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生活中的变化(5),当电影已成往事

(2005-05-24 16:19:24) 下一个

    
 文章来源: -轮子 于 2005-05-23 08:34:48   
 
 
 
 

我从来不曾想过电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不再是必需品。回顾电影在中国从极盛到衰微不过十几二十年的事情,你不能不慨叹这世界变化快。

自我懂事起我就喜欢看电影,不只是我喜欢看,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看, 电影是当时最高级的娱乐形式。大家最爱看电影的时候举国上下却没有电影看。那时候,被观看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恐怕叫《地道战》,独立放映或者被作为新片之前加映得片子,很多人可能看了不止十遍。我就纳闷为什么不是别的片子,唯独是这么一部军事教学片被如此频繁地播映,忽然想明白,可能跟当时的备战备荒有关系。那年月正是举国上下深挖洞,广积粮的时期。还因为文革前拍的片子都成了毒草,翻来拣去。可能就军事教学片没有带毒,所以,另一部战争教学片《地雷战》的播映频率仅次于《地道战》,这可能因为对付苏联入侵首先考虑挖地道抵挡轰炸,其次才假设其深入我腹地,所以地雷战是第二位的战术。除此以外好像就是抗美援朝的电影了。

文革期间很长时期,中国没有自己生产电影,除了新闻简报。所以那时我们看得最多的是朝鲜和阿巴尼亚的电影。我至今仍然对它们中的“经典”记忆犹新,因为每一部电影都被看过不止一遍:《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脚印》《伏击战》,《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比较起来朝鲜电影比较乏味,阿尔巴尼亚电影比较惊险(因为题材大多数用后来的说法是描写了“抵抗运动”)。当时还有为数不多的越南电影,我记住的有《琛姑娘的树林》记住它,是因为那个琛字不知道怎么读,查了词典。当时也有罗马尼亚电影,是早期的黑白片,经典是《多瑙河之波》,好多人对其中的小资情调津津乐道,这在当时真的是绝无仅有。

稍后一个时期,文革后期吧,中国又重新生产电影,记得因此又掀起一个观看电影的热浪,世界上最次的电影却有最多的观众,这很讽刺吧。那第一批三部电影是《火红年代》《青松岭》和什么(忘记啦)。那三部电影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倒是稍后出来的《侦察兵》掀起了巨大的热情。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导演叫做李文化,在当时能导演出那么一部电影真的是标新立异。尽管后来《侦察兵》被批评为:虚假,弱化了敌人,但是根本挡不住观众的热情,他们十遍八遍地看那部电影。其实,那部电影即使今天看,也很有趣,我肯定。

忽然一日,文革结束了,全国各地的电影院陆陆续开禁之前的毒草影片,新的一播观看电影的热潮再度涌现。老电影的开禁正好弥补了新电影的空档。这时进口电影也更加放开,罗马尼亚新电影近来了,比如《多瑙河三角洲上的警报》《沸腾的生活》《爆炸》等等,南斯拉夫电影进来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更没有想到的是,西方电影业源源不断地进来,开始是英法德国的电影,《佐罗》是那个时期最吸引人的一部电影,后来是日本电影《望乡》和《生死恋》,最后美国电影进来了,尽管第一部是描写警察滥用酷刑对付平民的《噩梦》。我想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的鼎盛时期。那个时期电影总是满座,从前的电影院可以有1000多个座位,但是好像再加1000也还是会满座。当天买票当天看是不可能的,通常要提前两三天甚至一周买票才可以。

电影的鼎盛时期没有延续太久,对电影的热情就下滑了。我想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产电影急剧增加,当然进口电影也持续增加,片子多了不得不选择,无论时间和金钱都得分配使用。而最深刻的原因是电视的兴起。八十年代初电视就开始迅速进入中国家庭,不花钱不出门的娱乐,显然比到电影院更能吸引人。很快电影院不再爆满,可能谁也不曾预料电影的极盛时期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中国出现了所谓第四代导演。所谓的艺术电影甚嚣尘上,那些导演继承了欧洲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的衣钵,大玩电影手法。《黄土地》《一个和八个》是那时期的两部重要著作,没那么有名气的还有《默默的小里河》《猎场扎撒》之类(我只记录我一下想到的,并不搜肠刮肚地回忆)。这是完全不理睬电影市场的一批电影。我曾经痴迷于这类电影,那时候(相当长的时期)对这些新生代导演的作品我每片必看,而且每片必琢磨,看电影评论之后看,看完之后再看电影评论。今天回想起来不知道自己哪根神经接错了,哪来的那股劲头,呵呵。也就在那个时期我进入北大。在北大看电影又便宜又方便,每天傍晚散步到大讲堂,看有合适的电影进取看一场,出来之后再自修也不迟。那时候校园里最热闹的活动之一是那些新潮导演拿着自己的作品来校园里寻找掌声和支持,不过好像嘘声总比掌声多得多。琢磨电影余兴未消的我当然每场不落地卷入其中。除了在校内看电影以外我还在北京各处的电影院寻看电影,因为校园内的电影总不是最新的电影,你只能看那些你在外面的电影院漏看了电影。北大附近从海淀剧场到五道口的电影院我都看遍了,节假日还拿着免费电影票到地质礼堂看最新电影,或者到王府井西单的电影院看电影。我对电影的酷爱在北大达到了最高潮,最离奇的一次是八九年学潮,那天我们骑着车去游行,到了首都剧场我就进去了,看了一场电影再出来,恰好我们系步行的队伍也到达首都剧场了,哈哈。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电影叫做《银蛇谋杀案》。其实那时是中国电影的某种衰退期,由于看电影的人急剧减少,电影票价从几毛钱已经上升到了2块钱(当时北京电影院普通的票价)。

后来毕业了,看电影就减少了,我想全国人民也都在急剧地减少看电影吧。那时开始有人着急中国电影的票房了,那些纯粹的艺术电影已经很难看见,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商业电影概念的动作片,模仿西方电影的追车和撞车,但是又舍不得花大钱撞,当然效果就是假兮兮的。观众越少票价就越涨,很快一张普通大影院票价也涨到十块钱了,这时看电影就成了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了。票价大幅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所谓大片的引进,国产电影三五块钱打住,可是大片至少得十块钱,十五二十也是常见。我记得第一部大片叫做《亡命天涯》,其实我已经不感兴趣了。我记得我最后一次认真地看电影,看的是《阿甘正传》,这是一部让人眼泪噙在眼眶的好片子。自那以后,看电影成了我,当然更是普通人生活中的稀罕事了。这种情势迫使电影院纷纷小型化,小电影院的票价动辄30-50,看电影的人就更少了。

最终让我摆脱电影的是VCD。当我们有了电脑以后,盗版VCD也应运而生,借助VCD我看了各式各样的电影,当今的大片小片不用说了,还回顾了诸如法国新浪潮电影,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之类的各类专题经典。这些今品和经典只看了一部份,我对电影的兴趣已经丧失殆尽了。开始还去买光盘,后来只借光盘,再后来别人送上门的光盘我都懒得看,人类社会电影发展到今天什么精品我没见过,还有什么可看的。我从此只用拉动条看电影,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尽量在十五分钟内完成。普通电影已经提不起兴趣,只有看毛片了。我们那群人渐渐养成一个习惯,不是毛片不开机器。渐渐地对毛片的兴趣也没有了,看什么都跟没看似的。


后来就到了美国。我只在我学校的礼堂看了两部来自中国的电影,那是导演把他的新作拿来寻求掌声和支持,就像在北大那时一样。不同的是,这回收的是美元。之后好几次路过电影院,要么是因为对片子不感兴趣,说实在的,今天我几乎不对任何一部美国电影感兴趣,要么是时间不对,有一次想看《芝加哥》来着,赶到了却发现已经撤演了。也就作罢。到美国来,看电影的方式不再是VCD,而是下载。你只要到文学城的 影视人生 看一看,就知道海外游子们如何看电影的了。对于下载能手来说,任何时候下载工具空着就觉得不舒服,就觉得浪费了电脑资源。你只须开着下载工具,三两天之后就会得到几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何乐而不为呢?普通电影依然是不愿意看,毛片也倒了胃口。最后发现,国产的电视剧最好看。管他拍得好不好,好看只是因为没完没了,每一集之间有个悬念,吸引你看下一集就好。其实,看国产电视剧的兴趣还在于了解国内生活的现状,和今天的社会观念。美国的电视剧所描写的生活内容跟我们的距离其实比国产电视剧描写的生活内容离我们更远,今天我们看电视电影不仅为了娱乐,还为了了解,具有双重意义。在那些交流电影的圈子里,美国和西方电影好像是最无人问津的。这很有意思,想当初大家是那么热衷外国影片。


 我最后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是2001年回国时,在上海的电影院里看的《兵临城下the enimy at the gate》,美国人拍的苏联二战影片,描写苏德狙击手较量的片子,拍得很好。回来后我在网上找到了它,下载并收藏了它。电影事实上已经退出我的生活若干年了,我相信我不会对电影再有什么兴趣了,就像周围很多人一样。我想电影的衰退是世界性的,曾经看过意大利电影《天堂里的电影院》,看到意大利人民对电影的狂热,只是年代比中国要早很多;也看到过报道,说印度穷人卖血看电影,我想今天不会了吧,因为经济发展了,电影却式微了。电影受到的第一次冲击是电视,第二次则是网络,我想如果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你会宁愿把它花在这里聊天也不会跑到电影院看其实可看可不看的电影了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