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学会欣赏彼此的不同,会享受更广阔的世界。
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个人资料
JustTalk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书推荐:《正见》

(2019-11-30 14:57:33) 下一个

关于佛教,我的接触比较少,第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是2017年年底,圣诞节、新年放假期间,追完了印度电视连续剧《佛陀》。看字幕的,一分钟也不能眨眼,里面都是帅哥美女。

按照电视剧里的表述,佛陀出生几天后丧母,姨母和父亲怕他感受苦痛,把城里的老、病、残都赶到新城。但佛陀还是从鸭、鸟动物的生死现象中体察到了生活的苦痛,爱心满溢的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替换一头将要被宰杀祭祀的牛。几年挣扎,他终于离家苦修,寻求解脱世人苦难的方法。

佛陀早年苦修,进步神速,最后山洞里绝食绝水多日。但这禁食卧石苦修并没有让他找到真理,还差点饿死。附近村娃及时发现晕倒的他,喂水喂饭,救了他一命。娃用非常浅显的话点醒了他:“你自己都快要饿死了,还谈什么解救众生之苦!” 佛陀从此不再追求刻意的“苦”,而是坐在菩提树下干松的草垫上,接受孩子们带给他的食物和水,在满足肉体基本生存欲望的基础上,潜心思辨,终于悟出真谛。

可惜电视画面只能表现“思辨”的内容,并不能表现如何思辨。佛陀悟透后第一个分享就是和照顾他的村娃一起吃橘子,解释如何“享受当下”。佛陀强调的修行方法是“思辨”,并不是单纯地打坐、止息、冥想。

我一直对剃度出家有些质疑,当我看到佛陀指着那个没有剃度、没有离过家,一直在皇宫里默默照顾家人和皇室成员的马车夫说:“看,这才是最伟大的比丘!”这一时刻,我的泪流下来了。在凡尘生活里修炼,诱惑太多了。但正是因为诱惑多,我们得的“道”才会更多!逃避生活责任,修行得“道”大概也要弱些吧!

读《正见》是我第二次接触佛教。这是一本扫盲书,通俗易懂,结构简单,还有点小幽默。作者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泼切,出生、成长于不丹,英文名字是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这本书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着重讲了四真谛,也称四真理、四法印、四见地、四观点:

  • 诸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 诸漏皆苦:一切情绪皆苦。
  •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
  • 涅槃寂静:涅槃超越概念。

按作者说,“这四个旨意,没有任何道德性或仪式性的内容,也没有提到善、恶的行为,而是根据智慧而来的实际真理。佛教徒最关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伦理倒是次要的,偶尔抽一两口烟或有一点风流韵事,不表示你不是佛教徒。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容许去做邪恶或不道德的事。”

一个人只要接受了这4项真理,就是一个佛教徒。“如果能够将这4项真理长存于心中,有人问起,能够马上记得毫不犹豫,即使没有接受过佛陀的教法,甚至从未听说过释迦摩尼的名字,也可算是与佛同道。”

1.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这个和《周易》里讲的“世间万物都在变”是一个概念,佛陀没有用一切事物皆是无常,而刻意使用“和合”,可能是要提醒我们事物的和合本质。所有事物都不是单一的,不仅仅是有感受的人类,其实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一样是独立、恒常、纯粹的。
不仅是和合,而且一切事物都会改变,都不是永恒。我觉得这一章主要是让我们理解宇宙万物的不定性。顺利的时候要准备有可能的困难,逆境的时候要相信有可能的缓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一切情绪皆是苦
喜怒哀乐悲恐惊思怨恨恼怒烦......这些描述情绪的词里,除了“喜乐”,其余的都是负面情绪,自然都是苦。而且大喜伤心,乐极生悲,似乎喜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不过还有“乐”呢!
当年佛陀离开王宫苦修寻找的就是要解脱痛苦。当佛陀找到解脱痛苦的方法,解救了众生,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应该会有喜乐的吧!这种发自内心的喜乐、满足,应该不算是苦吧!这是我对这一章的一个小异议。
但毕竟绝大多数的情绪都是苦,要摆脱情绪的困扰,先看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目前我的认知是:当现实和我们的期望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情绪。
     现实<期望值,产生负面情绪;
     现实>期望值,产生正向情绪。
第一条里说“一切事物皆无常”,普通凡人很难有能力去掌控事物状态和变化。当丰满的理想撞上骨感的现实,负面情绪爆发,痛苦不断。

3. 一切是空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就是凡事都是空。这段内容我读了两遍也没有读懂。
这节里,作者反复用了一个例子:一个老师去接徒弟,突然雷鸣电闪,暴雨自天而降,旷野中没处可藏。老师看见不远处有个牦牛角,就躲进去了。而且还说:牦牛角中有很大空间,请大家一块儿进来避雨。
既然“凡事”都是空,哪里来的雨呢?哪里来的牛角?哪里来的人呢?没有雨、没有牛角、没有人,又谈何躲进牦牛角避雨?
我觉得凡事都是空,指的是没有形体、时间、空间、方向、大小、好坏...等等这些标签,具体来说就是放下执念。因为我们头脑里有“淋雨不好,我们需要找个地方避雨”这个观点,所以才产生了这一系列的反应。试想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雨到来时,人们会去找地方避雨?还是跑到雨中欢呼雀跃?
导致痛苦的不是雨,而是“避雨”的执念。若能坦然接受现实,雨来了洗个澡,雨停了晒太阳,随遇而安,何苦之有呢?所以我觉得这一条其实更主要的是劝解大家放下执念,放下所有不现实的期望值。

4. 涅槃超越
如果能够理解前面三个的理念,并将它们时刻运用在实际生活工作当中,最终能够达到的应该就是这种涅槃超越的生存状态,这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
不过别忘了第一条,一切和事物皆无常。人们即使是达到了涅槃的状态,也仍旧需要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来不断反省自己所持有的观点,随时随地的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的变化,努力维系这个一直都在变的状态。

总结
一切事物都在变,我们能够掌控的其实很少、很小,自强不息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明确自己的想法,了解现实的困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和结果,及时从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作为一介凡人,如果能修行到这里,虽然远远没到佛陀的涅槃境界,也可算是得喜乐平安了吧!

任何观点都只有一部分是可取的!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微笑微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