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从淘金工到富商:昆士兰烟尼士非炉埠的开拓先驱谭仕沛

(2022-01-03 05:14:39) 下一个

从淘金工到富商:昆士兰烟尼士非炉埠的开拓先驱谭仕沛

  

上:烟尼士非炉埠(Innisfail)在昆士兰州的位置;下:从谷当埠(Cooktown)南下,经坚时埠(Cairns)到烟尼士非炉埠(Innisfail)的地图。从谷当埠往西南,可见白马河(Palmer River)金矿区遗址。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澳大利亚昆士兰(Queensland)北部开发的浪潮中,一大批来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华人涌入该地,不仅仅是追逐财富,也成为当地开发和建设的主力。许多人在短暂的淘金生涯后,参与到昆士兰北部广柔地区的种植业开垦与经营,同时也开设商铺,成为当地乡镇商业网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谭仕沛(Taam Sze Pui,后按照英语习惯改为Tom See Poy)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从一个渴望发家致富的淘金工,转而投身种植业,最终经营商铺,成为昆士兰北部一个重要农业基地烟尼士非炉埠(Innisfail)成功的华商之一,也是该地建设开发的先驱。

谭仕沛,广东省南海县梧村人,生于1853年。因家贫,少时便为一日三餐而辛苦奔劳。在获悉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白马河(Palmer River)已在1872年发现金矿、且近几年周边地区许多乡里乡亲已经络绎不绝地涌向那里淘金之后,他便在1876年底与父亲和兄弟一起到香港买棹南渡,冀望能有所收获,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

在昆士兰北部因淘金而兴起的港口谷当埠(Cooktown)登陆后,谭仕沛和父亲兄弟三人便跟着与他们一起从中国前来抱有同样目的之大队人马向西部的内陆行进,通过崎岖的山路,进入白马河矿区。然而,五年下来,他们除了能维持生计,并无多少收益,期间还饱受土人袭击及各种病困缠绕,发家致富的梦想仍然离他们很遥远。到1881年,谭仕沛在谷当埠承顶菜园种菜养猪,但因天旱及种种原因,并无所获。

谭仕沛命运的改变是在来澳寻求发展六年之后。位于坚时埠(Cairns)南面不到100公里的Geraldton(者炉顿)是南北Johnstone River河入海之前前的汇合处,因地势低洼,且处于热带海滨,其周边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是种植甘蔗、香蕉及其它农作物的理想区域,1879年才开始有西人殖民者在此定居,正式开发,当时华人也将该地叫做“长顺李罢”。1882年,为了将这块区域的大量土地尽快清理,平整为种植园,当地殖民者招募大批工人到此做此项工作。谭仕沛看到了机会,前往应征,并且因其已经略懂英语而获聘为工头。尽管期间他也历经惊险,差点儿被砍伐的大树砸倒,但因工作出色,合同不断,不出一年,积有赢余。他用这笔钱,将来澳淘金数年未有收获且年事已高的父亲船送回国。一年后,谭父在家乡去世,算得上终老故土。

与此同时,谭仕沛也与弟弟等人一起尝试经营香蕉种植园。1883年,开始经商。他与陆魁、陆棠和李锦合股,在者利顿埠旁边的美利胤镇(Mourilyan)伙开商铺锦同号;次年改为同和号,并为避土人袭击,迁至者炉顿埠经营。四年后,商号经营非常成功,获得大利。其合伙人拿得本利后退出商号归国,同和号便由谭仕沛独家经营。此后,经其勤俭持家,刻苦努力及热情服务,即便遇到天灾,也都化险为夷,生意蒸蒸日上。为此,在1892年,他以巨金将生意资质不够而难以辅佐他经营更上一层楼的弟弟谭仕润送回家乡,让其回去结婚生子,并将所携财务建房购业,照顾家族。

此后几年,谭仕沛继续将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其家人几度催其回乡结亲皆未能成行。为此,1896年底,其家人为他在乡订了亲。1897年初,21岁的招氏作为过埠新娘,来到者炉顿埠,与丈夫谭仕沛共同生活。谭招氏聪颖过人,很快便学会了英语,协助夫君经营生意。与此同时,她也在其后的十年间,为谭仕沛生育了两女三子,即长女谭美甜(Victoria May See Poy)、次女谭美娇(Ida Pearl See Poy)、长子谭汇庆(Johnstone Tom See Poy)、次子谭汇荣(Gilbert Tom See Poy)及幼子谭汇华(Herbert Tom See Poy),当然,谭仕沛是按照华人在当地养育子女的惯例,把自己的名字See Poy倒装,成为了后代的姓氏。谭家儿女长成后,协助将父亲创办的同和号经营得更好,使之成为烟尼士非炉埠(自1910年底从者利顿改为现名)上最著名的华商企业之一。1920年代初,他的孩子逐渐接班后,将父亲经营达四十年之久的商号改名为“仕沛父子行”(See Poy & Sons. Ltd),继续服务于当地社会。

1926年4月18日,谭仕沛在雪梨(Sydney)去世,终年73岁。当地媒体报导其死讯时,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兢兢业业把一个企业做成了当地的一块牌子,并养育了五个继续为社区服务的子女;他是当地华人社区的龙头人物,总是对有需求的华工及各位种植园主及时施与援手,为他们排忧解难,包括财务上的支持;他也同时在当地社区及华人社区的赈灾救济及公益事业方面慷慨解囊,被视为表率。而自烟尼士非炉开埠以来,他便投身其间,既参与开垦种植,建设当地;也开设商业网络,服务社群,因而,他也被视为这个昆士兰最负盛名的甘蔗和香蕉生产基地的开拓先驱之一。

自1920年代初逐渐退休后,谭仕沛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了下来,于1925年以中、英双语出版,名为《阅历遗训——My Life and Work》,给我们留下了有关他一生奋斗和追求的经历。而他以一个贫寒家庭出身仅在书馆接受过三年教育的农家子弟,能亲笔写下这个自传,更是难能可贵。而他在书末写给子女的十诫,则是那一代成功华商历经几十年经验的总结,为后人探究其经营理念及成功秘诀提供了依据。兹将此十诫列于下面,以供参考:

(一)    戒:办货应市,必先自度消流,适可而止,不可贪多,一防虫蛀,二防变坏。若货合销,价又便宜,不在此论,如系贱极,不妨多购。

(二)    戒:客来光顾,要接之礼,毋慢尔心,多备货式,听客弃取。若花样不合,又从而翻新,务中客意,以广其招徕。

(三)    戒:点货交客,要无差漏。间有客谓数计不合,须平心静气,複查有无差漏。如系有差,当即照补,敬谢不敏;若系无差,亦当婉词譬解,毋失客欢,致少生意,至以为要。

(四)    戒:时逢客多交易,应接不暇,先用安慰,求其稍待,免失客望,致失生意。

(五)    戒:客账未清,例应向讨。要善为说辞,勿触客怒,至于一再函求面恳,仍无归款,须设计取偿。倘若始终套延,尚宜婉求分次摊还,勿以掉出以轻心,致兴讼累。讼则终凶,戒之戒之。

(六)    戒:时当休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以防窃盗,尤须谨慎火烛,免兆焚如。

(七)    戒:本埠地处低洼,每虞水患,若逢大雨连绵,经旬不霁,又值月之初一十五,海潮当涨,察有将浸上埠情形,须预提防,迁货楼上以避,免至临事仓皇无措,货被水渍,损失不堪。

(八)    戒:感人以德,毋服人以力,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举凡店伴姐妹兄弟,倘有偶尔误会冲突,忍之为尚,事后开解,使其意悟,和好如初,方为上策。

(九)    戒:凡事以和为贵,苟能此道焉,生意之隆,可立而待也。

(十)    戒:事不干己,幸勿强为干涉。维口起羞,维口兴戎,古有明训,分外不加毫末事,可免终身之忧,慎之慎之。

谭仕沛的自传是不可多得的反映1870年代到1920年代中国移民在澳大利亚北部开拓与发展历程的记录,史料价值极高。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保存了这一出版物,读者可上网自由下载阅读:

https://nla.gov.au/nla.obj-2496038194/view?partId=nla.obj-2496045017#page/n0/mode/1up

由于谭仕沛商铺对当地商业发展所起过的作用及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其商铺建筑已成为昆士兰州的历史文化遗产。而由他所创同和号改名的仕沛父子行商号,也由其子孙一直经营,到1980年代初才因应形势发展和变化而结业。

2022-1-2

谭仕沛自传的中英文封面。

谭仕沛夫妇画像。

1880年代谭仕沛的同和号商铺照片。

这是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谭仕沛楼房(See Poy House, 2008),网络照片

谭仕沛全家福照片。日期不详,约在1920年代初。网络照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鬼谷雄风 回复 悄悄话 找不到谭仕沛去世前他的同和号积攒的资金数额有多少的记录。但从1930年代初他的儿子们放贷及将旅馆租赁给他人经营及收取其它物业租金的情况看(主要是些法庭纠纷案件的处理报导),以及一次台风受损他家就损失5千镑左右的财产来看,可知其财富至少在2万到3万镑左右。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上万镑家产,算得上是相当富有了。
鬼谷雄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山草地' 的评论 :
同样都是1870年代到澳洲淘金发财,当时机会确实也多,端看是否懂得英语,拿到合同。这方面,谭仕沛很幸运也很成功。但同时来的许多中国淘金工就没有这种机会,语言不通,做事也不利索,不懂审时度势,因此30-40年后也没有多少积蓄。可以说,榜上有名的,也基本上都是成功的。
鬼谷雄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lpha123' 的评论 :
谭仕沛的自传有好几页描述在白马河金矿区淘金之过程,期间遭受突然袭扰,也曾经不知道如何操作淘金工具,以及如何跟着人流沿着河道去淘金,种种遭遇,都很具体形象,惟他们父子劳作多年,未有多少斩获。这是当时的淘金工留下的少有的淘金记录,很珍贵。
alpha123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自己写的传记一定很精彩。
雪山草地 回复 悄悄话 很好的结束,早期的移民真心不容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