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间铃响马帮来 (图)

(2008-03-24 23:54:01) 下一个




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

  中国大西南的险山恶水和原野丛林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悠远的马铃声,串起了山谷、平坝和村寨,也串起了众多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

  如今,古道石板上的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江河的铁索吊桥也已几经沧桑,被当年烟火熏黑的巨石诉说着这段传奇,古老的茶马古道,正日益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进入藏区的马帮,大部分是用“软驮”运输货物,以免有些地段过度狭窄,骡马因货架碰撞山体而掉进深渊。

  在云南西双版纳,这块地球北回归线上惟一幸存的绿洲里,除了佛寺、高脚竹楼和傣家少女,还有着鲜为人知的老茶树和茶马古道的故事。

  云南是茶树的主要原产地,世界上用于制茶的植物有23属380种,其中15属260种分布在云南。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和最早的人工栽培型茶树,都在西双版纳。

  拥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茶园,西双版纳自然成为茶马古道的南端起点。

  历史上,西双版纳生产的普洱茶不仅作为献给朝廷的贡品,还远销西藏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每年跋涉在茶马古道滇藏线上运茶的驮马已达5万匹之多。

  唐宋时期以后,云南和四川的茶叶开始销往西藏地区,受到了藏族同胞的喜爱,以至于到了“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

  茶马古道也就有了两个出发点:

  一是云南普洱,

  二是四川雅安。

  从普洱北行的路线经过南涧、大理、中甸、德钦、碧土,

  从雅安西行的路线过泸定、康定、理塘、巴塘、芒康、左贡,

  两条路线在今西藏邦达汇合,然后又分为两条主要的商道通往印度。

  一是由邦达向西南行,经然乌、察禺进入印度东北角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与著名的“蜀身毒道”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

  二是由邦达经昌都一直向西,

  到达拉萨后又分为两路,

  一路经江孜等地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

  一路继续西行,经日喀则、拉孜、萨嘎、普兰到达印度、尼泊尔。

  从古代到近代,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运输主要是依靠马帮。

  马帮可以说是云南历史上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由云南的地理环境和驰名于世的马匹这两大因素结合而成。

  历史上云南以产马著称。考古学家从170万年前元谋人时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发现了马的化石;汉唐时期,云南有著名的“越赕马”;宋代的“大理马”更是驰名于世。而马帮的发展又与茶马古道的兴盛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帮为西南地区的对外交通贸易提供了便利,茶马古道的繁荣则促进了马帮运输业的扩大与发展。

  马帮形成初期,各家各户只是将自己的马匹用于短途驮运。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进行长途贩运的货物逐渐增多,加之复杂的道路状况,单人匹马很难成行,也无力承担全部运输业务,于是便数人相约合伙同行,共运一批货物,从而形成了最初的马帮。

  清末民初,云南各地出现了一批大的商帮,有些更是富甲全国。云南的商帮大多拥有自己的专业性马帮,有些商帮就是由马帮直接发展而来。

  经常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的赶马人早已习惯了简单艰苦的生活方式

  专业性马帮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从领导来讲,一般分为大锅头、二锅头、管事三等。

  大锅头1人,是整个马帮的头号首领,其他人要入伙搭帮,要向大锅头交纳一定数量的钱银。对大锅头的要求也比较全面,既要智勇双全,又要熟悉商情、各地的风土人情、道路和驿站的情况,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手段,能当家理财,管理好马夫、牲口和财物。

  二锅头为二号首领,大锅头不在时全权掌管马帮。

  管事则专门负责马帮内部的经济事务。

  马帮的大小按拥有牲口多少区分,5匹牲口为一把,5把为一小帮,设一小锅头负责。一个马帮少则几十匹牲口,多则成百上千。赶马人与牲口的比例,一般为4匹骡马配备一名赶马人。

  进入清代,云南外运货物总量大增,除了每年要运输京铜600多万斤以外,茶、盐等云南特产也是各路马帮驮运的主要货物。马帮运输业进入了鼎盛时期,茶马古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清代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的距离为5916里,而从云南普洱府到拉萨的距离则为7019里,中间有100多个驿站。如果再加上从拉萨到尼泊尔、印度等地的里程,茶马古道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万里之遥”。

  从自然条件来看,茶马古道滇藏线最为艰难。通道皆位于崇山峻岭之中,雨季气候炎热,瘟疫等各种疾病流行,人和骡马都极易染病,所以,商队通常是在每年5月雨季到来之前通过云南西南部地区。

  而从滇西北进入西藏地区,行走更为不便,夏有蚂蟥之害,冬有大雪封山。即使在天气好的情况下,马帮驮队也步履艰难,有的通道极为狭窄,宽不及尺,左边是绝壁,右边是深渊。由于道路状况较差,沿途缺乏供给,加之路途遥远,人马容易困乏,因而经常出现人亡马死的事故。

  随着滇川藏印之间贸易的发展,云南的一些商人和马锅头落籍印度、尼泊尔等国,成为华侨,其中以丽江、中甸等地的纳西族和藏族居多。这些人长期经营茶马古道上的驮运业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茶马古道成为中国西南惟一的一条陆路运输线,马帮驮队从印度运进大批的国际援助物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滇藏公路和川藏公路,大多地段是以茶马古道为基础。汽车代替了驮马,茶马古道也已成为历史,不过在云南边远山区,马帮至今仍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那些往日的马锅头和赶马人,如今已进入古稀之年,他们聚在一起的话题,仍是当年赶马途中的轶闻趣事。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已开始种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饮茶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饮茶的历史也长达千余年。

  藏族人真正养成嗜茶的习惯,却是在七世纪文成公主进藏,唐蕃联姻以后。

  这位汉藏人员的友好使者,除了给雪域高原引进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外,还带去了许多生活用品,茶叶就是其中之一;她力行推广唐朝的饮茶方法。

  慢慢地,藏族人发现在清水里加茶叶熬煮而成的茶汁,不但清醇可口,而且还能帮助肉食和奶油的消化,起着溶脂化腻的作用。从那时起,饮茶之风逐渐传开,由王宫贵族独享变为全民的爱好了。

  随着藏族民众对茶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由朝延派出的访问使团或唐朝派驻拉萨的宫员们带茶进藏的方式,已不再适合。于是吐蕃王朝在藏汉交界的某些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农牧区,开始了小额的以物易物的茶叶贸易。

  藏族人用当地的马匹和土特产品,换取汉地的茶叶以及布匹、丝绸、瓷器等物质。

  公元11世纪前后,汉藏边境地区的茶马交换贸易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将茶叶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

  进入宋代,茶马交换的民间贸易形式又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是小型分散的。为了促进“茶马互市”进一步发展,宋王朝将它纳入政府管理下进行。

  熙宁六年(1073)在甘肃兰州、河州(甘肃临夏)、秦州(甘肃天水)、岩州(四川松潘)、黎州(四川汉源)、雅州(四川雅安)等地设立茶马司,建立茶库,储备大量的茶叶,专门换取马匹和藏民带来的金银制品、皮毛制品、动植物药材、佛教用品等。

  在以后的几百年间,“茶马互市”形成的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得到更大的发展,一直延续到藏区开展民主改革前,有了汽车运输时才终止。

  历史上,有若干条将茶叶运往前藏和后藏的茶马古道。

  从云南大理经中甸到拉萨,

  从青海西宁经玉树到西藏,

  从康定经甘孜到昌都便是几条主要的线路。

  其中从康定经巴塘到藏东,再到日喀则的这条古道犹为著名。建国初期建成的川藏公路,大致也是沿着这条像羊肠子一样的茶马古道修筑的。

  古道长达二千多公里,途经世界上大江大河最集中,雪山峡谷最多,地质结构和气象条件最复杂,海拔起伏最大,被称为地理奇观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段。

  在川藏公路通车前的几百年间,一支支运茶的马帮商队,犹如蚂蚁搬家似的,从未间断过在雪山古道上的攀缘,他们在这条道路上经常遇到地震、洪水、泥石流、塌方、暴风雪、雪崩等自然灾害;

  另外,还时有强盗拦路抢劫,土酋敲诈勒索,投毒者的谋害和瘟疫的侵扰。

  然而,运茶的商队照样年复一年进行着最艰难的长途跋涉,把藏民称着是“黑色金子”的砖茶从康定运到西藏的千家万户。

  西藏学研究人员认为,当年运茶的马帮商队,在这条著名的古道上,创造了世界骡马驮运史上最伟大、最悲壮的奇迹。

  在青藏高原,不论是城市、乡村或是农区、牧场,只要有藏族人居住的地方,都可以闻到醇郁的酥油茶香味。

  酥油茶色泽淡黄,味道鲜美,香气扑鼻,既是高原佳饮,又是营养极高的补品。
  
  打制酥油茶的工具,通常使用半人高,碗口粗的木桶。打制时,将沸开的茶叶水、盐、牛奶、酥油依次按比例倒入筒内;如果是贵客临门,或是富裕人家,还会加进花生仁、核桃仁、葡萄干、鸡蛋等。

  抓住筒中的木杵,上下反复搅动数十次,使茶汁与油脂充分融合,随着一声声有节奏响声的停止,色、香、味俱全的酥油茶打制即成。

  另外,也有不用酥油而用别的东西拌合打制的。如奶茶、牛油茶、骨汤茶、炒茶、甜茶等,这些茶也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制作方法,但比酥油茶的档次低,却也别具风味。

  去藏族地区旅行,在藏族人家中做客,他们首先会恭敬地给你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接着敬一碗酥油茶。

  在高原上喝酥油茶,不仅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而且还能产生异想不到的作用;当饥肠辘辘,感到精疲力竭时,喝上一碗酥油茶,顷刻能消除饥饿感,使身体增添力量;在严寒的冬日里,热茶落肚,全身立刻会觉得暖烘烘的;从内地初到高原的人,由于缺氧,常常被折磨得难忍无比,每逢遇到这种情形,藏族人会规劝喝上几碗酥油茶,使人减轻一些高山反应。

  藏族人认为身患疾病时,喝上一碗茶,也能解毒疗病,消毒去邪;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表明饮茶在藏族人生活中的地位。另外,经过久熬深煮剩余的茶渣,农村牧场的人们也不会轻易倒掉,用来喂马,可以催膘助长,喂给牛羊,还能增加产奶量。

  在藏族地区,茶并非仅仅做为饮料存在,它还有广泛的用途,更高的社会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还是吉详欢乐和美好事物的象征。

  去参加婚礼、探亲访友,或去寺院朝拜供佛,要送的礼物中,第一件必定是套着哈达的茶叶。

  藏族人真诚地相信用茶赠友,会带来吉详欢乐;赠给亲人,会使爱情坚贞不渝;用以敬佛,会召唤来神佛护佑;人们用赠送茶叶这种神圣、崇高的礼节,表达着心中的愿望。

  这个独特的风俗,是藏区为数不多的一种仍然没有被其他形式所取代的礼仪,至今仍在延续。

  藏族用马换取茶叶的交易在古代叫做“茶马互市”,这条穿越横断山脉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道路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

  到了明朝,随着茶马交易的发达,“茶马互市”的市场从雅安、碉门(今天全)、芦山西移“打箭炉”,这便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康定。茶马互市让这片荒滩变成了城市。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准“行打箭炉市,蕃人市茶贸易”。正是这位大清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一纸王命,改变了这片荒滩的命运,使后来康定成了西陲重镇。不包括其他物资,仅茶叶一项在康熙年间每年交易量就达八十余万包。

  嘉庆年间最高可达一百多万包,一百万包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千多万斤。

  茶马古道上的运输主要是靠人背。至今,茶马古道的青石上还遗留着当年马踩下的蹄印和脚夫们用拐把歇息时拄下的一个个深坑。

  内地的盐、茶、丝绸运往康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皮毛、名贵药材运往康定,康定变成了藏汉物资文化交流中心。

  藏区所需物资从这里一条沿甘孜州南线经巴塘进藏,一条沿甘孜州北线经德格进藏。由此形成了川藏“茶马古道”。

  随着历史的推移,川藏“茶马古道”不再是一条物流通道,而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是藏汉民族经济往来的桥梁,又是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文明通道。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