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亲的'退出风险'

(2006-11-12 19:08:58) 下一个
在资本运营和投资学中,有所谓"退出风险"的概念.其重要性不亚于整个投资计划中所涉及的所有战略,管理和实践.通俗点说,考虑"退出风险"就是要未雨绸缪,在从事某件事情之前为可能出现的不符预期的结果作防御性安排,或为事情完成后从容离去做铺垫.既然大千世界的不确定性无处不在,"退出风险"的考量就不仅限于投资范畴了.

生活中需要斟酌"退出风险"的时候还真是不少,有些顺理成章,有些万般不奈,有些更是匪夷所思.就拿相亲来说,乍一听,"退出风险"从何说起? 鄙人喜欢逻辑思维,以理服人,首先说说相亲时考虑"退出风险"的必要性.假若相亲双方都是有所选择的(看上对方的概率为50%),那么双方互生好感的可能性是25%.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合理的,只要相亲的样本是unbiased(恕暂不考虑相亲的个体全都是"芙蓉姐姐"或"神仙妹妹").假设幸存的这25%历经接下来的种种曲折和考验, 最后终成正果的,恐怕也不会超过一半.或许你会说我悲观了些,但你必须承认,相亲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可以预见的结果是不成功.因为相亲并不像买东西,看不中可以马上扬长而去,所以其"退出风险"是不得不考虑而且颇为头疼的.

此"退出风险"之一, 在于父母的高期望值.当今时代,须通过相亲这种形式解决个人问题的,大都已过了传统定义上的适婚年龄,譬如"三十而立"仍未立.因此,但凡经过父母亲朋的热心撮合,必然是目标明确,不容有失.再加上父母都是过来人,他们满意的人选必然是理想伴侣.所以当事人的抉择往往有了遂父母愿的顾虑."风险"之二在于亲朋好友间的尴尬.每次相亲之前,虽然牵线的亲朋总是许诺:见一见无妨,成不成随缘, 但一旦见了面而其中一方不满意,牵线人必是左右为难,不是埋怨当事人就是被当事人埋怨.有时即使大家都装作很大度,故意轻描淡写,但再见面时总多了些不自在."风险"之三,就是相亲当事人之间的无所适从.因为双方同时满意对方的可能性不高,怎样委婉地拒绝对方同时又顾全对方和牵线人的脸面就成了高难度的命题.否则,伤了国人最珍贵的面子不说,还会给相亲的双方造成莫大的困扰.

余三十初立,与"围城"之惑尚自思索,本意静待愿者上钩,对相亲之类存有明显封建婚姻烙印的行为很是排斥.但无奈父母亲朋的盛情和压力,在今夏回国度假期间加入了相亲一族.场景一: W小姐大家闺秀,文静可爱,大学刚毕业,人很单纯,父母都满意.但我接触下来觉得她像小朋友,似乎对逛店购物更感兴趣,缺乏共同语言,所以打了退堂鼓.但是这也不能直接拒绝呀,父母和牵线人都望眼欲穿呢,只能且战且退.但这小姑娘似乎对我印象很好,老是不肯放手,她父母也经常透过牵线人催促,好像是我做了亏心事,那架势非要我签城下之盟不可...场景二: X小姐,高干子女,家境优越,学历也高.见了两次觉得人虽状若淑女,但似乎颇有城府,难以窥其心境,而且隐隐然脾气不小.为避免日后经常聆听河东狮吼,主动快刀斩乱麻.未料中间人递话过来,其父母感到很没面子...场景三: Z小姐家境一般,但品貌皆出众,而且和我工作经历有类似.约谈数次,言语间甚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殊料自返美后,每次致电都语焉不详,甚至冷若冰霜.初时以为是女孩子的矜持或对我的考验,但在旁敲侧击和用尽各种展现诚意的努力(细节省略)之后,方才不情愿的醒悟:她或许当初对我的热情并不是真心的,而是为了不让我和牵线人难堪. 她的心机虽然让我很受伤,但对于相亲的顾虑可见一斑.以常理推之,她不是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吗?

由是观之,由于国人文化传统上所崇尚的含蓄和面子, 相亲的"退出风险"实在是高到了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工作的压力和社交的限制,相亲似乎正越来越成为自由择偶的重要补充. 今夏在上海偶尔路过人民公园,眼见成千上百手持简历照片的老年人奔走交谈,好不热闹.一打听,原来都是父母在帮单身的子女相亲.开始觉得很好笑,但想到自己也有无奈的相亲经历,心中不禁生出一些同情:为那些至今单身的儿女,也为他们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呵...

但凡对于情感和婚姻有所坚持的人,无论是独自等待还是去相亲,必然都是路漫漫其修远矣.但不管路在何方,都要小心应对"退出风险". 于是, 我愿以己之前车之鉴与在异国漂泊的孤男寡女们共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Lq2004 回复 悄悄话 是呵,好茶还须细品.可现如今谁还有那闲工夫呢? :(
清凉弯月 回复 悄悄话 呵呵。。。。。回国相亲,时间太短了了解太少,基本不成,成了幸福的也少,除非你在国内待上半年一载的还差不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