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思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不会忘记的几个名字

(2012-03-11 09:46:33) 下一个

不会忘记的几个名字

凡是在文革期间自学过英语或理工科大学课程的,或者高考恢复后上理工科大学的,大约都知道这几个名字,都用过他们编写的教材。现在从网上可以查到一些有关他们的资料,让我对他们有了更多了解,让他们从书里走出来,变得活生生了。我虽然没有坐在他们的课堂里,却好像也听过他们的课,从他们编的教科书和工具书里学到了终身有用的知识。他们是我没有见过面的老师。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接触这些书本的,再摘录一些有关他们的材料,让大家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也以此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他们是樊映川,郑易里,程守洙,许国璋和薄冰。另外一位铁木辛柯,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只有学工程的,尤其是学机械工程的人才会接触到他的书,但我还是有比较深的印象,也写在这儿了。

本文里许多内容是直接从“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里摘录下来的,在此表示对网站提供者和编者们的谢意。

樊映川和《高等数学讲义》、《高等数学习题集》。七十年代中我在厂里当工人,曾跟几个厂里的朋友系统复习了一遍高中的数理化课程。以后就开始自己找书看,自学大学课程。第一就想学高等数学。我二哥让我用樊映川的《高等数学讲义” 和与之配套的《高等数学习题集》 ,于是我就一章章地看,再做习题。其实《高等数学讲义》上册第一篇是“解析几何”,第二篇“数学分析”的第一章是“函数及其图形”,这些内容我在高中时就学过,而且掌握得很好,所以学起来不费劲。这一部分学好了,后面极限、导数、微积分部分也就比较容易了。自学数学,虽说很枯燥,但是反复研读,苦苦思索,终于豁然开朗;再去做题,几次碰壁,终于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而结果又是很简洁、合理的,让你充分领略到数学的美,其实是很有兴味的事。

文革结束后好多年,碰到当年厂里的朋友,聊起了那时看些什么书,都不约而同说出了这个名字:樊映川。

樊映川的《高等数学讲义》我带到北美来了。虽然没有再用过,但放在手边,让我还能记起年轻时的点滴往事。

“百度百科”里的词条如是说:“樊映川
(1900——1967),原名樊盛芹,安徽舒城县桃溪镇人。 民国9年,考取北京大学,不久父亲去世,家庭经济困难,遂参加勤工俭学。民国15年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在上海暨南大学任讲师,因教学严谨,工作认真,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民国18年破格提升为教授。民国19年,至国立安徽大学任教。民国26年被省政府选派官费去美国密斯根大学深造,半年后获 硕士学位,两年半后取得博士学位。所写博士论文发表后,受到学术界同行一致好评。美国一些大学希望他能留在美国任教,但他却于民国298月毅然回到战火 纷飞的祖国。时安徽大学停办。次年春,往河南高县潭头镇国立河南大学,任理学院院长和数学系主任。 建国后,1950年映川应上海同济大学的聘请,任该校教授17年,并主持数学教研室工作。在教 学中,重视基础教学,培养青年教师,着意教学改革。50年代,根据教学笔记和讲义,编著《高等数学讲义》。该书论证严谨,系统周密,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1958年出版后,多次再版。20多年一直被工科院校选为高等数学基础课教材。1967年,病逝于同济大学。”

郑易里和《英华大辞典》。上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推荐我们买一本郑易里的《英华大辞典》。因为定价是五元二角,有时就简称“五块二”。碰到要我们查字典,他就说“去查五块二”。可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就使用家里现成有的旧字典,又买了一本不到一块钱的《袖珍英汉辞典》,是郑易里、绍韩和岳于水合编的。高中毕业后到工厂工作,大哥割爱把他自己的一本《英华大辞典》给了我用,从此这本辞典一直跟着我,无论是在工厂里还是后来到了专业单位,都给了 我很大的帮助。1975年后出版了《新英汉辞典》,被广泛使用,我也买了一本,但我更喜欢郑易里的《英华大辞典》,是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郑易里(1906.10—2002.4),原名郑雨笙,曾用名郑重良。玉溪市红塔区上郑井人。农学家,科技情报专家。中国电脑汉字形码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早 期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和出版工作。主编的《英华大词典》经再版修订后,发行100多万册,是一部影响面广的英汉翻译工具书。主编《苏联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译报》等。在国内最早开始汉字形码研究,对计算机在科技信息领域的应用起了先导和推动作用。主持的《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获部级科 技进步一等奖,《字根通用码》被命名为郑码,获全国科技信息优秀成果一等奖。”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郑易里曾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预科,后到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后改名东京工业大学)学习纺织。翻译出版过《新哲学大纲》、《资本论》和《自然辩证法》等马列著作。他以后又从事科技情报工作,在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方面也有研究。这些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程守洙和《普通物理学》。我大学是学机械的,用的物理教科书就是程守洙和江之咏合编的《普通物理学》。教物理的老师对这套书很推崇。

“百度百科”里的词条是这样介绍的,“程守洙,教授。
江苏南京人。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物理系。曾任金陵大学讲师、副教授。1951年获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华东纺织工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高等学校工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长期从事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合编《普通物理学》。”

许国璋和《许国璋英语。说来惭愧,我没有系统读过他的教科书,只是偶尔用过。但是我在厂里的一位朋友很早就跟我说过,中国人编英语教材的,数得上第一的就是许国璋。这位朋友学问很好,英语尤其出色,他的说法我是相信的。

“百度百科”里的词条如是说,“许国璋,19151125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市,19346月毕业于苏州东吴中学,同年9月入交通大学学习。19369月转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19399月在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毕业。他先后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校。194712月赴英国留学,相继在伦敦大学牛津大学攻读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194910月回国,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直至逝世,同时也在位于江汉明珠的沙洋师范(今荆楚理工学院)任教。

1994911日,许国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世人熟识许国璋,大多是通过其主编的《许国璋英语》。《许国璋英语》自六十年代问世年以来,影响了几代中国英语学习者, 风靡中国英语教学界几十年。九十年代初,许国璋先生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前进,这套教材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修改。在承担着繁重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情况下,他 硬是挤出时间重新修订了《许国璋英语》,并在外研社出版。重新修订的《许国璋英语》更加受到读者喜爱,十多年来共发行了几百万册。 

《新编许国璋英语》则是许国璋先生根据时代的发展,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几易其稿编写而成。该书1993年在外研社出版后同样受到读者的欢迎。而另外一本汇聚许国璋先生众多学术成果的《许国璋论语言》的出版,则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薄冰和《英语语法手册》。我手头的一本《英语语法手册》是商务印书馆1972年出版的,由薄冰和赵德鑫等编写。我于1973年初购买此书。中国人学英语,多半还是把这当成是一门课程而不是一种语言,学习过程中语法是一个重要部分。这不是学习语言的正确方法,但是在六、七十年代时,中外交流少,听、说英语的机会自然就更少了,于是通过学习课本、啃语法成了学英语的主要方法。后来考大学、考研和工作,薄冰的《英语语法手册》在一段时间内成了不可或缺的手头工具。

根据“百度百科”,“薄冰(1921.12~),男,汉族,山西应县人。1947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担任英语教学工作,迄今近60年。1949年至1950年间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开始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部任教至今,为低年级和高年级教授英语实践课。”

铁木辛柯和《材料力学》。七十年代中在厂里当工人,我曾跟几个朋友在工余搞技术革新,也造出过在生产上派了大用场的专用机床。后来调到一个车间里专职设计、制造专用设备,觉得知识不够用。我二哥让我自学点机械零件、材料力学方面的课程,材料力学的教材他就推荐铁木辛柯的《材料力学》。于是我就一点点啃起了课本,又找习题来做,居然也学了下来。学到的知识很实用,马上在工作上派上了用场。

“互动百科”里有一条关于铁木辛柯的词条:“美籍俄罗斯力学家。18781223日生于乌克兰的什波托夫卡,1972529日卒于联邦德国。 1901年毕业于俄国彼得堡交通道路学院。服军役一年后,1902年回母校任实验讲师,次年到彼得堡工学院任讲师。19031906年开始了他的创造性工作,每年夏天都去德国格丁根大学,在著名学者F.克莱因A.弗普尔和L.普朗特等人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071911年任基辅工学院教授。19121917年在彼得格勒一些学院任教授。19207月到南斯拉夫任教。1922年受聘于美国费城振动专业公司,次年到匹兹堡的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电气公司,从事力学 究工作,设计成光弹性设备和电气火车头。1928年,他建立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力学部。同年秋天到密歇根大学任教授,他先后组织了每周力学讨论 夏季应用力学讨论会,后者有著名学者普朗特等人参加。1936年起,铁木辛柯到斯坦福大学任教授达二十年之久。1965年迁居联邦德国,直至逝世。”

近年在北美某个城市的大学图书馆里看到,Stephen Timoshenko(铁木辛柯的英文拼法)的好多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方面的书还在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好几本他的书一版再版;别人写的教科书里也引用他的理论,可见他在工程教育界是有一定地位的。在那儿看到出售旧书,挑了一本他和D.H. Young 合写的“Elements of Strength of Materials, 4th edition。几十年前就用过他写的译成中文的《材料力学》,现在又买到了原版,这种感觉很奇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