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欧阳健 脂砚斋 新红学派(1) 2005-01-03

(2005-01-29 02:19:53) 下一个
欧阳健是研究明清小说史的专家,他原本并不是红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要校 刊,整理和重版明清小说,他才开始接触到[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和研究这些版本的 专家----新红学派。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几年后,他会处于红学研究的风暴中心, 以至不得不诉讼于法庭。风暴过后,他静下来,撰写专著[还原脂研斋],对以往的 红学研究和新红学派做了学术上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红学体系。那么,他究竟和 占红学研究统治地位几十年的新红学派争辩些什么呢?这就需要回过头看看什么是 新红学派和他们的理论了。 简单说,新红学派的创始人和旗手是胡适先生,于1921发表的专著[红楼梦考证]是 新红学派的开山之作。以后经过两个主要的红学家----俞平伯[红楼梦辩]和周汝昌 [红楼梦新证]----的充实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红学体系,人们称为新红学派。 这个体系有三个主要理论(或研究成果):1) 确定曹雪芹的著作权,肯定了曹雪芹是 [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以及曹雪芹的家世;2)[红楼梦]是曹雪芹以自己的家世为题 材所撰写的自传体小说,而不是象索隐派宣称的[红楼梦]讲得是某人某家的某事; 3)[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著,而是高鄂在程伟元同谋下炮制出的膺品。 这“三讲”统治了红学研究近八十年的历史。尽管“自传说”在批判俞平伯后有了 改变,但本质上贾家即曹家,宝玉即雪芹却深植在红学家和广大爱好者的心中。现 在那些连续剧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所编写和发挥的。 为什么新红学派得以建立这“三讲”呢?这就要归功于脂砚斋他老人家了。1927年, 胡适收购了一本名为[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手抄残本(称“甲戌本”)。在这个本上,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有个叫脂砚斋的人及他的一些朋友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所写 下的众多评语。这些评语不仅可以解释,诠注许多隐讳及难以理解的词句,而且可 以命令作者不写,改写或删却文章的某个部分。同时,他又以当事人的身份讲述了 书中所经历的故事,感慨世态的变迁。最令红学家看中的是他明确写出了曹雪芹的 卒日---壬午除夕,使的红学家们找到了解决更多难题的钥匙。在这以后的数十年, 人们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了近十种署名或不署名的脂砚斋的评本,补充了“甲戌本” 的不足。红学家把这十几种本子统称为“脂评本”或“脂本”。正是由于这些本子 的存在和互相补充,才使得新红学家们建立了以“脂评”为基础的新体系。但是, 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脂砚斋是谁,他和曹雪芹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他的 评语是否真实,等等。新红学家们都无法解释。因为没有更新的史料被发现,这些 迷惑一直在困绕着新红学家们。而且因为许多评语和史料互相矛盾,于是即便同是 新红学家,也有许多重大的争论。比如曹雪芹的卒年究竟是壬午还是癸未(有另一史 料可证曹雪芹应死于癸未年)?再比如曹雪芹活了四十岁还是近五十岁?因为这个问 题关系到曹雪芹是否有机会经历了衣锦繁华的童年而写出了自传体的[红楼梦]。新 红学家们为这些重大问题也足足争论了几十年。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以脂砚斋为中心 的系统内的争论,谁也没有怀疑过脂砚斋和“脂评”的真实性。 是欧阳健第一次系统地向这个系统,特别是向脂砚斋举起了闪亮的砍刀。他要摧毁 整个新红学派藉以生存的基石。可他是否认真的想过他这样一来将要影响到整整八 十年数以万计的真红学家,假红学家,红学大腕,红学票友,上至胡适,俞平伯, 下至业余爱好者--我,都会失去了看家的本钱。这怎么能不引起喧然大波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Zucker 回复 悄悄话 挺有意思,目前不明就里,看看再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