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童年片断(一)

(2010-09-21 22:51:29) 下一个


      女孩儿六岁的时候,幼儿园告知妈妈女孩儿必须离开了,因为小时候迁户口时,年龄多写了一岁。她户口上的年龄是学龄,已经七岁了。

      上学,意味着要能独立走过从家到学校的那段路。妈妈看着女儿,挺犯愁的看着。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在爸爸妈妈工作的单位附近。要转两辆公交车,还要步行一段路。姐姐们都是七岁上的学,都独立做到了,这个女儿行吗?妈妈知道,这个女儿和别的女儿不同,本来长得瘦小,而且童稚未消,再说还不到学龄。

      像对其他的女儿一样,妈妈开始教女儿背诵家的住址:天津市和平区多伦道四箴北里十四号。女儿天资还算聪明,一遍就记住了。

      开始上学以后,女孩儿懵懵懂懂的,有时跟着姐姐们,有时爸妈领着,偶尔也自己走过几次,也还算顺利。爸爸妈妈有些放松了。

      这一天,天气阴沉沉的,下着毛毛雨。女孩回到爸爸机关,看了一眼墙上的钟,一个针指向九,一个针指向六。女孩糊里糊涂地觉得已经九点半了,大概是因为天已经黑了。女孩儿慌了,以为爸爸妈妈早就走了,所以掉头就往外跑。

      女孩儿没有钱不能坐车,就只能按着记忆中的方向,不停的走啊跑啊。女孩儿第一次感到家怎麽这麽远呀?来到最繁华的和平路的时候,女孩儿终于走累了,在马路的便道上,无助地哭了。

      不知哭了多久,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妹妹,你怎麽啦?迷路了吗?” 女孩儿抬起泪眼,看到了一个慈祥的笑脸。这是一个年轻人,戴着一副眼镜,弯下腰来和女孩儿的眼睛直视。“你的家住哪里?你家的大人呢?”女孩儿想起了妈妈教的家庭住址,熟练地背了出来。于是女孩趴在了年轻人的背上,安全又温暖。因为雨还在下,女孩的身上披着年轻人的中山装。

      终于到家了,听到声音,一家人都迎了出来。妈妈不停地说着谢字,不知说了多少遍。爸爸请年轻人进来坐会儿,喝杯热茶。年轻人说:“不了,得赶紧回去了。请不要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事。”话说完,年轻人就转身离开了。回到屋里,爸爸突然想起还没有问年轻人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爸爸赶紧追了出去,可是年轻人已经消失在了小巷的尽头。

      “这是我应该做的事。”这句普普通通的话,小女孩儿记了几十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