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风铃之声

记录生活的点滴,留下脚印和欢笑。总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温暖可爱的家园永远是那心中的港湾。
个人资料
正文

2006初游东瀛Day4: 京都之二

(2007-03-30 23:19:59) 下一个

相关文章:
2006初游东瀛Day1: 出发

2006初游东瀛Day2: 京都之一
2006初游东瀛Day3: 奈良,广岛


昨天赶了一天的路,今天就打算轻松一些,要不这度假旅游真的是比上班还累。早上我们舒服地睡到自然醒,在京都车站边的一家西式糕点店里用了早餐,我们开始了这天的行程。

在京都车站又买了一张公车day pass,京都的公车里是这样的,大概因为过了上班高峰,车里一点也不拥挤。我们先去金阁寺。

Pic 1


京都的金阁寺有人说是全日本最著名的寺庙,它的正式名字是鹿苑寺,最初是在1397年由足利家族第三代将军义满作为别墅而修建的,足利义满死后被改为禅寺“菩提所”。

Pic 2: 金阁寺


金阁寺被认为是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原先的寺庙在1950年被一个走火入魔的年轻和尚放火给烧了,复制品是在1955年建造的,1987年又重建,镶上了金叶。金阁有三层,每层都是不同的风格。最下面一层是藤原时代样貌的宫殿寝殿风格,名为"法水院",中间一层是镰仓时期的武士住宅风格,名为"潮音洞",最上一层是中国唐朝风格的禅宗寺庙风格,名为"究竟顶",屋顶的尖顶上还建有金色的凤凰。据说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表示极乐净土,金阁前的池塘被称为镜湖池。金阁与镜湖相互辉映,在蓝天白云和青松翠柏的衬托下,无论怎么看怎么拍,它都象是一幅制作精美的明信片。

Pic 3: 金阁


一般的游客是不能入金阁寺内部参观的,只能隔着镜湖欣赏它。沿着镜湖边的小道走过金阁,再往前走就上后山了。小径边都是参天古木,林间但闻流水宗宗,鸟语声声,清风拂面,一时间仿佛置身室外桃园了。

Pic 4: 金阁寺后山


我们在金阁寺后山的茶室里小憩了一下,品尝了有名的京都抹茶和小点心。茶室里的陈设很简单,只有地板上从墙到墙铺了席子,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客人都是把鞋子脱在室外,在茶室内席地而坐,茶碗和茶点也是放在地上。室中间的梁上挂着一个匾,上书“不动心”,很有禅的意境。茶室是开放式的,面对的是古树参天,曲径通幽,在这样的地方坐上片刻,品着茶,疲劳和暑热都躲得无影无踪了。

Pic 5


我对这个屋顶很有兴趣,好像是麦杆做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Pic 6: 麦杆做的屋顶


从金阁寺出来,乘车向西几站就是龙安寺了。据说这里有世界上最有名的禅宗的枯山水式庭园,这也是京都游不可错过的景点。

Pic 7


龙安寺建于宝德二年(1450年),由细川胜元德大寺家出让的别院改建成禅寺。1975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访问日本时曾特别要求参观龙安寺的庭园,到访后女王对庭园赞不绝口,于是龙安寺在世界上名声大振。

拾阶而上,进入龙安寺的大门,经过镜容池,顺着写着”石庭“的牌子的指引,就来到了这个著名的庭园。这是一个东西走向的长方形的庭园,园中铺以白沙,配有15块大小不同的石头,就是所谓的枯山水庭园了。我们两天前在银阁也曾见过类似的,但这里的石头放置很奇特,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均有一块石头隐身不见。没有人知道这些石头和白沙究竟有什么含义,但有很多猜测。比如传說石头比喻母虎携子涉水过河,并由此引发游人无限的遐想。

Pic 8 看,这就是这个庭院的模型。


在这里的游廊中坐一会儿,看着庭园,是一种很宁静很放松的感觉。据说被耙平的地面和岩石的轮廓传递着一种空间无限的感觉,能将思想提升到禅宗的境界。我们都小坐了一会儿,大概旁边的小学生太多了,以致环境没有那么安静,想参禅悟道不大是时候。

Pic 9: 石庭


龙安寺里的好些地方都在提醒人们“知足常乐”,看来这是龙安寺的主题。

离开龙安寺,再往西一点儿就是仁和寺了。两寺相隔不远,我们就决定走路过去,路上正好看看日本的民居。因为在美国住久了,那在后阳台晾晒衣服的景象让我觉得很亲切,很象中国呢。

Pic 10


仁和寺由宇多天皇创建于仁和4年(公元888年),為真言宗御室派总本山,占地面积9万多平米。仁和寺有名是因為它是很多天皇退位出家地方,与日本皇室有很深的渊源,因此又有別称”御室“,有超过30位住持是由皇室人员担任的。由於有這层关系,仁和寺境內有不少建築是由皇居移建过來的,虽然是寺院,建築卻相當豪华富丽,迴廊楼阁庭园都非常引人入胜,寺內国宝级文物也特別的多,其中以国宝金堂为最。其它还有仁王门、御影堂中门、五重塔、宸殿、灵明殿、白书院和黑书院、观音堂、仁和寺御殿以及江戶時代修建的池泉回遊式庭園等景點。

Pic 11: 仁和寺大门


Pic 12 & 13: 二王门门口的面貌凶恶的提婆守护神,也就是仁王,据说是日本最好的塑像
 

Pic 14: 离大门最近的是宸殿。宸殿里南庭之景,對面是勒使门,美丽宁静的庭院。


Pic 15: 坐在宸殿的回廊上休息一下,站着的那位是寺内修行的和尚


Pic 16: 连接宸殿和白书院的回廊,古朴精制


Pic 17: 灵明殿


Pic 18: 一副中国的匾額,“功添造化”,年份是光緒丁亥季春,四川提督宋庆敬立。


出了宸殿,已是下午三点了,我们还没有吃午饭,看看天上艳阳高照,腹中却是饥饿难当。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放弃参观仁和寺其它的景点,先去觅食果腹为上。不过我在网上借了一张国宝金堂的照片。

Pic 19: 仁和寺国宝金堂

其实,仁和寺的櫻花也非常出名。寺內200多株被称为御室櫻的櫻树是京都花期最迟的櫻花,每年4月下旬是最佳的赏花時节。仁和寺的櫻花树树型很矮,也就一個人高,盛開時怒放的櫻花彷彿就開在人的鼻尖上,因此又被戏称为鼻鼻花。

匆匆吃过午饭再继续我们的旅程,下一站是西阵织会馆。

京都的名产最著名的要算西阵绢织物了,这是驰名世界的日本代表性工艺品。西阵织的鼻祖传说是从朝鲜渡来的秦氏,给当地带来了农耕、养蚕和机织等技术。平安时代,绢织物是专为皇家和贵族享用的,应仁之乱后,织工们集于西军结阵之处,形成了一个绢织业集中地,生产出了华丽高贵的“西阵织”,西阵织由此得名。西阵织是把丝线先染过色后才织成图样的织品,是日本和服专用的织锦面料。西阵织会馆里展示介绍西阵织的历史,还有手织机表演和和服展销。

Pic 19: 西阵工房


Pic 20: 女工在照着图片织布


从西阵织会馆出来已经比较晚了,基本上景点都关门了,我们也就安心去寻找今晚要搬去的和式旅馆(Ryokan)。去日本玩住酒店有两种风格的选择,一是西式旅馆,那是和到西方国家都一样的;另一种是和式旅馆,就是很日本的那种,房间是踏他米的。我想既然来了,一定要住一下这里很有民族风味的和式旅馆。

我在网上定的这家叫“绵善旅馆” (Watazen Ryokan)。为了找到它可是让我颇费了些力气,先是请人按我打印的英文译成日本的假名,这样在路上问人就容易多了。拿着地址一路问过去,最后在旅馆周围的小巷里,一位日本女子发现我们根本不懂日语,就领我们走了大概5分钟,一直把我们带到旅馆门口,让我们满怀感激。

不会讲日语的人住和式旅馆有个大问题就是不好沟通,好在我定的这家有招讲英文的服务生。我们到的时候的见习服务生是一位加拿大的女孩子,她在京都大学做政府文化交流项目的交换学生,她说她将来想在联合国做事。她和一位中年日本女子的服务生一起引我们到了四楼我们的房间。打开门进去,旅馆房间的布置很简单,传统的塌塌米,屋子中间是被软垫围绕着的矮桌,地上都是草席,从墙到墙,没有看到床。两位服务生跪坐下来为我们斟茶,然后交代我们一些注意事项等,最后在告诉我们说他们晚上会来替我们铺床之后就告辞了。我们很好奇地把所有的橱柜的门都打开来看了一边,原来被褥都在柜子里。

Pic 21: 我们入住的绵善旅馆


稍事休憩之后,已是晚饭时间了,这顿晚饭是不能马虎了事的。京都有名的京料理哪容错过,况且明天就要离开京都了,品尝京料理就只有今晚了。

从旅馆出来,小巷子快到四条通大街的地方有一家店叫明石,这就是我们今晚大快朵颐的地方。

Pic 22: 精致的京料理,都是这样一小碟一小碗的,一共大约上了大概8道


Pic 23: 出了明石沿着小巷再向前不远就是四条通,这是京都最繁华的地方


吃完饭,我们顺着大街一路闲逛过去,一直走过鸭川到祗园,一路随便走走看看,领略京都的夜生活。晚上回来,果然已经有人把我们的床铺好了。

Pic 24: 睡觉的床铺


Pic 25: 茶几挪到一旁,这就是一屋多用的榻榻米。 


和式旅馆的好处是在楼下有公共的泡汤的浴室,泡汤是日本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这不是温泉,不过泡一泡也一样可以消除一天东奔西跑的疲劳。按照日本人的习俗,泡汤之前是一定要先用淋浴把身体洗干净。这个旅馆的浴室是男女分开的,我知道也有不少地方的浴室是男女混合的那种,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要求泡汤的人一丝不挂地入浴,我对男女混合的那种肯定有心理障碍,即便是赤身裸体地面对着同性,我也还是觉得有些别扭和尴尬。

相关文章:
2006初游东瀛Day5: 京都二条城
2006初游东瀛Day6: 富士五湖
2006初游东瀛Day7: 日光
2006初游东瀛Day8: 东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上学前班了 回复 悄悄话 金阁寺那里求了付没有?额现在还留着呢~
上学前班了 回复 悄悄话 你老公坐的那个地方,刚好额也在那里留过影儿~
那时候还是拍的胶片,用的是宽幅那种,刚好可以拍全整个庭园。
看的有些激动了,嘎嘎~·那熟悉滴一切~ 和式的卧房,额家那时候卧室奏是榻榻米,额睡不惯,买了张席梦思大床,留叠滴卧房被占了大半~
登录后才可评论.