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 征服与抵抗

(2005-06-11 10:39:29) 下一个


 文章来源: 轮子 于 2005-06-08 17:44:05   
 
 
 
最近网络上盛行老电影,一些文革结束以前的电影“经典”被大量地放到了网络上,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你很小的时候看到的电影或者你小时候也没看过的电影。这些网络热衷的老电影有三大类阿尔巴尼亚电影,朝鲜电影和中国五十年代反特电影。“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这句话就是我最近集中观看的几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地下游击战》,《第八个是铜像》中共同出现的口号,看来当年阿尔巴尼亚抵抗运动确实以此作为口号或者口令。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有兴趣看这个帖子,年纪稍小一点的人,可能就不再有机会看这些电影,但是我的童年却是只能看到这些电影,今天再看,有很多感慨。这些电影正好是当年我们看起来情节曲折,惊险吸引人的。当时在中国人眼里阿尔巴尼亚就代表欧洲,就代表洋派,比起中国朝鲜和越南,也确实如此。阿尔巴尼亚到底处在欧洲文化的圈子里,咖啡馆,集市广场等等都是统一欧洲风格,跟中国的茶馆,老街比起来相去甚远。特别是,就电影里的主要演员来说,小伙子个个帅气,面庞有棱有角,眼窝深陷,目光炯炯有神,下巴经常有一道沟槽似的内陷;姑娘们则个个丰满,不仅相貌好,而且很有趣味。我很奇怪同样是共产党同志,同样是嘴里动不动喊着挂着党啊党的,同样是缺衣少食的年代,阿尔巴尼亚的年轻人怎么就那么精神呢?这些感想我小的时候就有,重新看这些电影的时候,则再次确认,并且加强。我想你有兴趣听我评论这几部电影。

很多人喜欢《宁死不屈》这部电影,无疑跟它描写了两个女性有关,其中一个是女游击队员,小时候的印象是敬畏。敬是因为她特别干练,勇敢,畏是因为她的嘴角长着一颗很大的痣,在中国电影里只有特务才那样,呵呵。另一个姑娘则是受游击队影响的青春可爱的女学生。影片描述女学生结识地下游击队员,卷入抵抗运动的过程,一直采取回叙的手法。没有人会忘记其中的一幕:女学生家中住着一个以做小买卖为掩护的地下游击队员,外表谨慎而懦弱,女学生对他很亲近却认定他不敢也不能参加抵抗运动。终于有一次在执行任务途中两人一起逃跑,女学生才发现这位把自己拉扯着逃出危险的勇士原来是自己的房客。自然肃然起敬,并生爱慕之情。可是,房客要离开城里到山里去战斗,临行前抱着吉他弹奏了当年在中国成为流行歌曲的那只曲子: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那年月吉他在中国被当作资本主义腐朽生活的道具横加限制,多少青少年把吉他当成一种向往,一种标志,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支吉他曲可以那么流行起来。今天,再看,依然很感慨那一幕,那种动荡年月中的浪漫,视享受为罪恶的共产主义学说影响下的人民还是禁不住地表现人性里的这种追求。

《海岸风雷》也是出现很早的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经常会有人抱怨,咳,又是《海岸风雷》 (不知道70的海岸风雷版主的ID跟这部电影是不是有什么瓜葛,呵呵)。它描写渔民一家,父亲靠打鱼为生,大儿子追求享受,结果投靠意大利当局,做了特务;二儿子是地下游击队的领导,却收到大哥的出卖,死里逃生;三儿子和四儿子随父亲打鱼,父子都同情抵抗运动,所以,当大儿子领着特务来抓捕伤员的时候,三儿子冒名顶替代伤员入狱,四儿子则捎点情报什么的。今天看,发现这是一部根据话剧改编的电影,觉得这种情节和人物的刻画还算不错。但是小时候并不太感冒。

《地下游击队》的人物刻画比上面两部差多了,但是,在情节上却比当时的中国电影惊险多了。我一直纳闷,阿尔巴尼亚那么小的国家,不知道历史上受哪一种文化影响比较多,怎么在情节讲究上跟西方国家电影不相上下呢,但是当年的中国电影那个土,那个没看头,真叫人受不了,好几亿人没有人爱动脑子还是咋的?

出现较晚并且倍受好评的一部电影是 《第八个是铜像》。开始对这个片名琢磨了半天,死活没能确认是什么意。这部电影,描写一组老战士抗着一尊当年牺牲的战友易卜拉欣的塑像回到易卜拉欣的家乡,一路上大家轮流缅怀战友生前事迹。这种手法当时对中国观众肯定也是新奇的。一行人共有7个,其中一个女性一个孩子,而第八个就是铜像易卜拉欣了,这应该是片名的来源。今天再看,易卜拉欣长得真的就像雕塑一样好看。中国人如果被雕塑,那个脑袋那个脸肯定象砣面疙瘩,眉眼鼻子糊成一团。可是易卜拉欣那张脸就是为了雕塑家长得。易卜拉欣在一位医生家里养伤的日子,影响了他的儿子雕塑家,和女儿阿尔玛走上革命道路。当时虽然很小,但是就懂得喜欢那个阿尔玛,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特别。漂亮是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从眉眼到心灵的那种纯粹给印象更深。

上面的观感是儿时和现实感想的杂糅。今天再看,我更多的感想是关于抵抗运动。二战之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电影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反映二战。对于美国苏联那样的大国,要么是保卫战,要么是决胜战。而阿尔巴尼亚,罗巴尼亚,南斯拉夫,还有中国这样的小国或者弱国能写的只是抵抗运动,不过抵抗运动这个词很晚才在中国出现。我集中看了阿尔巴尼亚这几部抵抗运动题材的片子,才发现,抵抗运动的内容和能力是很有限的,几部电影描写的事情无非是抢印刷机,炸军火库,处决叛徒;卡南斯拉夫电影,抵抗运动做的事情也就是炸桥,炸军火库,处决叛徒。电影甚至是拔高了现实的,能写出来的也就是这些。那么实际的情形会是多么微弱。

我们看到无论是东方西方,无论是何种意识形态,抵抗外来侵略,抵抗殖民统治,捍卫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奋起战斗是古往今来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世界的历史又是另一幅图景:征服与抵抗的两股力量,绝大多数时候是征服的力量远远大于抵抗的力量,也就是说征服与反抗的结果,最终是以征服告终。问题还不仅于此,征服之后,抵抗运动,抵抗英雄大多会被忘记,而大家记住的只是征服者容许记住的历史。这样结果的出现很容易理解,一个力量胆敢去征服另一个力量,多半是因为它估计自己的力量足以胜过对方,而这种估计大多数时候是准确的,只是到了二战,轴心国错误估计了对手的力量,人类历史上距今最近的规模最大的征服才变成了自取灭亡。征服之所以总是得逞,是因为征服总是更加先进更加文明(拜托不要理解为精神文明)的力量征服落后的力量,放眼历史,电影里面的占领者和征服者竟变得模糊不清,当事的人谁也说不清。比如,最近的如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征服,尽管可以美其名曰为解放,叫好的人多,还是抵制的人多呢?这世界,或者这历史中存在多少矛盾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海外文哥 回复 悄悄话 佩服朋友的文笔;把枪交给吉尔吉,哈哈。拜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