赖不是7Habits 中说的第三阶段interdependence, 因为他们都还没有跨入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independence (独立)。经历过了independence之后而达到interdependence,这样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爱。在心灵从来没有独立过的人之间,他们的互相依赖是基于交易、利用和负罪感。爱是开放的,其对象是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孝道是封闭的、契约式的。有一次读到一位同胞回忆他的母亲,说他的母亲对他的期望是成为圣贤。这位母亲的胸怀就比那些给孩子灌输孝道的父母广大多了。

书的主线索是 Habits (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人所有行为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受习惯主宰的。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可以证实这个观察。习惯几乎就是人的一切。不会水的人掉进水里,他的习惯就是恐惧,然后就是绝望地扑腾,想逃避被水灭顶的经历。有这样的习惯,不呛水才是奇怪。人认为他的社会地位在他自己期望值的水平面以下时,他的习惯也是拼命扑腾,想逃避这底层的经历。人的每一个这样的习惯,用7Habits中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paradigm. 想改变这习惯,想要 paradigmshift, 就要懂得去主动经历被水灭顶的感觉。懂得了享受脑袋在水下的感觉、懂得了享受收入和地位在自己期望值以下的感觉,新习惯就代替了老习惯,right living 就不远了。人的所有成长都是打破老习惯、建立新习惯的产物。当新习惯变成老习惯时,它们又被更新的习惯取代。人就是这样如昆虫蜕皮一般成长的。

但是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只有一个办法。书中引用了Marilyn Ferguson 的话:“没有人能靠劝说来改变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守卫着一道改变之门这门只能从里面打开。我们开不了别人的门,不管是靠争辩还是靠声泪俱下。”想从里面打开这门,先要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里面。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的就是自我意识。

人也很容易习惯于灰色的心境而想不到他还可能拥有更多彩的生活。在读到7 Habits 之前,我已经像二十一世纪的北京人那样习惯了灰色的天空,以为那就是人生的常态。也没有多少人在情绪低谷时能想象他们的心境如何能比现在的更好。多年前,我到美国的第一天,我发现太阳在一半已落入地平线以下时还刺眼而不能直视,与我从前的暗红色夕阳的印象大不一样。许多年过去还记得这样的小事,可见人在改变他已经习惯的事物和环境时是如何不适应。现在国内的空气比那时又恶化不少,最近回国时所见北京正午的太阳是月亮之状。但我知道如果北京人懂得习惯是可以改变的道理,他们是会有每每沐浴在夺目的斜阳之下的那一天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7grizzly 回复 悄悄话 For me emotional independence was the highest hurdle.
Yes. I read the Covey book, in 2006, I think, and started to get over i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