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笔屋

军旅生涯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梦 这不仅仅因为我是军队大院里长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经是军营里的兵!当兵苦,当兵甚至要牺牲生命、亲情、爱情。
个人资料
少壮军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5)L叔叔

(2022-11-28 04:06:09) 下一个

 L叔叔

 

时间:1950年12月---1966年10月

 

  L叔叔是父亲的老部下,也是和母亲同年入伍的战友及同乡,1950年成都解放,一心向往新中国向往共产党只有13岁的L叔叔瞒着家庭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母亲一道从成都千里迢迢来到甘肃张掖,在解放军三军文工团当了一名文工团员。因为他比母亲小五岁,所以母亲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弟弟处处关照。而父亲当时在文工团任指导员,不久一军三军合并成为重装军,L叔叔与母亲一道调往一军七师文工团,父亲则因为执行总参谋部机密任务而与L叔叔和母亲断了联系。 


  L叔叔的父亲曾是民国时期川军的一个旅长,这样的出身背景为他在之后部队诸多境遇不顺埋下了定时炸弹。人们一定会问那个年代那么小也可以当兵?因为军队当时正是用人之际,特别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青年。1950年成都刚刚解放,政治上的审查只要愿意革命不论成份都可以参军。像母亲这种出身民国高官所谓反动家庭的,兄妹十人中就有六个参军入伍,母亲的二姐(20岁)母亲(18岁)6妹(16岁)7妹(14岁)8弟(12岁)么弟(9岁)。除了二姐在部队当文化教员,其它几个都在不同军级文工团当文工团员。因家庭环境的熏陶,母亲的兄妹个个能歌善舞,特别是母亲的七妹最后到了空政歌舞团跳芭蕾。由此可见当时军队多么需要有文化有专长的人。而我的父亲也是13岁参军,初小毕业就在贺龙的八路军120师当卫生护理员随后又上了军校,所以L叔叔13岁入伍就不足为奇了。 

志愿军7师文工团与朝鲜人民军文工团员合影,第一排右2佩戴三等功勋章的就是我母亲


  L叔叔有着四川人的特点,个子不高,白白的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豪爽开朗和四川袍哥重情重义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是与父母亲走的最近可以交心的战友。因为父亲曾是他的指导员,所以他对父亲称呼一定要加上职务以示尊重,而对母亲从入伍那时起就一直叫大姐。


  L叔叔刚到文工团工作主要是打杂,基本是那里需要到那里。像拉幕准备道具,或者因节目需要演个小孩什么的,原因是年龄小个子矮。一次节目中需要模仿电话铃声的闹钟突然不响了,而让闹钟发出声音是由L叔叔负责,情急之中聪明的L叔叔亮出他的绝活,用口技模仿了电话铃声,保证了节目的顺利圆满。成为母亲经常当着我和林叔叔面的笑谈。 


  一九五三年,L叔叔和母亲作为志愿军一军的一员奔赴朝鲜,为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战士演出,护送伤员,在战火中得到考验和成长。而父亲在朝鲜执行完秘密任务以后调回到老部队志愿军一军军部工作,父亲与L叔叔和母亲在朝鲜再次相见。停战以后,志愿军一军继续留在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道修筑防御工事重建家园。一九五六年刚刚在朝鲜新婚不久的母亲,就因裁军转业回国分配到天津市文化局。而这时的L叔叔已经成为志愿军7师文化科专职的摄影干事。不久父亲也从一军军部调到7师担任文化科科长,就此L叔叔又成了父亲的部下。

 

L叔叔和父亲母亲及他的志愿军战友们在朝鲜的合影,因翻拍后面的人像模糊,只能找到我父亲(第一排右1) 


  母亲到了文化局被分配到天津历史博物馆,很快熟悉了业务,一年多后己能独当一面,而相邻的自然博物馆新来一批讲解员需要培训,人手不够求助历史博物馆,馆领导就把培训的任务交给了母亲。机缘巧合的是培训过程中有一个年轻貌美声音绵软的姑娘引起母亲注意,通过接触了解知道姑娘姓张是天津人,单纯善良未曾恋爱,立刻想到还在朝鲜的弟弟L叔叔。随即一封信附上姑娘的照片寄给L叔叔,信中把姑娘如何如何好说了个遍,提议L叔叔利用休假到天津与姑娘见上一面。当然母亲这边也把L叔叔夸得一踏糊涂,虽然两个未曾谋面但已经彼此有了好感。不久L叔叔来到天津与姑娘相见,俩人是一见钟情,不知是美女爱英雄还是英雄爱美女,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1958年L叔叔和父亲所在的志愿军一军最后一批离开朝鲜回国,驻扎在豫南靠近淮河旁边的一个小镇上,L叔叔与姑娘交往更加便利,经过一段时间的鸿雁传递和见面,59年初L叔叔与姑娘结婚,而这位姑娘就成了我的张阿姨。L叔叔每次回天津探亲都和张阿姨来看望母亲,再不久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与我同岁。

 
  六十年代初的中国政治上相对宽松,主要是对大跃进浮夸风导致的六二年自然灾害予以纠正反省,而军队由罗瑞卿倡导的大练兵大比武热潮也如火如荼的进行,尤其全军大比武场地分别定在北京怀柔、甘肃天水和L叔叔与父亲所在的部队营地。L叔叔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他要到各部队拍照片采访写消息登报发表,十分的忙碌。然而到了1965年政治风向突然改变,林彪的政治挂帅替换了大练兵大比武,罗瑞卿被清算批判,那些在大练兵大比武表现积极的都要检讨,这里包括
L叔叔。L叔叔曾私下与父亲谈起他的茫然与不解,父亲无奈的告诉他,这就是政治。 


  1966年疯狂的文革开始,父母与L叔叔这样出身所谓剥削阶级家庭的开始岌岌可危,住在我们家四楼母亲的同事李嘉玲阿姨被打成胡风反革命分子,游街批斗戴高帽。而周围到处是抄家,被斗死打死自杀越来越多。这时有人给母亲贴大字报,“像她这样出身反动官僚家庭的人怎么能够在这么重要的岗位?”如果不是父亲在部队母亲曾是志愿军,加上母亲单位同是部队转业的领导保护,像母亲这种出身"关!管!杀!"的家庭早已揪斗殴打。想着不是斗死就是打死!无助的母亲想到了自杀,而看着我们三个年幼的孩子,一直下不了狠心。恰在这时L叔叔从部队探亲回天津,得知这种情况出主意让母亲赶紧拍电报让父亲回天津商量对策,同时建议母亲随军躲避。几天后父亲匆匆回到天津,看到天津文革所造成的乱象和疯狂,果断决定母亲随军,当时父亲已在七师十九团仼副政委多年,参军超过二十多年,符合随军条件,随即买火车票准备离开天津。 


  当年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是生活条件最好的,离开容易进入难。而且母亲的工作环境非常不错,加上学校教育质量,母亲是真舍不得离开,但为了活着只能舍弃。1966年10月17日,我离开了我的出生地天津,来到L叔叔和父亲的部队,有了更多机会了解L叔叔。当时多亏L叔叔探亲救了母亲和我们一家,如果再晚一点就走不了了,那个年月简直疯狂的不可思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那代人单纯,阳光,从照片上的样子就能感觉到。所以那个时代也是火红,纯真的。
Redcheetah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少壮军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鲁冰花' 的评论 : 谢谢!看到你的留言真是很开心!L叔叔在部队一直得不到提拔,七十年代末转业时还是个干事。到天津一个区当文化馆负责人,工作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事实证明他很优秀。当年出身害死人。
鲁冰花 回复 悄悄话 这一代人的友谊很感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写得好生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