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廖承志与广东土改

(2007-10-21 06:05:25) 下一个
廖承志与广东土改——求真务实说廖公

——————

  编者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历来讲究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工作中他敢于坚持原则、直抒己见,敢于纠正错误的做法,维护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铁竹伟在《廖承志传》(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多视角地详尽叙述了廖承志光明磊落、求真务实的作风。

  保护华侨房屋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轰轰烈烈搞土改。廖承志组织了几个工作组到广东、福建等侨乡调查土改情况后,代表侨委向中央提出:

  华侨的情况必须有特殊的政策:按土地法规定,留下中农的土地数量外,其余部分,应该分掉的就分掉;可是华侨自己(包括其中地主、富农成份的)房屋,一律给予保留,凡是已经分掉的华侨房屋一律应该退回。理由也很简单:

  华侨的房屋大部分是从国外寄钱回来盖的,并不是他们靠土地剥削而来的。况且,家乡的房屋在海外华侨的心目中,就是他们的根,没收华侨地主的房屋,解决不了几户贫农的问题,却如同挖掉了华侨的根,伤害了他们的感情,给海外国民党留下了造谣惑众、挑拨离间的可乘之机,从战略眼光来看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央经过慎重考虑,赞成并下发了文件。

  广东省华侨最多。土改没收的华侨房屋也最多,海外华侨的意见当然也就最大。

  廖承志亲自来到广州,参加广东省土改会议。会上,争论十分激烈。

  当时省委一位分管土改工作的书记,明确表示:对这个政策我们不理解,贫下中农不欢迎,我们也不欢迎!再说我们省委已经研究过了,分掉的房子无法收回,请中央修改政策。

  廖承志据理力争,分毫不让:必须坚持中央的政策。正因为我们领导的思想不通,所以下面谬误之事愈演愈烈,许多地方不仅不退房,更有甚者,把侨眷扣起来,然后逼他们写信给海外的亲人,要他们赶紧寄钱赎人。

  廖承志在省委领导层的会议上,坚持原则,寸步不让:“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海外华侨收到这样的家信,十分寒心,也十分恼火。国民党乘机煽动华侨反共情绪,还组织了华侨在联合国控诉共产党扣留人质,敲诈钱财,不仅口头声讨,还拿出家信,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影响坏透了。”

  “不要忘记,东南亚的许多华侨,都是小商小贩,都是劳动人民。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曾慷慨捐钱捐物,甚至送亲人回国参加抗战!对于和我们共产党共过患难的老朋友,我们怎能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呢!?”

  然而,廖承志的观点并不容易为大家接受,会议上争吵得很凶。

  官司打到中央。

  当时管这项工作的是邓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受中央委托,亲自给广东省委打了电话:“中央这个政策是中央常委会讨论并制定的政策,一个字也不能改,要坚决执行,无条件地执行!”

  当年的广东省委的主要负责人明确表态:“对中央的指示坚决执行。暂时退不出来的房屋,先打借条,将来一定还。”

  只是往后,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风风雨雨又风风雨雨,直至1978年,广东省当年占去的华侨房屋仍不曾退回,这曾使廖承志非常难过。

  他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还说过:“这个账必须要还,我们要不还,我们搞好华侨工作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我们欠人家的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错误的,对华侨房子问题,不要从经济利益上去看,要从战略上去看,这是牵涉团结国外几千万华侨的一个根本问题。”

  辨析“海外关系”

  1962年,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全国发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严正警告。

  廖承志在广东省、广州市直属机关科以上中共党员干部大会上,竟然大胆提出:“海外关系”的提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廖承志站在主席台前,坦率的程度令满场震惊:

  “谈到海外关系,最严重的是我。”

  “我向你们交待,我在香港有多少亲戚呢?如把我的表姐妹、表兄弟、表姑丈、表姨夫通通算在一起,恐怕有400多个。这就是我的‘海外关系’。”

  “如果真正要根据这个‘海外关系’的话,我这个华侨事务委员会的主任,还要挨审查喽。但是中央并没有这样做。”

  “既然我可以有这个‘海外关系’,那么别人有‘海外关系’为什么就解决不了呢?!”

  “现在‘海外关系’流毒不浅。

  第一,只要他有‘海外关系’,参加党困难了,参加青年团也困难了,甚至结婚也困难了。在机关工作,一旦发现‘海外关系’,马上就考虑这个人下放劳动,这是

  第二。第三,如果收到信,收到侨汇,那问题就大了。我看,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海外关系’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他在海外有国民党关系的话,那么,这个关系就不叫做‘海外关系’,而是国民党关系。

  就是国民党关系,也要区别清楚是历史的问题,还是现行的问题?无差别、无分析地把回国的华侨当做‘海外关系’来处理,戴着有色眼镜,屁股坐在档案上面,不看他思想发展,不看他的进步,不看他们觉悟程度,这样不好。这是对华侨工作的最大损害。”

  “‘海外关系’这个看法,毛主席老早就批驳过。

  在我们保卫工作、肃反领域里,曾经有这么个说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阶级斗争就越加尖锐,反革命就越多。

  毛主席就驳斥了这个看法。华侨情况怎么样?”

  “事实说明在华侨爱国力量壮大之下,华侨里面反对革命的不是越来越多,而是逐渐缩小,我们何必扩大化呢?”

  “‘海外关系’反映一个心理,就是毛主席说的两个字‘怕鬼’。有怕鬼的思想,总感觉到华侨是个‘鬼’,总感觉到港澳是个‘鬼’,接近这么一个‘关系’,浑身就感觉不舒服,毛骨悚然,总想多方加以限制。这是见鬼思想。”

  “现在我们科学界的尖端人物还不是有‘海外关系’吗?我们全中国有名的科学家恐怕绝大多数都是从海外回来的。所以对‘海外关系’这么个提法,现在要重新说一下,参加会议的同志,拜托,拜托,大家对‘海外关系’这条,应把它干净、彻底、全部地消灭掉。即使在国外是国民党特务,也得作具体的分析,弄清楚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不然,‘海外关系’满天飞,我看害人不浅。人事部门的同志们也要拜托、拜托,对‘海外关系’这个问题,不要关起门来,做文牍主义的文章,得具体去看,要分析。要争取这些人。这些人都是包括在百分之九十以内的。否则,我们要犯严重的错误。”

  廖承志的这番拜托之词,讲得真真实实,坦坦荡荡,场内坐着的干部脸发热,鼻酸楚,眼含泪,以热烈的掌声道出自己震撼、感激、激动、温暖的心绪和情怀。

  善待友人斯诺

  外国朋友对廖承志称赞最多最普遍的,还是他浓浓的人情味。

  说到人情味,在当时一些人眼中,似乎被划入另册,成为资产阶级的同义词。在这样的氛围下,廖承志的人情味,对外国人来说,似乎便成为熊猫一样的稀世珍品。

  1960年,美国老朋友斯诺来中国访问。因为他与美国国务院关系多,加上他写过一些文章,批评中国的大跃进,受到有关部门的怀疑,对他的接待规格很低,很冷淡。
  有人向廖承志报告了这件事,廖承志非常生气:

  “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嘛!想当年,有多少外国人就是看他的《西行漫记》,才了解中国有个共产党,才知道中国西北部有块不屈不挠的延安抗日根据地嘛!有多少海外华侨青年,就是看了《西行漫记》,才会抛开安逸的生活,不顾父母阻拦,不远千里,跨海渡洋,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抗日队伍嘛!”

  “我们的老祖宗尚且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没有这点海量和涵养?!”

  他立即抓起电话,向周恩来作了报告。

  得到批准后,廖承志连夜拨通了诗人朱子奇的电话,郑重叮嘱说:“大诗人,请你暂时搁下手中如椽大笔,抽出身子,以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代表的名义,出面陪同斯诺先生活动几天,他想参观哪里,就安排哪里。”

  突然提高了接待规格,突然又有了老朋友陪同,斯诺以其记者的敏感,追问诗人朋友缘由。一提到廖承志,斯诺两眼放出喜悦的光芒,连声欢呼道:

  “哦,能见到廖,我就放心了!事情就好办了!我有好多的事要与他谈!”

  就是这一次开始,斯诺在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沟通了信息,为后来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中小标题系摘编者所加)

作者:铁竹伟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