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搜索到啦:林青霞、胡慧中吃的台湾台北永康街牛肉面 (图)

(2008-09-04 17:11:31) 下一个



图:

1。台灣台北一家名店的紅燒牛肉麵

2。台灣台北的永康街牛肉麵

林青霞、胡慧中吃的台湾台北永康街牛肉面

维基百科欢迎您!若您来自中国大陆,请向我们回报您的访问情况(https地址)。

牛肉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台灣台北一家名店的紅燒牛肉麵
台灣台北的永康街牛肉麵
牛肉麵是泛指各種以燉煮過的牛肉塊為主要配料的湯麵食,其根源難以追溯,但與近代牛肉麵調理方式較為接近的麵食一般認為起源於兰州的牛肉拉面,原本是唐代回族所創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現今牛肉麵已是華人的普遍食物,各地方的牛肉麵都有其特色。現在有不少速食麵都是以添加牛肉或牛肉口味而成牛肉麵,尤其是在台灣地區非常普遍。

目录 [隐藏]
1 各種牛肉麵
1.1 兰州牛肉面
1.2 台灣牛肉麵
1.2.1 台灣川味牛肉麵
1.3 加州牛肉麵
2 製作方法
3 外部連結



[编辑] 各種牛肉麵
越南也有一種類似牛肉麵的美食,又叫越南牛肉河粉(beef pho)


[编辑] 兰州牛肉面
主条目:兰州拉面

[编辑] 台灣牛肉麵
在台灣,牛肉麵發展成一種特色的食品,一般區分為「清燉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注重濃厚的口味,以豆瓣醬, 醬油為基底的口味, 在市場上略居主流,又衍生出紅燒番茄牛肉麵、紅燒牛肉湯麵、紅燒牛肉乾麵等許多種類。
清燉牛肉麵:以花椒、胡椒和高湯為基底的口味. 又名「清真牛肉麵」,以清爽口感與紅燒口味抗衡。特色是所使用的牛肉都是當天現場宰殺的。台灣牛肉麵大部分使用的牛肉是牛腩肉,也有部份會讓顧客選擇改以牛筋肉或牛肚肉代替。
牛肉湯麵:「牛肉湯麵」沒有牛肉塊,僅有牛肉湯、麵條、以及一些極為小塊的牛肉末。也就是沒有牛肉塊的牛肉麵。
牛肉麵在台灣除了紅燒和清燉(清真)口味之外,還衍生出了許多獨特的種類:

番茄牛肉麵:主要是在紅燒口味的湯底中,加入番茄一起燉煮。
蔥燒牛肉麵:在紅燒的湯底中加入事先爆香的蔥。
麻辣牛肉麵:加入花椒的辣味湯底。
沙茶牛肉麵:做法與紅燒和清燉的口味完全不同,是利用牛骨熬煮湯頭,再加上沙茶醬。食用時會放上豆芽菜或豆苗。
牛排牛肉麵:加入高級牛排(例如:沙朗牛排)的牛肉麵,價格通常較貴。
咖哩牛肉麵:使用咖哩為湯底。
另外尤其是在台灣地區有不少速食麵都是以添加牛肉或牛肉口味而叫做牛肉麵。

[编辑] 台灣川味牛肉麵
台灣的川味牛肉麵其實是在台灣本地所發展出的牛肉麵種類,與在中國四川的牛肉麵口味完全不同。一般認為起源是由四川省來台的退役士兵將來自家鄉成都的「牛肉紅湯」加上麵條後而成。發源於高雄岡山眷村,在台北興盛後流傳至台灣各地。[1]


[编辑] 加州牛肉麵
主条目:加州牛肉面
其實就是台灣的紅燒牛肉麵,流傳到美國之後的名字。目前在中国大陆各地相當受到歡迎。


[编辑] 製作方法
以下是製作牛肉麵的大略方法,在食譜書籍中則可以查閱到更詳細的記載。用來熬煮湯頭的最佳選擇包括短肋骨、小腿和牛尾,因為這些都是含有肌腱的成份。雖然這些都是含有骨頭的部位,但在熬煮湯頭時若再加入一些骨頭將會更添美味。

將要用來燉煮的肉和骨頭放入裝有滾水的鍋子中,等待約一分鐘。再將肉和骨頭從鍋中拿起。
倒掉鍋中的滾水,重新加入冷水後再煮開。(以上的步驟是為了去除肉和骨頭上的髒污及血)
鍋中的水再份沸騰後,加入桂皮、八角、薑等香料。並加入鹽和豆瓣醬、醬油等調味。有時也可加入料理用酒(例如米酒)、糖等。
把要燉煮的肉和骨頭放回鍋中。蓋上鍋蓋,熬煮約二至三小時,或直到肉已經完全煮熟。
在另外一個鍋中煮好麵條和葉菜類蔬菜。之後將麵和蔬菜瀝乾。
將麵條和蔬菜放入盛有湯底的碗中。可再加上蔥花、蒜苗、酸菜等配料。

[编辑] 外部連結
台灣牛肉麵網
2006台北國際牛肉麵節
2005年台北牛肉麵節
食譜:紅燒牛肉麵

這是與食物或饮品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9B%E8%82%89%E9%9D%A2”
分类: 饮食小作品 | 麵條食品 | 牛肉 | 台灣食品

最后更改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09:13。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之条款下提供(详情)。
Wikipedia®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记的501(c)(3)免税、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牛肉面
价值中国推荐 2008-08-06 14:40:16 《中国新闻周刊》

以川味红烧牛肉面为代表的“外省面食”,如何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台湾美食之一?
    ★文/梁良

  台湾的观光局,近年针对来台观光客做过一项调查,问他们:最吸引他们来台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有高达54%的受访者认为是“菜肴”(流行的说法是“美食”),第2名的风光景色只占49%,历史文物更只占了17%名列第4名。可见台湾美食的魅力非同凡响。

  而在台湾小吃中,哪一样最具代表性呢?《远见杂志》曾对1000位本地民众做过调查,发现有15%受访者认为蚵仔煎最具台湾美食的代表地位;珍珠奶茶则以0.7%的些微差距紧追在后;第3名则是蚵仔或大肠面线,占了11.5%;三甲之后的前10名依序是:臭豆腐、卤肉饭、肉圆、肉粽、担仔面、牛肉面、小笼汤包。

  由于台湾居民有七成多是本省的闽南人,故充满“台味”的蚵仔煎、大肠面线、卤肉饭等台式小吃能够独占鳌头,以川味红烧牛肉面为代表的“外省面食”也被认同为最具代表性的台湾美食之一,则反映了有趣的“族群文化互相融合”现象。

  广义地说,“牛肉面”是泛指各种以炖煮过的牛肉块为主要配料的面食,其根源已难以追溯,一般认为起源于兰州的牛肉拉面,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但现今在华人世界最为普遍、享誉最高的一种牛肉面,应属在台湾地区自己发展起来的川味红烧牛肉面。在海外通称台湾牛肉面,到了美国则变身为加州牛肉面,现更以此名在中国大陆各地受到食客欢迎。

  牛肉面在台湾能够发展成一种特色美食,算是大时代下无心插柳的结果。据饮食史名家逯耀东教授的考据,冠上“川味”的红烧牛肉面,是台湾独创,四川当地并无此味。川味红烧牛肉面,有可能是从成都小吃“小碗红汤牛肉”转变过来;将小碗红汤牛肉配上面,就成了川味红烧牛肉面。

  在台湾的源头可能出自冈山眷村。冈山是空军官校所在,官校自成都迁来,眷属多为四川人,如今著名的“冈山辣豆瓣酱”,就是仿四川郫县的豆瓣酱制成。辣豆瓣酱是烹调川菜的主要调味料,川菜能够在台湾风行一时,就是因为有了冈山生产的辣豆瓣酱。烹调川味红烧牛肉面,也非得使用辣豆瓣酱,所以极可能是川味红烧牛肉面的源头。

  川味牛肉面大盛却在台北。上世纪的50年代初,在台北市宝宫戏院旁的信义路走廊下,有几档川味红烧牛肉面摊,其中一档不久迁至永康三角公园,成为后来的永康公园川味红烧牛肉面。如今永康街一带,因鼎泰丰的小笼包压阵而成为国际知名的观光美食区。

  1961年,台北市政府为了整顿中华路一带违建的脏乱,安置住在那一带共1600多间简陋的竹棚木屋的各省流民,自北门至小南门间盖起来了八幢四层楼的“中华商场”。各省新移民带入台湾的各种小吃趁机收纳于一地,不论是北京冰镇酸梅汤、四川红油抄手、山西刀削面、温州大馄饨、道口烧鸡、山东火烧等,都在此相继出现。来自冈山的川味红烧牛肉面亦置身其中。因口味浓厚、香味四溢而迅速出人头地,店面越开越多。

  附近的桃源街上,更出现了一二十家的川味牛肉面大王,各个“大王”毗邻而居一字排开,声势吓人,在当年成为台北街景一奇。很多香港客赴台观光,例牌节目是到此一游,吃碗牛肉面再摄影留念。

  可惜桃源街牛肉面已随时代演变衰退,现只剩二三家老店仍坚守阵地。

  曾经和川味牛肉面同时在台北流行的,还有清真牛肉面,又名清炖牛肉面,多由山东老乡经营,面摊原先集中在台北市怀宁街与博爱路一带的廊下。

  这些面摊子上支着一口铝制大锅,锅上架着个铁箅子,铁箅子上摆着几大块刚出锅的牛肉,顾客现吃现切。清真牛肉都是当天现宰的黄牛肉,锅里的牛肉汤微滚,顾客坐在摊前的长凳上,指着牛肉挑肥拣瘦。鼎沸的人气配上唏里呼噜的吃面声,颇有一种粗豪的野性氛围。

  这一区后来整顿交通,清真牛肉面摊就星散了,只剩遍布全省的川味牛肉面一枝独秀。不过以清爽口感见长的清炖牛肉面,还是有一群死忠的粉丝在支持,所以一般比较大的牛肉面店,都会同时贩卖红烧牛肉面和清炖牛肉面两种口味。为了吸引年轻的食客,有些老板又陆续研发出各种新口味,例如:西红柿牛肉面、葱烧牛肉面、沙茶牛肉面、麻辣牛肉面、咖哩牛肉面等。喜欢高级料理的甚至以进口高级牛排取代黄牛肉,一碗“精品”牛肉面可以卖到3000元新台币(约750元人民币)以上。不过,也有价钱低廉的牛肉汤面,只有牛肉汤没有牛肉块,吃起来依然十分有滋味,甚受学生和省钱族欢迎。

  马英九还在做台北市长时,为了推广观光旅游,于2005年首次举办台北牛肉面节,强打“世界牛肉面之都在台北”的口号,引起热烈回响。透过网络票选名店和创意牛肉面大赛等活动,全台北市的牛肉面店都摩拳擦掌地要争夺武林霸主之位。翌年,这个活动更扩大为台北国际牛肉面节,连外国的牛肉面达人都跨海来台争霸,将牛肉面的气势成功地拱上了国际级美食的宝座。★


宝岛台湾三美食

发布者:weimi
来源:原创
类型: 游记

出发地点:上海 -> 崇明风景区

到达地点:台湾 -> 台北 -> 无铭阙 马槽溫泉 龙门河滨生态公园 龙山寺 妈祖田风景区 金瓜石 金保山邓丽君墓 观音山 国父纪念馆 国立历史博物馆 关渡自然公园 关渡宮 福隆海水浴场 富基渔港.观光鱼 故宮博物院 海洋生活馆 河湾渡假村

这次简明概要写些台北的美食吧!

台湾很注重他们的美食文化,所以他们每年都会有很多美食票选活动。其实我觉得对于台湾来说他的美食是以小吃为主的,如果你去台湾,一定不要去大馆子去吃饭,因为台湾菜实在也就那样,而上海菜,江浙菜更没有必要去那里吃,很贵(和大陆比),也不是那么的正宗,不过如果你实在要吃可以去红豆食府,他的上海菜实在在台湾蛮有名的,或许和他们家千斤有关系吧!(她是前国民党主席的儿媳妇,不过长得真的很漂亮,又有气质)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小吃吧,鼎泰丰,他可是名声在外,在上海早就吃过了鼎泰丰,可到那里一吃,觉得怎么全不是在上海的味道,最好吃的还算是他的原盅鸡汤,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其次他的小菜也不错,小笼也行,不过对于在上海常吃小笼的我来说,就说还行吧!不过价钱有点贵,而且排队太恐怖了,天天11点开始就要排队了,大批的香港人,日本人,慕名迩来,反正11点钱不赶到,估计要等到1点以后,鼎泰丰也在台湾开了几家分店,但是最好吃的还是本店,信义路,永康街口,其实小笼这东西可是上海的特产,怎么偏偏台湾人把他发扬光大了呢!

说到了永康街,这条街可是条美食街,这里面的东西很多旅游杂志上都会提到,常看到香港人、日本人,拿着旅游书,在巷子里找东西吃。

那我觉得永康一定要去吃的就是永康街牛肉面,他可是全台北票选第二名,第一名在他隔壁叫老张,我觉得永康街的红烧牛肉面真的很好吃,首先台湾牛肉比大陆的好,据说上海买的牛肉都是打水的,所以牛味就不香了,台湾的牛肉面用牛大骨加中药和特调的调料慢火长时间熬成,所以汤头鲜甜,肉香浓郁。还有清炖牛肉面,个人觉得清炖的牛肉面台湾大学对面的大声公做的不错。而票选第一名,老张则是以番茄牛肉面闻名,我个人不喜欢。顺便给大家介绍上海一家还不错的牛肉面,老巷牛肉面,是台湾一个叫巷云鹏的老演员开的,他的牛肉面在算是上海做的不错的了,回到上海想起牛肉面,就去他那里解解谗。

街里还有一个叫台北冰馆的,开了十几年,生意好的吓死人,不过东西也确实好吃,我老公说,他是把爱文芒果第一个用到挫冰的冰点,那里的芒果冰生意最好。光光吃芒果或许会觉得太甜或太上火,加点挫冰,真的绝对是夏天的人间美味。在冰馆对面有一摊胡椒饼也很好吃,只有下午2点以后才有的卖。

还有一个越南小吃,我老公说很出名,可是我实在没那么多时间和肚子去吃,下次再去台湾一定不会放过。

台湾的烘培技术很发达,所以他们的糕点,面包都做的很好吃,凤梨酥一定要吃,我们家一致认为木栅的麦园的最好吃,他的凤梨酥皮薄,陷软,入口即化,每次回上海一定会带几盒回来。(NT25/个),还有通化街的佳奇烘培店里的凤凰酥也是超赞的,(NT35/个,凤梨酥加一个蛋黄),他家的大福(NT25/个,是日本饲料,)真的也很好吃,上海一定吃不到。SOGO地下室的大福也很好吃,不过贵了点(NT50/个)

小吃最多的就属夜市了,因为我们家离景美夜市很近,大概走路10分钟就到,所以对景美夜市特别熟悉,而且那里真的有很好吃的东西,首推日式炸鸡排,他是在路边的,他和其他炸鸡排不同之处在于,他在鸡排里用针筒打了芝士汁进去(大概是用针筒打的,老板不肯说),而且所有都是现点现炸的,所以咬下去还有热汁流出来,想到就快疯了(NT50/块)。第二是豆花,过桥那个入口进夜市第一摊豆花摊,也是生意最好的,不论冷热豆花都很好吃。(NT35/碗),第三就是蚵仔煎(NT30)和蛤仔汤(NT25/碗),过桥人口第一摊,超赞,蚵仔其实就是上海叫的牡蛎,但是上海由于不靠海,牡蛎不新鲜,但是台湾盛产牡蛎和蛤仔,所以味道特别鲜美。如果你喜欢吃辣可以吃在外面的一家麻辣鸭血,(招牌上很多电视台采访过他们,黄色的招牌)他是整个夜市最大家卖鸭血的,比其他摊贵些,但是我觉得物有所值的,确实好吃,鸭血(NT80/碗)

你也可以买些东西回大陆,台湾香肠一定吃黑桥牌,牛舌饼可以去SOGO楼下买宜兰,牛舌饼,芝士味和奶油味都很好吃,大黑松小两口的牛扎糖,广达香的肉松,还有刚才提到的凤梨酥等等,都是台湾的特产。

还有很多小吃,实在说不完,赛门甜不辣,龙山寺夜市的甜不辣,公馆夜市兄弟蚵仔米线,新店豆腐花城豆花,士林夜市蚵仔煎(哪一摊记不起来了),西门町的老天禄卤味,日船章鱼烧,日新戏院旁边的碳烤鸡腿,太多了,有些记不清了,还有些小吃会出现在之后的游记中。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