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人华华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愿为闲人
正文

老同学聚会

(2008-09-12 14:16:08) 下一个

老同学来电话相约,到岳阳路上的斗牛士餐厅聚聚,欣然前往。

我的小学同学,现在已全部失去联系了。我的初中同学,也只有少数还偶尔通通电话。文革开始,班上同学分成二派,还有像我这样的中间分子,随后停课休学,随后分配,拿到上海工矿企业通知的,笑逐颜开,条件不够将去往农村的,愁眉百结,从此人与人的差别巨大,人生道路各不相同。

我们初中同学,同窗仅二年,是一段有始无终的结局。没有完成初三的学业、没有告别会、没有毕业照,同学之间带着派性和成见,四散离去。当初保持联系的,几十年下来,下岗了、搬家了,有好几位已不知不觉地断了音讯,想找,却再也无法找到。也有毕业时就断了联络的,几十年后却得到了通讯电话,就像蒋雯君,这两年我和她通过电话,昨天的相见,是我们相隔了整整四十年后的再次重逢。如果在街上插肩而过,互相都不敢认的,但一经交谈,我觉得她的音容笑貌和旧时依然。她看我也有同样感觉,讲我也是老样子,说话慢慢的,做事认认真真地。她还记起我那时的作业本,清洁工整。哦,是吗?我自己却没有任何印象了。

老同学聚首,一半的话题是忆旧,说起旧时的同学和老师来,我有大半都忘了,靠着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醒,依稀又回忆起一些。像李钰芳她记忆力强,班上的同学还能报出七、八成来,从她嘴里报出的同学名字,尤其是男生,周大猷、钱建国……听来是那么地陌生,我就像是第一次听到似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我们讲些同学、老师之间的绰号,还维妙维肖地模仿下他们的神态和声音,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老同学聚首,另一半的话题是谈论儿女和家庭,说说自己或各自了解的一些同学的境况。同学中有的靠自己努力,曾担任过区检察长、药房的经理、公司的工会主席……有的嫁得好,老公是汽配厂的厂长、房产公司的经理……也有的子女有出息,有在广告公司做月薪3-4万的,有在旅游公司做经理的,有在大医院任财务的……不管是靠自己的能力还是靠配偶或子女的事业有成,很多同学的家庭都有钱有房有车,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当初有工矿农村之分,巨大的差别到今日,早就缩小无存了。

但物质上的丰富并不一定保证精神上的愉快,有的夫妻之间时常会拌嘴怄气,有的子女成了大龄青年却仍未有合适的对象,有的身体情况欠佳,有的婆媳之间不和……最让我羡慕的还是和和美美的家庭,比如李钰芳他们家,她老公我也认识,是中学的退休教师,他们家经济上有坚实基础但钱不一定是最多的,夫妻之间琴瑟和谐身体健康情深意切有商有量,女儿女婿前途良好且懂得孝顺,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地融在了蜜糖水中,直甜到了心坎上。

2007.07.02.

Click Here for More Photos and Articles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