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小筑

南洋小筑 瓜棚夜话 榴莲飘香 追风稚子 凭栏问世 唐砖宋瓦 网事随笔 一介村夫 南洋布衣
正文

“北京大学”?还是“屁坑大学”? (图)

(2007-06-14 08:57:48) 下一个

        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6月14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并推出了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新的北大标志,源于鲁迅先生的设计,以“北大红”为特定色,挺有味道。我注意到,那个标识上,还有“北大”“1898”“PEKING UNIVERSITY”的字样。 
        北大真的NB!不愧是中国数一数二做学问的地方,连校徽也是这样高深莫测——硬是不让咱老百姓一眼看个明白——“北大”这俩字,俺费了老鼻子劲儿才猜出来,也许是传说中的“鱼骨体”;“1898”,大概是北大开店的年份;“UNIVERSITY”,似乎是英语,“大学”的意思。那么,“PEKING”是什么? 
        网上可以搜索出来很多资料,比较可信的说法是——“PEKING”属于邮政式拼音(Postal Spelling System),符合1906年清政府制订的地名转写规范,类似的地名还有“NANKING”“TIENTSIN”等。这种邮政式拼音一直使用到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范了中国地名的拼写标准。现在,所有的地名转写,统一采用《汉语拼音方案》。 
        北京,解放前叫北平,以前被翻译成“PEKING”,可早在1978年就改成“BEIJING”了——地图改了、街道改了、机关改了、一切都改了。“PEKING”改成“BEIJING”,符合国际标准规范,中国人知道、外国人知道,地球人都知道。没想到,北京大学竟然不知道。这堂堂高等学府、做学问玩文化的地方,一直咬定“PEKING”不放松! 
        据说,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清朝的“太学(国子监)“、晚清的“京师大学堂”,民国后改为“北京大学”保留至今。追溯其历史,甚至和“西汉太学”(公元前124年)颇有渊源。这样说来,北京大学已经两千一百几十岁了,其怀古情结可以理解。 
        可这是一个简单的地名翻译问题,“北京大学”之名,本来就是因其所在地而得。现在已经改了,又有标准规范,北大为什么坚持不改?这样明目张胆地违反国家标准,有关部门的监督执法何在? 北京大学这样“一意孤行”,无外乎是表示自己“独树一帜”。可惜,一个文化机构在这方面哗众取宠,显然是把功夫用错了地方。北大最近惹来非议不少,多是针对其文化学术方面的。所以,“北京大学”叫做“PEKING UNIVERSITY”,虽然表示显得老朽,但“唬”不住百姓,也显不出多“能”。 
        既然现在是汉语拼音转译地名,我怎么看着,翻译过来翻译过去,就等于: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屁坑大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